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齐、楚设喻论《子虚上林赋》的大一统主旨 被引量:1
1
作者 邓稳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42-47,共6页
司马迁评《子虚上林赋》“卒章归之节俭,因以风谏”,考司马相如此赋作于建元三年之前,其时及此前汉廷并无奢侈之虞,且与相如《难蜀父老》等文思想不合。从齐、楚设喻的角度,即从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所代表的实体楚国、齐国、汉廷论析... 司马迁评《子虚上林赋》“卒章归之节俭,因以风谏”,考司马相如此赋作于建元三年之前,其时及此前汉廷并无奢侈之虞,且与相如《难蜀父老》等文思想不合。从齐、楚设喻的角度,即从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所代表的实体楚国、齐国、汉廷论析,可知《子虚上林赋》主旨在“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东方诸侯齐、楚臣服于西方天子,在文学层面上促成华夏民族统一精神的实现;天子“出德号,省刑罚……与天下为始”则把华夏民族的统一理想置于高远、坚实的文明基础之上。司马相如与董仲舒、公孙弘等共同促进了汉朝由黄老无为之治向“彬彬多文学之士”的文治政府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上林赋 齐、楚设喻 大一统
下载PDF
司马相如《上林赋》、《大人赋》作年考辨 被引量:9
2
作者 龙文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大人赋》作于元狩五年武帝因“病鼎湖”而沉迷神仙方术之后...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大人赋》作于元狩五年武帝因“病鼎湖”而沉迷神仙方术之后、相如病免家居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上林赋》《大人》作年
下载PDF
从“太子读本”“诸侯读本”到“天子读本”——论《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对刘彻的精神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程世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刘彻"为太子闻乘名",一即位就"征乘",表明枚乘作品曾给刘彻带来特别的阅读体验。《七发》对楚太子宫闺生活的批判以及阐扬知性生活的主旨,显示出作为太子精神读本的意义。《子虚赋》为司马相如在梁府时所作,表达出... 刘彻"为太子闻乘名",一即位就"征乘",表明枚乘作品曾给刘彻带来特别的阅读体验。《七发》对楚太子宫闺生活的批判以及阐扬知性生活的主旨,显示出作为太子精神读本的意义。《子虚赋》为司马相如在梁府时所作,表达出劝诫藩王禁淫守职的时代要求,堪称为"率多骄淫失道"的诸侯精神读本。《上林赋》对天子校猎至壮的铺叙,对天子往而知返形象以及大一统文化中国形象的描画,诸如此类,堪称为"明天子之义"的天子精神读本。刘彻由太子时对《七发》的阅读到建元三年(前138年)前后对《子虚赋》《上林赋》的阅读,构成了由"太子读本"到"诸侯读本""天子读本"的阅读史。在初为天子的第一个六年中,刘彻遭受了以儒学建元的失败,但以不自觉方式拉开了以大赋建元的时代大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发》 《子虚 上林赋 刘彻
下载PDF
《子虚赋》、《上林赋》:大一统思想的文学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春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4-86,共3页
《子虚赋》、《上林赋》以文学的形式,客观地阐释了汉代鼎盛时期走向大一统的历史必然。主要表现在赋中的"巨丽之美"的描绘和讽谕的意图,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与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异曲同工。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讽谕 巨丽之美 大一统
下载PDF
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征
5
作者 辛保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4-38,共5页
《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成就是①行文铺张扬厉,结构规模宏大,②词汇丰富华丽,描写形象细腻;③风格阳刚壮美,间以阴柔俊秀;④语言或整或散,音韵和谐悦耳.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艺术成就 汉大 乌有先生 云梦泽 林苑中 劝百讽一
下载PDF
《上林赋》的地理虚夸
6
作者 徐明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1-63,共3页
司马相如的大赋铺陈体物不无杜撰虚夸之弊,其《上林赋》更突出地表现为地理区域范围、界限的虚夸。为了压倒《子虚赋》中所体现的诸侯声势,彰显天子声威,作者在《上林赋》中对天子上林苑的范围、界限进行了模糊处理与极力虚夸。把有限... 司马相如的大赋铺陈体物不无杜撰虚夸之弊,其《上林赋》更突出地表现为地理区域范围、界限的虚夸。为了压倒《子虚赋》中所体现的诸侯声势,彰显天子声威,作者在《上林赋》中对天子上林苑的范围、界限进行了模糊处理与极力虚夸。把有限的边徼引向辽远的外方,借以突显普天王土的帝国气象与天子声威。由此形成了宏伟浪漫的审美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上林赋 地理 虚夸
