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三识六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宝银 王加林 殷适新 《安全》 2007年第9期35-35,共1页
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应用“三识六制”工作模式,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
关键词 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三识六制”工作模式 安全意 现场作业环境标 安全提醒制 安全互保制
下载PDF
从知识的三维结构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三识”教育
2
作者 宋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74-175,共2页
文章以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三个不同维度:理性的、合理的、理想的为基本架构模型,重点针对现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三识”教育(性别意识教育、赏识教育、通识教育)进行讨论和阐述,这不仅有利于在理念层面上理解“三识”教育... 文章以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三个不同维度:理性的、合理的、理想的为基本架构模型,重点针对现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三识”教育(性别意识教育、赏识教育、通识教育)进行讨论和阐述,这不仅有利于在理念层面上理解“三识”教育的本质,也有利于在实践层面上指导高职院校“三识”教育的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结构 三识”教育 高职教育 全面发展
下载PDF
浅析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的“三识、六制”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兆伦 余怡 《云南水力发电》 2010年第6期11-13,共3页
安全工作的宗旨,是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危害程度,保障人身免受意外伤害。通过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对危险源的辩识及防范,应用"三识六制"工作模式,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效能,以期实现安全生产、事故为... 安全工作的宗旨,是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危害程度,保障人身免受意外伤害。通过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对危险源的辩识及防范,应用"三识六制"工作模式,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效能,以期实现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三识六制 理解与应用
下载PDF
三段式通识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静 钱政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48-52,共5页
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识教育”重在培养综合素养能力,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担负着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使命的B大学,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育人模式。从21世纪... 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识教育”重在培养综合素养能力,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担负着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使命的B大学,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育人模式。从21世纪初B大学经过科学试点、有序推进,最终形成三段式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即大类通识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培养阶段与研究能力培养阶段结合。其中在大类培养阶段,以书院制育人与课堂教育结合强化通识教育,塑造基本科学研究思维;在专业基础培养阶段,培养跨学科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研究能力培养阶段,将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融合,培养科研能力;通过三阶段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该文深入分析B大学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仍面临的困境,思考如何在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更加突出B大学特色,进一步升级现有通识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段式通教育体系 大类通培养阶段 专业基础培养阶段 研究能力培养阶段
下载PDF
基于三量识新探“所作与无常”之逻辑关系
5
作者 才让东主 《攀登(藏文版)》 2023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古印度法称所著《释量论》涉及“所作与无常”的逻辑关系是因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古印度因明逻辑史从“旧因明”过渡到“新因明”的标志性内容。法称认为“三正因”之自性因的确立与需梳理“所作与无常”逻辑关系密不可分。可见“... 古印度法称所著《释量论》涉及“所作与无常”的逻辑关系是因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古印度因明逻辑史从“旧因明”过渡到“新因明”的标志性内容。法称认为“三正因”之自性因的确立与需梳理“所作与无常”逻辑关系密不可分。可见“所作与无常”的逻辑关系是因明学是否为演绎推理的关键所在。而贾曹杰三量识的提出进一步为“所作与无常”逻辑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量论》 “所作与无常” 逻辑
下载PDF
汉水风俗文化研究的生态型范本——《三省山内风土杂识》内涵解读
6
作者 何道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11-14,共4页
清人严如煜所著《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记述清代中叶陕川鄂三省交界地区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其内涵体现出事象亲历、文化续接、思想另指等特征,堪称汉水风俗文化研究生态型范本。
关键词 省山内风土杂 内涵解读 事象亲历 文化续接 思想另指
下载PDF
董含《三冈识略》的成书、肇祸及其改编 被引量:1
7
作者 白亚仁 《清史论丛》 2015年第1期213-239,共27页
本文对康熙中期刊刻的笔记小说集《三冈识略》的成书背景进行考察,并对此书后来所经历的周折做了详细介绍。《三冈识略》的作者董含是晚明高官董羽宸的长孙,他于1678年为《三冈识略》撰写序文,经过多年的扩大补充后,此书于1697年终... 本文对康熙中期刊刻的笔记小说集《三冈识略》的成书背景进行考察,并对此书后来所经历的周折做了详细介绍。《三冈识略》的作者董含是晚明高官董羽宸的长孙,他于1678年为《三冈识略》撰写序文,经过多年的扩大补充后,此书于1697年终于写完。《三冈识略》的第一次刻本之所以流传不广,是因为它的一位读者(很可能是松江举人金维宁)给《三冈识略》扣上了“谤讪朝廷”的罪名。这位读者的举报信声称,书内记录年代时仅写甲子而无顺治、康熙年号,是不正统的,同时指责董含对清政权有抵触情绪。本文对《三冈识略》与《莼乡赘笔 》的关系也进行探讨,认为《莼乡赘笔》是清代后期的一名编辑或书商在《三冈识略》的基础上擅自编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含 略》 《莼乡赘笔 金维宁 文字狱
下载PDF
流民群体的选择与秦巴山地社会——以《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为中心
8
作者 刘桂海 马强 《三峡论坛》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清中叶,人口激增,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平原地区的宜农土地开垦趋于饱和,"与山争地"成为新的开发方向。秦巴山地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成为川楚多省流民选择的新空间。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使流民群体面临着新的选择、挑战与... 清中叶,人口激增,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平原地区的宜农土地开垦趋于饱和,"与山争地"成为新的开发方向。秦巴山地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成为川楚多省流民选择的新空间。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使流民群体面临着新的选择、挑战与整合。《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流民情况,为我们研究清代中期流民群体选择与对秦巴山地的挑战提供了史料支撑,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流民与山地开发的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山内风土杂 流民群体 选择 山地社会问题
下载PDF
董含和他的《三冈识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雪军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7-218,共12页
关键词 董含 略》 明朝 中国 文学研究 古代小说
全文增补中
中职中药专业“一知二识三话”职业引导模式的应用实践探索
10
作者 林琳 任燕 +1 位作者 赵美雪 崔美清 《虹》 2022年第4期177-179,共3页
