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母细胞瘤向鞍区和鞍上区孤立扩散:2 例报告
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61,共1页
本文作者提出两例孤立性鞍上胶质母细胞瘤播散患者的原发病变控制良好。一名22岁和一名56岁,均系女性,分别在初次手术后26个月和17个月出现鞍上胶质母细胞瘤播散性快速增长。两例患者均表现为急性视力障碍(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但没有... 本文作者提出两例孤立性鞍上胶质母细胞瘤播散患者的原发病变控制良好。一名22岁和一名56岁,均系女性,分别在初次手术后26个月和17个月出现鞍上胶质母细胞瘤播散性快速增长。两例患者均表现为急性视力障碍(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但没有严重的垂体功能问题。在播散性肿瘤的手术中,由于术中发现提示视神经通路侵犯,故很难完全切除肿瘤。两例患者术后几个月内均出现进一步的颅内播散。单鞍和鞍上播散的存在可能表明了病变的终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功能 原发病变 视野缺损 播散性 胶质母细胞瘤 视神经 上区 视力下降
下载PDF
经眉弓眶上入路切除鞍上区胶样囊肿一例
2
作者 邓尧 方旭昊 +3 位作者 舒卫权 赵韵 李仕红 毛仁玲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270-272,共3页
胶样囊肿(colloid cys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颅内病变,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常发生于第三脑室前部,也可见于侧脑室、第三脑室、鞍区,甚至脑实质。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垂体分泌功能减退和视物模糊,部分患者起病紧急,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 胶样囊肿(colloid cys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颅内病变,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常发生于第三脑室前部,也可见于侧脑室、第三脑室、鞍区,甚至脑实质。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垂体分泌功能减退和视物模糊,部分患者起病紧急,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则存在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经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为鞍上区占位(表皮样囊肿可能)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眉弓眶上入路鞍上区肿物切除术,手术顺利,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为鞍上区胶样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样囊肿 上区 神经内镜检查
下载PDF
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柯 赵志平 +4 位作者 李靖 王峥 王梁 尤楠 郑璐 《腹部外科》 202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的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的21例病人临床相关... 目的探讨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的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的21例病人临床相关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胆漏等)、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无术中输血,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肝脏血管瘤11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例、肝脏腺瘤4例。手术时间为(310±1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87)mL,术后住院时间为(7±3)d。结论经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的腹腔镜下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是安全而有效的,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肝右后上区 腹腔镜 右侧入路 肝实质优先
下载PDF
能谱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师梦伟 张冉昊 +4 位作者 乔文娟 穆冬冬 金国梁 籍庆余 郑连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8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实用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三维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能谱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实用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三维组,每组各40例。三维组患者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对胰腺上区组织器官进行三维重建,依据三维重建结果确定手术方案,并与术中病变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术前不进行三维重建,手术医生在参考CT影像学资料后直接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维组患者成功完成三维重建,术前胰腺上区三维重建和术中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三维重建准确性达100%。三维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能谱CT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准确地定位病灶,有助于实施胰腺上区淋巴结的精确解剖,并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能谱CT 三维重建 腹腔镜手术 胰腺上区淋巴结
下载PDF
根治术后行锁骨上区放射治疗在p T1-2N1M0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单蓉 朱婷 +2 位作者 张敏 黄隽 周卫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4-671,共8页