下载PDF
《离骚》与《上林赋》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异同
7
作者 廖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9-41,共3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品,《离骚》与《上林赋》都依照作者的主观意识的流淌进行创作,表现出超凡的想象力,深刻地传达了作者热烈奔放的爱国主义热情。但是,由于二者创作时代的不同以及文学的发展变化,《离骚》与《上...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品,《离骚》与《上林赋》都依照作者的主观意识的流淌进行创作,表现出超凡的想象力,深刻地传达了作者热烈奔放的爱国主义热情。但是,由于二者创作时代的不同以及文学的发展变化,《离骚》与《上林赋》的浪漫主义手法又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上林赋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下载PDF
试探田猎赋的奠基历程——从《七发》到《子虚上林赋》 被引量:1
8
作者 袁世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11,共6页
在对先于汉赋的经史子集作品中田猎题材的发展状况有所概述的基础上,认为田猎题材在汉赋中发展到鼎盛,从枚乘《七发》到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所呈现出的奠基历程功不可没。《七发》作为田猎赋的先声之作,其所开启的程式化创作思路、... 在对先于汉赋的经史子集作品中田猎题材的发展状况有所概述的基础上,认为田猎题材在汉赋中发展到鼎盛,从枚乘《七发》到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所呈现出的奠基历程功不可没。《七发》作为田猎赋的先声之作,其所开启的程式化创作思路、铺陈的艺术、极致的美学追求和欲抑先扬的讽刺艺术,在被《子虚上林赋》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趋于定形和成熟,以其模板式影响奠定了后世田猎赋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猎 奠基历程 《七发》 《子虚上林赋 模板式影响
下载PDF
《子虚上林赋》旧注考辨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清仙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8-54,共7页
古来注《子虚上林赋》者多。经过文献勾索,共整理出25家先唐旧注。这些旧注中有3家是因注《史记》而注的:徐广、裴骃、褚诠之。有17家是因注《汉书》而注的。另有5家专门的注释:张揖、司马彪、郭璞、邹诞生、陈国武。尤其是这5家专注,... 古来注《子虚上林赋》者多。经过文献勾索,共整理出25家先唐旧注。这些旧注中有3家是因注《史记》而注的:徐广、裴骃、褚诠之。有17家是因注《汉书》而注的。另有5家专门的注释:张揖、司马彪、郭璞、邹诞生、陈国武。尤其是这5家专注,对于重新认识《子虚上林赋》的分篇与定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上林赋 旧注 考辨
下载PDF
《子虚赋》《上林赋》的动物展列与文学新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振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15,共8页
物类展列是汉大赋的重要特征,汉大赋的形成、发展与功能演变皆与物类展列密切相关。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以大量的展列和鲜明的特征成为汉大赋物类展列系统中的典型。将《子虚赋》《上林赋》置于先秦两汉时期物类描写的视域... 物类展列是汉大赋的重要特征,汉大赋的形成、发展与功能演变皆与物类展列密切相关。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以大量的展列和鲜明的特征成为汉大赋物类展列系统中的典型。将《子虚赋》《上林赋》置于先秦两汉时期物类描写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赋在展列数量、展列形式、展列功能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形成物类书写的新模式,代表了汉大赋物类书写的最新成就,并展示了赋体讽谏功能与创作生态之间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子虚 上林赋 讽谏策略
下载PDF
论《子虚赋》和《上林赋》结构方式及言说方式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11
作者 张旭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5-126,共2页
通过分析《子虚赋》、《上林赋》的内部结构方式来探讨其风格的形成因素。形成其弘丽风格的结构方式有抑此扬彼、劈插翠嶂,前后那碾、雕虫篆刻、一箭双雕、以朴养灵六种为主的方法。这六种方法两相映衬、加意形容以增加气势、丰富描写... 通过分析《子虚赋》、《上林赋》的内部结构方式来探讨其风格的形成因素。形成其弘丽风格的结构方式有抑此扬彼、劈插翠嶂,前后那碾、雕虫篆刻、一箭双雕、以朴养灵六种为主的方法。这六种方法两相映衬、加意形容以增加气势、丰富描写层次,从而铸就恢弘富雨的风格。温雅从结构来说,与大赋先劝后讽的结构和谲谏的言说方式是有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结构 言说方式 风格
下载PDF
谈《子虚赋》、《上林赋》的矛盾艺术效应
12
