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止血夹治疗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1
作者 李红星 李云峰 《华中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治疗效果 止血夹 内镜下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 效果显著 持续 出血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拥军 陈亮 +3 位作者 龙晓奇 包勇 谭小兰 余小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射频治疗 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原文传递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小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下不能有效止血,从而实施血管内造影和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技术下实施栓塞治疗。结果本组所选的28例均成功栓塞。在治疗前患者的收... 目的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下不能有效止血,从而实施血管内造影和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技术下实施栓塞治疗。结果本组所选的28例均成功栓塞。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平均为(93.6±3.5)mm Hg(1 mm Hg=0.133 kPa),介入治疗后患者在输血、补液等情况下收缩压升高到(116.5±5.4)mm Hg,介入治疗后的收缩压显著高于治疗前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97.6±6.3)g/L,介入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118.4±7.1)g/L。28例患者均实施随访3个月。本组患者中临床成功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急性上腹痛,经过减少药物用量及调节灌注药物速度后腹痛症状自行缓解。结论动脉造影及栓塞介入治疗能够较快、较好的控制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提高了止血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上消化道出血 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硬化治疗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11例
4
作者 唐淑贤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6期385-385,共1页
我院应用电子胃镜对活动性出血的小动脉周边注射硬化剂的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硬化治疗 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电子胃镜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4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价值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蓓 《口岸卫生控制》 2018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4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导管在2级动脉和3~4级动脉开口造影时出血阳性率差异比较。结果导管在2... 目的分析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4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导管在2级动脉和3~4级动脉开口造影时出血阳性率差异比较。结果导管在2级动脉开口处出血的阳性诊断为27.08%(13/48),3~4级动脉开口处炎性诊断率为100%(48/4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症介入针对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是一种良好的诊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下载PDF
急症介入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奕 苗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急症介入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分析诊断过程中影响的相关因素,从而可为临床患者诊断准确性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112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 [目的]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急症介入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分析诊断过程中影响的相关因素,从而可为临床患者诊断准确性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112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导管于2级动脉、3-4级动脉开口造影时出血阳性例数、临床治疗成功率及不同治疗方法间成功率。[结果]经分析发现,2级动脉出血阳性者24例(21.4%)明显低于3-4级动脉开口处出血阳性者112例(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17.10±13.57)mmHg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前(92.79±18.5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Hb为(73.7-156.9)g/L,平均为(120.1±22.5)g/L,治疗前后H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导管明胶海绵栓塞者90例,技术成功者为84例,占93.0%;临床治疗成功者80例,成功率为89.0%;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者40例,技术成功者为32例,占80.0%;临床治疗成功者为22例,占55.0%;2组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临床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18例再出血,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其中14例成功,4例失败。栓塞治疗后,4例患者因酗酒而导致再出血。[结论]临床将急症介入应用于动脉性上消化出血诊断,其可较好地发现患者出血部位,从而可实施针对性止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介入 诊断 动脉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休克病人行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止血的体会
7
作者 张云泉 徐明阶 +1 位作者 乔清 范如雄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374-375,共2页
目的 :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休克病人经导管栓塞止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例十二指肠球部出血伴休克的病人 ,腹腔动脉造影示腹腔动脉显影差 ,经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后 ,腹腔动脉造影见腹腔动脉显影好 ,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剂外... 目的 :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休克病人经导管栓塞止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例十二指肠球部出血伴休克的病人 ,腹腔动脉造影示腹腔动脉显影差 ,经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后 ,腹腔动脉造影见腹腔动脉显影好 ,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剂外渗 ,用明胶海绵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果 :3例病人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 ,胃镜检查未见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休克病人 ,如能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准确地推断出血的血管 ,在积极治疗休克的情况下 ,采用适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和血管扩张剂选择性地行血管造影 ,不仅能显示出血的血管 ,而且能对其进行栓塞止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术 止血 动脉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