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形结合与三角函数教学研究——以正弦函数y=Asin(ωx+φ)+k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仕芳 蔡玮 罗丹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第6期65-67,共3页
三角函数是初等数学中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在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的教学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三角函数为载体,以数学核心素养统领,将数形结合与三角函数相融合,对正弦函数图像的变换教学做出一些新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 三角函数教学
下载PDF
浅析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优化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琼琼 《文理导航》 2022年第8期37-39,共3页
本文主要从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当前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优化的必要性以及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优化的有效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三角函数教学 优化 措施
下载PDF
职业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3
作者 黄衍青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第5期81-81,共1页
情境教学法作为新时期一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手段,对于提高三角函数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为切入点,就情境教学法在三角函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职业高中 三角函数教学 情境教学
下载PDF
在三角函数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作者 黄祥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8期259-259,共1页
三角函数具有公式多、思想丰富、变化灵活、渗透性强等特点,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教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学生在对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1.对三角函数的所有概念模糊,理解不到位,... 三角函数具有公式多、思想丰富、变化灵活、渗透性强等特点,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教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学生在对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1.对三角函数的所有概念模糊,理解不到位,从而在推理解答中无法形成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部分学生仍停留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各类推导,但是到了非直角三角形中却对推导过程较为模糊,最后计算时只记结论性的知识,模糊了总结性的知识点,从而在做题时就容易忘记.常常出现部分学生:“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也认真做了笔记,但到自己做题时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找不到突破口,十分苦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函数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以“三角函数”教学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世科 《西部素质教育》 2019年第9期238-238,共1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包括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数学活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教学 探究能力
下载PDF
返璞归真:谈新旧教材中的“三角函数”概念教学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建洪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0年第8期6-8,共3页
相对于旧教材而言,2019年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对"三角函数"概念教学作了全新的处理.文章在新旧教材不同教学设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着力强调应从函数概念本质出发,一以贯之开展中学数学函数概念教学.
关键词 新旧教材 三角函数概念教学 函数概念本质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研究课一例——“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学实录与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郝澎 吴鹏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3年第4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研究课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学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原文传递
几种三角习题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凤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2期67-68,共2页
在三角函数教学中特别是上复习题课时,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函数的许多习题是可以互相转化或延伸的,对于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思维,扩大知识覆盖面,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笔者就以下几种三角函数习题的变化进... 在三角函数教学中特别是上复习题课时,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函数的许多习题是可以互相转化或延伸的,对于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思维,扩大知识覆盖面,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笔者就以下几种三角函数习题的变化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习题 三角函数教学 触类旁通能力 数学教学
下载PDF
例谈确定初相φ的常用方法
9
作者 张兆贵 《青海教育》 2003年第7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高中 数学教学 三角函数教学 初相ψ 解题方法
下载PDF
A Teaching Experiment in Modelling through Scale Reduction Methods: A Bridge to Later Trigonometric Methods
10
作者 Toshikazu Ikeda Max Stephens Yuki Wad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2012年第6期359-367,共9页
In a teaching experiment, Japanese Grade 9 students investigated how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an aerial balloon using different models involving angles and distances, and also to evaluate the models they developed. As... In a teaching experiment, Japanese Grade 9 students investigated how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an aerial balloon using different models involving angles and distances, and also to evaluate the models they developed. As novices to mathematical modelling, they needed to decide which of several possible models were both valid and practicable, and the errors in measurement that are likely to arise. Opportunities to construct and use paper models, as scale reductions of the real situation, and discussing their results in small groups were effective in moving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many students on the dimensions mentioned above. While students were less able to identify different sources of errors, many came to appreciate the need to learn trigonometric techniques that are more suitable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of this 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ing experiment scale reduction methods trigonometric methods valid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model spatialgeometrical think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