作者 王思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S2期30-31,44,共3页
《子虚赋》、《上林赋》好似一出戏的两幕,第一幕以齐、楚矛盾为主,子虚、乌有竞相夸饰争胜;第二幕以天子同诸侯的矛盾为主,亡是公批判齐楚诸侯和子虚、乌有,力推天子。在这出戏中,自从子虚先生的夸饰开了头,夸饰争胜就陷入了连锁反应,... 《子虚赋》、《上林赋》好似一出戏的两幕,第一幕以齐、楚矛盾为主,子虚、乌有竞相夸饰争胜;第二幕以天子同诸侯的矛盾为主,亡是公批判齐楚诸侯和子虚、乌有,力推天子。在这出戏中,自从子虚先生的夸饰开了头,夸饰争胜就陷入了连锁反应,而且争胜的形式很特别。乌有先生一面以伦理的武器批判子虚先生“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实乃“彰君恶而伤私义”,一面又极夸齐国苑囿之大——“吞若云梦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随之而来的亡是公也同样先拿出仁义之道,批判子虚、乌有“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接着他也大夸天子苑囿之大,围猎之盛,最后落入了夸耀天子解酒罢猎,普施仁义于天下的美举。而子虚、乌有听后为之“愀然改容,超若自失”,表示见教受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赋 《子虚 武器批判 政治倾向 淫乐 作者要求 伦理 仁义之道 诸侯 精神上的胜利
下载PDF
《子虚赋》《上林赋》考辨——与龚克昌同志商榷
13
作者 谌东飚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0-73,共4页
龚克昌同志在《(天子游猎赋)辨》(见《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以下简称龚文)一文中,认为《文选》所收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应称为《天子游猎赋》,萧统不应该把它分成两篇,并认为除《天子游猎赋》之外,司马相如还另有《子虚... 龚克昌同志在《(天子游猎赋)辨》(见《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以下简称龚文)一文中,认为《文选》所收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应称为《天子游猎赋》,萧统不应该把它分成两篇,并认为除《天子游猎赋》之外,司马相如还另有《子虚赋》和《上林赋》。对龚文这些看法,笔者不敢苟同。今不揣鄙陋,粗陈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龚克昌 《文选》 《西京杂记》 《文学遗产》 三都 首引 龚文
下载PDF
苏轼《前赤壁赋》对司马相如《上林赋》的接受
14
作者 宋贤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1-76,共6页
司马相如文学作品的接受,实际上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利用自己特定的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创新。苏轼《前赤壁赋》在主客问答的体式、铺排爽丽的语言、自由超逸的审美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方面,对司马相如《上林赋》有所借鉴。... 司马相如文学作品的接受,实际上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利用自己特定的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创新。苏轼《前赤壁赋》在主客问答的体式、铺排爽丽的语言、自由超逸的审美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方面,对司马相如《上林赋》有所借鉴。就具体创新而言,苏轼自为主客设笔,简化了篇章结构,摒弃了古赋繁琐的语言形式,赋予作品旷达淡泊的审美情怀和开放通透的文化心态。《前赤壁赋》对《上林赋》的接受,提升了苏轼的文赋技巧和思想境界,影响深远,洵有探讨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苏轼 文学接受 上林赋 《前赤壁
下载PDF
从“上林赋热”看古装剧中古典文学在当下的传播
15
作者 邱静静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8期30-32,共3页
古装剧《周生如故》的播出掀起了“抄上林赋,得心上人”的热潮。受主观解读和短视频强大传播力的影响,短短一句“色授魂与,心愉于侧”使《上林赋》几乎与爱情画上等号,引起广泛追捧。无论是根据原著改编的剧作,还是台词中加入楚辞、汉... 古装剧《周生如故》的播出掀起了“抄上林赋,得心上人”的热潮。受主观解读和短视频强大传播力的影响,短短一句“色授魂与,心愉于侧”使《上林赋》几乎与爱情画上等号,引起广泛追捧。无论是根据原著改编的剧作,还是台词中加入楚辞、汉赋等古代文学元素增添文化底蕴的剧作,都对古典文学作品在当代的传播产生了利弊参半的效果。文章对比、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古装剧案例,探索古装剧中增强古典文学正向引导力的路径,从而明确古典文学在古装剧中的有效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赋 古装剧 古典文学 传播
下载PDF
浅论汉大赋《子虚赋》《上林赋》虚构品质
16
作者 李佳羲 《海外文摘》 2021年第8期15-16,共2页
