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3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1例
1
作者 周芷伊 王影 +3 位作者 梁俊 龙思羽 焦文鑫 林冀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70-573,共4页
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 posterior multifocal placoid pigment epitheliopathy,APMPPE)是一种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面急性多发性、黄白色、扁平鳞状病灶为特点的炎症性病变,由GASS JD[1]在1968... 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 posterior multifocal placoid pigment epitheliopathy,APMPPE)是一种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面急性多发性、黄白色、扁平鳞状病灶为特点的炎症性病变,由GASS JD[1]在1968年首次描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性视力下降,中心或旁中心暗点、闪光感及视物变形等症状,具有一定自限性。本病较为罕见,发病率约为0.15/10万,常见于20~50岁的青年健康者,无显著性别差异[2]。临床中本病易与视盘血管炎、多灶性脉络膜炎等病变混淆,故明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有益于本病的诊疗。现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视盘血管炎为首发症状的APMPPE 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中西医结合 病例报告
下载PDF
HPV52和HPV58感染与患者发生宫颈上皮病变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姚艳 方秀丽 +1 位作者 黄琦 黄秀敏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49-1351,1355,共4页
目的分析HPV52和HPV58感染与患者发生宫颈上皮病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进行检查的816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患者分别接受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测、阴道微生态检查。将感染高危型HP... 目的分析HPV52和HPV58感染与患者发生宫颈上皮病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进行检查的816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患者分别接受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测、阴道微生态检查。将感染高危型HPV且TCT结果为宫颈上皮病变的294例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组(LSIL)138例、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组(HSIL)127例、宫颈癌组29例。分析不同宫颈上皮病变程度患者感染高危型HPV的型别分布情况,评估HPV52和HPV58感染、阴道微生态异常与宫颈上皮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816例HPV感染者中检出高危型HPV感染者294例,其中感染率较高的型别是HPV16、52、58,感染率分别为36.73%、15.99%、13.95%。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患者的HPV52和HPV58感染率以及pH值、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H_(2)O_(2))阳性率随着宫颈上皮病变程度加重而依次递升(P<0.05)。结论HPV16、52、58属于高危型HPV感染型别,其中HPV52和HPV58感染、阴道微生态异常与宫颈上皮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感染率和阳性率随着宫颈上皮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52 HPV58 宫颈上皮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宫颈腺上皮病变患者各分期的临床特征的比较
3
作者 袁建晖 张茜 谢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88-91,96,共5页
目的分析宫颈腺上皮病变患者各分期的临床特征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诊断为宫颈腺上皮病变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腺癌临床分期将87例患者分为宫颈腺癌≤IA期组(41例)与宫颈腺癌≥IB... 目的分析宫颈腺上皮病变患者各分期的临床特征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诊断为宫颈腺上皮病变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腺癌临床分期将87例患者分为宫颈腺癌≤IA期组(41例)与宫颈腺癌≥IB期组(46例)。观察两组间自觉症状、液基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筛查、阴道镜拟诊等情况。分析过去3年宫颈腺上皮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液基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及病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阴道镜拟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液基细胞学(TCT)筛查、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HPV联合筛查患者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纯TCT筛查、单纯HPV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患者中阴道镜及活检发现病变78例,宫颈管诊断性刮宫发现病变9例。既往资料分析20例患者,HPV检查发现HPV18阳性有11例,HPV16阳性有3例。结论不同宫颈腺上皮病变各分期患者,患者自觉症状差异显著,使用液基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及阴道镜检查,能有效避免漏诊,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上皮病变 宫颈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筛查 液基细胞学筛查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魏胜男 苏雅洁 米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98-101,11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SCC患者8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SCC患者8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例各85例的临床资料、HR-HPV分型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1~84岁,平均(42.54±11.58)岁,以30~39岁组为主,SCC组平均年龄最高;均以一重感染为主,HSIL组HR-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SCC组;排名前3位的HR-HPV亚型依次为HPV16、52、58;HPV阴性角化型SCC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大于HPV阳性角化型SCC;6例HPV阴性的SCC中,5例P16弥漫强阳性,1例P53为突变型。SCC及HSIL病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比例较高。结论HR-HPV感染的种类、持续时间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关,HPV16、52、58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3种亚型。P16、P53的检测可能有利于早期宫颈HPV无关性SCC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无关性鳞状细胞癌 P16 P53
下载PDF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志浩 汤雪娥 +2 位作者 谢东文 彭小凡 胡军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61-3863,共3页