目的:分析根治术后锁骨上区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对pT1-2N1M0乳腺癌患者的作用,筛选出最佳适宜照射的亚群。方法:回顾性分析923例pT1-2N1M0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胸壁+锁骨上区放疗(锁骨上区照射组,SCRT组)或单纯胸壁放疗(无锁骨上区照射... 目的:分析根治术后锁骨上区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对pT1-2N1M0乳腺癌患者的作用,筛选出最佳适宜照射的亚群。方法:回顾性分析923例pT1-2N1M0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胸壁+锁骨上区放疗(锁骨上区照射组,SCRT组)或单纯胸壁放疗(无锁骨上区照射组,NSCRT组)。分析两组的锁骨上区复发(supraclavicular fossae recurrence,SCFR)率、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SCFR的风险因素。结果:对患者中位随访108(6~179)个月,NSCRT组和SCRT组的5年和10年SCFR率分别为3.5%和1.5%(P=0.052)、7%和2.6%(P=0.001),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81.5%和87.3%(P=0.023)、67.9%和78.4%(P=0.001)。单因素分析得出与SCFR相关的因素有年龄<35岁(P=0.016)、T2分期(P=0.018)、腋窝淋巴结3枚阳性(P=0.006)、孕激素受体阴性(P=0.03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T2分期、腋窝淋巴结3枚阳性是SCFR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同时具备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定义为高风险组,反之定义低风险组,锁骨上区放疗明显降低高风险组的10年SCFR率(NSCRT为30.2%;SCRT为4.5%,P<0.001)。低风险组的5年和10年SCFR率分别为1.6%和3%,锁骨上区放疗降低SCFR率不明显(NSCRT为4%;SCRT为1.8%,P=0.063)。结论:当pT1-2N1M0乳腺癌患者在3项危险因素(年龄<35岁、T2分期、腋窝淋巴结3枚阳性)中具有2项时推荐行锁骨上区放疗;低风险患者不建议行锁骨上区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后 锁骨上区放疗 锁骨上区复发
下载PDF
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老年鞍上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小山 孙婧 +4 位作者 曲丽梅 曹赢坤 刘文彬 赵钥 李蕴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5-1069,I0007,共6页
目的:分析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老年男性鞍上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鞍上区ACP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 目的:分析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老年男性鞍上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鞍上区ACP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1岁,因“持续性头痛1年余、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个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0:00和8:00时血清皮质醇含量降低;头部MRI检查显示鞍上区椭圆形肿块,大小为3.2 cm×2.7 cm×2.0 cm,T1WI显示不均匀低信号,T2WI显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团块状高低混杂信号影,周边可见花环状强化,实验室检查及头部MRI检查提示不排除胶质瘤诊断,限期选择额下入路行鞍上区占位切除术切除全部肿物,病理诊断为ACPP。该患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ACPP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手术全切是有效的治疗方式,病理学诊断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ACPP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 上区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肿瘤 上区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至鞍上区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清 鲁晓杰 +2 位作者 严正村 李兵 季卫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灌注固定的正常尸头,模拟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内镜下观察鞍上区解剖结构,应用神经导航获取并分析解剖数据。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灌注固定的正常尸头,模拟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内镜下观察鞍上区解剖结构,应用神经导航获取并分析解剖数据。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12例,并以人工硬脑膜、明胶海绵和生物胶"三明治"式结构重建颅底。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是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中恒定且关键的解剖标志。剪开硬脑膜后,可显露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其中视交叉下间隙可见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垂体上动脉、垂体上部、垂体柄、视神经和视交叉,视交叉上间隙内可见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前交通动脉以及直回。12例鞍上区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随访12例,时间6~ 62个月,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再次行内镜下修补术后恢复。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是可行和安全的,熟练的内镜技术和可靠的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入路 经鼻扩大蝶窦 上区 解剖学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 被引量:3
8
作者 顾晔 张晓彪 +5 位作者 李文生 胡凡 余勇 谢涛 徐文龙 王学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特点,寻找手术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点,并探讨从鞍上区进入第三脑室的不同方法。方法 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和1具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暴露鞍上区,0°和30...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特点,寻找手术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点,并探讨从鞍上区进入第三脑室的不同方法。方法 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和1具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暴露鞍上区,0°和30°镜头观察视交叉下间隙和视交叉上间隙,然后分别通过视交叉下间隙及视交叉上间隙进入第三脑室,观察第三脑室内结构,解剖过程中测量相应结构。结果鼻腔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后鼻孔和蝶窦开口,蝶窦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视神经隆起、内侧和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颈内动脉隆起、鞍底、鞍结节、蝶骨平台、斜坡凹陷,硬膜内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终板和灰结节。5具标本中蝶窦内骨性分隔数量范围是1~4个,其中4具标本各有2个骨性分隔延伸至颈内动脉隆起。