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引导下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对肺结节的治疗
1
作者 陆世民 常江华 +2 位作者 荣君 张帅 胡江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引导下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对肺结节切除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行3D-CTBA引导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行3D-C... 目的:分析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引导下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对肺结节切除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行3D-CTBA引导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行3D-CTBA引导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边距宽度、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4、2.862、10.03、3.27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胸漏气、肺部感染、咯血的发生数分别为3、1、1和2、1、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BA引导下的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中气管和血管损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 肺结节 亚节段切除术 胸腔镜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技术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逸凡 王祖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20-22,共3页
人肺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其中支气管、动脉、静脉及动静脉分支的走行变化多样.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与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传统的肺叶切除术相比,对其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难度更大,对手术精准度的要求更高.三维CT支... 人肺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其中支气管、动脉、静脉及动静脉分支的走行变化多样.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与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传统的肺叶切除术相比,对其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难度更大,对手术精准度的要求更高.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前,对其病灶图像实施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其肺部的三维解剖结构及肺段支气管、动脉、静脉的走行及变异情况,明确其病灶的位置及归属的肺段,规划手术的安全切缘及手术路径,实现术前的规划、导航、模拟、推演及术中的对照解剖,进而可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本文主要是对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技术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情况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 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 早期肺癌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代祖建 林铿强 +4 位作者 黄明翔 王世忠 叶建刚 许德新 潘闪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8期967-971,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技术(3D-CTBA)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或采样),其中30例采用3D-CTBA技术(三维重建组),另外3... 目的:观察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技术(3D-CTBA)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或采样),其中30例采用3D-CTBA技术(三维重建组),另外30例术前常规进行二维CT检查(CT组),记录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总费用、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三维重建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CT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短于CT组(P<0.05),切缘宽度显著大于CT组(P<0.05);三维重建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CT组(P<0.05),胸管引流量、住院总费用显著少于CT组(P<0.05);三维重建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CT组(P<0.05);随访6个月,发现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3D-CTBA技术应用于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获得更好手术切除效果,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复,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支气管血管重建 肺癌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杨浩 武乐乐 +1 位作者 曹阿丹 胡舸帆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的图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和血管三维重建,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的诊断特点,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982条血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86.97%(854/982),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颅内侧支动脉1422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7.54%(1387/1422)。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以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分辨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 诊断
下载PDF
下肢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慧君 程琳 +1 位作者 赵筱卓 陈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处创面的24例患者...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处创面的24例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A辅助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12例。CTA辅助组术前行下肢CTA并使用Mimics 21.0软件重建皮瓣相关血管网络,设计模拟切取皮瓣后转化为实体标记以辅助后续手术操作,传统手术组仅按传统手术流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皮瓣切取时长、术后2~3周皮瓣存活及创面覆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不良烟酒嗜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辅助组术中皮瓣切取时长为(21.83±3.91)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的(26.67±4.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存活及创面覆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下肢CTA及三维重建在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长,是一种较好的临床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 术前预设计
下载PDF
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估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准确性
6
作者 蒋志国 宋玲玲 胡春玲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CT三维血管重建及HR-MR... 目的分析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CT三维血管重建及HR-MRI检查,并于术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HR-MRI对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经术后病理学检查,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TNM分期为Ⅰ期21例,Ⅱ期59例,Ⅲ期2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三维血管重建、HR-MRI单独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均一般(Kappa=0.585,0.689,P<0.001);而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HR-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29,P<0.001);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HR-MRI诊断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准确度为90.00%(90/100),高于CT三维血管重建、HR-MRI单独诊断的准确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血管重建联合HR-MRI诊断新辅助化疗后结直肠癌的分期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好、准确度高,可为临床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分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ct三维血管重建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准确性
下载PDF
基于CTA-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术中血管保护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7
作者 杨会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成像(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术中血管保护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需行开颅手术的前中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数字...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成像(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术中血管保护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需行开颅手术的前中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实施手术治疗)和研究组(利用CTA和MRI融合图像技术对脑神经、血管、颅骨以及锥体束进行三维重建后实施手术),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血管保护情况、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肿瘤病灶切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穿支动脉术中血管均无损伤,对照组颈内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大脑前动脉1例,术中血管损伤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脑脊液漏、偏瘫各1例,脑梗死及颅内感染均未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和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不仅能获取肿瘤病灶的全切率,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术中出血量,保护术中血管,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中颅底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8