以该学校中职中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职阶段第一学年应该如何正确进行职业引导为研究焦点 , 探究如何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培养专业兴趣、提升职业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以该学校中职中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职阶段第一学年应该如何正确进行职业引导为研究焦点 , 探究如何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培养专业兴趣、提升职业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并有利于顺利完成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衔接,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做好铺垫。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更好地对中职中药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并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引导模式,切实为培养中药人才夯实基础。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现场座谈法了解中职中药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题访谈法等对班主任、专业教师、企业师傅、兼职教师等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实施方案。结论 该研究将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衔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并将有利于为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职业引导探索出一条新模式,同时,可为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中药 “一知二话” 职业引导
下载PDF
“一识三析四探”教学法
11
作者 申建民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 101-102,共2页
关键词 电路教学 教学方法 “一析四探”教学法
下载PDF
天台智者心意识论研究
12
作者 刘朝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8,共5页
智者一生著述丰富,不同阶段的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心意识的说法也是如此。《法界次第初门》、《觉意三昧》等立足于中观,以《般若》、《大集》、《大智度论》为依释心意识。《法华玄义》、《法华文句》、《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 智者一生著述丰富,不同阶段的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心意识的说法也是如此。《法界次第初门》、《觉意三昧》等立足于中观,以《般若》、《大集》、《大智度论》为依释心意识。《法华玄义》、《法华文句》、《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等,将七、八、九识配合三轨等进行发挥,试图将地、摄师的争论与核心思想纳入圆教系统,但解释未免生硬。《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对于唯识学的理解已经相当准确,并基于此理解提出了自己一些独特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智者 三识 生死 无明即法性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及其在鱿钓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洪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3期661-662,664,共3页
针对鱿钓机的调速系统特点,提出了采用电枢电压、电枢电流的组合反馈来实现直流电动机调速的解决方案,利用最小二乘算法来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设计。在满足调速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针对鱿钓机的调速系统特点,提出了采用电枢电压、电枢电流的组合反馈来实现直流电动机调速的解决方案,利用最小二乘算法来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设计。在满足调速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中对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各个环节的实现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 鱿钓机 最小乘辩
下载PDF
《经教佛语正理论》中的意现识生起问题探究
14
作者 贡布次仁 旦增赤来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1期153-162,192,共11页
藏传佛教早期经典《经教佛语正理论》一文献,大多数学者视为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所作的一部因明学著作。文章结合该著作所述相关意现识理论,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藏传因明所云意根、意现识及此意现识三意识的不同概念及其生成的异同。在此基础... 藏传佛教早期经典《经教佛语正理论》一文献,大多数学者视为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所作的一部因明学著作。文章结合该著作所述相关意现识理论,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藏传因明所云意根、意现识及此意现识三意识的不同概念及其生成的异同。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例,对《经教佛语正理论》所云意现识的三种生起形式与其他因明经典所提意现识的三种生起形式作了对比研究,认为《经教佛语正理论》所指现识三试说法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教佛语正理论 意现 生起形式
下载PDF
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佛学解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振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101,共8页
学界关于唐人王昌龄的“意境”说,一向歧义互见,争论不断。本文试从佛学角度加以解读,认为王昌龄“意境”说,是其“诗有三境”说之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而其“诗有三境”说,主要由熔裁佛学“三识性”而来。所谓“诗有三境”,指诗有三种审... 学界关于唐人王昌龄的“意境”说,一向歧义互见,争论不断。本文试从佛学角度加以解读,认为王昌龄“意境”说,是其“诗有三境”说之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而其“诗有三境”说,主要由熔裁佛学“三识性”而来。所谓“诗有三境”,指诗有三种审美心灵品格与境界。从佛教美学角度分析,所谓“物境”、“情境”,仅“物累”、“情累”而已。惟有“意境”作为“真”境,才是无悲无喜、无善无恶、无染无净、无死无生之空灵的一种“元美”境界,在本体上,“意境”趋转于空与无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意境 诗有 三识
下载PDF
浅议民营企业家的培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兴英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前 ,中国的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然而 ,现有的这支民营企业家队伍令人担忧。文章从论述培养造就民营企业家的重要和必要性出发 ,分析了当代民营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 。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素质 三识
下载PDF
五线谱单声部视唱训练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子 杨慧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1-143,共3页
通过多年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初学者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视唱的正确发声方法、快速识谱训练、音准训练及训练步骤、节奏与节拍训练、旋律训练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五线谱单声部视唱训练方法和技巧,提出了三度快... 通过多年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初学者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视唱的正确发声方法、快速识谱训练、音准训练及训练步骤、节奏与节拍训练、旋律训练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五线谱单声部视唱训练方法和技巧,提出了三度快速识谱法。实践表明:该套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音准感、速度感、节拍感、节奏感、旋律感等多种音乐感觉,提高读谱、发展音程、和声听觉能力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线谱 视唱 音乐感觉 度快速谱法 发声 训练方法
下载PDF
Research on fault recognition method combining 3D Res-UNet and knowledge distillation 被引量:3
18
作者 Wang Jing Zhang Jun-Hua +3 位作者 Zhang Jia-Liang Lu Feng-Ming Meng Rui-Gang Wang Zuoqia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198-211,273,共15页
