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37例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静玉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1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高能直线加速器实施全程三维调强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50Gy。在放疗前后进行精心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小... 目的:探讨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高能直线加速器实施全程三维调强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50Gy。在放疗前后进行精心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小,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行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护理,能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宫颈癌 护理
下载PDF
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黎 习勉 +3 位作者 孙文钊 梁健 黄晓延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食管癌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和束流调强放射治疗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军 张辛 +2 位作者 薛同国 祝淑钗 韩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 束流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向英 胡洪涛 +3 位作者 王瑞芝 郭汝涛 张丽萍 白彦灵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 对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后的病人进行根治性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提高局部控制率,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了生存质量。方法 2 0 0 4年4月~2 0 0 4年1 0月的1 1例接受过标准保存乳房手术的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1... 目的 对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后的病人进行根治性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提高局部控制率,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了生存质量。方法 2 0 0 4年4月~2 0 0 4年1 0月的1 1例接受过标准保存乳房手术的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1~4 6岁,平均34.7岁。术前触诊肿瘤大小为6mm~30mm ,术后病理结果为:单纯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高分化管状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1例。手术后三个月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乳房切线照射剂量4 7~5 0Gy/ 2 4~31次,局部电子线补量1 0~1 5Gy/ 5~8次。结果 全部病人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最长1例接受放疗后已经2年半,局部及全身未见复发征象,乳房外观形状良好,放疗反应轻微。结论 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病人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达到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 Ⅱ期乳腺癌 病人 调强放射治疗 保乳术 术后 局部 分化 乳房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沙金平 徐赟 刁云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49-154,159,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保肝、抑酸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3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31/43)、51.16%(22/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8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23%(13/46)、13.95%(6/46)、2.33%(1/46)、9.30%(4/46),对照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3.49%(23/46)、32.56%(14/46)、4.65%(2/46)、20.93%(9/46);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78、4.170,P<0.05),2组患者食管狭窄、气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2.266,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EGFR、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EGFR、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EGFR、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QLQ-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QLQ-30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LQ-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有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查元梓 吴晔明 +2 位作者 陆冬青 袁晓军 蒋马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三维适形计划对于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剂量学上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图像,分别制定三维适形计划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21.6 Gy/12 Fx,比较正常组织肾脏和肝脏的剂量。同时比...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三维适形计划对于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剂量学上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图像,分别制定三维适形计划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21.6 Gy/12 Fx,比较正常组织肾脏和肝脏的剂量。同时比较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结果: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治疗方式下覆盖靶区95%体积的剂量,靶区的HI以及近似最大剂量D_(2%),近似最小剂量D_(98%)无显著差异,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CI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于正常组织,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脏的V_8和V_(15)分别为40.3%±19.1%和25.7%±16.7%,使用调强放射治疗肝脏的V_8和V_(15)分别为45.5%±17.5%和16.9%±13.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左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37.4%±20.4%和21.6%±12.2%,使用调强放射治疗左侧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15.3%±5.2%和5.7%±3.6%;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右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29.4%±16.4%和20.6%±14%,使用调强放射治疗右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13.3%±7.4%和5.9%±3.9%。两种治疗方式评估肝脏的剂量,无显著差异,评估肾脏的剂量,调强放射治疗明显更好保护了肾脏。结论:使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靶区的剂量更加适形,并可以更好地保护肾脏,但是由于照射范围中低剂量区范围较大,在儿童患者中使用仍然需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比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素玲 马东辉 +3 位作者 王若峥 刘浩 吾甫尔.艾克木 王多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699-70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的优势,以改进放射治疗技术.方法: 对7例T2~3N1~3期鼻咽癌进行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的比较,每一例各设计一个IMRT和3D-CRT治疗计划,给予95%计划靶体积(PTV) 50 Gy的处方剂量,用等剂...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的优势,以改进放射治疗技术.方法: 对7例T2~3N1~3期鼻咽癌进行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的比较,每一例各设计一个IMRT和3D-CRT治疗计划,给予95%计划靶体积(PTV) 50 Gy的处方剂量,用等剂量分布曲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治疗计划,评价参数包括平均剂量、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D5%、V95%和各重要器官受量等.结果: IMRT和3D-CRT各参数值:平均剂量分别为(54.0±1.5) Gy和(55.1±0.5) Gy, CI分别为0.85±0.01、0.61±0.03,HI分别为1.15±0.05、1.23±0.05,D5%分别为(57.3±0.2) Gy和(60.7±1.2) Gy,V95%分别为(98.8±0.53)%和(96.8±2.01)%,PTV靶区剂量除平均剂量和V95%外,其它各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要器官受量: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41.7±2.5) Gy和(46.4±2.7)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参数均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IMRT计划优于CRT,是治疗鼻咽癌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治疗计划比较
下载PDF
