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养殖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atus)上皮囊肿病的发现及显微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范超 史成银 刘江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2015年,山东省某养殖场工厂化养殖的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atus)幼鱼(全长为15 cm左右)因病陆续死亡,15 d内累积死亡率达40%以上。现场调查发现,发病池水温为21℃,盐度为30。患病鱼群散开、不聚集。病鱼身体侧偏,活力差,常贴底或者贴... 2015年,山东省某养殖场工厂化养殖的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atus)幼鱼(全长为15 cm左右)因病陆续死亡,15 d内累积死亡率达40%以上。现场调查发现,发病池水温为21℃,盐度为30。患病鱼群散开、不聚集。病鱼身体侧偏,活力差,常贴底或者贴壁,严重者随着水流漂流。病鱼呼吸困难,口部持续张开,鳃盖开合频繁,对投喂的食物无反应。但病鱼反应灵敏,难以捕捉。临床检查和剖检可见病鱼鳃表面覆盖着大量黏液,鳃丝有损伤,肠道无食物。取病鱼鳃丝制成水浸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鳃丝上可见到许多直径约为30–70μm的囊肿物,外观圆形或卵圆形,呈浅黄棕色。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石蜡切片中,病鱼次级鳃丝末端粘连,许多上皮细胞膨大呈囊肿状。囊肿嗜碱性,内部均质化。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鱼鳃丝呈棍棒化,鳃小片被大量黏液覆盖,表面光滑的囊肿细胞镶嵌其间。通过上述疾病现场调查、病鱼的临床检查、鳃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病理观察,可以初步确定该病为斑石鲷上皮囊肿病。这是上皮囊肿病在中国养殖斑石鲷中首次被发现和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石鲷 上皮囊肿病 衣原体 显微观察
下载PDF
鱼类上皮囊肿病
2
作者 袁定清 林三妹 《福建水产》 1993年第4期83-86,82,共5页
鱼类上皮囊肿病(epitheliocystis disease)是一类鱼类细菌性疾病,1969年美国学者Hoffman和Dunbar等(1969)首先在大鳍鳞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上发现本病,称之为上皮囊肿病;病原体具有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和衣原体(chlmydia)... 鱼类上皮囊肿病(epitheliocystis disease)是一类鱼类细菌性疾病,1969年美国学者Hoffman和Dunbar等(1969)首先在大鳍鳞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上发现本病,称之为上皮囊肿病;病原体具有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和衣原体(chlmydia)的许多特征,在鳃,鳍和体表等的上皮细胞内寄生,胞内增殖,聚集形成大包涵体;被寄生的上皮细胞肥大化,形成肿囊(cyst)与病毒性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相似,称此肥大化细胞为上皮囊肿细胞(epitheliocystis cell)。次年,Wolke等(1970)在条纹石鮨(Morone saxatilis)和美洲狠鲈(M.americanus)上亦发现此病。此后,在多种海、淡水鱼中报道此病;早期报道本病不产生严重危害,是一类鱼类周年发生的慢性病。1975年2月,在地中海的Akaba湾,人工孵化Sparus aurata稚鱼发病,死亡率达25%。至7月才长到4—6cm;经Papema等(1977、1978)研究确认,是患上皮囊肿病,病鱼生长迟缓,鳃盖变形,呼吸困难,鳃小片上形成肿囊,鳃小片变形,首例证明上皮囊肿病具有很强的危害性。Molnar和Boros(1981)在研究鲤鱼粘液分泌过多症(carpmucophilosio)时发现,Plehn(1920)报道的鲤鱼粘液分泌过多症并非由单胞藻和真菌的寄生而引起的,而是上皮囊肿病,是由此致使鱼类大量死亡,因此,进一步证实上皮囊肿病的危害性。1984年5月,日本从香港引进真鲷苗种,至7月下旬死亡率达20%,经研究确认,是上皮囊肿病致死,因此,本病已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江草周三(1987)对该病的研究报道作了综述,本文就以此为蓝本,对上皮囊肿病作概要的介绍。我国至今未见有关的报道,但日本方面称1984年引进的香港真鲷苗种是由广东沿海捕捉供货的,认为我国广东沿海有本病病原存在。同时,国内多种鱼的人工育苗常有大批量死亡的原因不明,是否以此病有关?因此,我们将江草周三(1987)的综述编译,以供我们进一步研究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上皮囊肿病 防治 细菌性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