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养殖效益高
1
作者 李项岳 高兆明 +1 位作者 刘帅 焦爱民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近些年,山东省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面积迅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棚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温棚建造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1.0亩,长方形,呈东西走向,池深1.8~2.0米,配套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近些年,山东省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面积迅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棚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温棚建造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1.0亩,长方形,呈东西走向,池深1.8~2.0米,配套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池壁为混凝土结构或塑料膜(厚度为0.35毫米,黑色HDPE防渗膜)铺设,池底呈锅底形,中间设排污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防渗膜 南美白对虾 锅底形 塑料膜 山东省滨州市 温室大棚 黄河三角洲地区 排水系统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高桃 胡延华 +2 位作者 刘荣耀 王秀华 陈学芝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11-15,19,共6页
目的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居民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习惯,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在黄河三角洲4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完成胃镜检查的509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居民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习惯,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在黄河三角洲4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完成胃镜检查的509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组),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体重、身高、家庭收入水平、劳动强度、吸烟及饮酒史)、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抗凝药物服用情况及胃癌家族史)以及各种饮食习惯和进食频率等。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n)和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并计算趋势性P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家庭收入水平、饮酒、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物、胃癌家族史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腌渍食物、外卖/街边小吃、冷食和碳酸饮料摄入频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P值均<0.05);口味偏咸、经常喝浓肉汤、从不吃热食以及常吃甜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有关,并呈现出摄入频率的增加患病风险增加或下降的趋势(趋势性P值均<0.05)。结论黄河三角洲地区居民胃黏膜萎缩与饮食习惯相关,建议临床医生和营养师结合本地区地域特点,指导慢性胃炎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而为预防和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地区 慢性萎缩性胃炎 饮食习惯 LOGISTIC回归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昼夜降水变化及其差异
3
作者 孙善磊 杜新观 +3 位作者 张艺方 周舒佳 周洋 毕早莹 《科技通报》 2023年第3期23-31,66,共10页
厘清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昼夜降水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当地降水特征、过程和机制的理解。基于长三角地区202个气象站1973—2017年昼夜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昼夜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日总、白昼、夜间降水均... 厘清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昼夜降水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当地降水特征、过程和机制的理解。基于长三角地区202个气象站1973—2017年昼夜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昼夜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日总、白昼、夜间降水均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减;降水昼夜差异区域性特征明显,南部白昼降水显著多于夜间降水,而北部情况相反,且昼夜差异较大地区多对应复杂下垫面。降水昼夜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夏季明显,其中以夏季最大。(2)整体而言,年和各季节(除春季)的日总、白昼、夜间降水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以夏季增加最为明显。年、秋和冬季的日总降水变化由夜间降水主导,春、夏季则由白昼降水主导。(3)夏季极端降水大值区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和安徽西南部山区,且长江以北(南)的极端降水以夜间(白昼)降水为主导。夏季极端降水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长三角南部和北部的极端降水变化分别由白昼和夜间降水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降水 线性趋势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综合效率测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婷 李禕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18-225,共8页
基于政府网站和城市统计年鉴,收集长江三角洲地区2015—2019年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发展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3个共建园经济进行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共建园尤其是对土地资源和园区规... 基于政府网站和城市统计年鉴,收集长江三角洲地区2015—2019年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发展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3个共建园经济进行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共建园尤其是对土地资源和园区规模要求较高的园区,因为产业层次低、结构单一等特征,在园区经济对比和发展中渐趋劣势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以高技术产业为主题的园区,对土地资源和园区规模要求不高,园区经济发展较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共建园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第二产业的共建园区经济综合效率较高,表现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综合技术的投入是园区经济有效的保证,尤其是纯技术效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园区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针对目前共建园发展状况提出强化园区土地利用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多层次产业升级以及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共建园区 经济综合效率测度 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处理的理论基础及技术分析——评《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