目的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患者106例(117眼)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1个月,观察佩戴前后各阶段角膜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佩戴绷带式角膜... 目的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患者106例(117眼)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1个月,观察佩戴前后各阶段角膜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早期角膜刺激症状有所缓解,佩戴绷带镜第3天角膜刺激症状:完全缓解者23眼(19.6%),明显缓解者78眼(66.7%),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减少达50%以上65眼(55.5%),视力恢复相对较慢,佩戴7 d后视力开始恢复。结论短期内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以加速角膜上皮的愈合,有效缓解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患者角膜刺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16、cyclin E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东辉 刘智慧 +1 位作者 范幼奇 王颖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62-163,i009,共3页
目的 探讨p16、cyclin E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84例宫颈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和16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正常宫颈鳞状上皮、良性反应性增生与GIN Ⅰ级p16未见明显阳性表达,cyclin E少数表达(12.9%... 目的 探讨p16、cyclin E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84例宫颈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和16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正常宫颈鳞状上皮、良性反应性增生与GIN Ⅰ级p16未见明显阳性表达,cyclin E少数表达(12.9%)。高度CIN与鳞状细胞癌p16和cyclin E高表达,分别为78.6%、87.2%。结论p16和cyclin E与CIN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高度CIN和鳞状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CYCLINE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史季桐 崔忆辛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年龄为36~63岁,其中以41~50岁为多;单眼发病:双眼发病=1:7;上眼睑无痛性非充血性持续肿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眼眶MRI成像扫描显示,16例患者病变均累及眼睑和泪腺组织,受累泪腺明显肿大,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另外,3例患者眼外肌受累,1例颞肌受累,1例额神经受累;实验室检查仅1例患者丙肝抗体阳性,余未见异常。结论眼睑肿胀是BLEL的典型症状,受累泪腺以双侧居多;MRI成像检查在诊断BLEL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该病需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临床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治疗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崔忆辛 葛心 +4 位作者 马建民 史季桐 李静 李金茹 王霄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辅以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泪腺BLEL患者的手术前后资料16例(16只眼),分析和总结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睑肿胀、眼干及... 目的探讨手术辅以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泪腺BLEL患者的手术前后资料16例(16只眼),分析和总结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睑肿胀、眼干及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眼睑肿胀明显减轻,眼睑位置及抬举功能正常;16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视力升高1例,无变化15例;16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眼干症状,与术前比较术后眼干症状未见加重;16例患者仅1例发生手术后短暂的复视,1周后自行恢复。结论以手术切除辅助激素治疗泪腺BLEL的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手术 激素
下载PDF
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旭 鲍健 孙翠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19-2121,共3页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病理127例,进行免疫组化p16、Ki-67检测,整理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根据127例宫颈活检HE染色及p16、...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病理127例,进行免疫组化p16、Ki-67检测,整理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根据127例宫颈活检HE染色及p16、Ki-67免疫组化结果修订原诊断。26例诊断为慢性宫颈炎;32例HSIL除1例考虑萎缩性改变,31例诊断HSIL;58例LSIL其中7例诊断为HSIL;11例CIN1-2中2例诊断为HSIL,9例诊断为LSIL;所有修订后HSIL,均随访1年。40例HSIL患者行Leep、宫颈锥切治疗,病理诊断除1例表现为p16、Ki-67阴性外(考虑萎缩性改变),与活检病理诊断一致。结论:联合免疫组化p16、Ki-67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p16在肿瘤性病变中过表达更具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P16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角膜上皮病变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鹏 马效工 安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糖尿病导致的角膜上皮病变日渐受到关注。高血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它所引发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以及醛糖还原酶、蛋白激酶C、基质金属蛋白酶激活等是角膜上皮发生病变和损伤后修复障碍的主要因素。此外一些细胞因子、调节蛋白、神经递质... 糖尿病导致的角膜上皮病变日渐受到关注。高血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它所引发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以及醛糖还原酶、蛋白激酶C、基质金属蛋白酶激活等是角膜上皮发生病变和损伤后修复障碍的主要因素。此外一些细胞因子、调节蛋白、神经递质也参与其中。本文就糖尿病在角膜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病变 糖尿病性 机制研究 蛋白质糖基化 酶激活 高血糖 醛糖还原酶 主导作用 生病 主要因素
下载PDF
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智弘 徐天蓉 +2 位作者 范钦和 周青 郑肇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探讨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ALT ML)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LE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17例唾腺MALT ML16例为CCL细胞型 ,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 ,具有MALT ML的... 目的 :探讨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MALT ML)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LE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 :17例唾腺MALT ML16例为CCL细胞型 ,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 ,具有MALT ML的共同特征 ,免疫组化示单克隆性 ,7例LEL示多克隆性。结论 :Ⅰ级、Ⅱ级LEL为良性病变 ,Ⅲ级为交界性病变。Ⅳ级LEL即MALT ML ,因此唾腺M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唾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 临床药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涎腺淋巴上皮病变25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玉田 杨振群 +1 位作者 贾振川 林万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3-215,共3页