虚构品质是汉大赋显要的特征。在楚辞中,已依稀可见虚构踪迹,汉赋递承于屈骚,成体于宋赋,崇重于相如。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上林赋》,虚构品质全然显现,后世作者争相规仿。汉代大赋虚构品质含人物虚构、情节虚构、场景虚构,形成了... 虚构品质是汉大赋显要的特征。在楚辞中,已依稀可见虚构踪迹,汉赋递承于屈骚,成体于宋赋,崇重于相如。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上林赋》,虚构品质全然显现,后世作者争相规仿。汉代大赋虚构品质含人物虚构、情节虚构、场景虚构,形成了大赋文体虚廓夸饰的艺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大 虚构品质 《子虚 上林赋
下载PDF
《子虚》《上林》二赋分篇问题考论
17
作者 兰雨欣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100,共6页
《子虚》《上林》二赋原为一篇,其本名是《上林赋》。“子虚赋”与“天子游猎赋”有时作其代称使用,但并非其正式名称。《文选》将二赋分篇、重新命名有双重考虑:一是削减单篇篇幅,满足分卷需要;二是突出各门主题与赋作的文采。《子虚... 《子虚》《上林》二赋原为一篇,其本名是《上林赋》。“子虚赋”与“天子游猎赋”有时作其代称使用,但并非其正式名称。《文选》将二赋分篇、重新命名有双重考虑:一是削减单篇篇幅,满足分卷需要;二是突出各门主题与赋作的文采。《子虚赋》原稿的语言与今《子虚赋》类似,内容与今《上林赋》类似;佚失于东汉之后、南宋之前,其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文选》 分篇
下载PDF
圣域的图写:从《上林赋》到《上林图》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思豪 许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05,共12页
《上林图》图绘"上林",图像源自"上林"文学的元典司马相如《上林赋》。《上林图》的整体结构及具体场景描绘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图案化倾向,《上林图》取法《上林赋》,"不失赋中一语",二者布局经营若合符契... 《上林图》图绘"上林",图像源自"上林"文学的元典司马相如《上林赋》。《上林图》的整体结构及具体场景描绘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图案化倾向,《上林图》取法《上林赋》,"不失赋中一语",二者布局经营若合符契。赋家与画师审美对接点在一"观"字,于"象"和"义"的取舍虽各有侧重,但在事物的布置与壮阔场景的安排上画法与赋法相通,这是《上林图》的独特之处。《上林赋》的历史功用及意义在"圣域"描绘与帝王奢享之间渗入"讽谏"传统,而《上林图》对"圣域"的图画以及后人的对图题咏,均将"上林"视为历史批评的文化"真身",甚至成为衡量君王贤能与否的标准。赋写图像,因赋绘图,由图派生诗文题咏,在语象与图像的"转译"之间,展现了图写文学与复叙历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域 上林赋 上林图》 图像 语象
原文传递
《子虚赋》、《上林赋》:艺术转型与新范式的确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志刚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106,159-160,共11页
《子虚赋》、《上林赋》在写作时间上跨越十年。十年间,汉代中央王朝与诸侯关系巨变,司马相如本人的经历与认识都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作品中所表现的使臣意识、汉家意识和审美取向有明显的转换。《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文坛确立了... 《子虚赋》、《上林赋》在写作时间上跨越十年。十年间,汉代中央王朝与诸侯关系巨变,司马相如本人的经历与认识都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作品中所表现的使臣意识、汉家意识和审美取向有明显的转换。《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文坛确立了新的艺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艺术转型 艺术范式 司马相如 汉代文学
原文传递
《子虚》《上林》赋的分篇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踪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将《史记》《汉书》所载之《天子游猎赋》分为《子虚》《上林》两篇,后人多从之。自宋人王观国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子虚》《上林》实为一篇赋,不宜加以割裂,所论不无道理。但从本质上讲,《子虚》《上林...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将《史记》《汉书》所载之《天子游猎赋》分为《子虚》《上林》两篇,后人多从之。自宋人王观国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子虚》《上林》实为一篇赋,不宜加以割裂,所论不无道理。但从本质上讲,《子虚》《上林》赋的分篇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使赋题与内容的对应更为准确,而且有效地遏制了《天子游猎赋》在先唐时期异名繁多、指称混乱的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从混沌走向精确、从含糊走向明晰的历史进程。《子虚》《上林》之名行用已久,自然不宜进行更改或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虚 上林赋 分篇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