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党落子专业剧团调查研究——以山西潞城红旗剧团为例
1
作者 刘宇梵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6期13-16,共4页
上党落子作为晋东南地区代表性戏剧剧种,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山西潞城红旗剧团是传承上党落子的专业剧团之一。文章通过对潞城红旗剧团的历史沿革进行论述,对剧团概况进行探析,探究长期以来红旗剧团对上党落子的传承与发展。以期阐明红... 上党落子作为晋东南地区代表性戏剧剧种,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山西潞城红旗剧团是传承上党落子的专业剧团之一。文章通过对潞城红旗剧团的历史沿革进行论述,对剧团概况进行探析,探究长期以来红旗剧团对上党落子的传承与发展。以期阐明红旗剧团的历史渊源、演出情况、传承发展状况等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红旗剧团 戏剧
下载PDF
黎城三根梁“挑戏”八音会——上党落子起源与音乐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大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上党落子及其“梆子戏”文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互区域的历史景观。自浊漳河沿岸民间戏曲所衍生的“三根梁”,至“上党八音会”等乐种元素的浸润与交叉影响,其板式唱腔、文武... 上党落子及其“梆子戏”文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互区域的历史景观。自浊漳河沿岸民间戏曲所衍生的“三根梁”,至“上党八音会”等乐种元素的浸润与交叉影响,其板式唱腔、文武场的历史展衍和现实存在,以自身地域色彩及“母语”文化,体现出“四大梆子”不断汲取民间戏曲音乐资源,经同宗同源、血脉相连而殊途同归的“家谱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落子 四大梆子 文武场
下载PDF
浅析上党落子的演唱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一颖 《黄河之声》 2016年第13期110-110,共1页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剧种聚多,在中国戏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党落子作为一个地方小剧种发展到今天经过很曲折的历程。但它善于与时俱进,学习别的剧种的优点,借鉴并为自己所用,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一无...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剧种聚多,在中国戏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党落子作为一个地方小剧种发展到今天经过很曲折的历程。但它善于与时俱进,学习别的剧种的优点,借鉴并为自己所用,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唱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上党落子 演唱方法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上党落子的发展与“非遗”保护传承 被引量:2
4
作者 康志清 隋欣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创新的背景下,上党落子这样的地方小戏如何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进行现代化的传承保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山西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戏曲艺术繁盛,有着丰富的剧种,上党落子是山西省上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创新的背景下,上党落子这样的地方小戏如何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进行现代化的传承保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山西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戏曲艺术繁盛,有着丰富的剧种,上党落子是山西省上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上党落子的唱腔板式、伴奏、脸谱等艺术体现了融合的特点,上党落子的文化内涵正面形象突出,所以对上党落子的多元化传承思考具有着现实意义,如何发挥上党落子的自身优势寻求利用文旅融合传承是本文的目的,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法,对上党落子旅游开发、“非遗”保护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上党落子“非遗”保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原则,坚持传承与创新融合、保护和开发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为上党落子文旅融合事业提供一份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非遗保护 上党落子 SWOT
下载PDF
浊漳河孕育的戏曲奇葩——上党落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凯铭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期21-22,共2页
山西省内的四大梆子是由梆子腔发展而来的,上党落子则是土生土长的山西戏曲种类。为何这么说呢?这与上党落子诞生地潞城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上党落子既是三晋大地太行山水产生的天籁之音,也是晋鲁豫等省戏曲精华之结晶。潞城... 山西省内的四大梆子是由梆子腔发展而来的,上党落子则是土生土长的山西戏曲种类。为何这么说呢?这与上党落子诞生地潞城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上党落子既是三晋大地太行山水产生的天籁之音,也是晋鲁豫等省戏曲精华之结晶。潞城,不仅是一幅绚丽多姿的锦绣画卷,更是一座天然的戏曲舞台和音乐殿堂。上党落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戏曲 潞城 文化 乐户
下载PDF
上党乐子易名上党落子评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秦书源 《沧桑》 2013年第1期178-179,190,共3页
本文从上党落子这一地方剧种的产生、发展到定形出发,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上党乐子这一地方剧种易名"上党落子"后,扭曲了其本质属性和独特的表现形态,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关键词 上党乐子 上党落子
下载PDF
传统地方戏曲的现代化变革 以新编上党落子现代戏《第一书记》为例
7
