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CT导航下脊柱内镜下TLIF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王威 喻学军 赵强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CT导航下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36例采用实...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CT导航下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36例采用实时三维CT导航下脊柱内镜下TLIF术治疗,设为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脊柱内镜下TLIF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以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CT导航下脊柱内镜下TLIF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与常规脊柱内镜下TLIF术相当,但前者能够提供实时、精确的术中引导,减少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ct导航 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三维CT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耿海涛 王旸 +5 位作者 陈小港 李扬 陈学凤 王金田 乔远 苏启超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5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CT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C臂机透视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观察组行三维CT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三维CT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C臂机透视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观察组行三维CT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穿刺次数、工作通道建立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7 d检测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1年评价腰腿部疼痛(VAS)及腰椎功能(JOA评分),随访1年评价预后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工作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缩短,穿刺次数、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3、7 d血清AngⅡ、IL-6、hs-CRP水平降低,术后7 d腰腿部VAS降低而JOA评分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1年腰部腿部VAS、JOA评分及术后1年预后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CT导航辅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LDH能有效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工作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腰腿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维ct导航 椎间孔镜手术 应激反应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维CT导航辅助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桂召柳 吴天亮 +2 位作者 林志祥 陈辉海 赵广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CT导航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i CT-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i CT-MIS-TLIF,对照组采用微创经椎... 目的评价三维CT导航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i CT-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i CT-MIS-TLIF,对照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采用VAS评价术前、出院前、术后3个月腰背疼痛情况,术后1年进行腰椎正侧位X线及CT三维重建检查观察两组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减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腰背疼痛VAS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椎间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 CT-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且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放射暴露辐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融合 微创手术 三维ct导航系统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立体导航引导技术在胸椎弓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维山 徐中和 +2 位作者 郭东明 刘恩志 钟波夫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CT三维影像导航技术在胸椎弓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T三维重建导航对 15例胸椎弓钉植入手术进行立体引导 ,术中用C臂作手术椎节正侧位X线透视摄片以了解内固定位置情况 ,术后CT进行内固定层面扫描。... 目的 探讨CT三维影像导航技术在胸椎弓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T三维重建导航对 15例胸椎弓钉植入手术进行立体引导 ,术中用C臂作手术椎节正侧位X线透视摄片以了解内固定位置情况 ,术后CT进行内固定层面扫描。结果 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 :80枚胸椎弓钉Ⅰ级 75枚 (96 % ) ,Ⅱ级 (突破椎弓根皮质≤ 2mm) 3枚 ,Ⅲ级 (突破皮质≥ 2mm) 2枚。所有Ⅱ~Ⅲ级椎弓钉位置均偏椎弓根外侧 ,临床无神经症状。结论 CT三维影像导航给术者提供图像清晰 ,多维可视的 ,无X线辐射的椎弓钉植入引导环境 ,使椎弓钉按设想路径精确置导 ,提高了胸椎椎弓钉植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立体导航引导技术 胸椎弓钉植入手术 椎弓钉固定 生物力学特性
下载PDF
CT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椎体成形术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前宁 王茜 陈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0期2227-2230,共4页
目的观察CT三维导航系统引导定位下椎体成形术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IH)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7例椎... 目的观察CT三维导航系统引导定位下椎体成形术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IH)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7例椎体IH患儿,按照引导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n=23)常规行C形臂X线机引导下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儿(n=24)行基于CT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骨水泥充盈率,骨水泥使用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VEGF、尿bFGF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100%vs.73.91%)、骨水泥充盈率(100%vs.82.61%)均高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使用量(3.32±1.13 ml vs.5.61±1.24m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7 d的血清VEGF、尿bFGF及VA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的血清VEGF(120.5±75.4 pg/ml vs.209.5±72.6 pg/ml)、尿bFGF(13.5±6.5 pg/ml vs.22.9±7.2 pg/ml)及VAS评分(1.1±0.9分vs.2.2±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vs.