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价值探讨
1
作者 林秀银 罗春霞 +1 位作者 苏连珠 姜玉清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Upper Extremity,UEDVT)...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Upper Extremity,U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腋下血液流速、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的发生率(2.22%和4.44%)均低于对照组(17.78%和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050,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腋下血液流速指标(最大血液流速与静脉平均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TEG参数中的R值高于对照组,M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的环境、社会、生理及心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腋下血液流速,预防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发生,提升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置管化疗 精细化护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高龄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王炜 郝其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1,共5页
目的:通过筛选高龄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PICC置管高龄病人... 目的:通过筛选高龄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PICC置管高龄病人临床资料,统计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上肢DVT分为DVT组与非DVT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构建预测上肢DVT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拟合优度检验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结果:PICC置管高龄病人上肢DVT发生率为20.35%(46/2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恶性肿瘤、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期间手术史是影响高龄PICC置管病人上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9.637,P=0.291。结论:基于高龄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对预防高龄PICC置管病人发生上肢DVT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何晓蓉,罗婷,王婷
3
作者 何晓蓉 罗婷 王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616-62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1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DV...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1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87例)和非DVT组(228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总胆固醇(TC)值、高密度脂蛋白(HDL)值、低密度脂蛋白(LDL)值、凝血酶原时间(PT-SEC)、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值、凝血酶时间(TT),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组性别、住院时间、BMI、近期手术史、血栓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或饮酒、置管时间、穿刺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年龄、穿刺静脉血管中头静脉比例、化疗相关性出血比例大/高于非DVT组(P<0.05);2组TC、HDL、LDL、PT-SEC、PT-INR、APTT、FIB、TT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穿刺静脉血管中头静脉比例升高、化疗相关性出血比例升高为PICC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ICC后DVT的发生与年龄、穿刺头静脉、化疗相关性出血可能有关,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在老年颅内出血患者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及预后影响
4
作者 唐玥 田雅丽 +1 位作者 颜伟 吴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在老年颅内出血患者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颅内出血并发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3例导管拔除后予以利...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在老年颅内出血患者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颅内出血并发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3例导管拔除后予以利伐沙班口服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3例单纯溶栓患者为对照组。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5)。观察组血浆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P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14)mg L vs.(0.83±0.22)mg L、(3.52±0.38)g L vs.(4.37±0.42)g L、(220.83±53.1)vs.(281.12±89.73)],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4±1.31)s vs.(14.18±1.52)s、(44.29±4.53)s vs.(40.28±4.1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18、9.841、3.784、3.137、4.271,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肢与健肢肘上、肘下20 cm处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52±0.23)cm vs.(1.83±0.27)cm、(1.02±0.12)cm vs.(1.69±0.3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31、11.87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DVT形成的生理机制与PLR相关,PLR指标对DVT的形成及预后评估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颅内出血患者 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立华 牛振凯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筛选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人数、合并高血压人数、中心静脉置管人数、输血人数、手术方式、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栓弹力图R值、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为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是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在评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时应纳入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乳腺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输液港腔外感染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周利 王丽 许丹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总结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经右腋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后发生腔外污染导致血流感染合并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制定肺栓塞预防和应急策略;实施抗生素锁定疗法应用期间的导管维护方案;采用... 总结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经右腋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后发生腔外污染导致血流感染合并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制定肺栓塞预防和应急策略;实施抗生素锁定疗法应用期间的导管维护方案;采用“三明治方案”处理输液港端口感染区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护理。患者入院34 d后,病情稳定出院,电话随访1年,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式植入式静脉通路设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肺动脉栓塞 护理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懿华 郁美珍 +1 位作者 黄峥 罗翠松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对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ICC-related 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对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ICC-related 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96例因化疗需要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口服利伐沙班20 mg/d,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PICC置管后1周、2周、4周、8周对入组患者导管所在侧上肢深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发生PICC-related DVT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 置管8周后,治疗组PICC-related DVT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肺栓塞、严重大出血和提前拔管事件。结论 预防服用利伐沙班可显著降低PICC-related 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分析
