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404,我的出生地
- 1
-
-
作者
李扬
罗莉兰
-
机构
不详
《财新周刊》编辑部
-
出处
《财新周刊》
2016年第16期16-23,共8页
-
文摘
404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的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名字。“404”只是一个地级市代号。
-
关键词
404
上世纪50年代
地级市代号
出生地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儿时的鸡头米
- 2
-
-
作者
鲍乃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海内与海外》
2019年第7期44-44,共1页
-
文摘
我吃过鲜鸡头米,还是儿时的事儿了。大约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七八岁时,母亲买回来鲜鸡头米。不规则的、圆咕隆咚拳头大,一坨一坨的,暗绿色,好像粘了吧唧的,还扎手。母亲将鸡头米倒在院子的方砖上,我的任务是坐在小板凳,用两把菜刀,扒开坨坨,鸡头米在坨坨里无序地藏着,得一个一个地找到并扒拉出来,带壳的鸡头米比玻璃球小一些。然后,把鸡头米洗了,清水煮熟。
-
关键词
地藏
坨里
上世纪50年代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们和时代的电影结缘
- 3
-
-
作者
汤礼春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侨园》
2019年第9期29-29,共1页
-
文摘
我们这些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喜爱看电影,没有一个人不是受电影的影响长大的,我们的人生可以说和电影联系在一起。从开始上小学起,《红孩子》的电影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从此我们都被电影迷上了。在学校里我们都争当少先队员,回到家里我们都开始找木棍当红缨枪。
-
关键词
少先队员
上世纪50年代
木棍
-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有情的书房
- 4
-
-
作者
许添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老年》
2020年第19期57-57,共1页
-
文摘
我生在浙西大山里,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启蒙读书,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1964年,我们县有19个人考取大学,其中,我被军校第一个录取!那时家里很穷,一直到大学毕业,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从没买过书。母亲是文盲,但知道书本的重要,她将我小学到高中的书都珍藏在一张桌子的抽屉里。在部队的20年间,我也没有买过什么书,只有发的《毛泽东选集》《部队条例条令》等政治军事书籍。
-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我生
上世纪50年代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句家教成家风
- 5
-
-
作者
张培红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山西老年》
2020年第9期8-8,共1页
-
文摘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家境贫寒没上过学,一个字也不识;母亲身体不好,较早去世。父亲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父亲勤劳俭朴,为人和善,在村里口碑很好。他热爱集体(农业社),以社为家(住宿到饲养院),从农业社成立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饲养员,一直干到开始包产到户的上世纪80年代,是当地有名的模范饲养员,曾出席过县上的劳模会。
-
关键词
包产到户
上世纪50年代
热爱集体
-
分类号
D6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