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对残疾伤兵的救护
- 1
-
-
作者
崔龙健
-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4-81,共8页
-
基金
2022年“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22-7-1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淞沪会战失败以后,有数百名残疾伤兵遗留在沪,未来得及遣送疏散。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临危受命,开办残疾伤兵医院,组织优势医护力量予以收治,并在院内开设假肢制造工场,为他们装配假肢。为了安抚残疾伤兵们的精神创伤并助力其将来能自立谋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还安排上海市商会童子军青年教员义务讲授歌唱、算术和新文字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特别聘请各界热心技师传授制皂、针织、园艺、钟表修理和无线电报等工艺技能,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一考察,可为呈现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全貌增砖加瓦。
-
关键词
“孤岛”时期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
残疾伤兵
抗战救护
自立教育
-
Keywords
"Isolated Island"perio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disabled and wounded soldiers
anti-war rescue
life skills education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济事业
- 2
-
-
作者
池子华
徐璐
-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4期36-45,共10页
-
文摘
上海沦陷后,中国红十字会发起组织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以中外合作的方式举办人道救济事业,收容救助难民,设立南市难民区,实施难民教育,组织难民生产自救,并开展医疗卫生救助服务,救死扶伤,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存抗战力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关键词
孤岛时期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
难民
人道救济事业
-
Keywords
solitary island perio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refugee
humanitarian relief work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与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治理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丁泽丽
-
机构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20-129,143,144,共12页
-
基金
河南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文化视野下近代河南红十字医院的慈善医疗事业研究”(2019CLS019)
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抗战大后方红十字会的防疫事业研究”(2020ZZJH507)的中期成果之一。
-
文摘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繁杂的难民救济工作逐渐由各慈善团体设立的难民收容所承担。难民云集,收容所内环境卫生问题日渐凸显,难民生活环境日趋恶劣,难民救济任务愈发艰巨。中国红十字会部分留沪人员遂联合沪上中外慈善人士组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统筹难民救济工作,通过制订卫生条规、倡导清洁运动、改良卫生设备、淘汰卫生恶劣之所等措施,治理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经过近一年的协同合作,收容所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难民居住生活得到了基本卫生保障。透析其工作始末,可以管窥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环境卫生工作的演进历程及战时公共卫生事业的特殊历史情境。
-
关键词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
难民收容所
环境卫生治理
淞沪会战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1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