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上古声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葆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本主旨在探讨清代学者上古声纽研究学术史,并对其作出总体评价。纵观有清二百余年,顾炎武初悟古无轻唇,毛奇龄始倡声韵兼治,徐用锡论舌上古读舌头,江永以混转释字母与古声扞格,此为古声研究之萌发初探期。戴震定二十位创流转模式,钱大... 本主旨在探讨清代学者上古声纽研究学术史,并对其作出总体评价。纵观有清二百余年,顾炎武初悟古无轻唇,毛奇龄始倡声韵兼治,徐用锡论舌上古读舌头,江永以混转释字母与古声扞格,此为古声研究之萌发初探期。戴震定二十位创流转模式,钱大昕以四个发明立归并模式,段玉裁古双声论多承师说,钱坫以诗经求三代雅声,又李元古声互通说、夏燮字母合用证,此为古声研究之立论创说期。邹汉勋构设诗双声二十纽,章炳麟熔归并与流转于一炉,黄侃略同邹氏,贯通古今音,十九纽与闽南方音冥合。此为古声研究之系统集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声纽 方音 清代学者 古音研究 流转模式 顾炎武 互通 系统集成 古音学 学术史
下载PDF
方以智《通雅》与上古声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远富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3,共6页
方以智的《通雅》对上古汉语声纽进行了探讨,认为上古汉语“唇缝互溷”、舌齿不分、喉牙相混,直接启发了钱大昕等人的上古声纽研究,在古音学史上有先驱之功。
关键词 方以智 《通雅》 上古声纽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上古声纽研究的特点
3
作者 王任赵 乔秋颖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7-70,共4页
民国时期的上古声纽研究,广泛地利用了谐声材料,引进了历史语言学的新方法、新理论,与以往相比,既有材料的拓宽,也有方法的更新,并取得了诸多新的突破,在古音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上古声纽 研究特点
下载PDF
新化邹氏古声二十纽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葆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23,共9页
黄侃的古音学说,无论是赞誉者还是批评者,对其来源并不很清楚。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邹汉勋谓等韵一、四等为古音,此为发明古声十九纽之先导。”潘重规编《黄季刚先生遗书·古韵谱稿》扉页有黄佩亲笔:“十九... 黄侃的古音学说,无论是赞誉者还是批评者,对其来源并不很清楚。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邹汉勋谓等韵一、四等为古音,此为发明古声十九纽之先导。”潘重规编《黄季刚先生遗书·古韵谱稿》扉页有黄佩亲笔:“十九声之说略同于新化邹君,廿八部之说略同于武进刘群。予之韵学,全恃此二人及番禺陈君而成,不可匿其由来也。”钱玄同在《古韵廿八部音读之假定》中认为:“及邹叔绩作《五韵论》,对于佳、耕二部的古读始有新的发明。”罗常培《周秦古音研究述略》中也认为:“清代学者对于古声纽之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均 古音研究 上古声纽 《广韵》 新化 十论 正齿 遗书 乐工
下载PDF
论夏燮的古声合用说
5
作者 李葆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
论夏燮的古声合用说李葆嘉在清代学者上古声纽研究史上,夏燮应占有一席地位。虽有人偶尔提及(晚近有章太炎、黄侃,当代有李新魁等),然皆一笔带过,至今尚未有详细评说,本文试图阐发夏燮的古声学说,探讨其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以... 论夏燮的古声合用说李葆嘉在清代学者上古声纽研究史上,夏燮应占有一席地位。虽有人偶尔提及(晚近有章太炎、黄侃,当代有李新魁等),然皆一笔带过,至今尚未有详细评说,本文试图阐发夏燮的古声学说,探讨其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以补音韵学术史研究之缺失。一、夏燮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齿 钱大昕 夏燮 上古声纽 古音学 《古汉语研究》 偏旁 归并模式 《说文》
下载PDF
论《说文段注》之双声字 被引量:2
6
作者 关长龙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6-59,共14页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堪称历代治"说文学"之最高成就。段氏首创古韵分十七部说,于《说文》每字下注明其古音所属韵部,"俾形声相表里,因声推究,于古形、古音、古义可互求焉。"王念孙誉之为"千七百年来无此作...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堪称历代治"说文学"之最高成就。段氏首创古韵分十七部说,于《说文》每字下注明其古音所属韵部,"俾形声相表里,因声推究,于古形、古音、古义可互求焉。"王念孙誉之为"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做为一部体大思精的"小学"巨著,必然要涉及声纽问题。王国维云:"段王诸儒自定古韵部属,然其言训诂也,亦往往舍其所谓韵而曰双声。"段氏自注亦云"部分以叠韵为重,字音以双声为重。"观段注《说文》,每有指明某某双声者,而其所据之标准并非中古或后世之声类,本文即欲对此做一些董理和归纳,以便了解段玉裁对古声纽系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段注 说文学 上古声纽 段玉裁 发音方法 说文解字注 发音部位 古音 舌音 广韵
下载PDF
论古音十九纽的重新发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葆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作为传统文献音韵学的上古声纽研究之总结─—古音十九纽,在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资料基础之上,有可能恰当地评价其由来与演变。七十年代以来,李方桂、黄典诚、郭锡良的研究,又从结构分布、方言实例、音系投射三方面分别证明了十九纽的... 作为传统文献音韵学的上古声纽研究之总结─—古音十九纽,在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资料基础之上,有可能恰当地评价其由来与演变。七十年代以来,李方桂、黄典诚、郭锡良的研究,又从结构分布、方言实例、音系投射三方面分别证明了十九纽的基本性、实在性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学 黄侃 古音研究 殷商时代 《广韵》 章太炎 郭锡良 母系统 周秦时代 上古声纽
下载PDF
古声不分清浊说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玉秀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2-27,共6页
清浊是中古汉语声纽的一个重要音素,也是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唐以前谈音韵者对清浊的分析却是含混的,或以为清浊是声势的弇侈,或以为是韵的等呼。宋人始以清浊言声纽,《切韵指掌图》卷首列《三十六字母引类清浊图》,《... 清浊是中古汉语声纽的一个重要音素,也是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唐以前谈音韵者对清浊的分析却是含混的,或以为清浊是声势的弇侈,或以为是韵的等呼。宋人始以清浊言声纽,《切韵指掌图》卷首列《三十六字母引类清浊图》,《韵会举要》则有纯清、次清、纯浊、次浊等名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音史 三十六字母 中古汉语 广韵 通假字 清浊别义 上古声纽 指掌图 清音浊音 切韵
下载PDF
关于古音学模糊性研究
9
作者 赵芸 付成波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1-112,共2页
清代古音学研究从古自今,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古音学自身具有一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让构拟法出现具有了必然性。清代的古音研究是为上古典籍服务的,材料模糊与范式精致的矛盾,导致音位取舍由宽至严,这便造成了诸... 清代古音学研究从古自今,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古音学自身具有一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让构拟法出现具有了必然性。清代的古音研究是为上古典籍服务的,材料模糊与范式精致的矛盾,导致音位取舍由宽至严,这便造成了诸家结论多样性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古音学 上古声纽研究 模糊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