作者 莫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老年病医院2015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1例疑似胸腹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腹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原始影像学... 目的:分析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老年病医院2015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1例疑似胸腹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腹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原始影像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一及联合检查方式对胸腹AD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DSA诊断,81例患者中确诊为胸腹AD的患者为79例,胸腹CT血管造影的检出符合率为89.87%,联合检测的检出符合率为9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联测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胸腹CT血管造影(P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的图像指向和修复情况显示更为清晰。结论:针对胸腹AD患者实施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图像质量更佳,在帮助医师提升诊断准确性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胸腹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桂祥 李慧 +3 位作者 王晓敏 张明洁 王梦君 马士崟 《微创医学》 2023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MSCT检查,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MSCT检查,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其中51例患儿接受胸部X线平片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胸部X线平片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结果MSCT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灵敏度为97.1%(33/34)、特异度为95.8%(69/72)、阳性预测值为91.7%(33/36)、阴性预测值为98.6%(69/70),约登指数为0.929。胸部X线平片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灵敏度为82.4%(14/17)、特异度为55.9%(19/34)、阳性预测值为48.3%(14/29)、阴性预测值为86.4%(19/22),约登指数为0.383。结论胸部X线平片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灵敏度、特异度较低,而低剂量MSCT三维重建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且具有辐射少、简单、快捷、无创、准确等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异物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低剂量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黎佩建 魏崴 +2 位作者 杨剑填 黄文聪 李勇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8-591,I0006,共5页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早期肺腺癌病人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早期肺腺癌病人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治疗的精准治疗组(n=41)、接受传统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组(n=59),对比其手术情况相关指标、肺功能参数值、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精准治疗组病人的手术时间(102.31±19.38)min短于传统治疗组(118.64±21.23)min,术中出血量(62.45±8.34)mL少于传统治疗组(77.23±10.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精准治疗组病人的用力肺活量(FVC)(3.40±0.56)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31±0.40)L、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17.95±2.68)mL·mmHg-1·min-1水平分别高于传统治疗组的(2.86±0.41)L、(2.08±0.36)L、(14.53±2.10)mL·mmH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FVC、FEV1、DL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内,两组病人均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可优化手术过程、改善早期肺腺癌病人术后早期的肺功能,可能是一种更为精准可靠的手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支气管肺泡 肺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肺段 磨玻璃结节 ct三维重建 预后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容宇 常浩 赵一帆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50-953,968,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前规划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 目的观察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前规划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其中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CT扫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宽度、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肺功能[最大自主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免疫功能(CD3^(+)、CD4^(+)/CD8^(+))、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2、3 d的VAS得分、术后3 d的CD3^(+)、CD4^(+)/CD8^(+)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切缘宽度、术后1个月的MVV、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患者复发转移。结论应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有助于减少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对维持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有利,可有效缩短肺癌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肺功能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雨生 刘俊 +5 位作者 陈耀武 郭双飞 赵鑫 刘小仁 李承杰 王新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进行皮瓣设计并指...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进行皮瓣设计并指导手术操作,对照组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辅助设计皮瓣后进行皮瓣移植。比较观察组穿支血管的术前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结果与术中实际测量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皮瓣成活率、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供区并发症发生率及移植皮瓣区的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前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的穿支起始点直径、穿支起始点至髌骨上缘直线距离、穿支起始点至大腿外侧缘直线距离与术中实际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移植皮瓣区的感觉功能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和供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了解旋股外侧动脉分支及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特点,以此设计穿支皮瓣进行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可维持皮瓣良好血运,降低术后皮瓣并发症发生率,利于移植皮瓣区感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 ct血管造影 数字化三维重建
下载PDF
术前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在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玉桂 李安桂 +1 位作者 宋剑非 张立飞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3011-3014,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在肺部小结节病变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胸腔下肺段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 目的观察术前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在肺部小结节病变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胸腔下肺段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准确定位并找到小结节,无中转开胸及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50.2±23.1)min,术中出血量为(152.5±32.3)mL,术中清扫淋巴结(11.2±1.3)个,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4.1±1.2)d,术后胸管引流总量为(634.5±128.3)mL,术后住院时间为(5.6±1.3)d。术后并发漏气3例,咯血2例,肺部感染并肺不张和心律失常各1例,对症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17.2±3.2)个月,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肺部小结节病变的患者,术前行肺血管、支气管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可为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提供精准的导航,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病变 三维ct重建 血管 支气管 ct引导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亚甲蓝 定位