Deep learning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fi eld of geophysics,and a variety of algorithms based on shallow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re more widely used in fault recognition,but these methods are u... Deep learning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fi eld of geophysics,and a variety of algorithms based on shallow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re more widely used in fault recognition,but these methods are usually not able to accurately identify complex faults.In this study,using the advantage of deep residual networks to capture strong learning features,we introduce residual blocks to replace all convolutional layer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3D)UNet to build a new 3D Res-UNet and select appropriate parameters through experiments to train a large amount of synthesized seismic data.After the training is completed,we introduce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distillation.First,we treat the 3D Res-UNet as a teacher network and then train the 3D Res-UNet as a student network;in this process,the teacher network is in evaluation mode.Finally,we calculate the mixed loss function by combining the teacher model and student network to learn more fault information,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and optimize the fault recognition eff ect.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synthetic model test proves that the 3D Res-UNet can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ault recognition from 0.956 to 0.993 after knowledge distillation,and the eff 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our method can be verifi ed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ual seism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fault recognition 3D Res-UNet residual block knowledge distillation
下载PDF
English Teachers’ Beliefs About Multilingual Awareness in L3 Learning and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in Chinese EFL Context 被引量:1
19
作者 Baiyinna WU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2年第3期416-432,485,共18页
Teachers’ beliefs toward multilingual awareness in target language learning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learners’ attitudes to language awareness, affect learners’ linguistic behavior and teachers’ teaching... Teachers’ beliefs toward multilingual awareness in target language learning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learners’ attitudes to language awareness, affect learners’ linguistic behavior and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English teachers’ beliefs about Inner Mongolian university students’ multilingual awareness in L3 learning and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in Chinese EFL context. One hundred English teachers from six universities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nd teacher interview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nglish teachers hold positive attitudes to multilingual awareness in general;however, there are belief differences between Mongolian and Han teachers;there exist discrepancies between English teachers’ beliefs about multilingual awareness and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and social-cultural environment, family language policy,teacher identity, learning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ore importantly, teachers’ lack of awareness of fostering learners’ multilingual awareness lead to the discrepancies. The present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raising teacher awareness of cultivating multilingual awareness in future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cognitive advantages of multilingualism in promoting L3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English learners’ multilingual competence in the EFL contex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 belief multilingual awareness multilingual competence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cross-linguistic awareness L3 teaching practice
下载PDF
EXPLORATION ON METHOD OF AUTO-CLASSIFICATION FOR MAIN GROUND OBJECT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被引量:5
20
作者 ZHANGBao-lei SONGMeng-qiang ZHOUWan-c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Taking TM images, SPOT photos and DEM images as the basic information, this paper had not only put forward a kind of manual controlled computer-automatic extraction method, but also completed the task of extracting th... Taking TM images, SPOT photos and DEM images as the basic information, this paper had not only put forward a kind of manual controlled computer-automatic extraction method, but also completed the task of extracting the main types of ground objec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under relatively high accuracy, after finishing such preprocessing tasks as correcting the topographical spectrum and synthesizing the data. Taking the specialized image analysis software-eCognition as the platform, the research achieved the goal of classifying through choosing samples, picking out the best wave bands, and producing the identifying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partly dispelled the influence of such phenomena as the same thing with different spectrums, different things with the same spectrum, border transitions, etc. The research did certain exploration in the aspect of technological route and method of using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f land cover for the regions whose ground objects have complicated spectru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extraction ground object identifying functions Three GorgesReservoir ar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