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端融合椎的选择对Lenke 5C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代杰 阿不都乃比·艾力 +3 位作者 朱旭 买买提艾力·尼亚孜 斯刊达尔·斯依提 马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 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48例Lenke 5C型AIS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选择性胸腰椎融合术,根据UIV和UEV之间的关系,将UIV作为UEV的设定为UEV组,将UIV作为UEV+1的设定为UEV+1组,比较两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结果的异同。结果48例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UEV组26例,UEV+1组22例。UEV+1组术后末次随访时TL/L矫正率明显高于UEV组(73.14%vs 63.71%,P<0.05),UIV倾斜度明显降低,影像学的肩高度差(RSH)绝对值显著增加(7.63 mm vs 0.72 mm,P<0.05),冠状面失衡绝对值显著增加(12.02 mm vs 4.81 mm,P<0.05)。UEV+1组术后肩失衡(RSH≥20 mm)发生率明显高于UEV组。两组在矢状位排列和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UIV选择为UEV+1时,TL/L矫正率提高,但增加了肩和冠状面失衡的风险,临床应尽可能选择UEV作为UIV,以维持AIS患者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5C型 上端固定椎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电子水泵上端盖数字化检测方法
2
作者 李卫民 付松松 +3 位作者 刘显智 张凯璇 杨瀚文 刁家宇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缩短产品的设计研发周期,加快该产品技术的发展,而重构后的模型精度将影响产品的性能。为了提高重构模型的精度,采用偏差分析的检测方法来提高其精度,用非接触式扫描仪对原件及打印件进行点云数据的获取,将经Geom... 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缩短产品的设计研发周期,加快该产品技术的发展,而重构后的模型精度将影响产品的性能。为了提高重构模型的精度,采用偏差分析的检测方法来提高其精度,用非接触式扫描仪对原件及打印件进行点云数据的获取,将经Geomagic Studio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导入CATIA中,运用其分析模块进行点云数据的偏差分析,经分析能够满足设计需要,并通过3D打印技术将其打印成型,结果与原产品完成了较好的配合,再将打印件点云数据与原件点云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打印件点云数据与原件点云数据的偏差98.98%在-1~1 mm,标准偏差为0.303 mm,且误差满足设计误差,其工作性能能够达到原件性能,因此,可以在其数据上进行后续开发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水泵上端 逆向工程 点云数据 偏差分析
下载PDF
胫骨上端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侧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A、NO和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星 段冰 黄敬文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406-1411,共6页
目的 比较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单侧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透明质酸(H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57例... 目的 比较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单侧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透明质酸(H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57例膝关节单侧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HTO组(n=105)和UKA组(n=152),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频率、心率等)、术后指标(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程度等)、术前至术后6个月期间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ROM)、胫骨角(FTA)、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术前与术后7 d血清学指标[NO、HA、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TO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20.28±35.26) m L、(103.05±11.81) min,明显少(短)于UKA组的(131.30±38.89) mL、(106.73±15.1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呼吸、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9.41±2.02) cm,明显短于UKA组的(10.05±2.1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至术后6个月期间内的ROM、FTA、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交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NO、HA、MMP-9、TNF-α、IL-6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NO、MMP-9、TNF-α、IL-6等指标水平均降低,H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血清指标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和UK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O与UKA治疗膝关节单侧骨性关节炎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良好,其中采用HTO治疗手术时间短、切口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单侧骨性关节炎 疗效 一氧化氮 透明质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上端头支架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4
作者 杨健 张凯 +1 位作者 陈琪琪 杨纪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4期39-42,共4页
由于回采循环推进快,以往王坡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上端头采用(单体柱+π梁)密集支护工艺,该工艺移柱频繁,职工劳动强度大,端头放顶效果差,单体柱“死柱”状况多,悬顶距离、面积经常超过作业规程要求。综采工作面上端头密集支护(单体... 由于回采循环推进快,以往王坡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上端头采用(单体柱+π梁)密集支护工艺,该工艺移柱频繁,职工劳动强度大,端头放顶效果差,单体柱“死柱”状况多,悬顶距离、面积经常超过作业规程要求。综采工作面上端头密集支护(单体柱+π梁)的支护工艺已成为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和区队迎检工作的“痛点”,也成了各类执法检查人员的“眼中盯”。3308工作面上端头采用自制的上端头大架替代了密集单体柱支护工艺,将ZQLY4000/20/38支架一组(2架)与回风顺槽超前支架底座连接,实现交替迈步式移动,可减少回风顺槽机尾的3名从事密集支护工艺的作业人员,成为“机动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上端 液压支架 电液控