作者对25例涎腺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资料和观察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本病的名称和性质,Mikulicz病与Sjogren综合征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涎腺淋巴上皮病变一般为良性过程,但具有肿瘤的特性。临床易误诊,治疗需按涎腺肿瘤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淋巴上皮病变 涎腺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饶慧兰 侯景辉 +4 位作者 黄奕莉 郝亚萍 张惠忠 邵建永 林汉良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埃泼斯坦-巴尔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 LSAB法对 41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MLEL)进行 EBV... 目的:了解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埃泼斯坦-巴尔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 LSAB法对 41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MLEL)进行 EBV编码的 RNA( 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及 EBV潜在膜蛋白( 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核抗原( 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2,EBNA2)和立即早期基因( Z EBV Replication Activator,ZEBRA)检测。结果:( 1)本组 41例涎腺 MLEL EBERs 40例阳性,阳性率 97.56%。( 2) 41例涎腺 MLEL LMP1阳性检出率 75.6% (31/41), EBNA2未检出( 0/20), ZEBRA仅 1例阳性。结论:本结果表明 EBV与 MLEL存在密切关系,很可能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EPSTEIN-BARR病毒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标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王霄娜 刘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 背景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临床较少见的眼眶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泪腺的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 筛选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9例的病变标本,并收集同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例的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和limma算法检测2个组患者组织标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采用Fisher法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找到主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群和信号通路. 结果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共筛选出5 260个差异基因,Fisher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显著性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显示,109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上调,101个GO条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下调,其中32个功能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显著上调,25个信号通路显著下调.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中补体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T细胞信号通路和B细胞信号通路上调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患者标本中TIPRL、TLR7和TLR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2.32、-2.32,均P<0.05),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组织中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除参与T细胞和B细胞信号通路的上调以及MAPK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的下调外,还涉及补体系统的变化.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基因和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微阵列芯片 基因表达谱 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慧 马琦 +3 位作者 李晓莹 张爽 侯文颖 孙立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检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排除宫颈有明显肿块者。对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常规经阴道超声和3DPDUS检查,对照病理学结果进行分析。采用4Dview... 目的前瞻性研究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检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排除宫颈有明显肿块者。对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常规经阴道超声和3DPDUS检查,对照病理学结果进行分析。采用4Dview VOCAL软件获得宫颈三维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3DPDUS诊断HSI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120例中,病理证实HSIL患者59例,二维超声诊断12例,3DPDUS诊断36例。HSIL患者的三维血管参数均高于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维超声诊断HSI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0.33%(12/59)、75.40%(46/61),3DPDUS诊断HSI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01%(36/59)、81.96%(50/6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VI为3.38时,曲线下面积为0.883,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68.0%和72.9%,当FI为32.18时,曲线下面积为0.723,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68.2%和76.3%,当VFI为1.18时,曲线下面积为0.888,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95.5%和72.9%。结论 VFI可用于临床早期鉴别宫颈H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涎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龙秀荣 石群立 +6 位作者 孟奎 周晓军 陆珍凤 谢海龙 陈琴 周敏 盛春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44-147,i004,共5页
