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角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岩岩
石荣剑
+2 位作者
俞光荣
杨龙
曹广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成功接受ORIF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成功接受ORIF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25例,年龄23~63岁,骨折分型Weber-B型64例、Weber-C型46例。依据术中是否修复三角韧带分为ORIF组(单纯ORIF治疗,52例)和修复组(ORIF+三角韧带修复术,58例)。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类型、侧别、骨折分型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3)术后6个月随访时,比较2组不同Danis-Weber分型患者的近期疗效,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并比较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6~24个月,其间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和关节炎。(1)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修复组手术时间为(110.2±14.9)min,长于ORIF组的(98.6±1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01);2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修复组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1.6)和(12.5±1.9)周,均短于ORIF组的(12.7±2.0)和(13.9±2.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2.40,P值均<0.05)。组内比较显示,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术后6个月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均较术前下降,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RIF组与修复组间比较:术前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术后6个月修复组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和复位不良率均小于或低于ORIF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OR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2组间Weber-B型患者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AOFAS踝-后足评分及术后复位不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间Weber-C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组间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比较,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4%,53/58)高于ORIF组(76.9%,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36)。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ORIF术中进行三角韧带修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减少复位不良的发生,尤其对Weber-C型患者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
韧带
损伤
切开内固定
三角韧带修复术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题名
三角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岩岩
石荣剑
俞光荣
杨龙
曹广超
机构
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足踝外科
出处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42-447,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成功接受ORIF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25例,年龄23~63岁,骨折分型Weber-B型64例、Weber-C型46例。依据术中是否修复三角韧带分为ORIF组(单纯ORIF治疗,52例)和修复组(ORIF+三角韧带修复术,58例)。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类型、侧别、骨折分型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3)术后6个月随访时,比较2组不同Danis-Weber分型患者的近期疗效,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并比较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6~24个月,其间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和关节炎。(1)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修复组手术时间为(110.2±14.9)min,长于ORIF组的(98.6±1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01);2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修复组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1.6)和(12.5±1.9)周,均短于ORIF组的(12.7±2.0)和(13.9±2.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2.40,P值均<0.05)。组内比较显示,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术后6个月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均较术前下降,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RIF组与修复组间比较:术前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术后6个月修复组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和复位不良率均小于或低于ORIF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OR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2组间Weber-B型患者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AOFAS踝-后足评分及术后复位不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间Weber-C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组间Weber-B型和Weber-C型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比较,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4%,53/58)高于ORIF组(76.9%,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36)。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ORIF术中进行三角韧带修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减少复位不良的发生,尤其对Weber-C型患者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
韧带
损伤
切开内固定
三角韧带修复术
踝关节功能
Keywords
Ankle fracture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Inci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pair of deltoid ligament
Ankle func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角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
王岩岩
石荣剑
俞光荣
杨龙
曹广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