5
作者 高戬 马浪涛 +1 位作者 杨继军 高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04-I0004,共1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复杂。受长期的河流冲积沉积作用影响,该地区地基土层松散、含水量高,地基承载力低,地震风险高。《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一书系统地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实际...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复杂。受长期的河流冲积沉积作用影响,该地区地基土层松散、含水量高,地基承载力低,地震风险高。《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一书系统地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实际应用,为该地区的土木工程师、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技术 土木工程师 地基承载力 地基土层 河流冲积 地震风险 黄河三角洲地区 自然环境
下载PDF
张立峰校长带队赴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调研
6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近日,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峰带队,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稳、王力,副校长卢晓斌,校长助理陈群一行赴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开展学习调研。这是我校近年来规...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近日,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峰带队,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稳、王力,副校长卢晓斌,校长助理陈群一行赴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开展学习调研。这是我校近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学习调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校长助理 副校长 主题教育 党委常委 立峰 高校开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7
作者 陈晨 王兵 +1 位作者 王寒冰 窦文骏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3期94-102,共9页
【目的】查明山东东营市三角洲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方法】利用内美罗综合指数法、潜在危害指数法等对研究区As、Hg、Cr、Pb、Ni、Cu、Zn、Cd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级... 【目的】查明山东东营市三角洲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方法】利用内美罗综合指数法、潜在危害指数法等对研究区As、Hg、Cr、Pb、Ni、Cu、Zn、Cd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级别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的排序为Zn>Cr>Ni>Cu>Pb>As>Cd>H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7.68、63.73、30.05、21.11、20.50、10.53、0.14和0.02 mg/kg。其中,As、Ni、Zn、Cd 4种元素实测均值高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Cr、Pb、Cu 3种元素实测平均值低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Hg元素实测均值接近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结论】研究区内不同土地类型的综合污染风险较低,采集的土壤样均为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美罗综合指数法 潜在危害指数法 黄河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地面沉降灾害监测研究
8
作者 李康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9期5-7,11,共4页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分布广泛,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地面沉降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人民居住环境健康,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地面沉降灾害监测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监测研究区,采集地面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图像配准、消除失相...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分布广泛,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地面沉降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人民居住环境健康,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地面沉降灾害监测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监测研究区,采集地面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图像配准、消除失相干误差等步骤预处理监测数据,提取地面沉降区域,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地面沉降灾害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沿海地面沉降灾害规模较小,处于可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沿海地面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监测研究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防洪排涝水文分析
9
作者 杨震坤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11期96-100,共5页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山市阜沙镇为例,根据围内洪水为主和外江洪水为主两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洪潮遭遇分析、洪水计算以及相应日最高水位频率和相应日最高降雨量频率。通过扣损法和径流系数法,对泵站工程设计洪量进行成果对照,发现两种方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山市阜沙镇为例,根据围内洪水为主和外江洪水为主两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洪潮遭遇分析、洪水计算以及相应日最高水位频率和相应日最高降雨量频率。通过扣损法和径流系数法,对泵站工程设计洪量进行成果对照,发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计算10年或20年一遇暴雨时,外江潮水水位取相应日5年一遇水位较合理,设计洪水计算时应选择内洪为主、外江潮水相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排涝 水文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旱灾时空变化特征
10
作者 董立峰 李德一 +1 位作者 赵昕 栗衍香 《滨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干旱记载的整理与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等级以中度旱灾和轻度旱灾为主,大旱灾与特大旱灾数量较少。旱灾频次的年际... 通过对历史文献干旱记载的整理与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明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干旱灾害等级以中度旱灾和轻度旱灾为主,大旱灾与特大旱灾数量较少。旱灾频次的年际变化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时段,呈增长趋势。季节变化以夏旱最多,跨季干旱以春夏连旱最多,周期特征以42年主周期最明显。从空间分布看,北部和西部各州县旱灾发生较多,南部和东部各州县旱灾发生较少。旱灾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小冰期气候变化,社会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移民垦荒、政治腐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地区 干旱灾害 时空特征 小冰期 明代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芝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建议
