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上德、常德、广德、玄德对价值二元论的超越之疏解
1
作者 赖锡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8,共18页
《老子》“上德”“常德”“广德”“玄德”等思想对价值二元论有着治疗与转化作用。通过对《老子》的上德、常德、广德、玄德进行探讨,并对章句进行疏解与融贯,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由“玄同之道”所领会延伸而来的“玄同之德”的内... 《老子》“上德”“常德”“广德”“玄德”等思想对价值二元论有着治疗与转化作用。通过对《老子》的上德、常德、广德、玄德进行探讨,并对章句进行疏解与融贯,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由“玄同之道”所领会延伸而来的“玄同之德”的内涵,即“消极澄清”和“积极讲明”。“消极澄清”在于厘清《老子》对儒家仁义礼智的批判治疗之心,不在于简单的反道德或纯粹的反价值。“积极讲明”在于阐述《老子》“和光同尘”的慈柔玄德观。《老子》在“德”加了“上”“常”“广”“玄”等独特修辞,目标在于治疗价值的暴力,活化道德的宽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和光同尘 知白守黑 上德 广 浑沌 袭明
下载PDF
论上德下德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黎荔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6-43,共8页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其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道"分为"常道""非常道"的基本观点和阐述了"道"的基本特征,第二大贡献是提出了"道"所生的"德"分...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其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道"分为"常道""非常道"的基本观点和阐述了"道"的基本特征,第二大贡献是提出了"道"所生的"德"分为"上德"、"下德"的学术观点和明道、修道、得道的路径。本文简明扼要地讨论《道德经》的第二大贡献——"上德与下德",通过对《道德经》全文中的道德仁义礼智信全部例句的分析,论证了《道德经》有关"上德"、"下德"的天才发现,探讨历代学人对"上德"、"下德"完整系统的失传与断裂,旨在阐述当下继承"上德"、"下德"的必要性,重建中华文化之中上下连通、天人一体的国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道非常道 上德 无为 上仁 上义 上礼
下载PDF
老子伦理观新探:“上德”与“上善”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可真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50-55,共6页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四句,应解读为"上德不德,是因其有德;下德不失德,是因其无德"。"德"字被用于同人事相关的场合,其通义为"心有所得"。是以"...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四句,应解读为"上德不德,是因其有德;下德不失德,是因其无德"。"德"字被用于同人事相关的场合,其通义为"心有所得"。是以"道"还是以"德"为伦理标准,这是"上德"与"下德"的分际所在。区分"上德"与"下德"是为"圣人之治"提供理论依据,其伦理意义在于倡导朴实之"德",反对虚伪之"德"。"上德"之朴实,是因其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公平之德;"下德"之虚伪,是因意有所偏,行有所弃,不能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不公平之德。倡扬公平之德是老子伦理观之主要特色。能履行公平之德,方是"上善"。"上善"是"上德"在实践中的体现。"上善若水"是"上德"的实践原则,它要求:(1)像水之善利万物那样善待一切人;(2)像柔弱的水那样不与万物相争;(3)像善于居下的水那样谦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德 公平 上善
下载PDF
“上德若谷”与和谐人生 被引量:1
4
作者 葛荣晋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1期73-78,共6页
《]老子》"上德若谷"命题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其中引申出的"无弃人"、"无弃物","自知者明","报怨以德","宠辱不惊"等美德,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 老子 上德若谷 和谐人生
下载PDF
老子“上德若谷”的宽容思想
5
作者 许建良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2,141,共9页
基于"容"与"谷"在字形上的相通,老子宽容的运思也多昭示在对"谷"的规定里,其特征就是"上德若谷"。它与道相通,处在盈满的状态,是实现长久的一个环节,由于处下而吸纳细流,又成为江海的一个条件... 基于"容"与"谷"在字形上的相通,老子宽容的运思也多昭示在对"谷"的规定里,其特征就是"上德若谷"。它与道相通,处在盈满的状态,是实现长久的一个环节,由于处下而吸纳细流,又成为江海的一个条件;之所以要宽容则在于宇宙的相对性,一切都在关系之中,没有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人们宽容行为来应对不同的处境,从而达到最大的合力,形成和谐的联动秩序。这些对我们今天面临的人际关系疏离危机的消解,无疑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容谷 上德
下载PDF
“上…”“下…”之分——《老子》“上德不德”章探微
6
作者 黄圣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8-84,共7页
