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滕 王世知 +6 位作者 邱结华 曾庆福 章文文 徐颖奇 朱仙花 刘诗琛 周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831-835,839,共6页
目的探讨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胸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患者均采用弓部开窗技术进行治疗,其中,采用机械原位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9... 目的探讨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胸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患者均采用弓部开窗技术进行治疗,其中,采用机械原位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98例,采用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7例。分析弓部开窗技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行机械原位开窗手术的技术成功率93.94%(186/198)。实行体外预开窗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7/17)。全部患者中,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入路血管损伤6例,出血2例,内漏10例,脑梗死3例,逆向撕裂2例。死亡患者2例。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升主动脉逆向撕裂,1例患者发生分支支架闭塞,4例患者出现内漏,2例患者经弹簧圈栓塞后治愈,2例患者的内漏自行消失。其余患者无支架移位或变形,分支支架通畅。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时,机械原位开窗技术和体外预开窗技术可保留和重建弓上分支血管,具有费用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分支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开窗技术
下载PDF
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涛 杨静雯 +1 位作者 赵丽萍 王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期80-81,86,共3页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39眼)首次确诊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将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20例,应用康柏西普注射...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39眼)首次确诊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将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20例,应用康柏西普注射液)和曲安奈德组(19例,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8、60、90、120 d的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7、28 d,康柏西普组患者的视力均明显优于曲安奈德组(P<0.05);术后28、60、90 d,康柏西普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小于曲安奈德组(P<0.05);术后60、90、120 d,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和康柏西普在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采用康柏西普的患者视力恢复更优于曲安奈德,同时,曲安奈德易引发眼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曲安奈德 上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TEVAR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戴向晨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目前腔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开放手术处理此类病变往往需要停循环、体外循环支持及深低温等处理,创伤大、技术复杂、手术相关病死率高。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累及弓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目前腔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开放手术处理此类病变往往需要停循环、体外循环支持及深低温等处理,创伤大、技术复杂、手术相关病死率高。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已成为处理锚定区不涉及弓上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开窗技术 上分支血管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SD-OCT特征及视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玲娜 李田 +2 位作者 高钰寒 许雪妹 董志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颞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特征,分析视野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2月至11月... 目的观察颞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特征,分析视野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2月至1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34例(34眼)作为BRVO组,同期健康人16人(29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压、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SD-OCT、自动静态视野计检查。比较两组采用SD-OCT测量的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视野平均光敏度(mean sensitivity,MS)及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结果BRVO组中,黄斑区视网膜可呈海绵样弥漫型视网膜增厚、黄斑囊样水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混合型(前三种模式特征皆有)等多种形态表现。BRVO组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内外环的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共9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98.09±106.69)μm、(425.06±99.09)μm、(467.18±89.36)μm、(402.53±94.27)μm、(349.47±61.61)μm、(367.44±98.67)μm、(440.88±79.37)μm、(343.32±47.43)μm、(292.91±40.66)μm,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分别为(234.21±12.16)μm、(303.21±14.47)μm、(317.90±13.81)μm、(316.59±15.32)μm、(316.76±13.00)μm、(269.48±14.19)μm、(286.86±11.79)μm、(294.76±12.98)μm、(268.76±13.71)μm,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RVO组、正常对照组下方视野MS分别为(18.71±5.47)dB、(27.17±1.18)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内环上半侧、黄斑中心外环上半侧视网膜厚度与下方视野MD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BRVO合并的黄斑水肿呈现形态多种、分布广泛的特征,同时具有下方视野损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野
下载PDF
烟囱技术在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毛乐 竺挺 符伟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365-366,共2页
