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展 梁雷锋 +2 位作者 甘媚 李国余 严浩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4179-4182,共4页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A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A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B组给予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远期预后情况、肿瘤标志物、免疫因子及海马功能。结果:两组RR分别为24.29%、22.86%,DCR分别为62.86%、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2、0.728>0.05)。两组TTP、PFS、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IL-2R、PTN、IgE、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SIL-2R、PTN、IgE、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NC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B组患者NC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对疾病控制效果相当,但前者治疗安全性较高、海马功能损伤较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调强放疗 三维适型放疗 替莫唑胺 海马保护
下载PDF
局部晚期肺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慕娟 周素珠 +3 位作者 汤亚莉 丁春江 陈沃培 梁兵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0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调强放射治疗在肿瘤靶区和剂量分布,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剂量学上的优势性。方法入选2012年7月~2013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未手术的IIIa期和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 目的观察和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调强放射治疗在肿瘤靶区和剂量分布,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剂量学上的优势性。方法入选2012年7月~2013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未手术的IIIa期和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26例,分别给予三维适型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根据CT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害气管,两种治疗方法剂量均为66Gy,标准为处方剂量至少覆盖95%的PTV,危害器官剂量均在耐受剂量范围内,通过靶区等剂量分布、适型指数和均数指数等对比肿瘤靶区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得到满足标准的剂量分布,两种治疗方法 PTV剂量比较提示平均剂量和最大剂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最小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I和HI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MRT较3DCRT能够提高肿瘤靶区适型性,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上有显著优势,但均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肺癌 三维适型放射 调强放射 剂量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三维适型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涛 丁长青 +1 位作者 孙祖杰 张朝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6期19-23,共5页
目的 探讨三维适型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9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介入治疗组24例,仅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25例,给予肿瘤部... 目的 探讨三维适型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9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介入治疗组24例,仅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25例,给予肿瘤部位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同时行三维适型放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后3个月复查,介入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稳定(SD)率、进展(PD)率分别为12.50%、62.50%、16.67%、8.33%,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4.00%、64.00%、8.00%、4.00%;介入治疗组3个月、6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95.8%、79.2%、66.7%、58.3%、41.7%,联合治疗组分别为100.0%、96.0%、88.0%、79.2%、70.8%、58.3%。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一般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查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介入治疗组AFP〈200μg/L、200μg/L≤AFP≤500μg/L、AFP〉500μg/L病例分别为3例、12例、9例,联合治疗组AFP〈200μg/L、200μg/L≤AFP≤500μg/L、AFP〉500μg/L病例分别为7例、13例、5例,两组在AFP〈200μg/L及AFP〉500μ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6.8个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4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型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三维适型放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 随访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晓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7期128-129,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型放疗(3D-CRT)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ACE联合3D-CRP或TACE治疗,随访1年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副作用和中位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型放疗(3D-CRT)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ACE联合3D-CRP或TACE治疗,随访1年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副作用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TACE联合3D-CRP治疗组患者总疗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均优于TACE组,且不良副作用较少。结论:TACE联合3D-CRP治疗肝癌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三维适型放疗 肝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林 陈顺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替吉奥和三维适型放疗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替吉... 目的:探讨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替吉奥和三维适型放疗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型放疗同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疼痛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CA19-9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乏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型放疗同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更佳,能提升整体疗效,降低疼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 替吉奥 三维适型放疗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鹏飞 刘睿 张丽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IgE、SIL-2R、PTN、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均能有效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但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控制肿瘤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机体免疫力、优化治疗效果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三维适型放疗 调强放疗
下载PDF
介入疗法配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肝癌15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蓝红英 李华伟 +3 位作者 郭燕妮 黄海容 颜天虹 吴晓冰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4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配合三维适型放疗疗法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采取介入治疗配合三维适型放疗的3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及治疗期护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配合三维适型放疗疗法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采取介入治疗配合三维适型放疗的3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及治疗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副作用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副作用反应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三维适型放疗 护理
下载PDF
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穆双锋 李敬霞 庞然然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瘤床加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比... 目的:观察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瘤床加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形美观度优良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远处转移率为3.33%,与对照组的3.33%和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提高外观美观度和降低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瘤床加量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 瘤床加量 三维适型放疗
