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M_S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宋文杰 朱介寿 +3 位作者 程先琼 李海丰 徐华全 顾勤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0-676,共7页
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我们在松潘-甘孜、龙门山地块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剖面正好经过地震震源区映秀,这为研究地震震源区深部结构提供很好的机会。观测剖面自成都龙泉山,途经都江堰、卧龙,终止于新都桥,全长约400km,台站间距5~10k... 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我们在松潘-甘孜、龙门山地块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剖面正好经过地震震源区映秀,这为研究地震震源区深部结构提供很好的机会。观测剖面自成都龙泉山,途经都江堰、卧龙,终止于新都桥,全长约400km,台站间距5~10km,34个流动宽频带地震仪共记录到该时间段内5.5级以上远震事件542个,大于等于6.0级为195个。利用该观测剖面记录到的远震P波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方法来研究汶川M_s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结合地震构造背景的分析,探讨引起这次地震的动力学模式,并由此认识汶川地震的孕育与成因机制。根据震源区地表破裂和余震分布及深部结构的综合分析,可以划出震源区下方的地震断裂带。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界面分布特征,发现松潘-甘孜地块及龙门山推覆体中在20~60km深度存在一个厚度约15~20km的低速中地壳,而四川盆地地壳内不存在低速层。该中地壳内的低速层,是引起中上地壳的推覆运动的滑脱层。2)Moho面自扬子盆地(36~42km)跨龙门山(50km)到松潘-甘孜腹地(62~65km)逐渐加深,跨鲜水河断裂又变浅(60km),说明横跨扬子盆地—龙门山—松潘-甘孜地块的该断裂带是地壳厚度的陡变带。该结果揭示了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是碰撞接触模式,龙门山的推覆构造就是上地壳逆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接收函数法 碰撞接触模式 低速层 上地壳逆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