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有所寄,心有所托”——战后上海待遣日侨的集中管理 被引量:5
1
作者 忻平 吕佳航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2,共6页
战后上海日侨的集中、管理和遣返,是国民政府遣侨工作的典型个案。第三方面军上海日侨管理处对集中区内的待遣日侨,实行保甲制与自治相结合的组织化管理模式,对相关人员采取形式多样、自上而下的思想改造活动,以期达到"身有所寄,... 战后上海日侨的集中、管理和遣返,是国民政府遣侨工作的典型个案。第三方面军上海日侨管理处对集中区内的待遣日侨,实行保甲制与自治相结合的组织化管理模式,对相关人员采取形式多样、自上而下的思想改造活动,以期达到"身有所寄,心有所托"之目标,这一过程体现了对于日侨生活集中管理与改造的科学化、人性化、时效性和有效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日侨管理处 日侨 组织化 日常生活
下载PDF
一·二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对上海日侨的“救恤”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慧 马静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17,共10页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运动沉重打击了日侨社会。上海日侨一边向本国政府请求救济,一边希冀政府用强硬手段取缔中国人抗日活动。然而翌年爆发的一·二八事变并未能使上海日侨摆脱困境,事变后日侨反而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在不...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运动沉重打击了日侨社会。上海日侨一边向本国政府请求救济,一边希冀政府用强硬手段取缔中国人抗日活动。然而翌年爆发的一·二八事变并未能使上海日侨摆脱困境,事变后日侨反而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在不断升级的日侨请愿和上海第三国侨民索赔的压力下,日本政府颁布敕令,成立"救恤审查会",并在制定"救恤"政策时强调"上海事变"是由"满洲事变"衍生而来,主张要对两次事变的直接受害者统一进行救恤。救恤问题将上海日侨与日本政府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推动日本侵略中国的两个引擎。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在否认战争责任的前提下,把对上海第三国侨民的赔偿问题与对在华日侨、中国东北朝鲜人的救济问题统一纳入到"救恤"框架之下。然而在具体实施救恤的过程中,却采取了迥异的方针和标准,凸显了"救恤"的实质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八事变 日本政府 上海日侨 “救恤”问题
原文传递
鲁迅晚年对日本侵华的切身感受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彬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2,共11页
鲁迅晚年在上海,对日本侵华的感受是颇有独特性的。鲁迅到上海后,一直居住在虹口地区,北四川路一带,而这里正是日本侨民聚居地,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亦设于此处,而鲁迅虽然换过几次居所,但都离日本海军陆战队只有咫尺之遥。"九一八... 鲁迅晚年在上海,对日本侵华的感受是颇有独特性的。鲁迅到上海后,一直居住在虹口地区,北四川路一带,而这里正是日本侨民聚居地,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亦设于此处,而鲁迅虽然换过几次居所,但都离日本海军陆战队只有咫尺之遥。"九一八"后,上海的日本侨民变得十分嚣张,明目张胆地欺侮中国人;"一·二八"战事,首先在虹口地区爆发,而海军陆战队正是日军作战部队,鲁迅身陷战火,家中也有流弹飞入。可以说,从"九一八"到鲁迅逝世,五六年间,鲁迅对日本侵华有着十分切身的感受,这深刻地影响了鲁迅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和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鲁迅 上海日侨 淞沪抗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