下载PDF
三维适型放疗或联合卡培他滨在局部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张霞 张世安 +2 位作者 吴志贤 吕光明 李东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7期6-8,10,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型放疗单独或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局部晚期的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型放疗或口服卡培他滨联合同步放疗的不同疗效。利用上腹部MRI扫描评价肿瘤有效率;Kaplan-M... 目的评价三维适型放疗单独或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局部晚期的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型放疗或口服卡培他滨联合同步放疗的不同疗效。利用上腹部MRI扫描评价肿瘤有效率;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结果完成放疗及联合治疗后2个月随访,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CR+PR)为38.1%,疾病控制率(RR)为85.7%,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0例;无效0例。1年随访期内有12例死亡。中位PFS为7.4个月,中位OS为9.9个月。无Ⅳ度毒性发生。3例Ⅲ度手足综合征发生。单纯放疗组客观缓解率(CR+PR)为27.6%,疾病控制率(RR)为63.6%,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8例;无效0例。1年随访期内有15例死亡。中位PFS为5.9个月,中位OS为9.0个月。无Ⅳ度毒性发生。结论三维适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口服在局部晚期胰腺癌中在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和方面较单纯放疗疗效更好;疾病的短期疗效方面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联合组都有优于单纯放疗组;两种方案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但联合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毒性要重于单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卡培他滨 三维适型放疗
下载PDF
56例食管癌三维适型放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明尧 杨胜利 +2 位作者 戴军 陈建新 周雪宇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型放疗(3DCRT)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接受3DCRT的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1%、50.3%、45.3%。全...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型放疗(3DCRT)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接受3DCRT的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1%、50.3%、45.3%。全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50.3%、33.4%、23.1%,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因素有疗前进食情况、食管造影食管病变长度,CT显示病灶直径大小,TNM分期、近期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长度和TNM分期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食管癌3DCRT能明显提高部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放疗前TNM分期越早,病灶越短,疗效越好;反之,放疗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三维适型 预后
下载PDF
麻玄止咳合剂对三维适型放疗后放射性肺炎防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降礼军 刘宇 蒋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第3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麻玄止咳合剂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86例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玄止咳合剂治疗,每日1次,疗程4周。结果:急性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对照组为33.33%,治疗... 目的:探讨麻玄止咳合剂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86例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玄止咳合剂治疗,每日1次,疗程4周。结果:急性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对照组为33.33%,治疗组为14.28%;放射性肺炎Ⅱ级发生率对照组为9.52%,治疗组为2.38%。结论:麻玄止咳合剂可以降低急性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急性期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麻玄止咳合剂 三维适型放疗
下载PDF
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翠香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932-932,共1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例食管癌患者,并行正确的体位固定,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2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70%、60%和4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固定,可以确...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例食管癌患者,并行正确的体位固定,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2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70%、60%和4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固定,可以确保高剂量区域的分布性状和靶区形状的一致性,进而有效降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对临床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型放射 体位固定 癌症
下载PDF
局部晚期肺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翠娟 贾锋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目的比较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维适型放疗(3D-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剂量学参数、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 目的比较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维适型放疗(3D-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剂量学参数、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治的22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给予IMRT,B组给予3D-CRT,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剂量学参数及免疫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CD3^(+)CD8^(+)、CD3^(+)CD4^(+)T细胞水平及平均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剂量学中的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采用IMRT、3D-CRT皆可获得良好效果,而IMRT能够优化肿瘤靶区剂量,提高靶区适形度,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局部晚期 三维适型放疗 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及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宇虹 唐娟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2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07年8月—2010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07年8月—2010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病灶的缓解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3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1、2、3年存活率分别为76.9%、61.5%、3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3年存活率53.8%、41.0%、25.6%,两组1年内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能够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且能够有效保护肿瘤靶细胞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型放射治疗 超分割放射治疗 疗效 并发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型放疗的CT灌注成像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兴钢 徐建国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后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型放疗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择62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术后4周起均给予三维适型放疗(3D-CRT)联合经颈动脉灌注化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3D-CRT的疗效,...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后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型放疗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择62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术后4周起均给予三维适型放疗(3D-CRT)联合经颈动脉灌注化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3D-CRT的疗效,比较不同区域、临床疗效患者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CT灌注成像(CTPI)指标。结果62例中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34例,稳定(SD)11例,进展(PD)7例,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1.0%和88.7%。