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改良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毕玉波 刘守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9期48-48,共1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又是世界著名的河口三角洲中目前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其经济开发潜力之大,被誉为"金三角"地带,是我国重点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历史悠久,黄河入海口南迁北移,泥沙淤积,形成典型...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又是世界著名的河口三角洲中目前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其经济开发潜力之大,被誉为"金三角"地带,是我国重点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历史悠久,黄河入海口南迁北移,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扇形结构,母质为黄河沉积物,底部属海相沉积物。在行政上,包括山东省东营市的全部和滨州市的一部分。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被海水浸渍成为盐渍淤土,不断沉积,日积月累海退成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相沉积物 滨海盐渍土 扇形结构 经济开发潜力 三角洲形成 山东省东营市 开发程度 改良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观点综述
2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1988年第4期37-39,共3页
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88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东营市召开。100多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会议,分别就总体战略与国土规划、黄河河口治理、工业、农业、交通等专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 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88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东营市召开。100多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会议,分别就总体战略与国土规划、黄河河口治理、工业、农业、交通等专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总体战略与国土规划 东营市市长李殿魁在向大会的汇报发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社会发展战略 国土规划 总体开发 新经济区 河口治理 石油化工 生产力布局 替代产业 三角洲形成
下载PDF
珠江河口特征认知的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焕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共21页
人们对珠江河口的认知发生过几次飞跃。第一次认知飞跃,柯维廉(W.Olivecrona)1915年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的概念;第二次认知飞跃,吴尚时1937年证明海水曾深入广州形成珠江河口湾并发育三角洲,1941和1947年先后著文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 人们对珠江河口的认知发生过几次飞跃。第一次认知飞跃,柯维廉(W.Olivecrona)1915年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的概念;第二次认知飞跃,吴尚时1937年证明海水曾深入广州形成珠江河口湾并发育三角洲,1941和1947年先后著文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并确定了其主体范围;第三次认知飞跃,曾昭璇1980年提出了冲缺三角洲的概念,1997年提出了串珠状冲缺三角洲发育模式,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位置;第四次认知飞跃,赵焕庭1982年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叠置晚更新世晚期老三角洲与全新世中期现代三角洲,新资料显示还存在晚更新世中期三角洲;第五次认知飞跃,赵焕庭等于1973-1982年间运用西蒙斯优势流概念和河口盐水楔理论研究了口门和河口湾滩槽地形的发育演变;第六次认知飞跃,吴超羽等于2006年创造性应用自己研发的长周期机理模型和沉积学、地貌动力学等多学科互证,量化再现了珠江三角洲6~2.5ka BP"镶嵌式"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演变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展 认知飞跃
下载PDF
试论国外河流地貌学的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沈玉昌 蔡强国 《地理研究》 1985年第2期79-88,共10页
本文分四个阶段论述国外河流地貌学研究的发展,阐述了现代河流地貌学在一些领域中取得的成就,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展。
关键词 河流地貌学 外河 河流侵蚀 曲流型 河型 河床 游荡型 侵蚀循环 三角洲形成 坡度
下载PDF
伊罗瓦底江
5
作者 沈涯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83年第1期49-51,共3页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著名大川,它孕育了缅甸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缅甸社会经济生活中至今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缅甸人民怀着崇敬之情冠以它许多美名,如“雨神之水”、“天惠之河”;同时将缅甸贴切地喻之为“伊洛瓦底之陆地”。伊洛瓦底...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著名大川,它孕育了缅甸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缅甸社会经济生活中至今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缅甸人民怀着崇敬之情冠以它许多美名,如“雨神之水”、“天惠之河”;同时将缅甸贴切地喻之为“伊洛瓦底之陆地”。伊洛瓦底江与缅甸关系密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认识缅甸就必须暸解伊洛瓦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瓦底江 古代文明 伊罗 三角洲形成 经济生活 阿难陀寺 曼德勒 水运事业 伊江 蒲甘
下载PDF
“整体法”和“单一法”在地理综合题评讲中的比较
6
作者 郭华夏 《地理教学》 2015年第7期55-56,共2页
一、整体思维法与单一思维法 "整体思维法"(下称"整体法")是在明确问题之后,对问题的各种因素先进行比较全面地考虑,然后根据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排除一些可能性小的因素,提出可能性大的假设,进行有目的地尝试和验证,层层过滤,... 一、整体思维法与单一思维法 "整体思维法"(下称"整体法")是在明确问题之后,对问题的各种因素先进行比较全面地考虑,然后根据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排除一些可能性小的因素,提出可能性大的假设,进行有目的地尝试和验证,层层过滤,最后得到答案的思维方法。"单一思维法"(下称"单一法")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个人知识经验对当前信息进行判断,逐个提出假设,逐个进行验证和排除,直到得出答案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法 思维方法 地理综合 整体思维 评讲 个人知识 三角洲形成 解题思路 资源密集型 产业类型
下载PDF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知识训练
7
作者 鲁爽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
1.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冰水混合物C.铁锅D.啤酒2.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形成红褐色的分散系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 1.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冰水混合物C.铁锅D.啤酒2.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形成红褐色的分散系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C.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有三角洲形成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训练 家庭日常生活 三角洲形成 化学物质 冰水混合物 纯净物 醋酸钠 冶金厂 溶液反应 丁达尔现象
下载PDF
文科综合(全国卷Ⅰ) 地理阅卷思考
8
作者 雷圣乐 《湖北招生考试》 2008年第21期61-63,共3页
今年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湖北省高考文综地理卷的阅卷工作。根据自己阅卷的体会,同时也收集了一些同行对今年文综地理试题的看法,现归纳如下,以期对大家有所启示。
关键词 全国卷 文科综合 阅卷工作 主干知识 分率 土尔扈特汗国 副极地低压 读图能力 三角洲形成 地形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