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初“三途并用”选官制度述评
1
作者
黎邦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明初"三途并用"选官制度述评黎邦正何谓"三途并用"?是指明初选择官吏的三种途径。对"三途''的内容有种种不同说法,但其产生与变化,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对明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大,是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对其介绍...
明初"三途并用"选官制度述评黎邦正何谓"三途并用"?是指明初选择官吏的三种途径。对"三途''的内容有种种不同说法,但其产生与变化,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对明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大,是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对其介绍与评估,总结出明代用人制度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途并用
科举制
选官制度
朱元璋
吏员制
进士出身
述评
《明太祖实录》
科举考试
文化素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吏员选官者的居官表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雪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胥吏往往作为负面形象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猾吏"、"奸胥"和"衙蠹"等,我们在一边倒式的语汇中,还是能发现不少吏员具有正常的人格特质,只是由于主流意识中轻吏、贱吏心态的存在,以及话语权为上层官...
胥吏往往作为负面形象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猾吏"、"奸胥"和"衙蠹"等,我们在一边倒式的语汇中,还是能发现不少吏员具有正常的人格特质,只是由于主流意识中轻吏、贱吏心态的存在,以及话语权为上层官绅所掌握,使我们难以得知吏员真实的道德水平和在行政事务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通过考察吏员出身者的居官表现,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吏员的道德意识、行政能力,也能看出吏员出身的官员是否具有真才实干,与科举出身的官员相比有无明显差异。在明朝初期,吏员选官是朝廷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不少吏员出身者官至六部尚书,此后,吏员任官一途受到抑制,朝廷规定吏员出身者不得任御史和府州正印官,在考核和褒奖时也明显向进士出身的官员倾斜,大有只问出身不论才干之势,显而易见,吏员出身者在选官过程中遭遇到"出身歧视"。事实上,明代吏员出身的官员中有良有莠,其中不少人政绩彰显,操守谨饬,也不乏文化素养较高者,吏员的生活经历并不必然造就刻薄威严的所谓职业特性,他们与进士、举贡出身者的历官表现并无天壤之别,可知今人所获知的"奸胥猾吏"形象有欠周全,明人对吏员选官者的歧视也有违广开人才任用途径的基本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吏员
胥吏
三途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天”功名起刀笔——浅析明代清官况钟的为官之道
被引量:
2
3
作者
龚汝富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4-63,共10页
况钟是与包拯、海瑞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清官之一,他出身刀笔书吏,却成就了青天传奇的佳话。况钟之所以成功,首先得益于明初三途并用的甄选机制,使之有机会从书吏成长为一代名臣;其次,他独特的人生阅历和敏锐果敢的吏才品格,为其莅任施...
况钟是与包拯、海瑞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清官之一,他出身刀笔书吏,却成就了青天传奇的佳话。况钟之所以成功,首先得益于明初三途并用的甄选机制,使之有机会从书吏成长为一代名臣;其次,他独特的人生阅历和敏锐果敢的吏才品格,为其莅任施政创造了良好的自身条件;最后,他得天独厚的人际因缘,为其纵横捭阖、恩威并施的青天风格奠定了坚实的政治背景。况青天的为官之道,在于有效整合天时、地利与人和,成为巧妙运用三才合一的成功典范,为吏员通向更大的政治舞台提供了有益的励志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钟
刀笔吏
为官之道
三途并用
三
才合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初用人制度改革及其得失
4
作者
王兴亚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120-124,119,共6页
明朝是我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时期的一个封建王朝。以朱元漳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取得政权之后。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用人制度改革
吏部
《明史》
《明会典》
过误
三途并用
明王朝
纪闻
贤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元璋选官用人之道综论
5
作者
蒋亮平
《高师函授学刊》
1995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朱元璋
人之道
三途并用
科举
《明史》
选官
洪武年间
吏员
选举制度
《明通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初“三途并用”选官制度述评
1
作者
黎邦正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文摘
明初"三途并用"选官制度述评黎邦正何谓"三途并用"?是指明初选择官吏的三种途径。对"三途''的内容有种种不同说法,但其产生与变化,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对明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大,是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对其介绍与评估,总结出明代用人制度上的经验...
关键词
三途并用
科举制
选官制度
朱元璋
吏员制
进士出身
述评
《明太祖实录》
科举考试
文化素质
分类号
D691.3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吏员选官者的居官表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雪华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文摘
胥吏往往作为负面形象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猾吏"、"奸胥"和"衙蠹"等,我们在一边倒式的语汇中,还是能发现不少吏员具有正常的人格特质,只是由于主流意识中轻吏、贱吏心态的存在,以及话语权为上层官绅所掌握,使我们难以得知吏员真实的道德水平和在行政事务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通过考察吏员出身者的居官表现,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吏员的道德意识、行政能力,也能看出吏员出身的官员是否具有真才实干,与科举出身的官员相比有无明显差异。在明朝初期,吏员选官是朝廷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不少吏员出身者官至六部尚书,此后,吏员任官一途受到抑制,朝廷规定吏员出身者不得任御史和府州正印官,在考核和褒奖时也明显向进士出身的官员倾斜,大有只问出身不论才干之势,显而易见,吏员出身者在选官过程中遭遇到"出身歧视"。事实上,明代吏员出身的官员中有良有莠,其中不少人政绩彰显,操守谨饬,也不乏文化素养较高者,吏员的生活经历并不必然造就刻薄威严的所谓职业特性,他们与进士、举贡出身者的历官表现并无天壤之别,可知今人所获知的"奸胥猾吏"形象有欠周全,明人对吏员选官者的歧视也有违广开人才任用途径的基本认知。
关键词
明代
吏员
胥吏
三途并用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天”功名起刀笔——浅析明代清官况钟的为官之道
被引量:
2
3
作者
龚汝富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4-63,共10页
文摘
况钟是与包拯、海瑞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清官之一,他出身刀笔书吏,却成就了青天传奇的佳话。况钟之所以成功,首先得益于明初三途并用的甄选机制,使之有机会从书吏成长为一代名臣;其次,他独特的人生阅历和敏锐果敢的吏才品格,为其莅任施政创造了良好的自身条件;最后,他得天独厚的人际因缘,为其纵横捭阖、恩威并施的青天风格奠定了坚实的政治背景。况青天的为官之道,在于有效整合天时、地利与人和,成为巧妙运用三才合一的成功典范,为吏员通向更大的政治舞台提供了有益的励志楷模。
关键词
况钟
刀笔吏
为官之道
三途并用
三
才合一
Keywords
Kuang Zhong
petty official
official way
simultaneous use of three ways
combination of three advantages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初用人制度改革及其得失
4
作者
王兴亚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120-124,119,共6页
文摘
明朝是我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时期的一个封建王朝。以朱元漳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取得政权之后。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用人制度改革
吏部
《明史》
《明会典》
过误
三途并用
明王朝
纪闻
贤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元璋选官用人之道综论
5
作者
蒋亮平
出处
《高师函授学刊》
1995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朱元璋
人之道
三途并用
科举
《明史》
选官
洪武年间
吏员
选举制度
《明通鉴》
分类号
C96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初“三途并用”选官制度述评
黎邦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代吏员选官者的居官表现
王雪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天”功名起刀笔——浅析明代清官况钟的为官之道
龚汝富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初用人制度改革及其得失
王兴亚
《中州学刊》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朱元璋选官用人之道综论
蒋亮平
《高师函授学刊》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