《老子》"上德不德"章中存在着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对此体系,我们可以作出"上…"、"下…"之分。所谓"上…"者,指"道→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之迭为体用关系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所谓&q... 《老子》"上德不德"章中存在着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对此体系,我们可以作出"上…"、"下…"之分。所谓"上…"者,指"道→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之迭为体用关系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所谓"下…"者,则指这一观念体系中彼此间体用关系的散解,并因此分别沦落为"下德""下仁""下义"和"下礼"。分析这一价值观念体系,对于我们把握《老子》在处理儒、道等关系时的双重维度具有重要的分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上德
下载PDF
从“无为而治”到“上德不德”:老子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资沛 杨玉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26,共5页
在"天人合一"的观念背景下,老子主张君王应效法"天道",实行"无为而治",这同时也意味着"天道"对君主权力的节制与规范。针对烦冗的道德礼法和独断的贤能教化,老子又提出"上德不德"。... 在"天人合一"的观念背景下,老子主张君王应效法"天道",实行"无为而治",这同时也意味着"天道"对君主权力的节制与规范。针对烦冗的道德礼法和独断的贤能教化,老子又提出"上德不德"。其预想的上德之人,不轻易做价值判断,不参与任何具有潜在危害的道德论证,以免造成对他人的意志强制和道德绑架,而走向仁义忠信的对立面。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实行"无为而治"的君王即是"上德不德"之圣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上德不德"则是对"无为而治"的进一步阐释,亦是其政治哲学的继续与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上德 老子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上德小叶紫檀济南展厅开业人气爆棚 首家专业紫檀手串品牌进军全国
8
《中国宝玉石》 2015年第3期176-176,共1页
终于等到你!5月1日,上德小叶紫檀济南展厅盛大开业!上午十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上德小叶紫檀济南展厅开业仪式隆重举行。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来自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河南等全国各地的加盟商朋友齐... 终于等到你!5月1日,上德小叶紫檀济南展厅盛大开业!上午十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上德小叶紫檀济南展厅开业仪式隆重举行。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来自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河南等全国各地的加盟商朋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开业当天,现场有隆重的剪彩仪式、醒狮点睛,还有各式文艺演出,南师表演、模特走秀、舞蹈、古典民乐演奏…节目精彩纷呈,堪称视听盛宴!更有扫码关注送奖品、整点抽奖、优惠特购等超值福利,场外场内交互进行,奖品狂送不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德 剪彩仪式 视听盛宴 现场气氛 南师 文艺演出 栏目主持人 孙超 《每日新闻》 齐鲁电视台
下载PDF
《老子》“上德”论
9
作者 翁莉菲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老子》一书中“上德”凡三见,此三处“上德”均解作“最上等道德”之义。“上德”之人是具有“无欲无为”及“司契非司徹”内涵的一类人。于心存此“德”之人而言,不仅在处事上易实现“无以为”之效,且能把握住“道”“德”“仁”“... 《老子》一书中“上德”凡三见,此三处“上德”均解作“最上等道德”之义。“上德”之人是具有“无欲无为”及“司契非司徹”内涵的一类人。于心存此“德”之人而言,不仅在处事上易实现“无以为”之效,且能把握住“道”“德”“仁”“义”“礼”的品质,使五者皆不失。欲成为“上德”之人,即要做到为“无为”之法和施“不德”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上德:基本内涵 现实意义 实现方式
下载PDF
汉简本“下德为之而无以为”的衍文性质探析——与白奚先生商榷
10
作者 钟琼 张剑伟 《天中学刊》 2023年第5期87-92,共6页
“上德不德”章是帛书本、西汉竹简本、严遵本《老子》的首章,也是通行本“德经”的首章。白奚先生说《解老》所引《老子》本章经文存在“挑选部分语句”的情况是不成立的。白奚先生为证明“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是《老子》原文,对王弼注... “上德不德”章是帛书本、西汉竹简本、严遵本《老子》的首章,也是通行本“德经”的首章。白奚先生说《解老》所引《老子》本章经文存在“挑选部分语句”的情况是不成立的。白奚先生为证明“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是《老子》原文,对王弼注文有过度理解之嫌,所持论据个别失之牵强。白溪先生依据汉简本认定“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是《老子》原文,而事实上则是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解老》 上德 自然无为
下载PDF
道家伦理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斯奋 刘启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10,共6页