左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2.1±2.3)mm,范围是9.9~15.0 mm;右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3.3±2.6)mm,范围是9.6~16.8mm;内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9.5±3.0)mm,范围是5.5~13.8mm;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14.8±3.7)mm,范围是9.2~19.2mm;颈内动脉隆起间距是(16.0±3.1)mm,范围是11.3~18.8mm。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内各解剖结构显露充分。经视交叉下间隙打开灰结节可观察到第三脑室顶、后壁、底各结构,经视交叉上间隙开放终板同样可观察到第三脑室内相应结构。经终板观察第三脑室底更佳,而经灰结节观察第三脑室顶更佳,30°镜头能补充0°镜头的观察视野。结论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暴露鞍上区,并分别通过视交叉下方和上方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显露第三脑室内所有结构,是切除鞍上和第三脑室区域病变的安全方法。各阶段解剖标志点可以引导解剖入路方向、提供安全操作范围,必须正确地寻找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扩大经鼻蝶入路 上区 第三脑室 解剖学
下载PDF
应用眶上锁孔入路治疗18例鞍上区肿瘤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钢 曹作为 +5 位作者 史克珊 石小峰 金虎 陈晓东 陈焕雄 林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眶上锁孔入路 治疗 上区肿瘤
下载PDF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锁骨上区机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莹 毕利萍 +2 位作者 李玉军 岳洁 赵文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通过对3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照射体积的研究,探讨锁骨上区转移机率。方法:对我科1999年11月~2002年5月收治的30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及胸部、腹部肝、肾上腺、头部CT扫描、骨扫描确诊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且无锁... 目的:通过对3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照射体积的研究,探讨锁骨上区转移机率。方法:对我科1999年11月~2002年5月收治的30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及胸部、腹部肝、肾上腺、头部CT扫描、骨扫描确诊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且无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在化疗6个周期内进行肺部原发灶、同侧肺门、纵隔的照射,常规分割照射40Gy后缩野加量至60Gy,所有病例进行了2~3年半的随访。结果:3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放化疗综合治疗后发生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90%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年生存率43%。结论: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放化疗综合治疗时,可以考虑不进行颈部预防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照射体积 锁骨上区
下载PDF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上区肿瘤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志俊 李昭杰 +3 位作者 周东 许作奎 林晓风 詹升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介绍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选择鞍上区10例脑膜瘤和3例垂体腺瘤,经眶上锁孔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对周围结构妥善保护。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92.3%),大部分切除1例(7.7%)。除1例... 目的 介绍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选择鞍上区10例脑膜瘤和3例垂体腺瘤,经眶上锁孔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对周围结构妥善保护。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92.3%),大部分切除1例(7.7%)。除1例有短期尿崩外,余病例无术后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对脑组织无效暴露少、牵拉轻、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锁孔入路 上区肿瘤 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原发性鞍上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光全 宦怡 +2 位作者 赵冬青 吴怀玉 任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上区 原发性 视力下降 瞳孔扩大 阳性体征 神经系统 视乳头 无光感 左眼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放疗锁骨上区CTV范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诚 陶华 陆进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锁骨上区的照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锁骨上淋巴结的复发情况,测量CT轴位图像上复发淋巴结的相对位置,包括淋巴结中心至体中线的距离(复发距离)和淋巴结的上界。结果:共收集66例术后...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锁骨上区的照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锁骨上淋巴结的复发情况,测量CT轴位图像上复发淋巴结的相对位置,包括淋巴结中心至体中线的距离(复发距离)和淋巴结的上界。结果:共收集66例术后锁骨上区复发患者,复发淋巴结76枚。复发淋巴结的平均长短径是(2.05±1.02)cm×(1.55±0.73)cm。复发距离为1.77±1.19cm(范围0~5.4cm),95%参考范围的上限为5.05cm除锁骨上复发淋巴结(环状软骨弓水平以下)之外,收集到5枚颈部复发淋巴结(位于环状软骨弓水平以上)。出现环状软骨弓水平以上复发的患者所占比例4.5%(3/67)。结论: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锁骨上区的CTV不需要包括最外侧的颈横血管淋巴引流区,外界以离体中线不超过6cm为宜仅照射环状软骨弓或环甲膜水平以下锁骨上区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复发 锁骨上区 放射治疗 临床靶区
下载PDF