CR+PR者CBF、CBV均明显低于SD+P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肿瘤病灶中残留或复发者CBF、CBV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病灶中未残留或复发者CBF、CBV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I可量化评估脑组织灌注状态,对脑胶质瘤术后3D-CRT同步经颈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残留或复发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于评估脑胶质瘤的持续进展过程和术后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经颈动脉灌注化疗 三维适型放疗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型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TNF-α、IL-6、PT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朋昆 廉晓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型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多效生长因子(PTN)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确诊的5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型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多效生长因子(PTN)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确诊的5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替莫唑胺化疗,根据放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调强放疗组,20例)和B组(三维适型放疗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进展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时间(PF)及总生存时间(OS);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TNF-α、IL-6、PTN水平及神经认知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TP、PFS、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PTN水平均显著降低,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3个月后B组患者MMSE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1、3个月后B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33%)显著高于A组(10.00%)(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效果相当,但调强放疗治疗安全性较高,且可更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6、PTN水平,对患者的脑部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护患者中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调强放疗 三维适型放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多效生长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水平两野对穿三维适型放疗替代Ⅱb-Ⅲb期宫颈癌部分后装剂量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进虎 胡丽娟 《甘肃医药》 2015年第12期903-905,共3页
目的:降低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病率和提高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生存率。方法:选取2003年至2009年到我科行放射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96例,分为对照组96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盆腔前后大野对... 目的:降低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病率和提高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生存率。方法:选取2003年至2009年到我科行放射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96例,分为对照组96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盆腔前后大野对穿放疗,200c GY/次,4次/周,治疗20次后盆腔照射野中间档铅,再治疗12次,同时后装治疗1次/周,DT600c GY/次,共6~7次。观察组患者普通外照射方法同对照组,前两周每周4次,每次DT200c GY,后装治疗每周1次,DT600c GY/次,共2次,第3周终止后装治疗,外照射每周5次,共治疗20次,然后进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3D-CRT),治疗前要求患者空腹状态下解除大小便,三维适型放疗设两水平野,左右对穿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DT250c GY/次,治疗10~12次。治疗结束后随诊或随访5年。结果:水平两野对穿三维适型放疗替代部分后装剂量辟开了对结直肠、膀胱的受照射,又补充了宫颈病灶区和宫旁浸润病灶的剂量,达到既减轻了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膀胱炎(P〈0.05),又保证宫颈癌的放疗疗效。结论:水平两野对穿三维适型放疗替代Ⅱb-Ⅲb期宫颈癌部分后装剂量的方法值得继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维适型放疗 慢性并发症
下载PDF
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型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TNF-α,IL-6,PTN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庞智寅 杨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46-49,共4页
探讨和分析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型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TNF-α,IL-6,PTN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全部病人均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实施治疗,根... 探讨和分析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型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TNF-α,IL-6,PTN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全部病人均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实施治疗,根据病人接受的放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实施分组。其中接受调强放疗的31例病人设定为研究组,接受三维适型放疗的31例病人设定为参考组;就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展开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TNF-α,IL-6,PTN水平,评估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另外总结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52%和61.29%,组间无显著差异,且TTP、PFS、OS,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病人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PTN水平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1月后、3月后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另外,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率6.45%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对于恶性胶质瘤病人的治疗,无论是调强放疗还是三维适型放疗都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疗效,整体上来看两种治疗方式无太差异;然而调强放疗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较小,并且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TNF-α,IL-6,PTN水平,有利于对患者脑细胞的保护,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三维适型放疗 脑胶质瘤 TNF-Α IL-6 PTN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蓓 袁琨 +3 位作者 崔前波 陈伟 左文静 谭健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80-782,共3页
目的:观察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接受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放疗期间,对照组(50例)给予薄荷水,观察组(50例)给予金叶败毒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口干... 目的:观察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接受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放疗期间,对照组(50例)给予薄荷水,观察组(50例)给予金叶败毒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口干主观评分和动态唾液分泌量。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口干主观评分(2.24±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3±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10 min动态唾液分泌量(5.23±1.35)m L,明显高于对照组(2.56±1.24)m L,放疗后1个月;观察组10 min动态唾液分泌量(7.13±2.93)m L,明显高于对照组(2.46±1.82)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10.57±0.87)ng·L-1、IL-6(13.36±0.95)ng·L-1、IL-8(2.02±0.58)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口腔干燥发生时间(17.5±5.3)d、愈合时间(10.1±4.2)d、咽喉疼痛评分(3.5±0.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唾液分泌量的增加,减轻其口干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败毒颗粒 鼻咽癌 三维适型放疗 口腔干燥症
下载PDF
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亚妮 王松林 丁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79例老年贲门癌患者(≥55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三维适型放疗...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79例老年贲门癌患者(≥55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三维适型放疗+替吉奥胶囊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三维适型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PG)、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析两组患者随访后的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GⅠ、PGⅡ、CEA、CA19-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PGⅠ及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EA及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7%和45.7%;2=15.2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3.72±1.79)个月,总生存期为(20.30±4.16)个月,对照组分别为(8.53±0.67)个月和(19.23±1.6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及放射性损害,但均在可耐受范围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型放疗在减少老年贲门癌患者CEA和CA19-9水平方面有一定作用,能够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肿瘤 替吉奥胶囊 三维适型放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