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与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初期国文教育之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琼 金芷君 《中医药文化》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的本科生教育与人文相关的仅存"古汉语通论""医古文"等少量课程,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明显不足。基于这种现状,通过解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国文教育现状,可以增进对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国文教育情况的了...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的本科生教育与人文相关的仅存"古汉语通论""医古文"等少量课程,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明显不足。基于这种现状,通过解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国文教育现状,可以增进对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国文教育情况的了解,启发当代中医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海派中医 国文 中医教育
下载PDF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名学生医论》选萃
2
作者 王琼 金芷君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海派中医"是我国近代中医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丁甘仁先生所创设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实为海派名医之摇篮,现代中医教育之先行。本文转引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生黄文东、丁元椿、丁兰生、王菊人、谢昌言的作业进行赏析,以期... "海派中医"是我国近代中医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丁甘仁先生所创设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实为海派名医之摇篮,现代中医教育之先行。本文转引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生黄文东、丁元椿、丁兰生、王菊人、谢昌言的作业进行赏析,以期增进了解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医学教育,拓展海派中医研究,启发当代中医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海派中医 医论 中医教育
下载PDF
丁甘仁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被引量:3
3
作者 丁一谔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69-372,共4页
丁甘仁(1866-1926)是“孟河医派”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伤寒温病统一的新学派,采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新方法治疗外感热病,在医疗实践中颇有创新。他十分关注中医教育事业,1916年创办中国第1所正式中医... 丁甘仁(1866-1926)是“孟河医派”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伤寒温病统一的新学派,采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新方法治疗外感热病,在医疗实践中颇有创新。他十分关注中医教育事业,1916年创办中国第1所正式中医教育机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任主任,主持校务。至新中国成立前,该校共培养了30届学生869人,大多数毕业生成了新中国中医医疗和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甘仁 丁泽周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上海中医学院 中医教育
原文传递
龙医传薪——海派中医流派(丁氏内科程门雪学术思想研究基地) 被引量:1
4
作者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流派渊源:程门雪(1902—1972),又名振辉,小名荣福,字九如。1902年出生于江西婺源县下溪村(古称溪源或龙溪),15岁时拜成名于上海的歙医汪莲石为师,后入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毕业于旧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程老从1926年起,执教于上... 流派渊源:程门雪(1902—1972),又名振辉,小名荣福,字九如。1902年出生于江西婺源县下溪村(古称溪源或龙溪),15岁时拜成名于上海的歙医汪莲石为师,后入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毕业于旧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程老从1926年起,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同时悬壶开业。解放后,程老曾被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后又当选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上海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上海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医学院 上海市卫生局 程门雪 海派中医 丁甘仁 孟河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学术思想研究
下载PDF
丁甘仁教育思想及形成背景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军伟 《河南中医》 2009年第6期549-550,共2页
丁甘仁开创了近代中医办学校教育的先声,对于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通过教育改良寻求自强之路;北洋政府受西学东渐影响,不重视中医教育发展,漏列中医药;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中医教育在危机中艰难发展——清末民... 丁甘仁开创了近代中医办学校教育的先声,对于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通过教育改良寻求自强之路;北洋政府受西学东渐影响,不重视中医教育发展,漏列中医药;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中医教育在危机中艰难发展——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对其教育思想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甘仁 教育思想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清政府教育改良运动 中医教育
下载PDF
民国时期裘沛然的诗文著述
6
作者 裘陈江 王庆其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6期43-47,共5页
裘沛然先生自1931年来沪,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至1934年学成毕业。在此期间,其接受了近代中医学校的正规教育,求教于诸多医学名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熟记精研中医古代典籍和中医理论,博览国学经典。因此在求学和稍后的行医时段内... 裘沛然先生自1931年来沪,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至1934年学成毕业。在此期间,其接受了近代中医学校的正规教育,求教于诸多医学名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熟记精研中医古代典籍和中医理论,博览国学经典。因此在求学和稍后的行医时段内,青年裘沛然已开始在沪上医学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并在《申报》上发表诗歌小品。以此数篇刊行年代较早的诗文,可以学习裘老早期的诊疗经验和才学情性,探寻其儒医结合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沛然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上海中医学院) 医论 诗歌
下载PDF
一代宗师三绝签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乾良 《中医药文化》 2014年第3期66-67,共2页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地繁衍昌盛,中医药无疑是有丰功伟绩的。而中医药学的传承,胥赖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代虽在太医院中也办"教习",但广大的民间则以师徒授受为主。至近代,才有正规的中医学堂出现。从医史上论,江浙一带(包括上海)...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地繁衍昌盛,中医药无疑是有丰功伟绩的。而中医药学的传承,胥赖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代虽在太医院中也办"教习",但广大的民间则以师徒授受为主。至近代,才有正规的中医学堂出现。从医史上论,江浙一带(包括上海)的中医教育事业,显然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中华医史杂志》1980年第2期上,曾发表拙作《我国近代早期的中医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山雷 处方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