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平衡到平衡:科学发展观实现的重大战略转变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义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7,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三重非平衡式发展战略———客体社会优先发展战略、经济优先发展战略和东部与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的三重失衡———主体社会与客体社会的失衡、经济与政治文化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三重非平衡式发展战略———客体社会优先发展战略、经济优先发展战略和东部与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的三重失衡———主体社会与客体社会的失衡、经济与政治文化环境的失衡、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失衡。科学发展观用三重平衡式发展战略替代三重非平衡式发展战略,在战略层次上实现了从非平衡到平衡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非平衡式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 战略转变
下载PDF
均衡·非均衡·新的均衡——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本和 《前沿》 2001年第7期6-12,共7页
关键词 内陆地区 沿海工业 地区经济发展 差距 毛泽东 代中央领导集体 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均衡发展战略思想 内地工业 东部沿海地区 江泽民同志 经济发展平衡 中西部地区
原文传递
政治发展视野中权力三重特性的理论探微
3
作者 巩建青 乔耀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5期199-199,共1页
权力问题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圣杯”。从政治发展视野出发,权力普遍存在共生非平衡性、意向有效性与时态场域性三大特性。共生非平衡性体现的是权力的共生秩序与非平衡的权力分布;意向有效性体现的是权力倾向性的隐性表达与“适应性偏... 权力问题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圣杯”。从政治发展视野出发,权力普遍存在共生非平衡性、意向有效性与时态场域性三大特性。共生非平衡性体现的是权力的共生秩序与非平衡的权力分布;意向有效性体现的是权力倾向性的隐性表达与“适应性偏好”的权力塑造;时态场域性体现的是权力坐标的时空限度。面对权力大众日益的政治觉醒,传统以私有制为主体经济基础的社会制度,其权力精英虚假统治的“遮羞布”只会越来越受到权力大众“思想和行动”的不断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 平衡 特性 场域性 发展视野 有效性 大特性 隐性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