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上博简《诗论》“《鹊巢》之归”——兼论先秦儒家的婚姻观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建设 刘承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上博简《诗论》中三次提及《鹊巢》,足见孔子对此诗的重视。简文"《鹊巢》之归"是理解该篇主旨的关键所在。"归"本为出嫁之意,此处引申为归宿,意谓依礼出嫁的少女必定会有好的归宿。相比汉、宋儒者所美谈的"... 上博简《诗论》中三次提及《鹊巢》,足见孔子对此诗的重视。简文"《鹊巢》之归"是理解该篇主旨的关键所在。"归"本为出嫁之意,此处引申为归宿,意谓依礼出嫁的少女必定会有好的归宿。相比汉、宋儒者所美谈的"夫人之德"说,上博简《诗论》的相关评析更接近诗文的本初意蕴。孔子对《鹊巢》篇的赞美,表明了在先秦儒家的婚姻观念中,男女婚恋应纳于礼的轨道,合乎礼的婚姻才能实现美满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鹊巢》之归 孔子 婚姻观
下载PDF
上博简《诗论》在诗经学史上的价值及其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晁福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9,共5页
新材料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促进新学问的涌现。对于《诗经》学史而言,近年面世的以上博简《诗论》为代表的简帛资料,不仅大大促进了对于诗三百篇的研究,而且促进了《诗经》学史的研究。在上博简研究的带动下,近些年关于《诗经》的研究成... 新材料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促进新学问的涌现。对于《诗经》学史而言,近年面世的以上博简《诗论》为代表的简帛资料,不仅大大促进了对于诗三百篇的研究,而且促进了《诗经》学史的研究。在上博简研究的带动下,近些年关于《诗经》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如果说上博简《诗论》补充了《诗经》学史源头的话,那么,上博简《诗论》面世以后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则是一部《诗经》学史的尾,这个一首一尾的形成与联贯对于"重写学术史"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诗经学史 价值
下载PDF
论教师角色在当代高校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及意义——以上博简《孔子诗论》为参照对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友广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7-39,45,共4页
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关系,要研究高校教育事业,势必离不开对其进行着重考察。目前学界对于高校教育的研究,多侧重于教育的对象、内容及目标等,而对教师在高校教育中所承载的角色功能缺乏深入探讨。上博简(上... 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关系,要研究高校教育事业,势必离不开对其进行着重考察。目前学界对于高校教育的研究,多侧重于教育的对象、内容及目标等,而对教师在高校教育中所承载的角色功能缺乏深入探讨。上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简称)里面包含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尤其是《孔子诗论》更是如此。故而,本文拟以上博简《孔子诗论》为参照对象,对教师在当今高校教育中所发挥的角色功能及意义作出相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高校教育 上博《孔子诗论
下载PDF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
4
作者 贾芹 杨建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上博·孔子诗论 阅读理解 释文 古代汉语 学习方法
下载PDF
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二则
5
作者 陆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2期194-195,共2页
文章是关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读书札记,主要涉及第四枚简、第二十枚简的内容。文章试图从文字、语法、训诂的角度对简文中一些富有争议的内容,如"与贱民而(谷免)之"、"人不可(角干)也"等的释读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 上博《孔子诗论 第四枚 第二十枚 释读
下载PDF
上博简《诗论》“童而皆贤于其初”中“童”字考
6
作者 彭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对上博简《诗论》"童而皆贤于其初"中的"童"字,一些学者解为其它的字,其实没有必要,"童"直接按"童"本身解即可,连词"而"可以连接名词主语和谓语,表示主语和谓语间的连接或转折的关... 对上博简《诗论》"童而皆贤于其初"中的"童"字,一些学者解为其它的字,其实没有必要,"童"直接按"童"本身解即可,连词"而"可以连接名词主语和谓语,表示主语和谓语间的连接或转折的关系。这里的"童"正是指少年人超越其本能情欲,而达到"礼"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童而皆贤于其初” 考证
下载PDF
上博简《诗论》与《诗·大田》论析——兼论周人的重农思想
7
作者 刘承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0,共4页
上博简《诗论》第25号简用"知言而有礼"来评析《大田》篇的末章,对于理解此诗的深层意蕴提供了新的启示。所谓"知言",是指宗族贵族行盚礼时对农民道出的感谢之语;所谓"有礼",当指诗中所描述的祭礼井然有... 上博简《诗论》第25号简用"知言而有礼"来评析《大田》篇的末章,对于理解此诗的深层意蕴提供了新的启示。所谓"知言",是指宗族贵族行盚礼时对农民道出的感谢之语;所谓"有礼",当指诗中所描述的祭礼井然有序,符合礼制。简文对于《大田》一诗的论析,客观地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下贵族与农民和谐相处的情况,表明当时的阶级矛盾尚不突出,和谐的一面仍占主导。这些都是周人重农思想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大田》 阶级 重农思想