本文认为 ,道家伦理对于世纪之交中国的道德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起到一种社会“制衡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其现代意义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贵生保真 ,顺任自然的伦理原则 ;二是“上德若谷”、“为而弗争”的宽容精... 本文认为 ,道家伦理对于世纪之交中国的道德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起到一种社会“制衡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其现代意义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贵生保真 ,顺任自然的伦理原则 ;二是“上德若谷”、“为而弗争”的宽容精神 ;三是超越生死、化同大道的人格追求 ;四是合理的个体主义理念 ;五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道家伦理的研究 ,将其精华有选择、有目的地改造、整合到当前正在建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伦理 建构 贵生保真 上德若谷 个体主义
下载PDF
《老子·三十八章》“上”“上德”探微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耿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2,共8页
在《老子·三十八章》中,"上"表示态度,意思是崇尚、重视;"上德",即崇尚本源之德。"上德"与"下德"作为两种对"德"的态度,其根本区别在于是"无以为"还是"有以为&q... 在《老子·三十八章》中,"上"表示态度,意思是崇尚、重视;"上德",即崇尚本源之德。"上德"与"下德"作为两种对"德"的态度,其根本区别在于是"无以为"还是"有以为",或者说有无功利性目的。"上德"涵括"上仁","下德"涵括"上义"、"上礼"。"仁""义""礼"是一种价值,而"上仁""上义""上礼"是一种价值实现的方式,老子反对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有以为"的价值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上德 价值观念
原文传递
《老子·德经》首章的文本与义理问题——兼论老子哲学与周代思想传统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树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6,共11页
《德经》首章是《老子》书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它不仅关乎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还涉及老子哲学的渊源和背景。简帛《老子》的出现为重新考察此章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综考可知,帛书此章更有可能反映《老子》之旧貌。此章整体上是总分总的架... 《德经》首章是《老子》书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它不仅关乎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还涉及老子哲学的渊源和背景。简帛《老子》的出现为重新考察此章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综考可知,帛书此章更有可能反映《老子》之旧貌。此章整体上是总分总的架构,内在理路严谨。尤需注意的是,这里蕴含着老子对行为动机问题的独特思考,在帛书以后诸本中,由于语句增衍,此等义理一直得不到清晰的反映。此章所论富含批判意识,但老子所面向的应该不是儒家,而是西周以来以“德”为核心的思想传统。周代思想传统是老子和孔子共同的文化资源,对此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转化方式,客观上造成某些方面儒道对立的结果。关于《老子》篇序,目前无法断定原本必是“德道经”的结构,但《德经》在前的简帛本更能提醒我们注意到老子哲学和周代思想传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首章 简帛《老子》 上德 周代思想传统
下载PDF
道家伦理传统与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玉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需要借鉴道家优良伦理道德传统 ,并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
关键词 公民道建设 道家伦理 '不争之' '上德若谷' '守柔曰强' '知足'
下载PDF
老子“报怨以德”别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铁山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9-72,共4页
自古及今,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对于老子"报怨以德"的解读,偏误不少。原因或是对《老子》思想缺乏全面了解,或是对孔子"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缺乏深入分析,或是对"德""直""道"... 自古及今,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对于老子"报怨以德"的解读,偏误不少。原因或是对《老子》思想缺乏全面了解,或是对孔子"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缺乏深入分析,或是对"德""直""道"等汉字的多义性、哲理性缺乏深入认知。从汉字学入手,通过对于"德""直""道"等字构形的汉字学分析,联系老子关于"道""德"的哲学规定及其关系阐释,可以得出"报怨以德"乃是以"尊道"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主体实力为后盾的理性的关系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怨以 汉字学 之容 惟道是从 上德
下载PDF
《老子》哲学“德”论探察
16