主动脉弓部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非常具有挑战。虽然相关的手术技术、麻醉以及重症监护措施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传统的开放手术仍可能导致相当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随着对主动脉疾病的深入认识、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腔内移植物设... 主动脉弓部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非常具有挑战。虽然相关的手术技术、麻醉以及重症监护措施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传统的开放手术仍可能导致相当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随着对主动脉疾病的深入认识、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腔内移植物设计的改进,主动脉腔内治疗已成为多数主动脉疾病的首选术式。但因受限于主动脉弓形态和弓上分支血管灌注的需要,主动脉弓一直被认为是主动脉腔内治疗的相对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囱技术 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 应用
下载PDF
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利琴 方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9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8例(68眼),分为A、B两组,各34例(34眼)。A组予以激光光凝治疗,B组予以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8例(68眼),分为A、B两组,各34例(34眼)。A组予以激光光凝治疗,B组予以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两组大部分患者黄斑水肿逐渐消失或减轻,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中心凹CMT水平均降低;A组完全消退14例,部分消退15例,9例新生血管均消退;B组完全消退5例,部分消退17例,7例新生血管有4例消退;两组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黄斑中心凹CM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相应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上分支静脉 黄斑水肿 激光
下载PDF
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牟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的94例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作为研究案例,由于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组进行干预治疗,一组实施曲安奈德治疗,另...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的94例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作为研究案例,由于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组进行干预治疗,一组实施曲安奈德治疗,另外一组实施的是康柏西普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7d、术后一个月、术后两个月、术后三个月的视力值,治疗组的视力恢复效果更明显。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后得知,康柏西普的作用更为突出。结论:对于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干预治疗,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避免眼压提升,可以让患者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曲安奈德 视网膜 上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右眼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验案举隅
8
作者 王之湄 安琪 安军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期105-107,共3页
该文介绍安军明教授应用方氏头针、经穴针刺与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右眼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验案1则。
关键词 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 方氏头针 体针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弓上分支重建技术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 符伟国 陈忠 王利新 邱首继 胡诚凯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9-1081,共13页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已成为主动脉病变的重要治疗方式。针对累及主动脉弓的病变,目前已有多种方式可重建弓上分支,包括复合手术、平行支架技术、原位开窗技术,以及应用外科医师改良支架和商品化支架等。但上述技术的开展和新型器械的应用...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已成为主动脉病变的重要治疗方式。针对累及主动脉弓的病变,目前已有多种方式可重建弓上分支,包括复合手术、平行支架技术、原位开窗技术,以及应用外科医师改良支架和商品化支架等。但上述技术的开展和新型器械的应用仍存在适应证不明确、操作不规范、技术要领掌握困难及远期效果不确切等问题。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经充分讨论后制定了《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弓上分支重建技术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涵盖腔内修复术中主动脉弓上分支重建的方式、方法、难点、要点、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旨在为腔内修复术中弓上分支重建技术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主动脉弓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锚定区 上分支重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功能影响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相宜 郭淑玲 +1 位作者 乔志艳 董志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激光光凝前后视网膜功能变化。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32例(32只眼)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对其光凝术前与术...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激光光凝前后视网膜功能变化。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32例(32只眼)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对其光凝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野及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中心凹、中心10°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在光凝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旁中心10°-30°范围的视野光敏感度光凝后1个月比光凝前下降(P〈0.01),光凝后3个月、6个月时与光凝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上象限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光凝后1个月、3个月下降,与光凝前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6个月与光凝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上象限视网膜P,波振幅密度值在治疗后1个月与光凝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3个月、6个月与光凝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可以有效保护中心视功能,但对光凝区域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损伤再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 激光光凝 视野 多焦视网膜电图
原文传递
自动扶梯梯路导轨上下分支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织凤 付年庚 刘国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5-467,共3页
主要介绍了自动扶梯梯路导轨上下分支的设计原理及其参数的确定。
关键词 梯路导轨 上分支 分支 设计
下载PDF
简易化改良脑栓塞保护装置应用于主动脉腔内弓上分支重建一例
12
作者 黄金旗 陈煌 +4 位作者 郑景达 高晓杰 张庆贤 陈启鸿 符伟国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95-298,共4页
