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晋上清经派仙传叙述内涵与特质析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谢聪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4,共15页
运用西方叙述学中文类的观念,来分析道教东晋上清仙传的名称体例、语言笔法与意象结构上所表现的叙述内涵与特质,以凸显其作为宗教别传的文学意义与"修与报"的结构功能。首先,探讨其内传命名的区隔性与传信性,内传撰阅的封闭... 运用西方叙述学中文类的观念,来分析道教东晋上清仙传的名称体例、语言笔法与意象结构上所表现的叙述内涵与特质,以凸显其作为宗教别传的文学意义与"修与报"的结构功能。首先,探讨其内传命名的区隔性与传信性,内传撰阅的封闭性与神圣性,以及所表现的形式体例特质。其次,分析其结合宗教体验与文学美感所形成的诗的、象征的、神话的宗教语言,以及叙述虚实笔法与情节发展的结构性关系,所具显的"既是宗教又是文学"的艺术美感。最后,解析文本中感官字词描述所呈现的丰富文学意象,以及修炼与仪式所蕴含的叙述结构,推定其应颇合乎"奇幻叙述体"的叙述审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道教 仙传 上清经派
下载PDF
開啟南北朝至唐代遊仙詩道教化的轉關——上清經派道人楊羲的道教遊仙詩
2
作者 張宏 《岭南学报》 2019年第1期125-152,共28页
上清經派道人楊羲等在製作上清經的過程中,開創了以扶乩降筆之法創作道教遊仙詩的神秘創作方式。楊羲開創了女仙婚戀遊仙詩、煉丹奉道的遊仙詩等新的遊仙詩類型,以道教各種修煉方式和功法爲主要内容,變遊仙詩爲修道詩,使遊仙詩的整體風... 上清經派道人楊羲等在製作上清經的過程中,開創了以扶乩降筆之法創作道教遊仙詩的神秘創作方式。楊羲開創了女仙婚戀遊仙詩、煉丹奉道的遊仙詩等新的遊仙詩類型,以道教各種修煉方式和功法爲主要内容,變遊仙詩爲修道詩,使遊仙詩的整體風貌大變。在仙境的營構描寫上,楊羲詩歌濃墨重彩地鋪排渲染了道教神仙活動的繁華熱鬧世界,在詩歌中第一次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煉丹奉道活動的神奇景象,散發出濃郁的宗教神秘氣息,使得遊仙詩中的"龍虎之氣"從此生生不息,開啟了南北朝至唐代遊仙詩道教化的轉關。對後代詩人特别是李白等的煉丹類遊仙詩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人楊羲 道教上清經 仙女下凡婚配 煉丹奉道 道教遊仙詩
下载PDF
九星焕明:六朝道教上清经派的北斗信仰
3
作者 施秦生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0,共11页
六朝道教上清经派继承了汉晋以来道教的北斗信仰,但与早期道教只是笼统地提及“北斗”或尚“七星”之说不同,上清经派推重北斗九星说,极有可能发明了“七星—辅、弼”之九星体系,且尤为崇拜常隐不见的辅、弼二星。基于此“九星”观念,... 六朝道教上清经派继承了汉晋以来道教的北斗信仰,但与早期道教只是笼统地提及“北斗”或尚“七星”之说不同,上清经派推重北斗九星说,极有可能发明了“七星—辅、弼”之九星体系,且尤为崇拜常隐不见的辅、弼二星。基于此“九星”观念,上清经派将北斗信仰进一步仙道化,其融摄纬书、星占书乃至汉译佛经的思想资源,对北斗之天学、神学内涵有独到的阐说,更创造出“九星太精”“九皇夫人”“九晨华君”“太阴九妃”“玉皇九君”“七曜七童子”等北斗神格及相关修道法,构筑起庞杂而丰富的北斗九星神学体系,从而奠定了道教北斗信仰的理论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清经派 北斗信仰 九星 九皇 輔弼二星
原文传递
上清仙传的文本结构与修仙之道
4
作者 陈斯怀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1-132,共12页
道教上清经派在东晋逐渐兴起,为宣扬上清信仰、阐明修仙之道,出现了一批单篇流传、教内秘授、结构复杂、文辞繁缛的上清仙传。这类仙传在以传主为主体的事迹中嵌入他人事迹,形成传中有传的嵌套结构,以此建构仙道传授谱系,塑造仙道的历... 道教上清经派在东晋逐渐兴起,为宣扬上清信仰、阐明修仙之道,出现了一批单篇流传、教内秘授、结构复杂、文辞繁缛的上清仙传。这类仙传在以传主为主体的事迹中嵌入他人事迹,形成传中有传的嵌套结构,以此建构仙道传授谱系,塑造仙道的历史语境和真实性。在编缀方式上,上清仙传以叙事性文本为基础,交互编入经诀、科仪、仙方、仙歌、经目等类型各异的文本,表现出杂糅的结构特征,被赋予多面修仙指南的功能。阶位层升是上清仙传内在的主体结构,它以思理的方式主导整篇传记的撰述,与之相应的是修仙的历程呈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嵌套、杂糅、阶位层升等文本结构都有其传统资源,上清仙传兼用诸法,开拓新境,推动了单篇传记文本结构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清经派 仙传 文本结构 修仙
下载PDF
王者之師:唐代高道李含光的生平與事業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安平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1年第1期183-218,402,403,共38页
李含光是唐代著名高道,利用《茅山志》保存的碑文、敕書和表奏可以較爲詳細地勾勒其生平和事業。生平可分爲開元、天寶、肅代之時三個階段,而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是天寶七載被玄宗遥禮爲度師,而事業上最大的貢獻則是促成了天寶七載玄宗... 李含光是唐代著名高道,利用《茅山志》保存的碑文、敕書和表奏可以較爲詳細地勾勒其生平和事業。生平可分爲開元、天寶、肅代之時三個階段,而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是天寶七載被玄宗遥禮爲度師,而事業上最大的貢獻則是促成了天寶七載玄宗下詔肯定"上清之宗",從而直接影響了天寶時代官方意識中的道教格局。但在代宗時,皇帝更爲重視儒、釋,李含光最終在皇帝和朝廷的冷落中逝世,培養的衆多弟子中韋景昭繼續留居茅山,後被尊爲第十四代宗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含光 唐玄宗 茅山 上清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