下载PDF
上博简《诗论》“樛木之时”刍议
8
作者 高长浩 《文物春秋》 2020年第3期17-20,共4页
上博简《诗论》“樛木之时”素为学者重视,“时”字之义,亦各有所论,或云“持”,或云“待”,或云“天时”,或云“时运”。文章以为“时”当为“时宜”,“樛木之时”即谓君子得福禄合乎时宜,据此分析《樛木》之诗义,可知其为祝福君子的... 上博简《诗论》“樛木之时”素为学者重视,“时”字之义,亦各有所论,或云“持”,或云“待”,或云“天时”,或云“时运”。文章以为“时”当为“时宜”,“樛木之时”即谓君子得福禄合乎时宜,据此分析《樛木》之诗义,可知其为祝福君子的祝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樛木之时” 《樛木》 “时”字 孔子诗论
下载PDF
上博简《诗论》研究现状述评
9
作者 梁大伟 《文教资料》 2018年第27期25-26,47,共3页
上博简《诗论》问世几近二十载,颇受关注,研究成果丰硕,本文着重梳理2000年至今上博简《诗论》的研究现状,并对主要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关键词 上博诗论 现状 评述
下载PDF
浅析上博简《诗论》与《毛诗序》的“志”与“情”
10
作者 张腾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4期87-88,共2页
上博简《诗论》与《毛诗序》同为儒家诗论的重要代表,通过分析二者对于《诗经》中"志"与"情"的两个不同侧重点,来寻找二者在对《诗经》中政治教化与抒情的相似之处,从而体现《毛诗序》在诗学观念上与上博简《诗论... 上博简《诗论》与《毛诗序》同为儒家诗论的重要代表,通过分析二者对于《诗经》中"志"与"情"的两个不同侧重点,来寻找二者在对《诗经》中政治教化与抒情的相似之处,从而体现《毛诗序》在诗学观念上与上博简《诗论》的承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毛诗序》 “志” “情”
下载PDF
关于《诗论》简的编联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春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上博藏简《孔子诗论》,在整理者复原的文本之外,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编联。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如关于留白简的认识和处理,《诗论》的体裁、性质的判断,类序的确定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激烈的争论。
关键词 上博诗论 编联 留白
下载PDF
上博楚简“孔”字试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禤健聪 《古文字研究》 2012年第1期541-546,共6页
上博简《孔子诗论》、《鲁邦大旱》、《子羔》等三篇属同一抄手所为①,其"孔子"合文凡17见,作如下A形:■子羔9上博简整理者释为"孔子"②。但因最初仅公布了后来编为《孔子诗论》简1的一条简文,而字又写法奇特,前所... 上博简《孔子诗论》、《鲁邦大旱》、《子羔》等三篇属同一抄手所为①,其"孔子"合文凡17见,作如下A形:■子羔9上博简整理者释为"孔子"②。但因最初仅公布了后来编为《孔子诗论》简1的一条简文,而字又写法奇特,前所未见,故学者多有疑议,相继出现"卜子"(孔子弟子子夏,名卜商)③和"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之子)④的推测,于字形与史实均各有所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孔子诗论 上博 整理者 孔子弟子
下载PDF
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抒怨论
13
作者 徐正英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0,共15页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内容性质的简文当隶定为“与贱民而怨之”六字。“四重对读”“十三风”文本可发现,各国“贱民”抒写女子爱情婚姻之怨、对统治者腐朽生活之怨、遭受剥削之怨、兵役之怨、流落无依之怨五类作品,确实构成风...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内容性质的简文当隶定为“与贱民而怨之”六字。“四重对读”“十三风”文本可发现,各国“贱民”抒写女子爱情婚姻之怨、对统治者腐朽生活之怨、遭受剥削之怨、兵役之怨、流落无依之怨五类作品,确实构成风诗主体,与孔子的“贱民”抒怨归纳深度契合。由此进而可以考知:历代成说对“十三风”作者身份的认定多不可靠,对部分作品情感指向的定性与文本本义正好相反;“邦风”解评实践是孔子首创“诗可以怨”诗歌功能理论的主要依据,其对“诗歌抒情说”的初创也主要源于对“邦风”抒情特征的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孔子诗论 诗可以怨 情感指向 抒情特征 邦风 作者身份 贱民 诗歌功能
原文传递
上博简《诗论》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补议
14
作者 梅显懋 《历史文献研究》 2009年第1期49-59,共11页
本文参考了学者们对上博简《诗论》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孔子曰"前后文的关系、孔子论《诗》风格及孔子弟子称引孔子语录的习惯等方面,补充论证了《诗论》当为战国思孟学派的诗论著作的观点。《诗论》解《诗》从... 本文参考了学者们对上博简《诗论》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孔子曰"前后文的关系、孔子论《诗》风格及孔子弟子称引孔子语录的习惯等方面,补充论证了《诗论》当为战国思孟学派的诗论著作的观点。《诗论》解《诗》从诗文本本义最基础內容说起,还带有释疑解惑的口吻等特征,表明当时社会上普遍对《诗》意的理解有了深深的隔阂,这与礼乐荒疏、诗乐分离日久有关,再结合专家对《诗论》出土及成书年代的测定,笔者认为:《诗论》当成于战国中期,这与孟子首次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解《诗》观点亦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战国中期 思孟学派
