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可福音》中上帝之国的法律伦理与婚姻伦理
1
作者 查常平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315-322,共8页
本文以《马可福音》中关于法律伦理与婚姻伦理方面的经文为依据,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诠释,指出在以教会为表征的基督徒共同体中,在马可看来,耶稣门徒行动的合法性植根于他们与耶稣的关系。由此,上帝之国的法律伦理得自其子民与耶稣的关联,... 本文以《马可福音》中关于法律伦理与婚姻伦理方面的经文为依据,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诠释,指出在以教会为表征的基督徒共同体中,在马可看来,耶稣门徒行动的合法性植根于他们与耶稣的关系。由此,上帝之国的法律伦理得自其子民与耶稣的关联,以及耶稣与上帝本身的关联;而耶稣的婚姻伦理,则建基于他对上帝造男造女的信仰,植根于他作为神子的身份。这与希腊罗马世界、犹太世界乃至当今世界的伦理观念相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国 法律伦理 婚姻伦理
下载PDF
上帝与上帝之国——《利维坦》中关于上帝的认识
2
作者 杨汲 《新经济》 2019年第12期88-93,共6页
从十七世纪至今,诸多学者对霍布斯关于上帝的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观点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霍布斯理论中关于上帝的认识论方面,涉及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中关于上帝的认知,以此来断定霍布斯的宗教信仰。但很少有学者涉及关... 从十七世纪至今,诸多学者对霍布斯关于上帝的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观点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霍布斯理论中关于上帝的认识论方面,涉及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中关于上帝的认知,以此来断定霍布斯的宗教信仰。但很少有学者涉及关于上帝国(自然的上帝之国与按约建立的上帝之国)中的上帝及其权利的讨论,而这正是理解霍布斯宗教观点的关键。本文认为,霍布斯以自然理性对上帝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明确上帝在上帝国中的地位及权利,以此消除世俗主权者与精神主权者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为其构建绝对主权国家扫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权利 自然的上帝之国 基督教国家 世俗国家
下载PDF
《哈姆莱特》:上帝之国的重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2,共6页
上帝之国的观念在《圣经》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表现出世人对一种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谨守契约是上帝之国得以维系的前提,面对被破毁的国度,除了上帝的救赎外,重建者必须严守神人契约及人际契约,并用虔诚的信仰和自律来除绝罪性,克服人类... 上帝之国的观念在《圣经》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表现出世人对一种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谨守契约是上帝之国得以维系的前提,面对被破毁的国度,除了上帝的救赎外,重建者必须严守神人契约及人际契约,并用虔诚的信仰和自律来除绝罪性,克服人类自身的弱点,才能使这一举世之工得以完成。《哈姆莱特》则演绎了上帝之国从破毁到重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上帝之国 神人契约 人际契约 信仰 自律
原文传递
上帝之国的政治与经济伦理——以《马可福音》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查常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4,共4页
本文以《马可福音》中关于权力与权利方面的经文为依据,通过对于文本的详细诠释,指出地上有形教会中门徒之间在权力与权利方面的正义伦理问题,即在基督徒共同体中,为大的就要做门徒的用人、为首的就是众人的仆人;至于在人与人之间的权... 本文以《马可福音》中关于权力与权利方面的经文为依据,通过对于文本的详细诠释,指出地上有形教会中门徒之间在权力与权利方面的正义伦理问题,即在基督徒共同体中,为大的就要做门徒的用人、为首的就是众人的仆人;至于在人与人之间的权利方面,马可给出的基本原则为:人神关系优先于人与财产的关系,人对于财产的拥有不应当阻碍他做耶稣的门徒。这构成了以教会为表征的上帝之国的核心政治伦理与经济伦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国 政治伦理 经济伦理 基督教共同体 人神关系 财产
原文传递
论《利维坦》中神学与政治的张力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向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学者们对霍布斯政治哲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利维坦》的前半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利维坦》后两卷的内容,为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提出一个全新的解读框架。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固然可以用纯粹世俗化的角度视之,但还可以把这种世俗化铺陈在一... 学者们对霍布斯政治哲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利维坦》的前半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利维坦》后两卷的内容,为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提出一个全新的解读框架。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固然可以用纯粹世俗化的角度视之,但还可以把这种世俗化铺陈在一个更大的神学背景之下。重新解读基督教之于霍布斯不啻是其政治哲学必然的一环,更是其整个政治哲学的框架。纯粹的“尘世之国”,只是上帝过去和未来直接统治人类的“上帝之国”之间的某个阶段,即便这个阶段依然存在着“自然的上帝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宗教 神的政治 上帝之国 圣经解释
