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不同系泊参数的响应分析
1
作者 王旭 贾思洋 +2 位作者 刘长华 甘进 王春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2期285-291,共7页
文中基于建立的三锚式浮标数值计算模型进行频域分析,通过改变投锚距离、三锚式浮标特有的两类锚链长度,计算主浮标在不同风浪流作用下的运动响应以及锚链张力.结果表明:投锚距离对锚链张力有显著影响,但对纵荡、横荡以及垂荡影响不大;... 文中基于建立的三锚式浮标数值计算模型进行频域分析,通过改变投锚距离、三锚式浮标特有的两类锚链长度,计算主浮标在不同风浪流作用下的运动响应以及锚链张力.结果表明:投锚距离对锚链张力有显著影响,但对纵荡、横荡以及垂荡影响不大;增加链接锚链和固定锚链长度,会显著增加横荡、纵荡和垂荡的响应幅值,并显著减小系泊系统的张力;随着入射方向从0°增加到60°,链接锚链张力略微增大,固定锚链张力略微减小;最后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给出了三锚式浮标的布放建议,确保其安全和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参数 运动响应 三锚式浮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三锚式大型浮标平台的海洋地震监测技术分析
2
作者 潘飞儒 陈洁 +2 位作者 赵圣麟 张刚勇 叶康杰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海洋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提高海域中地震定位精度、监测水平的技术手段,并可为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等基础地学研究提供宝贵基础信息。根据国内外海洋地震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结合现代海洋资料浮标与海底光缆技术特点... 海洋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提高海域中地震定位精度、监测水平的技术手段,并可为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等基础地学研究提供宝贵基础信息。根据国内外海洋地震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结合现代海洋资料浮标与海底光缆技术特点,文中着重探讨基于三锚式大型浮标平台的海洋地震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分析表明:建设基于海洋浮标平台的地震监测系统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采用直径三锚式大型浮标作为“通讯和供电子系统”较为适宜;海洋地震监测项目的安全关系到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别要关注“通讯和供电子系统”和“地震观测技术子系统”之间连接的安全保障措施;海洋地震监测项目质量对保障整个系统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在“地震观测技术子系统”海底安装中要注意地震设备的防洋流和与大地耦合的两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在线实时 三锚式浮标 海底地震计 CORK技术
下载PDF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长华 张曙伟 +8 位作者 王旭 万晓正 贾思洋 赵环宇 王春晓 刘野 齐勇 范秀涛 刘世萱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在我国近海海域渔业活动频繁的情况下,为实现具有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特征的近海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对剖面水体数据的需求,通过借鉴目前我国近海广泛使用的10 m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的优点,在结构和稳性方面进一步优化,... 在我国近海海域渔业活动频繁的情况下,为实现具有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特征的近海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对剖面水体数据的需求,通过借鉴目前我国近海广泛使用的10 m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的优点,在结构和稳性方面进一步优化,设计完成直径15 m的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该平台通过在浮标中间预留中央透水井,使用绞车上下驱动多参数观测设备实现水体剖面的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观测,并通过三锚式锚泊方式有效避免了剖面观测设备与固定锚系的缠绕问题,同时还具有智能判断、远程监控等功能,是一种新型的近海水体剖面观测平台。经过在我国东海海域一年的试验性观测表明,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整体运行效果良好,取得大量的水体剖面观测数据,在我国近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剖面观测 三锚式 浮标观测 近海
下载PDF
2018–2019年东海站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剖面观测数据集
4
作者 王旭 王春晓 +2 位作者 刘长华 贾思洋 王彦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海洋剖面观测是实现“透明海洋”对海洋全尺度观测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研究站研制的国内首套直径15米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可实现对海表气象–水下浅层水质水文–水下剖面数据的实时观测。对... 海洋剖面观测是实现“透明海洋”对海洋全尺度观测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研究站研制的国内首套直径15米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可实现对海表气象–水下浅层水质水文–水下剖面数据的实时观测。对布放海域(30°27′32.6″N,120°14′25.22″E)已经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连续观测并获取到该区域宝贵的实时连续观测数据。本图集对其中最为重要的剖面数据进行整理,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观测数据,我们采用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这些剖面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质量控制,为建立涵盖海洋大气、海洋表层、水体剖面和海底的全尺度观测体系弥补了关键一环,为我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防灾减灾等提供更加丰富、完备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三锚式 浮标观测 剖面观测
下载PDF
一座三孔自锚无推力钢管砼中承式拱桥的设计──广东省南海市三山西大桥主桥设计简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靖 傅韵芬 +1 位作者 赖泉水 魏立新 《城市道桥与防洪》 1995年第3期36-43,共8页
关键词 拱桥 孔自 钢管混凝土 设计
下载PDF
黄河桃花峪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传习 柯红军 +2 位作者 杨武 贺君 李红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7,共8页
结合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黄河桃花峪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平面主缆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各阶段的几何和力学特点,明确该桥型吊索张拉有"先边后中"、"边中共进"2类和每类6种的吊杆张拉思路,分析空缆状... 结合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黄河桃花峪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平面主缆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各阶段的几何和力学特点,明确该桥型吊索张拉有"先边后中"、"边中共进"2类和每类6种的吊杆张拉思路,分析空缆状态及各种方案转换过程缆索系统的几何与力学特点、"多轮循环法"与"逐步推进法"的施工特点,指明体系转换方案择优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并比较"先边后中"的方案2、"边中共进"的方案1和"边中共进"的方案2,明确"先边后中"的方案2和"边中共进"的方案1是黄河桃花峪大桥较优的体系转换方案,且各有特点和优势。继而给出其中之一的体系转换优选典型方案——"先边后中"的方案2的关键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控性。体系转换的结构效应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表明了体系转换方案确定与论证的正确性,以及体系转换方案实施的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双塔跨平面主缆自悬索桥 体系转换 “先边后中”张拉法
下载PDF
南京水西门大街三山桥工程设计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晓东 张亚东 《南京市政》 2004年第2期1-4,50,共5页
本文结合三山桥工程桥型构思与桥梁设计,重点论述了桥梁结构方案与周边环境相结合,采用三跨自锚式拱桥,使桥梁成为一桥一景。
关键词 跨自拱桥 南京 桥梁结构 地形地貌
下载PDF
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成桥状态确定及基准索股架设 被引量:7
8
作者 许世展 柯红军 +1 位作者 姬同庚 李传习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以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利用大型商用软件Midas/Civil确定双塔三跨平面主缆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的具体方法和流程,给出了主缆各索股无应力下料长度、主索鞍及散索套预偏量、基准索股架设线形及跨度、塔高、索温及索长... 以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利用大型商用软件Midas/Civil确定双塔三跨平面主缆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的具体方法和流程,给出了主缆各索股无应力下料长度、主索鞍及散索套预偏量、基准索股架设线形及跨度、塔高、索温及索长变化对基准索股架设线形影响的参数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成桥状态确定 基准索股架设 MIDAS CIVIL 双塔跨平面主缆自悬索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