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冠心病患者的三联抗栓治疗:从循证医学证据到临床指南的更新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元 秦永文 陈少萍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大多数冠状动脉支架术合并机械瓣置换或永久性房颤的病人需要三联抗栓治疗,应用三联抗栓治疗需要兼顾抗栓的效益及出血的风险。依据国内外指南进行抗栓治疗时需要进行个体化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疗程,以保证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三联抗栓治疗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综述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PCI术后双联与三联抗栓治疗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晓晴 李树仁 +1 位作者 牛绍乾 郝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82-787,共6页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双联与三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双联与三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双联抗栓治疗(DAT组)与三联抗栓治疗(TAT组),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MI),支架血栓(ST),卒中等有效性及主要出血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7 203例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患者,其中DAT组8981例,TAT组8222例。Meta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患者应用DAT与TAT相比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RR=0.73,95%CI:0.62~0.87,P=0.0003),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I、卒中等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ST发生率较高(RR=1.44,95%CI:1.02~2.04,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患者应用DAT相比于TAT安全性较好,但在PCI早期,应谨慎选择DAT方案,尤其是在缺血事件复发及支架血栓高危的AF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双联抗栓治疗 三联抗栓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与三联抗栓治疗对比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晴 李树仁 +1 位作者 牛绍乾 郝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495-1500,共6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估伴有冠心病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双联与三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估伴有冠心病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双联与三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研究终点包括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MI,ST,卒中等有效性及主要出血事件,颅内出血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12044例伴有冠心病和/或接受PCI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VKA+DAPT相比,VKA+P2Y12抑制剂(OR=0.52,95%CI:0.31~0.86)及NOAC+P2Y12抑制剂(OR=0.52,95%CI:0.35~0.76)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OAC+DAPT(OR=0.71,95%CI:0.42~1.19),VKA+阿司匹林(OR=0.93,95%CI:0.34~2.52)与VKA+DAP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VKA+DAPT相比,各种干预措施在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MI,ST,卒中等事件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冠心病和/或接受PCI的AF患者中,NOAC+P2Y12抑制剂与VKA+DAPT相比,出血并发症较少(包括颅内出血),在缺血事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其他DAT方案相比于VKA+DAPT出血风险较低或有降低趋势,因此应避免在此类患者中应用VKA+DAPT抗栓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双联抗栓治疗 三联抗栓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二联抗栓与三联抗栓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安丽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4期3908-3910,共3页
目的探究对比心房颤动(AF)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二联抗栓治疗(DAT)与三联抗栓治疗(TAT)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术后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F... 目的探究对比心房颤动(AF)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二联抗栓治疗(DAT)与三联抗栓治疗(TAT)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术后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F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DAT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A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浓度,PCI术后出血事件以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D-D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微出血、中度出血、严重出血发生率均小于观察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出血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F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采用TAT治疗能够显著降低CRP、D-D血清浓度,且不增加MACE发生率,治疗效果更佳,但DAT治疗总出血率低,安全性更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联抗栓治疗 三联抗栓治疗 房颤合并冠心病 出血事件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蕊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组,双联抗栓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治疗,三联抗栓治疗组则采取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华法林治疗。比... 目的探讨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组,双联抗栓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治疗,三联抗栓治疗组则采取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房颤疗效;CHADS2以及HA-BLED评分;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监测指标;猝死、再发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三联抗栓治疗组冠心病合并房颤疗效、心功能的相关监测指标相比较双联抗栓治疗组更好,P<0.05。治疗前两组的CHADS2以及HA-BLE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联抗栓治疗组的CHADS2和双联抗栓治疗组无显著差异,而HA-BLED评分高于双联抗栓治疗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华法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抗栓治疗 冠心病合并房颤 效果
下载PDF
一例ACS合并房扑患者三联抗栓治疗策略的分析
6
作者 平措曲珍 刘莉 《西藏医药》 202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房颤病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房扑和房颤同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病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极易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形成血栓并加剧患者病情[1]。ACS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房颤病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房扑和房颤同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病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极易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形成血栓并加剧患者病情[1]。ACS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OAC)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2]。ACS与房颤/房扑合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同时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本例患者ACS合并房扑采用三联抗栓治疗,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来取得抗血栓栓塞获益,降低出血风险是临床制订抗栓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的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三联抗栓治疗 出血风险 房扑 抗血小板治疗 口服抗凝药物 血流动力学 ACS
下载PDF
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燕 《智慧健康》 2020年第9期83-84,共2页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三联抗栓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法,以1:1比例分成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二联抗栓治...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三联抗栓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法,以1:1比例分成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二联抗栓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片与氯吡格雷片,观察组患者给予三联抗栓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华法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与次要终点事件、出血事件。对比两组出血风险评分与卒中风险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次要终点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之间卒中风险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联抗栓疗法与二联抗栓疗法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不存在明显差异,三联疗法存在增加出血倾向,建议使用二联疗法为宜,具体还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抗栓治疗 二联抗栓治疗 冠心病合并房颤 出血事件
下载PDF