臀部外上区肌肉注射进针部位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思忠 郝玉梅 王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确定臀部肌肉注射的安全部位,为临床护理提供详细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0例成人下肢标本(男84,女16)臀部的外上区逐层解剖、观察测量臀部皮肤与皮下组织、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厚度,臀上神经的分支类型和臀上动、静脉的管径,并个别进... 目的确定臀部肌肉注射的安全部位,为临床护理提供详细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0例成人下肢标本(男84,女16)臀部的外上区逐层解剖、观察测量臀部皮肤与皮下组织、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厚度,臀上神经的分支类型和臀上动、静脉的管径,并个别进行了穿刺和切片观察。结果皮肤与皮下组织厚度为(1.12±0.35)cm,臀大肌厚(1.75±0.48)cm,臀中肌厚(1.41±0.35)cm,臀上神经与臀上血管的深支在臀肌之间共同形成血管神经层,多分为上、下两支位于相关血管的下方,占(64.0±4.8)%。结论由大转子至坐骨结节连线以上的臀部外上区,其中1/3和下前1/3区的上部最宜于肌肉注射,上中1/3区下部两横指处可选择进行肌肉注射,其余各区不宜作肌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部外上区 肌肉注射 体表定位
下载PDF
耻骨上区局部热敷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被引量:13
15
作者 傅小莉 谢彩叶 梁安施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 探讨耻骨上区局部热敷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热敷组(n=34)和常规组(n=34)。两组均进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前列腺癌围术期护... 目的 探讨耻骨上区局部热敷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热敷组(n=34)和常规组(n=34)。两组均进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前列腺癌围术期护理并于术后采用听流水声的方法促进排尿,热敷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术后采用热毛巾于耻骨联合上区4横指膀胱处进行局部热敷,每次5~10 min直至患者可自行排尿。以术后6 h仍无排尿或排尿困难为尿潴留标准,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热敷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94%,常规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3.53%,热敷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比较,热敷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缩短,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P〈0.05)。两组前列腺癌电切术后消化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敷组护理依从性和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4.12%和91.18%,均高于常规组的76.47%和70.59%(P〈0.05)。结论 耻骨上区局部热敷可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电切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上区 局部热敷 前列腺癌电切术 尿潴留 预防
下载PDF
MRI对鞍上区脑膜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春忠 林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上区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MRI
下载PDF
放疗、化疗治疗食管癌伴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绍兵 刘阳晨 +1 位作者 项其昌 赵莺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锁骨上区 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声门上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及病理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力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11-913,共3页
目的 :通过 10 0例声门上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分析其原发癌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的 6 3例中 30例只切除原发癌 ,术后 14例因颈淋巴结肿大而行治疗性颈清术 ,另 33例在切除原发癌的同时 ,行选择性上颈清除术 ;... 目的 :通过 10 0例声门上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分析其原发癌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的 6 3例中 30例只切除原发癌 ,术后 14例因颈淋巴结肿大而行治疗性颈清术 ,另 33例在切除原发癌的同时 ,行选择性上颈清除术 ;临床颈淋巴结阳性的 37例 ,均行治疗性颈清术。结果 :1) 10 0例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5 1%(5 1/10 0 )。 2 ) 5 1例颈淋巴结转移癌中 ,有 35例转移癌侵至淋巴结包膜外 ,其中 2 1例治疗失败。 3) 10 0例中 ,原发癌部位不同 ,其颈淋巴结转移率也不同 :杓会皱襞区癌和杓间区癌为 77 8% ,会厌室带区癌、室带区癌、室带喉室区癌为 5 0 8% ,会厌区癌为 43%。 4)原发癌扩展至喉外者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88 9%。结论 :由于声门上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建议在切除原发癌 (N0 )时宜同时合并选择性颈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声门上区 颈淋巴结转移 病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丽 张燕群 郭勇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排螺旋 CT行腹膜后上区扫描病例26例,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不能确切定位的病例再采用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 重建。结果 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26例轴...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排螺旋 CT行腹膜后上区扫描病例26例,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不能确切定位的病例再采用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 重建。结果 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26例轴位CT像中,很难定位的有5例(19.5%),采用冠状位、矢状位等 多层面重建后,定位准确率为100%。结论 16排螺旋CT重建效果好,在腹膜后上区定位诊断优于其他 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腹膜后上区 重建
下载PDF
舌骨上区颈部间隙病变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坚民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791-793,共3页
关键词 舌骨上区 颈部间隙病变 影像诊断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