下载PDF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 被引量:13
5
作者 平安松 顾洁夫 +1 位作者 王建平 蔡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 :报道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3~ 1998年共收治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病人 12例 ,其中动脉断裂 8例、血管内膜损伤后血栓形成 1例、血管受压 3例 ,动脉断裂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 6例、端端... 目的 :报道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3~ 1998年共收治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病人 12例 ,其中动脉断裂 8例、血管内膜损伤后血栓形成 1例、血管受压 3例 ,动脉断裂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 6例、端端吻合 2例。结果 :1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坏死而截肢 ,血管吻合术后肢体存活率为 10 0 %。结论 :仔细的临床检查是发现肢体血管损伤的重要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O动脉 损伤 胫骨上端骨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特制人工肱骨头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 被引量:8
6
作者 章莹 尹庆水 +2 位作者 邓建业 符史发 张惠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制人工肱骨头置换对破坏严重的肱骨上端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选取肱骨上端破坏严重的骨肿瘤病例 ,根据活检及ECT的结果确定肱骨的截除范围。良性肿瘤在肿瘤下 2cm处截断肱骨 ,恶性肿瘤在肿瘤下 5~7cm截断肱骨。按以上要求... 目的 :探讨特制人工肱骨头置换对破坏严重的肱骨上端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选取肱骨上端破坏严重的骨肿瘤病例 ,根据活检及ECT的结果确定肱骨的截除范围。良性肿瘤在肿瘤下 2cm处截断肱骨 ,恶性肿瘤在肿瘤下 5~7cm截断肱骨。按以上要求定制个体化的人工肱骨头。本组病例共 12列 ,其中骨肉瘤 5例 ,骨巨细胞瘤 3例 ,软骨肉瘤2例 ,骨囊肿 1例 ,骨母细胞瘤 1例。均采用瘤段切除、特制人工肱骨头置换并辅以恶性肿瘤的术前及术后化疗。结果 :术后随访 1~ 3年 ,功能良好 ,优良率达 83 .3 % ,无 1例术后感染及脱位。结论 :对肱骨上端骨肿瘤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采用特制的个体化的人工肱骨头进行置换及采用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 ,就能达到既切除肿瘤 ,又保留肢体和功能的良好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骨肿瘤 特制人工肱骨头 肱骨上端
下载PDF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在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于秀淳 刘晓平 +4 位作者 周银 李开华 马胜忠 刘亚 宋若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128-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在预防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切口愈合问题中的价值。方法 :在对 2 0例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的同时行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骨肉瘤 12例 ,骨巨细胞瘤 6例 ,尤文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 ... 目的 :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在预防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切口愈合问题中的价值。方法 :在对 2 0例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的同时行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骨肉瘤 12例 ,骨巨细胞瘤 6例 ,尤文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 1例。瘤段切除特制人工关节置换术 14例 ,瘤段切除灭活骨再植术 6例。结果 :本组患者除 1例患者术后胫骨前部皮肤坏死 ,经清创后行游离植皮而愈合外 ,余 1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 ,3例出现后期切口渗出及裂开。 18例获得随访 ,2例骨肉瘤死亡 ;术后肢体功能优 4例 ,良 7例 ,可2例 ,差 5例。结论 :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应成为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预防切口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上端 恶性骨肿瘤 保肢术 腓肠肌肌瓣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上端超微结构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章晓霜 周红律 +1 位作者 许豪文 屈菊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上端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SHAM )、骨质疏松对照组 (OVX)、雌激素对照组 (OVX +ES)、中等强度运动组 (OVX +EX1)、大强度运动组 (OVX +EX2 )...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上端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SHAM )、骨质疏松对照组 (OVX)、雌激素对照组 (OVX +ES)、中等强度运动组 (OVX +EX1)、大强度运动组 (OVX +EX2 )、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 (OVX +ES +EX1)和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 (OVX +ES +EX2 )。用扫描电镜观察 8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和雌激素结合对股骨上端松质骨的影响。结果 :与骨质疏松对照组比 ,中等强度运动组股骨上端骨量增多、保持更好的微结构 ,而大强度运动组骨量及空间结构无变化。两个运动加雌激素组股骨上端骨小梁数量较两个单纯运动组、雌激素对照组及骨质疏松对照组增多 ,骨小梁表面吸收面减少 ,胶原排列规律、整齐。结论 :中等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上端骨量和骨微结构产生良好影响 ,而大强度运动的影响依赖于是否补充雌激素 :当去卵巢大鼠补充雌激素时大强度运动对骨量及骨结构产生积极作用 ,当去卵巢大鼠缺乏雌激素时大强度运动产生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雌激素 联合作用 去卵巢大鼠 股骨上端 超微结构 影响 扫描电镜 观察
下载PDF
股骨上端几何结构和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钟润泉 潘刚明 邓伟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091-9094,共4页