目的 了解涎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MLEL)和5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进行观察,同时复习临床相关资料... 目的 了解涎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MLEL)和5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进行观察,同时复习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涎腺MLEL好发于腮腺、颌下腺,以女性为主,平均年龄47岁。组织学: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瘤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状,胞质嗜酸或淡染,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K;EBV阳性检出率92.9%,BLEL仅1例阳性。原位杂交:4例MLEL检出EBV EBERs;2例BLEL均为阴性。PCR:4例MLEL检出EBV/IR3,1例BLEL未检出。结论 涎腺MLEL是一类较少见、好发于腮腺、女性多见的未分化癌,组织学类似于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癌。肿瘤的发生与EBV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良 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临床病理特征 EB病毒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涎腺肿瘤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d、CD4、LCK、IL-7R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骁 王蕾 +3 位作者 马建民 葛心 李静 王霄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标本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情况,探讨病变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与LGBLE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D3d、CD4、LCK、IL-7R等蛋白的表... 目的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标本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情况,探讨病变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与LGBLE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D3d、CD4、LCK、IL-7R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单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瘤体组织标本做对照。采用半定量积分法(semi-quantitative immunoreactivity scores,IRS)计算实验组及对照组标本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积分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GBLEL组CD3d、CD4、LCK、IL-7R蛋白表达均呈阳性;CD3d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达85.5%,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51.8%,总体积分值为强阳性(++++);CD4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54.6%,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22.5%,总体积分值为阳性(+++);LCK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28.9%,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9.8%,总体积分值为阳性(++);IL-7R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9.7%,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平均约4.6%,总体积分值为阳性(+);CD3d、CD4、LCK、IL-7R在腺上皮腺泡的表达呈现明显差异,其中CD3d阳性表达率最高,表达约13.5%,并可见CD3d阳性细胞侵入腺泡现象,CD4阳性表达率次之,表达约4.5%,偶见侵入腺泡现象。LCK、IL-7R在腺泡的表达均呈阴性,未见侵入腺泡现象。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组CD3d、CD4、LCK、IL-7R表达均呈阴性。结论 CD3d、CD4、LCK、IL-7R因子在LGBLEL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异常,CD3d、CD4、LCK、IL-7R因子参与了LGBLEL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的HPV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东辉 庞淑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89-291,i0013,共4页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的HPV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186例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组织进行HPV611、HPV1618和HPV3133定型检测。结果尖锐湿疣HPV611的阳性表达占96.4%,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中HPV611与HPV1618阳...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的HPV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186例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组织进行HPV611、HPV1618和HPV3133定型检测。结果尖锐湿疣HPV611的阳性表达占96.4%,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中HPV611与HPV1618阳性表达分别为47.6%和50%,HPV检测多项阳性病例占17.1%。结论CIN1中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病例,混合性HPV感染在CIN中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病变 HPV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宏晨 尹航 欧阳喈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2-344,共3页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对于其是否来自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恶变尚有争论。本文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诊断与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综述。该肿瘤对放射线照射敏感,因此正确的病理...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对于其是否来自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恶变尚有争论。本文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诊断与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综述。该肿瘤对放射线照射敏感,因此正确的病理诊断在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淋巴上皮病变 MLEL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武平 徐学东 孙驰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6-338,共3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角膜上皮病变(CE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7/2018-06于我院行PPV术的患者235例235眼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相关病史资料(如眼部病变、全身疾病),记录术中眼内填充物、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角膜上皮病变(CE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7/2018-06于我院行PPV术的患者235例235眼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相关病史资料(如眼部病变、全身疾病),记录术中眼内填充物、手术时间、术后眼压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PV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PPV术后CED发生率为16.6%(39/235),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发生率为1.3%(3/23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干眼、糖尿病、术中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及手术时间是导致PPV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OR=1.270、5.218、18.598、4.659、10.799、1.104,均P<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合并干眼、糖尿病、术中硅油填充、手术时间及术后高眼压是PPV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角膜 上皮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