原文传递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看郑玄《绿衣·笺》改字之误——兼论郑玄笺《诗》改字致误的原因
15
作者 梁锡锋 《诗经研究丛刊》 2004年第1期12-19,共8页
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可定《诗经·绿衣》郑玄改'绿'为'祿'有误。其原因在于郑玄拘于以礼说《诗》,抛开诗义,脱离文本,断以已意,致有失焉。此诚不足为训。但毕竟郑学宏通,易字非是臆改,故不可一概否定。且郑玄改字... 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可定《诗经·绿衣》郑玄改'绿'为'祿'有误。其原因在于郑玄拘于以礼说《诗》,抛开诗义,脱离文本,断以已意,致有失焉。此诚不足为训。但毕竟郑学宏通,易字非是臆改,故不可一概否定。且郑玄改字是为了昭著显白作者之志,态度亦甚谨慎。此又当为后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笺《诗》改字 《绿衣》 上博《孔子诗论 失误原因 评价
原文传递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关雎》组诗论发微
16
作者 徐正英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2期88-89,共2页
春秋之前诗乐一体,少见单独评论《诗经》文本的言论。至春秋,随着外交场合“赋诗言志”活动的风行,歌词逐渐走向独立,但其性质为“赋诗断章”,赋者只是根据需要对《诗经》篇中某句的字面意思做出联想、借题发挥,往往与全诗内容主旨本身... 春秋之前诗乐一体,少见单独评论《诗经》文本的言论。至春秋,随着外交场合“赋诗言志”活动的风行,歌词逐渐走向独立,但其性质为“赋诗断章”,赋者只是根据需要对《诗经》篇中某句的字面意思做出联想、借题发挥,往往与全诗内容主旨本身无关,唯征引诗句以佐证说理时方蕴含其对诗句本义的体认,所以评论《诗经》文本整体意涵的言论也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诗断章 《关雎》 赋诗言志 上博《孔子诗论 《诗经》文本 借题发挥 诗乐一体 字面意思
原文传递
上博简《诗论》的说《诗》特点
17
作者 梁大伟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4期46-47,共2页
上博简《诗论》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可见文献的说《诗》方式相比自有一番别样。对于《诗》学传统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其说《诗》方式上的重大突破,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说《诗》的角度、方式和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有... 上博简《诗论》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可见文献的说《诗》方式相比自有一番别样。对于《诗》学传统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其说《诗》方式上的重大突破,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说《诗》的角度、方式和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有构架的、自有的语言体系的说《诗》系统,为后世说《诗》、用《诗》和习《诗》提供了导向和启发。在《诗论》中不仅展现了道德修养、礼仪、情感的关系,而且体现了《诗论》作者对其关联的理性思考和生命体验,其深刻意义就在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诗论 说《诗》特点
原文传递
《诗经·桧风·隰有苌楚》诗旨之又一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湘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上博简诗论》第26件简文的探讨,结合《诗经·桧风·隰有苌楚》的内容,综合诸家说解,考求诗旨。提出此诗含有"得而媒之"之意,并证之以文献,说明这种诗旨的理解是符合诗意及当时风俗的。
关键词 上博简诗论 诗经 诗旨
下载PDF
上博简《诗论》的说《诗》方式
19
作者 梁大伟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6期54-55,共2页
上博简《诗论》是一部《诗》学散论。它对于《诗》学传统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其说《诗》方式上的重大突破,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说《诗》的特点和方式,而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代诗教思想的形成和传承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上博诗论 说《诗》方式 说《诗》特点
原文传递
从出土文献看《诗经·墙有茨》“冓”字的训诂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燕娜 《丝绸之路》 2015年第4期47-49,共3页
关于《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字的训诂,历来众说纷纭。但近年来不少有关"冓"字字形的古文字资料和上孔子诗论》的出土,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线索。从《诗经·墙有茨》形成时代"冓"字字形构造出发,结合上博简《孔... 关于《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字的训诂,历来众说纷纭。但近年来不少有关"冓"字字形的古文字资料和上孔子诗论》的出土,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线索。从《诗经·墙有茨》形成时代"冓"字字形构造出发,结合上博简《孔子诗论》关于诗义的论述,可以判断"冓"字确应为"室"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墙有茨》 上博《孔子诗论 “冓”字训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