本文报告1例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合并脑栓塞高危患者在改良的经皮经颈脑栓塞保护装置下行原位开窗主动脉弓上双分支重建的病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上分支重建 改良脑栓塞保护装置 腔内治疗
原文传递
10kV集束架空阻水电缆及配套设备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伟明 吴才彪 何国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98-2500,共3页
为解决树线矛盾、走廊狭窄、架空集束电缆的分支和连接等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综合分析、借鉴架空绝缘导线和地下电力电缆的技术优势后,提出了10kV集束型架空电缆这种介于架空导线和地下电缆之间的城市电网新型配电线路方式;... 为解决树线矛盾、走廊狭窄、架空集束电缆的分支和连接等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综合分析、借鉴架空绝缘导线和地下电力电缆的技术优势后,提出了10kV集束型架空电缆这种介于架空导线和地下电缆之间的城市电网新型配电线路方式;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0kV集束型加空阻水电缆及应用配套设备的绝缘结构和力学结构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能够满足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新型配电线路方式对环境要求严格、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城市和地区的电网建设和改造提供了线路电缆化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 阻水电缆 集束电缆 电缆终端 上分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Asymptotic Behavior of Super Brownian Motion
14
作者 阎国军 马建国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02年第3期9-17,共9页
Generally, super Brownian motion will not c on verge vaguely to 0 if the initial measure is sufficiet large, so it is very inte resting to get asymptotic estimation for super Brownian motion. In this paper, w e will p... Generally, super Brownian motion will not c on verge vaguely to 0 if the initial measure is sufficiet large, so it is very inte resting to get asymptotic estimation for super Brownian motion. In this paper, w e will prove two asymptotic for super Brownian motion with general critical bran ching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Brownian motion super martingale inequality cr itical branching mechanism
下载PDF
Expression pattern of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on normal and malignant colon tissues 被引量:7
15
作者 XinXie Chun-YanWang +6 位作者 Yun-XinCao WeiWang RanZhuang Li-HuaChen Na-NaDang LiangFang Bo-QuanJ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AE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 on normal and malignant colon tissues to evaluate it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METHODS: cDNA encoding Ep-CAM ext... AE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 on normal and malignant colon tissues to evaluate it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METHODS: cDNA encoding Ep-CAM extracellular domain was don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from excised malignant colon tissues and inserted into a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tagged vector. Ep-CAM-GST fusion protein was induced by isopropyl-p-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 and purified with glutathione-sepharose. The Ep-CAM-GST fusion protein was mixed with Freund's adjuvant and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it. Sp2/0 myeloma cells were fused with the spleen cells of the immunized mice. After having selected by indirect ELISA, the anti-Ep-CAM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were general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scites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human colon carcinoma tissue array prepared from seventy individual patients was stained with the anti-Ep-CAM MAbs. RESULTS: The isdated Ep-CAM cDNA sequence was identical to the data in GenBank. The expressed fusion protein was almost soluble and had a molecular weight (MW) of 53 ku. Four MAbs against Ep-CAM were obtained and designated as FMU-Epl, FMU-Ep2, FMU-Ep3 and FMU-Ep4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FMU-Ep4 could recognize the natural Ep-CAM on Colo205 and SW480 cells, and all of them could be us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tissue sections. It was fbund that Ep-CAM was distributed differently in normal and various malignant colon tissues, ind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In normal colon gland epithelia, Ep-CAM antigen was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basolateral membrane and 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basolateral membrane and the cytoplastic part near the nuclei, whereas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colon malignancies was mainly on the whole surface of epithelia and the express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normal colon tissues. The staining pattern of tissue array showed in adenocarcinoma and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and the expression of Ep-CAM was increased from grade I to grade Ⅲ. CONCLUSION: MAbs against Ep-CAM might be useful for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p-CAM and may hav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value to various colon carcino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n carcinoma Coon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下载PDF