目的:通过股骨上端几何结构和骨密度的分析,了解其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3/2004-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的患者47例。另选择门诊健康查体的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 目的:通过股骨上端几何结构和骨密度的分析,了解其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3/2004-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的患者47例。另选择门诊健康查体的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股骨颈、Ward’s三角和转子处骨密度。所有受试对象均拍摄包括股骨上段在内的X线骨盆平片,测量股骨颈轴长及颈干角,同一平面股骨上端骨皮质厚度,并测定Singh指数。结果:参与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股骨近端3个部位骨密度:骨折组股骨颈骨密度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转子处骨密度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股骨上端几何结构测量数据:骨折组颈干角和股骨颈轴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折组同一平面股骨上端骨皮质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Singh指数Ⅲ度以下人数所占百分比:骨折组的Singh指数Ⅲ度以下占83%,对照组为5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髋部骨密度、股骨上端几何结构结合Singh指数可以提高对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骨密度 股骨上端几何结构
下载PDF
DXA测定腰椎、股骨上端骨密度的相关性及敏感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锦富 安珍 +1 位作者 杨定焯 李金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4-36,共3页
DXA测定腰椎、股骨上端骨密度的相关性及敏感性马锦富,安珍,杨定焯,李金祥随着对骨质疏松研究的日益深入,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为了研究DXA测定腰椎、股骨上端BMD的... DXA测定腰椎、股骨上端骨密度的相关性及敏感性马锦富,安珍,杨定焯,李金祥随着对骨质疏松研究的日益深入,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为了研究DXA测定腰椎、股骨上端BMD的相关性及敏感性,我们对成都地区经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A 腰椎 股骨上端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BMD 骨质疏松 相关性 敏感性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不同上端融合椎对术后双肩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华 钱邦平 +5 位作者 邱旭升 孙旭 蒋军 朱泽章 王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上端融合椎对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 )患者术后双肩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主胸弯融合术并有2年以上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上端融合椎对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 )患者术后双肩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主胸弯融合术并有2年以上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的32例Lenke1型AIS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为双肩水平,其中男6例,女26例,手术时年龄13-19岁,平均14.9岁,上胸弯Cobb角平均为23.7°±8.0°(10°-36°),主胸弯Cobb角平均47.5°±6.9°(40°-62°)。按照上端融合椎不同将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上端融合椎为T3,19例;B组,上端融合椎为T4,13例。A组患者的手术时年龄、Risser征、上胸弯及主胸弯柔韧度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及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影像学肩关节高度差(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 RSH)、喙突高度差(CPH)和锁骨角(CA)。结果:A组随访时间2-4.5年,平均3.6±1.3年;B组随访时间2-4.8年,平均3.1±2.1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RSH、CPH及CA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RSH、CPH、CA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胸弯Cobb角及RSH、CPH、CA较术后1年均显著减小(P〈0.05),均获得较满意的双肩平衡。结论:对于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1型AIS患者,上端融合椎为T3或T4对重建术后双肩平衡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对此类患者上端融合至T4即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和满意的双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1型 双肩平衡 上端融合椎
下载PDF
胫骨上端外部形状及内部结构的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易军 宫赫 +4 位作者 刘百奇 董均树 陈塑寰 朱东 孟广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3-565,579,共4页
目的,进行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模拟。方法,采用高阶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的思想,选取大于模拟的胫骨上端外形的模拟域,从不固定外形出发,对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及外部形状进行模... 目的,进行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的模拟。方法,采用高阶非线性骨再造速率方程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拓扑优化的思想,选取大于模拟的胫骨上端外形的模拟域,从不固定外形出发,对正常力学环境下的胫骨上端内部结构及外部形状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的胫骨上端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与真实结构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上端 外部形状 内部结构 模拟
下载PDF
股骨上端松质骨压缩粘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长福 高中礼 +1 位作者 马中胜 马洪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研究了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上端松质骨的压缩粘弹性力学性质。对股骨上端松质骨纵向、横向、45°方向试样进行了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 ,得出了股骨上端松质骨 3个方向的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 研究了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上端松质骨的压缩粘弹性力学性质。对股骨上端松质骨纵向、横向、45°方向试样进行了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 ,得出了股骨上端松质骨 3个方向的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实验结果表明 ,股骨上端松质骨纵向组应力松弛、蠕变量均大于横向组和45°方向组。股骨上端松质骨为各向异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端松质骨 骨力学 骨组织 实验研究 生物力学 力学特性 压缩粘弹性