下载PDF
《第四十一》:“伊甸园”的复归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静 郑栋鹏 《潍坊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9-60,共2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神论时代随之到来,但神的缺席不是以言辞和口号来例证的。在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看来,彼岸的极乐世界是不可触摸又虚无缥缈的,于是,把"上帝之国"从天上降格到人间,为建立尘世乐园而革命。在《第四十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神论时代随之到来,但神的缺席不是以言辞和口号来例证的。在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看来,彼岸的极乐世界是不可触摸又虚无缥缈的,于是,把"上帝之国"从天上降格到人间,为建立尘世乐园而革命。在《第四十一》中,作者浓涂重抹了"伊甸园"式的荒岛,并寄予全人类以至真至美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论 上帝之国 '伊甸园'
下载PDF
耶稣比喻的诠释:当代研究方法与效应史进路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约翰 《圣经文学研究》 2011年第1期259-282,共24页
耶稣是《新约》里最重要的人物,擅长讲论简短动人、扣人心弦的比喻故事。他的许多比喻是短篇文学杰作,透露出他对上帝之国的睿智见解,深刻而多方面地影响了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几百年来无数圣经学者殚精竭虑,试图用各种方法深入了解并正... 耶稣是《新约》里最重要的人物,擅长讲论简短动人、扣人心弦的比喻故事。他的许多比喻是短篇文学杰作,透露出他对上帝之国的睿智见解,深刻而多方面地影响了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几百年来无数圣经学者殚精竭虑,试图用各种方法深入了解并正确诠释那些比喻,已经取得不少成就。本文从圣经诠释学的高度比较当代学者采用的三大进路,并提出一条新的研究途径,称为"效应史"的进路;然后以"浪子"的比喻为例,说明效应史进路在研究耶稣比喻的意义与诠释圣经过程中能提供何种新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 比喻 上帝之国 圣经诠释 效应史
下载PDF
《列宁》中的“弥赛亚”意识
8
作者 吴静之 彭品荣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苏联早期的革命文学将文学性、革命性和宗教性融为一体,表达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和宗教内蕴。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展现了革命导师列宁的伟大形象。诗文既激发了民众的革命斗志,更契合了俄罗斯民族的宗教想象,同时体现了俄国人的'... 苏联早期的革命文学将文学性、革命性和宗教性融为一体,表达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和宗教内蕴。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展现了革命导师列宁的伟大形象。诗文既激发了民众的革命斗志,更契合了俄罗斯民族的宗教想象,同时体现了俄国人的'弥赛亚'情结。诗人希望列宁带领众人重构'上帝之国',建立世界性的俄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革命性 宗教性 “弥赛亚” 上帝之国
下载PDF
基督教的未来观
9
作者 徐永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5-46,共2页
宗教是社会幻想的变态,是主体自我意识的误解,这一形式是人们在某种异化思想支配下对个人社会实践曲解的结果。基督教认为,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生来有罪;人需要由基督来拯救,而现实的人是由超自然的命运和彼世来预定的一种虚幻之物,人... 宗教是社会幻想的变态,是主体自我意识的误解,这一形式是人们在某种异化思想支配下对个人社会实践曲解的结果。基督教认为,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生来有罪;人需要由基督来拯救,而现实的人是由超自然的命运和彼世来预定的一种虚幻之物,人的生存并不取决于地球的历史。同神的汇合才是人生存的目的,人间生活只是对永恒生活的准备。上帝之国的宗教理想,是所有人类共同向往自由而构想的形式,而且完全是一种理想化的形式。宗教本身并看不出社会的职能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牲,反之,它是有意识地回避社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本身 上帝之国 异化思想 自我意识 教权主义 世来 文化神学 宗教仪式 加尔文 马丁·路德
下载PDF
阶级底调、自然空间与劳动美学:弗朗西斯·李电影研究
10
作者 龚静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英国导演弗朗西斯·李凭借《上帝之国》和《菊石》在近年各大电影节中崭露头角,获得多项提名。这两部影片秉承导演此前短片的现实主义题材和纪实美学,关注下层阶级劳动者,力求真实地表现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在自然和劳动中相爱。
关键词 弗朗西斯·李 上帝之国 《菊石》
下载PDF
受难·复活的祈祷
11
作者 陈企瑞 《天风》 2015年第4期37-37,共1页