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定位下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骨水泥充盈率,减少骨水泥使用量,改善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降低患儿血清VEGF、尿bFGF水平,对治疗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椎体血管瘤 ct三维导航系统 椎体成形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程 李炎 +1 位作者 薛博仁 段春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80例肺段间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扩大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80例肺段间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扩大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引流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切缘深度和切缘宽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不张、肺漏气、少量咯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显著,能够精准定位,具有更安全的切缘宽度和切缘深度,且切除的肺组织较少,有利于保留肺组织生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间结节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 亚段切除术 效果分析
下载PDF
CT三维导航穿刺技术应用于肺部小病灶诊断中的价值
7
作者 黄剑勇 曾仲刚 +2 位作者 李雪霞 陈瑞婷 王浩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2期2276-2278,共3页
目的:探讨CT三维导航穿刺技术应用于肺部小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0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医学接受检查的160例患者(肺部病灶≤30mm),随机分为C组和O组,各80例。均行活检穿刺,其中C组患者接受CT横断面定位活检,O组... 目的:探讨CT三维导航穿刺技术应用于肺部小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0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医学接受检查的160例患者(肺部病灶≤30mm),随机分为C组和O组,各80例。均行活检穿刺,其中C组患者接受CT横断面定位活检,O组患者接受CT三维导航穿刺技术活检。对比两组的穿刺情况、诊断价值、并发症。结果:O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总穿刺时间短于C组,调针次数少于C组(P<0.05)。C组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55,P<0.001),O组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72,P<0.001);O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组(P<0.05)。O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CT三维导航穿刺技术可提高穿刺效率,减少肺活检穿刺的调针次数,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导航穿刺技术 肺部小病灶 横断面定位 一次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术前CT三维重建引导胸椎弓根螺钉置入与徒手置钉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陈晓明 宗少晖 +1 位作者 陈前芬 陈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05-109,共5页
目的比较徒手置钉与术前CT三维重建导航技术在胸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行后路胸椎弓根钉置入术的患者,按病种随机分配为导航组和徒手置钉组,每组各2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置钉准确性、每枚螺... 目的比较徒手置钉与术前CT三维重建导航技术在胸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行后路胸椎弓根钉置入术的患者,按病种随机分配为导航组和徒手置钉组,每组各2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置钉准确性、每枚螺钉的置钉时间及置钉出血量。结果 40例患者共置钉260枚,其中优良置钉239枚(91.92%)。导航组置钉优良率为96.88%(124/128),优于徒手置钉组的置钉优良率87.1%(115/132)(P<0.05),导航组每枚螺钉的平均置钉时间和置钉出血量分别为(5.87±1.34)min和(18.31±8.56)ml,徒手置钉组分别为(3.91±2.28)min和(9.18±5.9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枚螺钉置钉时间和置钉出血量成正相关(r=0.767,P<0.01)。除徒手置钉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背部皮下气肿外,其余病例术后均无神经、血管及内脏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CT三维重建导航技术能显著提高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但置钉时间明显长于徒手置钉,导致置钉出血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ct三维重建导航 徒手置钉 胸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SpineNav-01手术导航系统辅助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泽 孟德华 +2 位作者 费琴明 李文生 张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3-579,共7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手术导航系统SpineNav-01辅助手术与传统X线透视辅助手术在辅助胸、腰骶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评价该手术导航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纳入33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比较计算机手术导航系统SpineNav-01辅助手术与传统X线透视辅助手术在辅助胸、腰骶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评价该手术导航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纳入33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辅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传统组,螺钉置入在X线透视辅助下完成;导航组,螺钉置入在基于术前三维CT数据的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术后三维CT评价两组螺钉的位置情况,比较两组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记录每枚螺钉置入时间、置钉相关并发症,导航组另记录注册时间。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以及螺钉节段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共置入108枚螺钉,其中胸椎22枚,腰、骶椎86枚,准确率为73.1%(79/108),安全率为96.3%(104/108),出现神经相关并发症2例,1例接受翻修手术;导航组共置入108枚螺钉,其中胸椎30枚,腰、骶椎78枚,准确率为87.0%(94/108),安全率为100%(108/108),出现神经相关并发症1例。两组间螺钉置入准确率及安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螺钉置入准确性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组。传统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2~5 min,平均3.2 min;导航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1~4 min,平均2.2 min;导航组共注册25次,每次注册时间3~9 min,平均4.8 min。结论基于术前三维CT数据的SpineNav-01手术导航系统能显著提高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手术导航 三维ct导航
下载PDF