作者 郭美星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老子从道德与万物的关系以及道与德之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德"之重要性。在老子看来,有德者方能体道,无德者即无道。他还从"上德"与"下德"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qu... 老子从道德与万物的关系以及道与德之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德"之重要性。在老子看来,有德者方能体道,无德者即无道。他还从"上德"与"下德"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告诫。在看到了大道废弃之后世人德行的丧失,他提出了"失道而后德"的观点,目的是希望世人能够知德守德、修德行德、积德成德,以德的修行回归道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德 有为 无为
下载PDF
“上德若谷”与潇洒人生
17
作者 葛荣晋 《中国道教》 2008年第6期27-30,共4页
每个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中“潇洒走一回”,具有“上德若谷”的品德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要求在待人接物上,应具有宽宏、宽容、忠厚、大度的品格,切忌待人接物尖酸、刻薄,心胸狭隘。宽容美德,是构建潇洒人生的重要保证。宽则得人,宽则... 每个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中“潇洒走一回”,具有“上德若谷”的品德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要求在待人接物上,应具有宽宏、宽容、忠厚、大度的品格,切忌待人接物尖酸、刻薄,心胸狭隘。宽容美德,是构建潇洒人生的重要保证。宽则得人,宽则得福,宽则得乐。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所以“坦荡荡”,是因为他们跳出了“小我”;小人“常戚戚”,愁眉苦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德若谷” 人生旅途 潇洒 待人接物 “小我” 宽容 君子 小人
原文传递
“无为”之“德”:老子哲学的政治关怀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秋明 《理论与现代化》 2019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于对前时代"德"观念的反思和批判,老子创立了由"自然之道"通往"无为之德"的"玄德"观念体系,该体系通过对"下德"("伪德")的思辨性重建,推动传统"德"观念进入... 基于对前时代"德"观念的反思和批判,老子创立了由"自然之道"通往"无为之德"的"玄德"观念体系,该体系通过对"下德"("伪德")的思辨性重建,推动传统"德"观念进入形上状态,摆脱了孔儒哲学的"教化性"倾向,使"德"观念回归于自然理性状态,开启了中国思辨哲学之先河,为中国政治哲学树立了全新理念。"无为"根本之意在于"勿妄为",它要求减少强制、慎战惜战、节制私欲、拒斥"伪德"。追寻老子哲学的政治关怀,并发掘其"无为"之"德"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政治改革和政治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经》 无为 上德 政治关怀 现代化 借鉴价值
下载PDF
“德”的镜像:老子思想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丽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在道家代表性人物老子思想中,“德”被赋予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从哲学层面解读老子之“德”,如同打开了一幅层次分明且内涵丰富的“镜像”。首先,本体论意义上的“玄德”是万物得道以生成的内在基础,于人即得于道的“性”;其次,方法论... 在道家代表性人物老子思想中,“德”被赋予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从哲学层面解读老子之“德”,如同打开了一幅层次分明且内涵丰富的“镜像”。首先,本体论意义上的“玄德”是万物得道以生成的内在基础,于人即得于道的“性”;其次,方法论意义上的“修德”,圣人体道修“德”的目的是“修身”乃至“修天下”;最后,伦理学意义上的“上德”,“上德不德”,在社会中具体展开为仁、义、忠、信等德目,这些德目均具有复归“上德”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透过老子之“德”的镜像,既能深化对道家思想的认识,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上德
下载PDF
论《浮士德》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建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8-115,共18页
《浮士德》的作者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8月28日,他出生于美因河畔的帝国自由城市法兰克福,1832年3月22日逝世于魏玛。在他诞生的时候,欧洲还处在以专制主义和启蒙运动为标志的时代,在他晚年的时候,... 《浮士德》的作者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8月28日,他出生于美因河畔的帝国自由城市法兰克福,1832年3月22日逝世于魏玛。在他诞生的时候,欧洲还处在以专制主义和启蒙运动为标志的时代,在他晚年的时候,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几乎在欧洲的所有的国家占有主宰地位,在他逝世的时候,法国大革命,德意志帝国的解体和拿破仑的失败已经过去多年了。这些世界性的事变,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歌德作为一个诗人、思想家,对此十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 魔鬼 海伦 靡非斯特 悲剧 书斋 作品 悲观主义 上德 瓦格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