作者 张军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75,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着重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在各艺术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全面改革。戏曲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脱颖而出,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编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之现代审美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着重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在各艺术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全面改革。戏曲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脱颖而出,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编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之现代审美需求与戏曲发展取精用宏的影响,许多传统地方戏曲的艺术形态与审美样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变这一趋势。2018年,由潞城市上党落子剧团编演的《第一书记》就是其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地方戏曲 上党落子 传统戏曲 民族文化建设 审美样式 现代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取精用宏
原文传递
上党落子《两狼山上》的精彩和遗憾
8
作者 张霞 《戏友》 2017年第1期30-31,11,共3页
北宋杨家将忠烈报国的历史故事,经过庙堂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接受与传播,故事情节及文化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成为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体系。在面临国运危难之时,杨家将视死如归的忠烈壮举更是成为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宁死不... 北宋杨家将忠烈报国的历史故事,经过庙堂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接受与传播,故事情节及文化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成为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体系。在面临国运危难之时,杨家将视死如归的忠烈壮举更是成为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宁死不屈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与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有所不同的是,这个忠诚、爱国的典型形象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群体,所谓“满门忠烈”是也。参加“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杨家将 悲剧 萧太后 辽国 王侁 信任危机 人性 两狼山 杨继业
原文传递
上党落子音乐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令玲 《大观(论坛)》 2021年第6期112-113,共2页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分析了上党落子的戏剧性特征、唱腔板式特点以及乐队配置,并对上党落子剧团进行了相关调查,以深入了解上党落子的艺术特性。
关键词 上党落子 音乐特征 唱腔特点
原文传递
上党落子载誉京华
10
作者 晋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17,共1页
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于4月中旬进京,演出大型新编古代戏《血箭》和一台折子戏,为首都舞台增添了欢乐气氛,让人欣赏到晋东南这一剧种特有的色彩和芳香。 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50余... 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于4月中旬进京,演出大型新编古代戏《血箭》和一台折子戏,为首都舞台增添了欢乐气氛,让人欣赏到晋东南这一剧种特有的色彩和芳香。 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唱腔既高亢激昂又悠扬委婉,不但能演风趣的民间生活小戏,而且也能演出各种题材的大戏。该团成立40年来,长期扎根基层,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所拍摄的彩色影片《余赛花》和电视片《杨七娘》,在山西及全国颇有影响。这次剧团带着一台大戏和一台折子戏首次进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折子戏 山西省长治市 彩色影片 《史记》 民间生活 现代艺术 晋东南 齐桓公 审美需求
原文传递
上党落子的剧种沿革与现状浅析
11
作者 温旭伟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88,共2页
山西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戏曲之乡,剧种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梆子腔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故有“四大梆子”之说。此外,在本地方言民歌与外地音乐声腔融合碰撞与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一些歌舞表演不断嬗变,依托形制成熟的剧种表演体系,丰富自身行... 山西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戏曲之乡,剧种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梆子腔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故有“四大梆子”之说。此外,在本地方言民歌与外地音乐声腔融合碰撞与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一些歌舞表演不断嬗变,依托形制成熟的剧种表演体系,丰富自身行当,成功突破“小戏”的规格,逐渐发展为较为规范的戏曲剧种,上党落子(一说“上党乐子”((1)))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体系 戏曲剧种 上党落子 歌舞表演 本地方言 音乐声腔 小戏 名副其实
原文传递
上党落子《孙安动本》:孙安为官廉且直
12
作者 李江兵 傅亚斌 《戏友》 2019年第S01期104-105,共2页
上党落子《孙安动本》由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排,于2019年9月29、30日参加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廉政剧目展演。这部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心怀天下、为官清廉且勇于直言进谏、最终扳倒贪官污吏的诤臣形象。舞台上的孙安血肉饱满、正气凛然,在... 上党落子《孙安动本》由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排,于2019年9月29、30日参加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廉政剧目展演。这部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心怀天下、为官清廉且勇于直言进谏、最终扳倒贪官污吏的诤臣形象。舞台上的孙安血肉饱满、正气凛然,在铿锵的锣鼓声中抒发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全剧的表演和唱腔也充分彰显了上党落子的特色——激情高昂,酣畅淋漓。《孙安动本》原名《三动本》,又名《徐龙打朝》,最早的剧种版本,目前应属柳子戏。山东柳子剧团的《三上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打朝 柳子戏 剧目展演 浩然正气 孙安 锣鼓声 贪官污吏