11
作者 郝延杰 郝新美 +2 位作者 尤晓胜 代惠芹 王子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45-48,共4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芝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芝麻秸秆经济效益,改善土壤盐碱环境,实现黄河流域盐碱地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黄河三角洲发展芝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芝麻-... 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芝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芝麻秸秆经济效益,改善土壤盐碱环境,实现黄河流域盐碱地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黄河三角洲发展芝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芝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的推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大球盖菇 轮作 可行性 发展建议 盐碱地 黄河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养殖效益高
12
作者 李项岳 高兆明 +1 位作者 刘帅 焦爱民 《科学养鱼》 2023年第9期35-36,共2页
近两年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面积迅速增长,仅2022年就新增养殖温棚1 200余座,平均亩产2 32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对近两年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 近两年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面积迅速增长,仅2022年就新增养殖温棚1 200余座,平均亩产2 32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对近两年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棚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温室大棚 黄河三角洲地区 滨州市 养殖效益 温棚 参考和借鉴 养殖户
下载PDF
1970—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风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估
13
作者 刘雨生 苏扬 +2 位作者 武于洁 余永安 王振刚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20-127,共8页
为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风灾害的预警防范能力,采用1970—202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人口经济密度分布等数据,基于危险性和风险性两个主要评价指标分析大风灾害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通过结合大风致灾因子的时空变化情况和大风孕... 为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风灾害的预警防范能力,采用1970—202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人口经济密度分布等数据,基于危险性和风险性两个主要评价指标分析大风灾害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通过结合大风致灾因子的时空变化情况和大风孕灾环境敏感性因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风灾害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并以经济和人口密度作为承灾体综合评估大风灾害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970—2020年大风年平均日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沿海区域、上海东部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年平均极大风速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风的高危险性地区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安徽南部部分区域。基于人口和经济分布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风险受到大风危险和承灾体暴露度的综合影响,二者的风险等级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高风险区都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区域以及各地区人口经济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近50年内,年大风日数在1990—2001年间变化相对较大,其他年份间变化较小,而年平均极大风速整体变化都较小;年平均大风日数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年平均极大风速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差异对大风致灾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整个研究区内大风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和气候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灾害 时空分布特征 灾害评估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 1970—2020年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
14
作者 曾现英 刘朋 +2 位作者 敬中华 许建方 李东滨 《河北渔业》 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
为探索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水体土池内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试验利用3个泥沙底质塑料温棚内育苗池(500 m^(2)/池),依靠自然采光升温,共投放无节幼体1.65亿尾,采用天然植物饵料接种培养、活体动物饵料投喂和生物... 为探索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水体土池内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试验利用3个泥沙底质塑料温棚内育苗池(500 m^(2)/池),依靠自然采光升温,共投放无节幼体1.65亿尾,采用天然植物饵料接种培养、活体动物饵料投喂和生物菌团水质调控等措施,育出P5仔虾1.068亿尾,平均出苗率达64.7%。育苗结果表明:放苗密度低,投喂鲜活生物饵料,减少投喂人工饲料,采用生物水质调控技术,既能保持水质良好,还能保证营养需求,育苗成活率稳定在50%以上。通过对育出虾苗进行显微观察,其肝胰腺脂肪粒较常规工厂化育出的虾苗饱满且密度大,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地区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生态育苗 温棚 生物菌絮团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
15
作者 牛海瑞 张钰景 +4 位作者 叶大帅 朱咸涛 刘嘉浩 来静娜 刘帅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3年第2期33-38,共6页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高效推动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的赋存与分布特征,该文重点总结了高效开发与综合利...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高效推动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的赋存与分布特征,该文重点总结了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的适用技术及模式。同时,结合当前地热资源基础与适用技术,从加强资源勘查评价、加快制定清洁能源综合扶持政策、加强资源数据管理与智能发展、推动“地热+”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实现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地区 “双碳”目标 关键技术 可持续开发利用
下载PDF
以上海科技创新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建设
16
