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晓兰 邬一楠 周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3期8-11,共4页
目的 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半的患者角膜组织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宁波市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102例(186眼),观察配戴前及配戴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患者角膜上皮及上... 目的 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半的患者角膜组织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宁波市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102例(186眼),观察配戴前及配戴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患者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支数量、弯曲度、内皮等方面的数据变化。结果 随着角膜塑形镜配戴时间的增加,角膜上皮层厚度有所变薄,但角膜上皮细胞并无明显改变。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患者角膜上皮细胞、角膜中周边及中央角膜神经纤维主干密度、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角膜神经纤维密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神经纤维弯曲度随着角膜塑形镜配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配戴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可应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激光共焦显微镜 角膜 上皮下神经纤维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分析不同准分子激光切削法后角膜神经纤维再生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丽君 张丰菊 +1 位作者 张振华 解聪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准分子激光双面角膜磨镶术(both-sides LASIK,BSL)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方法观察在我院行LASIK或BSL手术的患者21例(38眼),其中...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准分子激光双面角膜磨镶术(both-sides LASIK,BSL)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方法观察在我院行LASIK或BSL手术的患者21例(38眼),其中,LASIK组11例(22眼),BSL组10例(16眼)。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再生的情况。结果术后1d,角膜神经纤维多表现为长的、残留变性神经纤维与被切断的、短的、不连续的神经纤维同时存在;术后1周,两组患者角膜再生神经纤维的长度表现以≤50μm或无神经纤维为主;自术后1个月起,就可见有长度>200μm的再生神经纤维出现,且随着时间延长,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LASIK组与BSL组角膜上皮下再生神经纤维达到200μm的比例分别为36.3%和12.5%,36.4%和25%,63.6%和68.8%,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虽然在等效球镜度、术前及术后角膜厚度、手术切削深度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LASIK组与BSL组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再生长度和形态学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双面 上皮下神经纤维 再生 其焦显微镜
下载PDF
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知觉和角膜神经修复的研究
3
作者 薛艳玲 刘苏冰 +1 位作者 聂晓丽 买志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角膜刀制瓣与飞秒激光制瓣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及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方法接受SBK治疗的近视患者,根据制瓣方式分为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FEMTO-L...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角膜刀制瓣与飞秒激光制瓣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及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方法接受SBK治疗的近视患者,根据制瓣方式分为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FEMTO-LDV)组和OneUse-Plus微型角膜刀制瓣(OUP)组,每组各25例(50眼)。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rity,UCVA)、角膜中央知觉和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变化情况等。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UCVA均≥1.0。术后1个月FEMTO-LDV组的角膜中央知觉较OUP组好(P=0.003),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13、0.409);术后6个月两组的角膜中央知觉与术前相比均降低(均为P=0·00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8、0.776、0.824)。结论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SBK均获得了良好的UCVA,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纤维的恢复相同,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后1个月角膜知觉恢复优于微型角膜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中央知觉 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伟 姚倩 +3 位作者 杨欣 周歆 孙娜 刘建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析41例(82只眼)急性PACG(APACG组)、34例(68只眼)慢性PACG(CPACG组)和30例(60只眼)白内障(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及角...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析41例(82只眼)急性PACG(APACG组)、34例(68只眼)慢性PACG(CPACG组)和30例(60只眼)白内障(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及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APACG急性发作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基质层呈激活状态,基质细胞肿胀,反光增强,交联成网状;内皮细胞大小不均,细胞表面有点状高反光物质沉积[角膜后沉着物(KP)],病情严重者细胞体积增大变形、融合;内皮细胞密度平均(1 654±999)个/mm^2,与临床前期的(2 601±529)个/mm^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8,P<0.001)。CPACG表现为部分角膜上皮细胞活化,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异型性增加,内皮细胞密度平均(2 440±442)个/mm^2,与对照组的(2 582±372)个/mm^2无显著差异(t=1.945,P=0.054)。结论高眼压情况下可出现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异型性增加。急性高眼压比慢性高眼压对角膜损伤更重,表现为基质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后出现KP。急性高眼压导致角膜水肿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效果优于角膜内皮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角膜 眼压 共聚焦显微镜 上皮下神经纤维丛
下载PDF
分泌减少性干眼症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洁 程燕 +3 位作者 杜蕊 程钰 朱秀萍 刘先宁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无创观察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患者的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的患者37例(73眼)。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患眼进行干燥程度分级,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 目的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无创观察分泌减少性干眼症患者的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的患者37例(73眼)。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患眼进行干燥程度分级,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及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定量测定。结果干眼症患者干燥斑处有明显的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区,反光极强;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局限上皮细胞缺损、排列稀疏。部分患者呈扁平形浅表层角膜上皮细胞缺失。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出现分支紊乱、异常走行弯曲,神经纤维不均匀增粗、增生,7眼未见上皮下神经纤维。干燥程度分级≤Ⅱ级者6眼,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为(629±168)个/mm2;Ⅲ级者51眼,细胞密度为(615±181)个/mm2;≥Ⅳ级者16眼,细胞密度(605±108)个/mm2,分别与正常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减少性干眼症角膜共焦显微镜下呈现角膜上皮细胞密度降低、上皮下神经纤维的特征性异常改变,与干眼症干燥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共焦显微镜 分泌减少性干眼症 上皮细胞密度 上皮下神经纤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