CT引导定位下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成鹏 杨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18-232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下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预后效果及其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小儿椎体血管瘤3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所有患儿都给予椎体成形术,... 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下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预后效果及其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小儿椎体血管瘤3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所有患儿都给予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选择常规C臂X线机下引导手术,治疗组选择基于CT三维导航系统进行引导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前与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3 d与术后7 d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骨水泥充盈率都为100.0%,骨水泥使用量为(3.31±1.12)m L;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骨水泥充盈率分别为83.3%和77.8%,骨水泥使用量为(5.58±1.78)m L,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血清VEGF与尿bFGF含量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血清VEGF与尿bFGF含量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中的血清VEGF与尿bFGF都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组术后7 d内的脊髓受损、骨水泥渗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CT引导定位下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能有效降低血清VEGF与尿bFGF的表达,从而具有更好的止痛效果与穿刺成功率,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导航系统 小儿椎体血管瘤 血清VEGF 尿bFGF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DeepInsight 3D-CTBA 434例胸部增强CT数据运行分析及临床应用
11
作者 严煜 周学军 +2 位作者 覃文军 王晓谭 杨茗峻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201-205,F0002,共6页
目的:为获得满意的DeepInsight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 3D-CTBA)导航效果,观察胸部增强CT不同条件设置对DeepInsight 3D导航软件运行结果的影响。方法:全组434例进行DeepInsight 3... 目的:为获得满意的DeepInsight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 3D-CTBA)导航效果,观察胸部增强CT不同条件设置对DeepInsight 3D导航软件运行结果的影响。方法:全组434例进行DeepInsight 3D-CTBA手术导航。采用“团注测试法”预注射对比剂获得肺动脉,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为掌握增强CT设置条件,首先对41例患者,按“肺动脉峰值”时间8.8、10.3、11.8 s分为3组,收集各组患者的肺动脉峰值-主动脉峰值(V-A)间隔时间,对比剂注射量和CT扫描延时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发现影响3D导航软件运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肺动脉峰值时间分组对照结果表明,8.8 s组中对比剂用量减少、扫描延时时间缩短与3D导航软件运行结果不满意有关(均P<0.05)。全组434例DeepInsight 3D-CTBA运行血管提取、染色结果满意391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13例。满意、较满意病例均成功应用于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导航。结论:正确掌握增强CT对比剂用量和扫描延时时间是DeepInsight 3D导航软件运行获取满意3D图像的关键技术因素。DeepInsight 3D-CTBA能为精准亚肺叶切除提供导航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Insight胸腔镜微创手术 肺段切除术 亚肺叶切除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导航
下载PDF
CT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上胸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和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红群 齐飞 +1 位作者 孙庆 杨小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 总结CT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进行上胸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在导航系统辅助下进行上胸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围术期护理配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与功能锻炼等... 目的 总结CT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进行上胸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在导航系统辅助下进行上胸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围术期护理配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与功能锻炼等要点。结果 11例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共植入椎弓根螺钉72枚,术中工具注册和参考点照合时间平均3.5min(2~7min),位置误差率平均0.32mm(导航仪自动计算)。每枚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置入所需时间平均2min。术中只需进行2次C型臂线机透视验证螺钉定位针和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植入物实际影像图与导航虚拟手术路径图重叠,椎弓钉完整在椎弓根内为97%,手术效果优良率94%,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CT三维导航系统辅助进行上胸椎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安全性。辅助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上胸椎 椎弓根螺钉 骨折脱位固定术 护理 ct三维导航系统
原文传递
3D-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血清TGF-α、VEGF、IL-1R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功前 宋静超 +2 位作者 王国磊 汤少鹏 丁成智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 目的研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于3D-CTBA导航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天数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血清TGF-α、VEGF、IL-1Ra水平;比较两组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115.56±46.87)ml]、手术时间[(136.89±26.97)min]、住院时间[(7.68±2.68)d]、引流时间[(3.16±0.86)d]均少于对照组[(176.87±51.36)ml、(102.78±21.68)min、(9.98±3.16)d、(4.39±1.14)d],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TGF-α[(9.58±1.29)pg/ml]、VEGF[(112.68±8.14)pg/ml]、IL-1Ra[(336.87±68.49)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13.68±1.87)、(146.68±10.37)、(458.34±102.67)pg/ml],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1/52)低于对照组(12.5%,6/48),P<0.05。结论应用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NSCLC效果显著,可以更好保留患者肺组织,提升术后肺功能,手术创伤较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导航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