下载PDF
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艳 祁冬 +3 位作者 乔晓春 胡淑敏 姚木子 田欧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618-621,639,共5页
目的:探讨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3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D患者... 目的:探讨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3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D患者破口位置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Kappa检验评估CTA对AD患者进行Debakey分型的一致性。结果:CTA共诊断出AD 30例(96.77%),CTA均能很好地显示了AD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内膜片、真假腔及夹层旋转方向;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AD患者破口位置的敏感性为93.55%,特异性为66.67%及准确率为91.18%。对30例AD患者进行Debakey分型,其中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14例,CTA对AD患者分型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13、0.792、0.802。结论: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AD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准确地显示AD破口位置并准确分型,为介入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主动脉夹层 术前评估
下载PDF
肺癌的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振威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63例肺癌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收集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已证实的肺癌患者共63例 ,包括中央型肺癌35例 ,周围型肺癌28例。... 目的 :通过对63例肺癌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收集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已证实的肺癌患者共63例 ,包括中央型肺癌35例 ,周围型肺癌2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了EBCT扫描。扫描条件为130kV/630mA ,层厚/间隔分别为3mm/3mm或1.5mm/1.5mm ,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三维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 -500Hu~ -300Hu。结果 :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显示中央型肺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狭窄或闭塞的形态为 :42.9 %表现为锥状中断 ,22.9 %表现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 ,17.1 %表现为杵状中断 ,14.3 %表现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 ,2.8 %表现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用于确定病变的准确部位 ,测定狭窄的范围和程度 ,可显示周围性肺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E 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于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气管 支气管 三维 重建 肺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辅助Hookwire钉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一 钱帮伟 +2 位作者 陆熠 盛波 谢鑫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指导下采用Hookwire针对肺磨玻璃样结节进行定位的效果。方法选取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CTBA组32例、对照组28例。3D-CTBA组在3D-CTBA指导下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使用Hookwire针穿刺...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指导下采用Hookwire针对肺磨玻璃样结节进行定位的效果。方法选取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CTBA组32例、对照组28例。3D-CTBA组在3D-CTBA指导下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使用Hookwire针穿刺及留置;对照组直接行CT平扫后进行Hookwire针穿刺及留置。两组均于置钉当日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统计两组Hookwire针定位时间,成功置入Hookwire针例数,置钉过程中出现气胸(肺压缩30%以上)、置钉部位出血(>50 m L)、针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中转开胸情况。结果两组定位时间及定位成功率比较P>0.05。3D-CTBA组置钉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胸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3D-CTBA指导下Hookwire针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可减少定位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样结节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胸腔镜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及三维重建胸部CT在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艳娟 程德云 +2 位作者 郑西卫 李芳 张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提高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2010年收治的有异物吸入史不典型的支气管异物患者12例临床资料。结果异物种类各异,主要以植物性异物为主(60%),胸部影像学无特异表现;骨性和金属异物可通过肺部三维C... 目的提高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2010年收治的有异物吸入史不典型的支气管异物患者12例临床资料。结果异物种类各异,主要以植物性异物为主(60%),胸部影像学无特异表现;骨性和金属异物可通过肺部三维CT提供异物的精确阻塞部位;所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窥见异物,并通过各种活检钳、鄂口钳等取出异物,成功率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诊疗价值甚高,但同样详细询问病史及辅助检查诸如三维胸部CT重建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 三维重建胸部ct 应用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华娟 成艳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接受支气管纤维镜组织活检...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接受支气管纤维镜组织活检或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参数对肺部占位性恶性病变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中,40例为恶性病变,占55.56%(小细胞肺癌10例,腺癌23例,鳞癌5例,其他2例);32例为良性病变,占44.44%(肺炎20例,肺结核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体积为(636.74±1.32)mm^(3)、曲面成像(6.62±0.52)分、最大密度投影(6.78±0.53)分、容积再现(6.58±0.46)分。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参数对肺部占位恶性性病的诊断敏感度为87.50%(35/40)、特异度93.75%(30/32)、准确度为90.28%(65/72)。结论: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检测体积、直径、曲面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参数,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占位性病变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 曲面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
下载PDF
CT支气管仿真内窥镜结合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春霞 范春瑛 +2 位作者 许民生 叶彬 王书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9-520,共2页
目的 研究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VB)结合支气管三维重建 (3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正常人和 5 9例病人薄层螺旋CT扫描后行VB和 3D成像包括多层面 /曲面 /X线体积成像 (MPR/CPR/XVR)、最小密度投影 (MinIP)、最大密度投影 (MaxIP... 目的 研究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VB)结合支气管三维重建 (3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正常人和 5 9例病人薄层螺旋CT扫描后行VB和 3D成像包括多层面 /曲面 /X线体积成像 (MPR/CPR/XVR)、最小密度投影 (MinIP)、最大密度投影 (MaxIP)、表面遮盖成像 (SSD)。结果 VB类似纤支镜 (FB)所得 ,定位准确 ,MPR/CPR/XVR对支气管腔内外的组织及比邻关系显示清晰 ,MaxIP显示钙化灶 ,SSD显示病灶的外表形态和内部特征 ,VB、VB + 3D、FB对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2 2 %、94 4%、86 1%。结论 VB结合 3D对病变显示直观 ,整体感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仿真气管内窥镜 支气管三维重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胸部CT平扫及气道三维重建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志良 文晓燕 吴卫照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48-649,共2页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及气道三维重建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1例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胸部CT的平扫和气道三维重建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情况。结果:以MRI诊断作为金标...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及气道三维重建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1例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胸部CT的平扫和气道三维重建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情况。结果:以MRI诊断作为金标准,CT平扫诊断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灵敏度为64.5%(20/31),特异度为67.7%(21/31),准确度为66.1%(41/62),显著低于气道三维重建诊断的灵敏度90.3%(28/31),特异度87.1%(27/31),准确度88.7%(5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三维重建对于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维重建 诊断 闭塞性细支气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