颞叶胶质瘤非共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山宝 李双双 +2 位作者 刘娟 侯震 闫婧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颞叶胶质瘤非共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3例颞叶胶质瘤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非共面CRT与共面IMRT计划,并将其定义为3D-CRT组和IMRT组。比较两种放射治疗计划中的靶区及周围... 目的:比较颞叶胶质瘤非共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3例颞叶胶质瘤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非共面CRT与共面IMRT计划,并将其定义为3D-CRT组和IMRT组。比较两种放射治疗计划中的靶区及周围脑干、视神经、晶体、健侧海马区及靶区外脑组织所受照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MRT组的均匀性指数(HI)为0.119±0.027,3D-CRT组为0.144±0.029,IMRT组优于3D-CRT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8,P<0.05);IMRT组的适形性指数(CI)为0.853±0.022,3D-CRT组为0.847±0.016,IMRT组虽优于3D-CR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CRT组的左右侧晶体、患侧视神经的最大剂量及海马的平均剂量均小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5,t=-3.839,t=-2.567,t=-4.155;P<0.05)。海马、脑干的最大剂量及靶区外脑组织所受照的平均剂量,3D-CRT组均小于IMRT计划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颞叶胶质瘤的非共面3D-CRT计划和IMR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非共面3D-CRT计划在适形性和均匀性方面略劣于IMRT计划,但却能够更加保护周边重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胶质瘤 非共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韦俊 裴红蕾 李奇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3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采用CMS公司的Xio 4.4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95%PTV剂量50Gy。利用剂量-体... 目的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采用CMS公司的Xio 4.4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95%PTV剂量50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ndex)和小肠、直肠、膀胱等正常器官受量以进行对比。计划执行采用Elekta公司的Precise电子直线加速器(6MV光子线)。结果与3D-CRT相比,IMRT计划的直肠受到40 Gy、膀胱受到45 Gy、小肠受到50 Gy照射的体积所受剂量分别下降了37.5%、36.8%和9.1%,靶区的剂量适形指数提高了18.9%。同时,IMRT计划的直肠、膀胱平均剂量也显著低于3D-CRT计划。结论宫颈癌术后IMRT剂量分布优于3D-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调强放射治疗(IMRT) 剂量适形指数
下载PDF
胰腺癌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晓雷 潘建基 李建成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5-558,561,共5页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 消化道肿瘤 手术切除率 标准治疗方案 中位生存期 五年生存率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起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4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气管的保护。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CTV... 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气管的保护。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CTV(临床靶区)包括宫颈、子宫、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以及髂前、髂外、髂内淋巴结等区域及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以临床靶区为基础,向外放5 mm形成PTV,经HVH图分析,比较2组治疗方法对气管受照体积与剂量的变化。结果经DVH图分析,膀胱、小肠、直肠接受45、54、63 Gy不同剂量时的受照体积IMRT均小于3DC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小肠、直肠受照体积与剂量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对Ⅱb~Ⅲb宫颈癌患者采用IMRT治疗对危险器官的保护均优于3DCRT治疗,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危险器官受照容积随着计划靶区的扩大而减少,且定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敏 黄碧芬 +1 位作者 肖丽华 郑建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6例行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50 Gy;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 目的: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6例行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50 Gy;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50.4 Gy。比较两组患者生存、保肛率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保肛率为90.0%(45/50),对照组为69.6%(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11,P=0.012)。对照组的3/4级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提高保肛率,并减少治疗的毒性反应,但不能提高远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放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
13
作者 王鸿飞 杨柳 +1 位作者 周解平 吴爱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结果:经IMR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5%(69/114)。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较大、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Ⅲ~Ⅳ型门静脉癌栓(PVTT)、肝炎治疗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HR=1.085、2.627、1.891、0.531、1.134,P<0.05)。结论:肿瘤Ⅲ~Ⅳ型PVTT和肿瘤直径较大对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而患者身体状态、肝炎治疗及全身炎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具有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但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癌栓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3d-imrt)
下载PDF
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13-515,共3页
肿瘤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21世纪国际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其优势是在给肿瘤区更高治疗剂量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国外临床研究已在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国内研究也已起步并初见成效。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远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520-1521,共2页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下载PDF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戚秀荣 张树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肿瘤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能减少周尉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放疗引起的毒性反应。3D-CRT和IMRT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食管癌 3D-CRT 常规模拟定位 CT模拟定位 高剂量照射 照射剂量
下载PDF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腹膜后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鼎儒 陈剑 +1 位作者 李路路 李鸿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8期109-109,共1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腹膜后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6例腹膜后原发或转移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90%等剂量线覆盖计划靶体积,照射剂量DT:50-70Gy(中位数DT:60Cy),分割剂量DT:2~3Gy,共20-35次。结果完全...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腹膜后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6例腹膜后原发或转移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90%等剂量线覆盖计划靶体积,照射剂量DT:50-70Gy(中位数DT:60Cy),分割剂量DT:2~3Gy,共20-35次。结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率分别为32%、36%、25%、7%,有效率93%。所有患者均随访满3年。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65%、42%,总生存率分别为61%、43%、36%。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是腹膜后原发或转移肿瘤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腹膜后肿瘤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锐 赵维秋 +3 位作者 陈忠 高建梅 庞克华 胡永强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宫颈癌是妇科中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位癌多发于30~35岁妇女中,浸润癌好发于45~55岁妇女中[1]。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变,该疾病的患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发病原因与性行为、病毒感染及分娩次数等有关,该疾病... 宫颈癌是妇科中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位癌多发于30~35岁妇女中,浸润癌好发于45~55岁妇女中[1]。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变,该疾病的患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发病原因与性行为、病毒感染及分娩次数等有关,该疾病在患病初期并无显著表现,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癌 价值分析 临床应用 容积 恶性肿瘤 患病人群 发病原因
下载PDF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瑞英 林院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放射治疗病人 护理措施 心理特点 放疗技术 肿瘤靶区 负性情绪 量分布
下载PDF
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及呼出气一氧化氮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奚蕾 邓立春 +4 位作者 邵夏霞 陆超 曾洁 吴春 沈伟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 目的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03例,依照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分为非肺炎组(n=60)与肺炎组(n=4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束后3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NLRP3炎症小体水平;测定流速分别为50 ml/s、200 ml/s的FeNO水平。采用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FeNO预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应用价值。结果肺炎组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及50 ml/s、200 ml/s时的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发现,NLRP3炎症小体、FeNO_(50 ml/s)、FeNO_(200 ml)/s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导致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NLRP3炎症小体、FeNO_(50 ml/s)、FeNO_(200 ml)/s水平联合应用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FeNO水平联合应用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优于单一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小体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