救我们脱离罪恶、出死入生的主耶稣基督,你藉着十字架,已经在我们中间行了奇妙的救恩,让我们与你同死同复活,得着新生命、新盼望。主啊,因你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你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你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全然献... 救我们脱离罪恶、出死入生的主耶稣基督,你藉着十字架,已经在我们中间行了奇妙的救恩,让我们与你同死同复活,得着新生命、新盼望。主啊,因你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你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你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全然献上自己为赎罪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基督 新生命 上帝之国 主胜 神和
下载PDF
托马斯·莫尔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12
作者 何万程 雅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22-27,共6页
十六世纪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一1535年),以其名著《乌托邦》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然而,《乌托邦》一书的主旨是什么?怎样评价莫尔这一历史人物?这是几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认为莫... 十六世纪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一1535年),以其名著《乌托邦》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然而,《乌托邦》一书的主旨是什么?怎样评价莫尔这一历史人物?这是几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认为莫尔所处的时代给予他决定性影响:基督教传统教义在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蓬勃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又给了他巨大的冲击,这两种新旧思想的冲突导致了他思想上的二重性。下面我们便具体地论述他的这一思想,以期给莫尔做一个公允的评价。一 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覆亡,使许多古典学者带着希腊、罗马的珍贵典籍文献来到意大利等地,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以狂热的精神投身到古希腊、罗马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思想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基督教精神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上帝之国 学术界争论 典籍文献 历史人物 十六世纪
下载PDF
基督教的政治化理解——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解读基督教的一种基本思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向晨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5,共8页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作用于公共领域,宗教已成为私人信仰问题。然而,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则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图景,其中有一种将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路向,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从历史的线索来看,从马基雅维利到卢梭有一条...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作用于公共领域,宗教已成为私人信仰问题。然而,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则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图景,其中有一种将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路向,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从历史的线索来看,从马基雅维利到卢梭有一条渐进的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思路:马基雅维利深刻领悟了宗教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并从罗马社会汲取思想资源来加以解决;霍布斯和洛克分别对《旧约》和《新约》进行了政治化的解读,以使《圣经》思想符合并服务于现代政治哲学;卢梭最终提出"公民宗教"的概念,汇集了之前各个线索,显示出宗教对于政治社会的全面价值。这些思想揭示了近现代西方社会中基督教的政治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西方社会中政治与宗教、政治稳定与价值形态相互依存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近代政治哲学 罗马宗教 上帝之国 信仰之法 公民宗教
原文传递
具体乌托邦的末世论——解放神学历史观剖析
14
作者 刘春晓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21,共7页