下载PDF
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东升 冯峰 +3 位作者 古建立 张志勇 郭建刚 黄满玉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和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3月,收治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51-74岁,平均65岁。采用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7例;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带锁髓内钉... 目的:探讨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和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3月,收治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51-74岁,平均65岁。采用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7例;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带锁髓内钉固定4例。结果:获随访8例,随访时间10-82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肿瘤复发1例,无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内死亡2例,2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1例,余1例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术可立刻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及关节功能,是股骨近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治疗首选。肿瘤刮除和骨水泥填充后带锁髓内钉固定能维持肢体长度和连续性,保持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股骨上端转移瘤
下载PDF
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病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恩 郝定均 +1 位作者 吴起 张子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行上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胸骨上端部分截骨前入路手术治疗17例上胸椎病变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7~77岁,平均57.7岁。T3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T2~T... 目的:探讨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行上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胸骨上端部分截骨前入路手术治疗17例上胸椎病变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7~77岁,平均57.7岁。T3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T2~T3结核7例,T3~T4结核3例,T2骨巨细胞瘤2例,T3骨巨细胞瘤2例,T2软骨肉瘤1例。术前分析上胸椎矢状位CT片,确定手术需要显露的范围。半月形去除胸骨柄上部部分骨质,保留两侧胸锁韧带,从头臂动脉内侧窗或外侧窗显露病变部位.行病灶清除或切除、植骨或重建内固定。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经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上胸椎病灶显露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心跳缓慢、低血压或气道阻力增加,去除牵拉后很快恢复。手术时间2~3h,卅血量200~700ml,平均400ml。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7~27个月,平均22.7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颈胸段生理弧度恢复,无内固定失败,脊柱稳定十牛好。17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可以在完整保留胸锁关节下有效显露T2~T4范围,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是处理上胸椎病变较理想的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病变 胸骨上端部分切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10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勇 黄立新 董天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21-3226,共6页
背景: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为自限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目前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治疗措施,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不遗留严重后遗症。目的:分析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与股骨头缺血性坏... 背景: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为自限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目前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治疗措施,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不遗留严重后遗症。目的:分析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和区别。方法:收集2007-09/2010-05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首诊,后确诊为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患者,共10例11髋(男5例,女5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门诊治疗,急性期减少患肢活动量,避免患肢过度负重,有长期饮酒史患者,劝其戒酒,疼痛较重患者口服非类固醇抗炎止痛药物等治疗,原有基础疾病继行相关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影像学复查。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有不良后遗症。X射线平片示股骨头形状完整,关节面无塌陷,治疗前MRI图像显示的T1像加权低信号,T2加权或STIR成像上高信号的现象于治疗后消失,其预后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明显区别。提示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是一种致病原因复杂的自限性疾病,应了解其临床特征,明确诊断,避免误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端骨髓水肿综合征 MRI成像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影像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加热器上端差对机组能效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顺林 刘志巍 +1 位作者 滕龙 张泽淼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9-381,384,共4页