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符伟国 刘轶凡 董智慧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73-76,共4页
近年来,以TEVAR为代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在我国广泛开展,技术日趋成熟,患者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B型主动脉夹层,如何重建弓上分支动脉尚无明确规范。腔内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术者提供了复合以及... 近年来,以TEVAR为代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在我国广泛开展,技术日趋成熟,患者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B型主动脉夹层,如何重建弓上分支动脉尚无明确规范。腔内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术者提供了复合以及全腔内手术的新选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要在更大规模的临床实践中检验。如何取舍则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解剖条件与术者的相关经验,方能最大化患者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上分支
原文传递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脑部并发症的防治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余波 谭晋韵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逐渐成为胸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重建弓上分支血管。虽然多种重建技术的运用使得分支的保留成为现实,但围术期卒中的发生仍不容忽视。如何在TEVAR过程中进行更好的脑保护进而...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逐渐成为胸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重建弓上分支血管。虽然多种重建技术的运用使得分支的保留成为现实,但围术期卒中的发生仍不容忽视。如何在TEVAR过程中进行更好的脑保护进而降低卒中发生率,目前尚无明确规范。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术者和患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选项,未来随着器械的革新及更大规模的临床实践或许能解决TEVAR的这一“阿喀琉斯之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疾病 上分支重建 脑保护 脑卒中
原文传递
涉及主动脉重建中弓上血管的扭曲角度与相关解剖参数分析
18
作者 范伟健 王博 +6 位作者 陈波 林学广 谭晋韵 童进东 汤敬东 史伟浩 余波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解剖基线数据的测量,为主动脉弓部疾病及分支重建的腔内治疗策略选择和器具研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连...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解剖基线数据的测量,为主动脉弓部疾病及分支重建的腔内治疗策略选择和器具研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连续收集的500例非合并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基线及完整的CTA影像学资料,通过Mimics 10.0软件重建图像并记录和分析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的解剖参数。结果主动脉弓分型,Ⅰ型269例(53.8%),Ⅱ型149例(29.8%),Ⅲ型82例(16.4%)。主动脉弓分支类型,标准型454例(91.8%),牛角弓41例(8.2%),孤立性左侧椎动脉5例(1.0%)。弓上分支无名动脉(IA)、左颈总动脉(LCCA)及左锁骨下动脉(LSCA)直径分别为(15.28±4.84)mm、(9.69±3.13)mm及(11.86±3.54)mm。弓上分支IA-LCCA、LCCA-LSCA及LSCA-LVA间距分别为(5.69±3.64)mm、(10.56±6.30)mm及(39.40±16.80)mm。LCCA及LSCA与主动脉切线位夹角分别为(52.98±21.29)°和(59.83±25.49)°;LCCA及LSCA与主动脉矢状位中线夹角分别为(13.89±9.52)°和(13.30±8.88)°。69例(13.8%)患者LCCA-LSCA间距<5 mm;33例(6.6%)LSCA-LVA间距<25 mm;6例(1.2%)患者LSCA与主动脉弓矢状位中线夹角≥45°以及129例(25.8%)患者LSCA与主动脉弓切线位夹角≤45°。根据年龄及性别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弓上分支的直径和间距与年龄的增高无明显相关性,而男性弓上分支的解剖数据明显高于女性[IA直径:(15.39±4.66)mm比(13.98±4.51)mm;LCCA直径:(9.97±3.27)mm比(8.55±2.69)mm;LSCA直径:(12.26±3.35)mm比(10.66±3.16)mm;IA-LCCA间距:(6.15±3.95)mm比(5.11±3.45)mm;LCCA-LSCA间距:(10.58±5.80)mm比(9.63±6.28)mm],其直径和间距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获得基于CTA结果的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各参数范围,能更好地了解弓上分支血管的异质性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为主动脉腔内修复弓上分支重建的策略选择及分支型支架移植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上分支 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解剖参数
原文传递
Base stability analysis of braced deep excavation in undrained anisotropic clay with upper bound theory 被引量:8
19
作者 WANG LiZhong LONG F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1865-1876,共12页
It is imperative to evaluate factor of safety against basal heave failure in the design of braced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clay.Based on previously published field monitoring data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ground ... It is imperative to evaluate factor of safety against basal heave failure in the design of braced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clay.Based on previously published field monitoring data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ground settlements of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clay,an assumed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 proposed here gives upper bound solutions for base stability of braced deep excavations.The proposed kinematic mechanism is optimized by the mobile depth(profile wavelength).The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 anisotropy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s,the embedment of the retaining wall,and the locations of the struts.The current method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published numerical study of braced excavations in Boston blue clay and two other cases of excavation failure in Taipei.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s obtained from this presented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basal heave failure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ced deep excavation base stability upper bound theory soil anisotr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