原文传递
上党落子琐谈
13
作者 宋华 《山西老年》 2006年第7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上党落子 唱腔 剧种 曲体结构 琐谈 黎城 东南地区 群众 戏剧片 社会主义建设
原文传递
历史尘烟中打捞出的中国精神——简评上党落子《魏拯民》
14
作者 王芳 《戏友》 2019年第S01期45-46,共2页
上党落子《魏拯民》参演第二届山西艺术节,该剧地方风情浓郁,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许。面对一个院团用戏剧方式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人们在看到剧名的时候,很多人会问出同一个问题:魏拯民是谁?魏拯民,原名关有维,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 上党落子《魏拯民》参演第二届山西艺术节,该剧地方风情浓郁,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许。面对一个院团用戏剧方式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人们在看到剧名的时候,很多人会问出同一个问题:魏拯民是谁?魏拯民,原名关有维,1909年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路村乡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在外祖父的资助下,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来到太原,结识了我党早期领导人彭真,随之走上了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革命道路 山西省屯留 地方风情 艺术节
原文传递
这一杯乡情如酒——上党落子《第一书记》观后
15
作者 王芳 《戏友》 2018年第1期28-29,共2页
看戏的时光太快,两个半小时的上党落子《第一书记》大幕已落。刚刚还在剧情中辗转,哭了,笑了;笑了,又哭了。一眨眼便曲终人散。散的是戏,散的是人群,不散的却是那随声腔而浸入四肢百骸的乡情。那山,那井,那辘轳,那坡,那人,那吵架声,都... 看戏的时光太快,两个半小时的上党落子《第一书记》大幕已落。刚刚还在剧情中辗转,哭了,笑了;笑了,又哭了。一眨眼便曲终人散。散的是戏,散的是人群,不散的却是那随声腔而浸入四肢百骸的乡情。那山,那井,那辘轳,那坡,那人,那吵架声,都是小时候便印在记忆里的画图。那是我血浓于水的乡亲,一个人背起行囊走的再远,那都是我始终想着念着的乡里乡亲。是的,我的文艺启蒙便是这既婉转又慷慨,既悲伤又缠绵的落子,父辈们叫它'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地方戏 普通话 浊漳河
原文传递
唱一曲英雄赞歌 播满台浩然正气——正身守诚上党落子《魏拯民》
16
作者 杨渊 《戏友》 2019年第6期30-30,63,共2页
9月26日至27日,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排的上党落子现代戏《魏拯民》作为山西省第十六届"杏花奖"参评剧目,在太原上演。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重要将领,是东北党组织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抗日英烈... 9月26日至27日,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排的上党落子现代戏《魏拯民》作为山西省第十六届"杏花奖"参评剧目,在太原上演。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重要将领,是东北党组织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抗日英烈之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魏拯民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工作。杨靖宇牺牲后,他拖着病体独立挑起了东南满省委和抗联一路军的重担,率部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拯民 《魏拯民》 上党落子 浩然正气
原文传递
落子声中人皆醉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林和 任妙琴 《戏友》 2019年第S01期109-110,共2页
9月23日晚,观看了长治市潞城红旗落子剧团王志民参评第十六届"杏花奖"的演出。平日,看上党落子并不多,几次都是观看来自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的戏。看了王志民的表演,特别是《清风亭》后,我对落子兴致骤增,对红旗落子剧团这个... 9月23日晚,观看了长治市潞城红旗落子剧团王志民参评第十六届"杏花奖"的演出。平日,看上党落子并不多,几次都是观看来自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的戏。看了王志民的表演,特别是《清风亭》后,我对落子兴致骤增,对红旗落子剧团这个基层剧团颇为震惊。最先的好感来自落子的音乐。且不论演员唱功有多好,表现有多棒,单从这浓郁的民族风来讲就相当引人入胜。为了一探究竟,我专门跑到后台去看他们的乐队组成。拉弦乐器最拟似人声,也更利于宣泄细腻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落子 拉弦乐器 《清风亭》 长治市 观看 王志民
原文传递
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越 于小军 +1 位作者 张艳琴 武超 《戏友》 2019年第3期4-8,共5页
三、艺术生产戏曲的艺术生产主要包含剧目建设、创作与理论批评以及戏曲的创作机构等方面。这些方面反映着剧种剧团的创新能力和生命活力,反映着戏曲艺术的文化历史积淀与目前的生存状况。此次戏曲普查较为细致地调研了全省11个地市的... 三、艺术生产戏曲的艺术生产主要包含剧目建设、创作与理论批评以及戏曲的创作机构等方面。这些方面反映着剧种剧团的创新能力和生命活力,反映着戏曲艺术的文化历史积淀与目前的生存状况。此次戏曲普查较为细致地调研了全省11个地市的艺术生产状况,具体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戏曲剧种 上党落子 北路梆子 晋北道情 戏曲创作 山西省 普查报告
原文传递
想念小戏
19
作者 毕星星 《戏友》 2019年第S01期97-98,共2页
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就在眼前展演,剧协的朋友问我要看啥戏,我说看小剧种。我专看小剧种,为了看小戏。看了右玉道情、上党落子,看了老家的眉户,看了忻州二人台,都是大戏,或者说本戏,没有小戏。谁规定不准演小戏?没有什么人规定,就是没有小... 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就在眼前展演,剧协的朋友问我要看啥戏,我说看小剧种。我专看小剧种,为了看小戏。看了右玉道情、上党落子,看了老家的眉户,看了忻州二人台,都是大戏,或者说本戏,没有小戏。谁规定不准演小戏?没有什么人规定,就是没有小戏。其实不单是比赛,就是平时,也没有什么剧团演小戏。我小的时候,五六十年代,小戏可是很多的。比方说眉户戏,经常上演的就有《小打架》《隔门贤》《张连卖布》《四岔捎书》《小寡妇上坟》《亲家母打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户戏 四岔捎书 《张连卖布》 剧协 右玉道情 小剧种 小戏 上党落子
原文传递
剧坛短波
20
《剧本》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上党落子 剧坛 山西省长治市 晋东南 新编历史剧 春秋五霸 总导演 政治家 齐桓公 剧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