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1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0例替牙期伴口呼吸的安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值作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0例替牙期伴口呼吸的安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值作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患者鼻咽部的骨性鼻咽(PNS-Ba)和软腭至软腭后咽壁距(SPP-SPPW)与治疗前比较增大了2.37mm和2.46mm。悬雍垂尖-中咽壁距(U-MPW)、舌咽部最小距离(P-T)和后气道间隙(TB-TPPW)与治疗前相比较都有明显增加,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软腭与舌接触长度(UC-LC)、舌体长(V-T)和舌体高(TD-VT)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软腭至腭平面角(PNS-U/PP)则较治疗前减小(P<0.05);舌骨至下颌平面(H-MP)、眼耳平面(H-FH)和蝶鞍的垂直距离(H-Sver)等测量值减少。而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H-C3hor)明显增加,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ionator矫治器通过下颌骨的向前移位和对舌肌的训练,能改变舌低位,并能使舌骨向前向上移位,咽部矢状径扩大,有利于口呼吸方式向鼻呼吸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矫治器 口呼吸 儿童 上气道周围结构
下载PDF
矫治器治疗OSAHS疗效、上气道及周围结构形态研究
2
作者 路健 周玮 +6 位作者 高莹卉 刘霖 封净 杨乐 马婷 王少 张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定制可调式和架定位式两种下颌前伸式矫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MAD)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睡眠状况、下颌骨位置、上气道大小、舌骨... 目的对比分析定制可调式和架定位式两种下颌前伸式矫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MAD)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睡眠状况、下颌骨位置、上气道大小、舌骨位置及主观评分。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80例轻中度成人OSAHS患者,随机分为A组:定制可调式MAD,B组:架定位式MAD,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主、客观指标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A、B两种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除了睡眠监测指标眼动期、浅睡期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下齿槽座点-鼻根点垂距(B-N′)A组由(5.53±1.66)mm减小至(4.93±1.75)mm,P<0.001;B组由(5.99±1.45)mm减小至(5.27±1.39)mm,P<0.001。颏前点-鼻根点垂距(Pog-N′)A组由(19.33±3.26)mm减小至(18.08±1.54)mm,P=0.021;B组由(20.11±2.14)mm减小至(18.40±1.54)mm,P<0.001。下颌第一磨牙点-腭平面垂距(Lm-PP)A组由(27.00±1.49)mm减小至(26.36±1.78)mm,P<0.001;B组由(27.93±1.44)mm减小至(27.33±1.64)mm,P<0.001。下颌切牙点-腭平面垂距(Li-PP)A组由(23.93±1.97)mm增大至(24.83±1.72)mm,P<0.001;B组由(24.49±2.84)mm增大至(25.22±2.79)mm,P<0.001。舌骨-颈椎前平面垂距(H-VL)A组由(30.59±2.07)mm增大至(31.11±2.29)mm,P<0.001;B组由(29.47±2.47)mm增大至(30.19±2.30)mm,P<0.001。组间对比治疗后所有睡眠主、客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MAD治疗后均具有显著疗效,患者睡眠质量均大幅改善;下颌骨位置均前移;舌骨矢状向位置稍前移。组间治疗6个月后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 口腔矫治器 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