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合并消化道出血19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左丽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1期3276-3278,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波立维双重抗血小板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提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少误诊漏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心内科被...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波立维双重抗血小板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提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少误诊漏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心内科被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期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波立维片75mg/d、低分子肝素钠针每12h皮下注射5000U,三联抗栓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处理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者年龄62~75岁,平均68岁;女11例(57.9%),男8例(42.1%);低体重14例(73.7%),超重5例(26.3%);糖尿病史11例(57.9%),高血压病史13例(68.4%);症状:腹部烧灼感、堵塞沉重感、胸闷、心悸、头晕、出汗)17例(89.5%),输血2例(10.5%);治愈18例(94.7%),死亡1例(5.3%)。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三联抗栓时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低,但发病急,易与心绞痛混淆,需及时发现,立即停用抗栓药物,积极补液、止血、保护胃黏膜治疗,且胃黏膜愈合快,预后良好,对于高龄、女性、低体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抗栓治疗要做到个体化,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波立维 低分子肝素钠 三联抗栓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消化道出血 出血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抗栓方案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唐伟良 彭放 +1 位作者 王兴祥 郭航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常规需要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当上述患者同时存在心房颤动、左心室血栓等抗凝治疗指征时,常常需要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的三联抗栓治疗方案。然而,该治疗方案常伴随着显著的...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常规需要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当上述患者同时存在心房颤动、左心室血栓等抗凝治疗指征时,常常需要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的三联抗栓治疗方案。然而,该治疗方案常伴随着显著的出血风险,其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临床医师,也是当前研究者争论的一大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华法令 三联抗栓治疗 冠心病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文禹 俞晶晶 +1 位作者 陈传品 阳国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1-1164,共4页
心房颤动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合并有冠心病,当这些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往往需要抗凝药物联合抗血小板的三联抗栓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出血风险较高。本文主要介绍了三联抗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联抗栓治疗 心房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抗凝
原文传递
房颤病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抗栓策略比较: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榆根 张磊 +1 位作者 王安国 白元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房颤病人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DAPT)及三联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TOAT)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 目的: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房颤病人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DAPT)及三联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TOAT)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自建库至2015年12月所纳入文献,收集有关DAPT及TOAT对PCI房颤病人抗栓作用的对照试验,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大出血及小出血5个指标分析,计算优势比(OD)及95%可信区间。采用Review Manager 5.0.23软件进行荟萃(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3815例病人。除了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具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外,其余三个指标均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荟萃分析结果:TOAT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与DA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出血及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DAPT(P<0.01)。结论:TOAT与DAPT相比不能明显降低PCI房颤病人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但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联抗血小板治疗 三联抗栓治疗 房颤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荟萃分析
下载PDF
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冠心病心房颤动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桂玲 陈爱莲 王利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4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AF)共病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心房颤动共病冠心病病人210例,均在术后6h~12h内行抗栓治疗。术后根据病人抗栓治疗方案分为三联...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AF)共病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心房颤动共病冠心病病人210例,均在术后6h~12h内行抗栓治疗。术后根据病人抗栓治疗方案分为三联抗栓组100例和双联抗栓组110例。三联抗栓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华法林治疗,双联抗栓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随访并统计分析两组病人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后的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随访期间,三联抗栓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0%,双联抗栓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HR=0.56,95%CI(0.40,0.83),P<0.05]和使用华法林[HR=1.45,95%CI(0.81,1.9),P<0.05]是随访1年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病人,三联抗栓治疗会使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年龄和华法林是导致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慎用三联抗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安全性 三联抗栓治疗 出血事件
下载PDF
不同抗栓方案治疗冠心病房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越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740-1743,174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抗栓方案对我院冠心病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氯吡格雷及华法林二联... 目的:分析不同抗栓方案对我院冠心病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房颤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氯吡格雷及华法林二联抗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接受三联抗栓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风险评估指标、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依从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LVES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NR、PT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房颤患者中采取三联抗栓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及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抗栓治疗 冠心病 房颤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TOAT与DAPT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冰 丁水印 李新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91-94,共4页
目的:比较三联口服抗栓治疗(TOAT)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在心房颤动(AF)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AF合并CHD并行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 目的:比较三联口服抗栓治疗(TOAT)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在心房颤动(AF)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AF合并CHD并行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联组与双抗组,每组各46例。双抗组给予DAPT,三联组给予TOAT(阿司匹林+DAP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月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化,观察治疗12个月内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FIB及D-二聚体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三联组明显低于双抗组;两组患者P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三联组明显高于双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SR、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三联组均明显低于双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期间,两组患者的再次PCI、支架内血栓(ST)、心肌梗死(MI)、缺血性脑卒中(C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出血、次要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患者的微小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双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AT较DAPT在对AF合并CHD患者PCI术后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抗栓效果,但TOAT明显增加出血风险。因此,需要准确评估患者卒中与出血风险,寻求平衡,及时调整,在患者获益最大时尽可能降低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三联抗栓治疗 双联抗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