作者 范剑勇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0,共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支撑点,是中央转移支付的重要税收来源,对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社会和谐、西部地区稳定等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开放示范、江海联动...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支撑点,是中央转移支付的重要税收来源,对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社会和谐、西部地区稳定等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开放示范、江海联动发展的重要窗口与节点,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水平的一体化,有必要划出一块区域进行制度创新和新的产业布局,如上海青浦区、苏州吴江区与嘉兴嘉善县等部分区域,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示范区,并对该区域内产业布局进行重新审视,以上海作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的高度,从发挥上海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出发,谋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示范区的更优质量产业集群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海青浦区 一体化建设 科技创新 质量 中国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布局
下载PDF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74
17
作者 章波 濮励杰 +3 位作者 黄贤金 周青 吕敏眸 李宪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以及耕地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建立驱动因素体系,利用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并构建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的非农化。但是不同的时期,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不断变化:人口的非农化(城市化率)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明显的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比例增加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土地利用变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 非农化 增加 建设用地 驱动机制 地类 比例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相和古地理 被引量:59
18
作者 李从先 陈庆强 +2 位作者 范代读 张家强 杨守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2-25,共14页
未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可划分为2个古地理单元:古河谷和古河间地.下切河谷底部侵蚀面和古河间地顶面构成了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的底界面,它相当于层序地层学中的层序界面.位于河口湾—浅海相中的最大海侵面将冰后期海侵... 未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可划分为2个古地理单元:古河谷和古河间地.下切河谷底部侵蚀面和古河间地顶面构成了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的底界面,它相当于层序地层学中的层序界面.位于河口湾—浅海相中的最大海侵面将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分为其下的海侵层序和其上的海退层序.随着δ^(18)O3期的海平面下降,长江开始下切,至δ^(18)O2期低海面时形成巨大的下切河谷.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海侵造成了长江古河谷系的充填和河床、河漫滩—河口湾和部分河口湾—浅海相的形成,尔后的进积产生了部分河口湾—浅海相及三角洲相等.溯源堆积是产生下部河流沉积单元的主要过程,其中河漫滩沉积中出现的潮汐层理和少量小个体有孔虫说明了海洋因素的影响,河口湾—浅海相泥质沉积主要形成于最大海侵之时,三角洲的进积则产生了具有多期河口坝的三角洲.古河间地表面的硬粘土层经历了沉积和成壤作用交替、持续成壤作用和早期成岩作用,它们大致分别对应于δ^(18)O3期、δ^(18)O2期和δ^(18)O1期,硬粘土层中留下了这3种作用的烙印.长江三角洲古河间地的古土壤母质属河漫滩相.持续成壤阶段河流基面和地下水位均较低,年降雨量约为 500~800mm,相当于现今的温带地区,干湿周期变化明显,地下水升降频繁.所有这些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沉积相 古地理 古气候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春生 彭丽 +4 位作者 孙爱东 秦瑜 刘洪利 李维亮 周秀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5-533,共9页
将NCAR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MM5和作者开发的化学模式相耦合,建立了一个中尺度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利用该模式选取了2个典型个例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臭氧化学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模式再现并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 将NCAR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MM5和作者开发的化学模式相耦合,建立了一个中尺度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利用该模式选取了2个典型个例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臭氧化学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模式再现并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结合地面观测资料进一步定量分析控制该地区臭氧浓度的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个例模拟和分析表明,模式基本反应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进一步的因子分析解释了模拟区域内1999 06 18(个例2)臭氧浓度普遍比1999 08 07(个例1)的臭氧浓度高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决定的大气动力过程对区域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个例2区域臭氧浓度普遍偏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分析表明,物理因子(平流输送,垂直湍流输送)的作用和化学因子的作用同样重要.同时还做了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实验研究,并对中尺度云雨化学模拟及其对臭氧化学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臭氧 长江三角洲地区 污染物 天气系统
下载PDF
不同控制指标下的大气PM_(10)浓度对人群的健康影响——以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鹏 刘晓云 +3 位作者 刘兆荣 李湉湉 钟流举 向运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16个典型站点2006年监测的PM10浓度数据,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群2006年PM10暴露浓度作为基准,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和寿命表方法,评价PM10浓度对人群健康影响.该区2006年PM10年均浓度达到73μg/m3,若所有监测城市PM10浓度...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16个典型站点2006年监测的PM10浓度数据,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群2006年PM10暴露浓度作为基准,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和寿命表方法,评价PM10浓度对人群健康影响.该区2006年PM10年均浓度达到73μg/m3,若所有监测城市PM10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00μg/m3),成人(≥30岁)可避免死亡人数为2300人,人群平均期望寿命延长0.13a.当PM10年均浓度达到WHO推荐过渡指标值(70,50,30μg/m3)及指导值(20μg/m3)后,成人可避免死亡人数分别为8700,19700,32600,38500人;人群平均期望寿命分别延长0.47,1.1,1.9,2.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控制目标 可避免死亡人数 期望寿命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