加热器上端差是体现加热器运行水平及机组能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多元扰动下热力系统能效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热力系统的性质,以某660MW超临界机组的典型工况为例,计算了加热器上端差扰动对机组能效影响的强度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 加热器上端差是体现加热器运行水平及机组能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多元扰动下热力系统能效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热力系统的性质,以某660MW超临界机组的典型工况为例,计算了加热器上端差扰动对机组能效影响的强度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扰动下的强度系数简捷计算模型,同时借助该模型分析预测了本机组能效在不同工况下随上端差扰动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运行中的监视重点和节能降耗的重点所在,为机组优化设计、经济运行以及检修改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器上端 扰动 强度系数 机组能效:简捷计算模型
下载PDF
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被引量:4
18
作者 宁宁 曾建成 +1 位作者 向方会 裴福兴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8期793-794,共2页
目的 探讨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72例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采用瘤段切除 ,人工肱骨头置换 ,肩关节融合、异体肱骨头移植等方法重建肩关节功能 ,术后均进行系统规范的功能康复训练 ,并对患者的... 目的 探讨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72例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采用瘤段切除 ,人工肱骨头置换 ,肩关节融合、异体肱骨头移植等方法重建肩关节功能 ,术后均进行系统规范的功能康复训练 ,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 4 0个月 ,除 1例肾癌转移患者术后 12个月多处转移死亡 ,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人工肱骨头置换组肩外展 30°~ 80°,平均 5 0°,前屈可达 4 0°,患肢可提重物 15~2 0 kg,肩关节融合组患者均无痛 ,患肢可借助肩胛带旋转外展上抬 6 0°~ 80°,可提重物 2 0~ 4 0 kg,异体肱骨头移植组肩外展平均 35°,前屈 30°。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是肱骨肿瘤保肢术较为理想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端骨肿瘤 肩关节 保肢术 功能康复 瘤段切除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治疗对股骨上端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和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闵重函 周瑛 +4 位作者 陈平泉 王庆甫 陈卫衡 张洪美 严世贵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推拿对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骨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嘉兴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单侧股骨上端骨折患者70例,均为外伤致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推拿对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骨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嘉兴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单侧股骨上端骨折患者70例,均为外伤致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治疗3个月,中医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治疗。术后3、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关节功能;用GE图形软件测量局部骨质髓内钉钉道宽度及CT值,判断内固定稳定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形成、无感染或神经血管损伤,顺应性良好,随访1年无退出病例。中医治疗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骨折端骨质CT值均高于术后3个月(P <0. 05);术后3、6个月中医治疗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总分及部分单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 <0. 05),2组隧道增宽值骨折端骨质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治疗有利于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且不会影响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端骨折 老年人 中药熏药 推拿 骨愈合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高温熔盐泵上端密封泄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永鑫 张德胜 +3 位作者 王子超 张乃舒 施卫东 王道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9-1214,1220,共7页
为研究熔盐泵上端间隙密封的运行性能,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熔盐泵上端密封结构性能进行计算,对不同扬程和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泄漏量、扬程损失以及溢液腔内气液交界面形态进行分析.讨论扬程和介质条件对上端密封性能的影响,... 为研究熔盐泵上端间隙密封的运行性能,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熔盐泵上端密封结构性能进行计算,对不同扬程和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泄漏量、扬程损失以及溢液腔内气液交界面形态进行分析.讨论扬程和介质条件对上端密封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关键变量和上端密封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泵扬程的增大会使泄漏量增加,如果扬程过大,黏性会对泄漏量产生显著影响;在相同扬程条件下,4种介质在间隙密封进出口的扬程损失差异均很小;间隙扬程损失随着泵扬程的增大而增加,3种泵扬程条件下间隙扬程损失都稍小于泵扬程;在溢液腔中,轴壁面高速旋转会使液体形成不规则的气液交界面和空腔;泵扬程的增大会抬高气液交界面的最高位置,使排液口内充液更多;在清水介质条件下,对该上端密封在不同扬程和流量的泵系统中进行测试,在最高压力工况下熔盐泵仍保持稳定运行,未出现严重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泵 上端密封 VOF模型 高温熔盐 泄漏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