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三门峡河段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水质评价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程万里
李亦芳
郝伏勤
程银行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0期188-190,132,共4页
-
文摘
水体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质评价是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水环境污染及其程度的轻重属于模糊概念,水质分级实质是水体影响因素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较为合适。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步骤,并且针对在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水质时各个影响因子权重难以确定的状况,采用了解相关模糊方程法来确定权重,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最后,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水质评价标准,对黄河三门峡河段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相关文献作一比较,总体效果较为满意。
-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三门峡河段
-
Keywords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anmenxia Reach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河段治理的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红宾
-
机构
黄委会河务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16-18,共3页
-
文摘
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河段,存在非汛期蓄水期间呈水库特性、汛期泄洪排沙期间呈河道特征的明显特点。本文根据水库这种实际运用情况,在总结以往库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将潼三段划分为自然河道段、回水变动区段和纯库区段三个不同的河段,并针对各河段不同演变特性分别进行治理,以及治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河道演变
三门峡河段
黄河
水库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黄河三门峡至高村河段入河排污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丽伟
樊引琴
王霞
李婳
谢晨
-
机构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5-46,共2页
-
文摘
对黄河三门峡坝下至高村河段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支流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污染物主要来自支流,以COD、氨氮为主,枯水期污染物输入量较平水期和丰水期大;排污口入河废、污水及污染物主要来自大中型工业排污口,应进一步加强枯水期工业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
关键词
排污
水质
污染物
三门峡坝下至高村河段
黄河
-
分类号
TV21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潼关—三门峡段水质浓度及污染物削减量计算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于国荣
崔广柏
周怀东
张留柱
-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9,共3页
-
文摘
针对黄河潼关—三门峡河段有机污染的突出特点,确定了河段水体功能及水质目标。根据水质模型,计算了河段在不同设计流量、设计含沙量条件下各断面的BOD5和CODMn的浓度值。根据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出在不同设计流量、设计含沙量条件下该河段的污染物削减量。指出加大上游来水污染物治理力度是提高该河段水环境容量,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污染物削减量
有机污染
潼关-三门峡河段
黄河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黄河干流龙门至三门峡间泥沙沉积汇的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许炯心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530,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019
50725930)~~
-
文摘
龙门—三门峡河段是黄河干流3大沉积汇之一。运用泥沙收支平衡方法,基于1920—2006年间长系列实测水沙资料,研究了这一沉积汇的存贮、释放和泥沙输移过程及其变化。研究表明,87年尺度上,龙门—三门峡沉积汇泥沙存贮量的变化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1920-1959年,处于"准自然"状况下,泥沙存贮量缓慢增加;(2)1960-1967年,由于三门峡水库拦沙,导致泥沙存贮快速增加;(3)1968-1985年,三门峡水库先后经历"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运用阶段,泥沙的存贮与释放接近于平衡;(4)1986-2006年,人类大量引水,在来沙量减小的情况下,泥沙存贮量增加。在年内,龙门—三门峡间泥沙沉积汇表现出泥沙的存贮—释放过程的交替,7月至8月主汛期,表现为泥沙存贮;9月至次年5月,泥沙存贮量为负值,表现为泥沙释放。公元155年至2006年的1800余年间,龙门—潼关沉积汇的沉积速率经历了一个由加速到减慢的旋回,其形成原因可以用人类活动方式与强度的变化来解释。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的"准自然"时期,泥沙的存贮量和排沙比均与来水、来沙及其组合有密切的关系。总来沙量越大,含沙量越大,来沙系数越大,则泥沙存贮量越大而排沙比越小。
-
关键词
沉积汇
泥沙收支平衡
泥沙存贮—释放
水沙变化
人类活动
黄河
黄河龙门—三门峡河段
-
Keywords
sediment sink
sediment budget
sediment storage and release
human activity
the Yellow River
Longrnen-Tongguan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