解放神学的历史观是在吸取以往基督教末世论思想、布洛赫乌托邦哲学和马克思历史哲学一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具体乌托邦的末世观、基于拉美处境的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解放理论。这种历史观克服了传统神学把创世与救世相分离、具体... 解放神学的历史观是在吸取以往基督教末世论思想、布洛赫乌托邦哲学和马克思历史哲学一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具体乌托邦的末世观、基于拉美处境的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解放理论。这种历史观克服了传统神学把创世与救世相分离、具体历史与末世承诺相分离的弊端,把创世和救世在历史中统一起来、末世承诺与人类具体历史过程统一起来,明确提出了"历史是一元的"神学一元论历史观。它在神学框架内阐释了实践对于解放的作用,强调经济独立和政治解放以及新人和新社会的诞生,是基督教神学在当代的进步。但其社会主义的主张是出自上帝公义的要求,人的彻底解放是外在于人的彼岸的上帝之国,因此,其根本上仍是一种唯心主义"神义论"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乌托邦的末世论 拉美处境的社会主义 上帝之国 实践
原文传递
末世·危机·救赎——《五号屠场》《世界末日之战》与虚构叙事的伦理关怀
15
作者 秦烨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一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所带来的,是人类的现实生存危机。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存在主体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三卷中,借"疯子"之口大声宣告上帝已死,"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 一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所带来的,是人类的现实生存危机。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存在主体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三卷中,借"疯子"之口大声宣告上帝已死,"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们,最残忍的凶手,如何自慰呢?那个至今拥有整个世界的至圣至强者竟在我们的刀下流血!谁能揩掉我们身上的血迹?用什么水可以清洗我们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号屠场》 冯内古特 《世界末日之战》 布尔特曼 文本世界 教义神学 上帝之国 德累斯顿
原文传递
试析《同观福音书》中耶稣在旷野所受试探的含义
16
作者 孙毅 《宗教研究》 2011年第1期87-98,共12页
耶稣受试探的记载是许多读过圣经福音书的人都十分熟悉的。三卷《同观福音书》都记载了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后,在旷野中受到三个试探的事情。以往对耶稣所受这三个试探的传统解释,基本方法是将其解释为乃是耶稣的人性受到试探,并将其含义... 耶稣受试探的记载是许多读过圣经福音书的人都十分熟悉的。三卷《同观福音书》都记载了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后,在旷野中受到三个试探的事情。以往对耶稣所受这三个试探的传统解释,基本方法是将其解释为乃是耶稣的人性受到试探,并将其含义与人们今天所受到的试探联系起来。例如,将石头变为面包的试探被理解为诱惑耶稣放弃其人性的局限,使用其神性的能力来解决其物质方面的需要;站在殿顶下跳的试探是耶稣所受到的利用其神性追求名声方面的试探;面对万国荣华的试探被看做是耶稣所受到的地位方面的试探。而与此相关的是,耶稣所受的这三个试探常与约翰一书中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音书 上帝之国
原文传递
奥古斯丁与康德自由意志思想的张力
17
作者 张荣 《中国哲学年鉴》 2019年第1期345-346,共2页
德国学者费舍尔(Norbert Fischer)主编了一本研究奥古斯丁和康德思想张力的论文集,主标题为“恩典学乃是理性的致命一跃”。“致命的一跃(salto mortale)”这一术语是康德在《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以下简称《宗教》)中提出来的。费... 德国学者费舍尔(Norbert Fischer)主编了一本研究奥古斯丁和康德思想张力的论文集,主标题为“恩典学乃是理性的致命一跃”。“致命的一跃(salto mortale)”这一术语是康德在《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以下简称《宗教》)中提出来的。费舍尔指出,康德这里明显要和教会信仰及一种恩典学说的解释保持距离,“理性致命的跳跃”意味着:传统的恩典学说使理性窒息了,发生了“致命的倒退”,康德的理性宗教试图和这种观点保持距离。《宗教》就是要挽救理性的生命,或者使宗教理性化,但实际上也是纯化宗教,挽救信仰。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双重挽救。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康德纯粹实践理性和纯粹理性宗教依然必须面对“地上的上帝之国”即伦理共同体的建立问题。在此意义上,理性与恩典“藕断而 丝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纯粹理性 自由意志 宗教理性化 上帝之国 理性宗教 恩典 伦理共同体
原文传递
教育为了什么?
18
作者 埃里克·吉尔 《月读》 2013年第2期45-50,共6页
教育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呢?很明显,你不能完全违背一个人的自然习惯而去引导他。喂养与训练一匹马时,千万要牢牢记住你是在与一匹马打交道,我们不会把它当别的什么对待。但是与人打交道,人们却便会犯迷糊。我们仿佛简直不知道人到底是... 教育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呢?很明显,你不能完全违背一个人的自然习惯而去引导他。喂养与训练一匹马时,千万要牢牢记住你是在与一匹马打交道,我们不会把它当别的什么对待。但是与人打交道,人们却便会犯迷糊。我们仿佛简直不知道人到底是什么东西,人生来是为什么。所以,显然这点是首先要清楚的。人是什么呢?人生一世到头来是为了什么呢?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不管我们嘴上说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国 一匹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