8
作者 鲁柱 易晓雷 +1 位作者 张军 李旭辉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9-13,共5页
目的 分析比较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长沙市八医院中存在恶性肿瘤疾病且实施中心静脉置入设备干预后诱发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00例,... 目的 分析比较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长沙市八医院中存在恶性肿瘤疾病且实施中心静脉置入设备干预后诱发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分组,每组50例。考察组应用利伐沙班治疗,一般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导管失用率、导管拔除情况、导管保留率、不同时间段两组D-二聚体指标、用药不良反应(贫血、瘀斑、血小板异常)。结果 考察组导管失用率与一般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察组治疗结束拔除、导管感染拔除、导管移位拔除、导管保留率与一般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28、56 d考察组D-二聚体指标与一般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察组用药不良反应(贫血、瘀斑、血小板异常)发生率2.00%低于一般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0,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采取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利伐沙班的用药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更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中心静脉置入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肺癌化疗PICC置管所致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性护理干预
9
作者 吕林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5-68,共4页
探究影响化疗PICC置管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策略。方法 研究时段确定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把此时段进入本院行化疗PICC置管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均纳入本研究,病例总数74例,同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处理... 探究影响化疗PICC置管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策略。方法 研究时段确定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把此时段进入本院行化疗PICC置管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均纳入本研究,病例总数74例,同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处理,37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另37例为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通过组间对照总结分析PICC置管引起上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成效。结果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较多,如穿刺部位及其方式、置管前D- 二聚体值、穿刺静脉、病理类型病人活动度,病人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年龄、激素治疗、近期是否手术等因素。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癌化疗PICC置管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上肢静脉血栓不良反应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化疗 PICC置管术 上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携带PICC化疗并发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34
10
作者 邢雷 孔令泉 +3 位作者 厉红元 任国胜 罗凤 吴凯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携带PICC化疗出现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及其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携带PICC化疗的187例乳腺癌患者中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及其临床诊治情况。结果:187例携...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携带PICC化疗出现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及其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携带PICC化疗的187例乳腺癌患者中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及其临床诊治情况。结果:187例携带PIC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放置PICC188根,PICC管总置管时间为14,399天,平均置管时间为76.6天,最长170天。4例在PICC置管后14~112d(平均45.25d)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1%,发病密度为0.28/PICC置管1 000天(0.28‰)。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携带PICC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少数病例可能出现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早期发现,正确诊治,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三种评分表预测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朱薇 应燕萍 +3 位作者 黄惠桥 凌瑛 陈国连 赵慧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比较Caprini、Padua、Seeley三种评分表对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PICC置管患者216例,应用三种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评估,计算各评分表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三种评分表... 目的比较Caprini、Padua、Seeley三种评分表对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PICC置管患者216例,应用三种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评估,计算各评分表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三种评分表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5、3.5、5.0分;灵敏度分别为86.21%、29.31%、53.45%;特异度分别为17.09%、77.22%、84.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7.62%、32.08%、56.3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4%、74.85%、83.2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6、0.529、0.713,Seeley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评分表(均P<0.05)。结论 Capri、Padua和Seeley评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其中Seeley评分的预测力较理想,但其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上肢深静脉血栓 Caprini评分 Padua评分 Seeley评分 灵敏度 特异度 预测值
下载PDF
选择适宜导管/静脉比对预防ICU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加乐 江婷 +6 位作者 马迎春 邵强 陈霞 汤睿 钱克俭 刘芬 江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静脉比与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PICC-UEDVT)形成的关系,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南昌...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静脉比与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PICC-UEDVT)形成的关系,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且年龄〉18岁、导管留置时间&gt;1周的69例PICC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置管情况.依据PICC-UE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ICC-UEDVT组与非PICC-UEDVT组;绘制导管/静脉比对PICC-UEDVT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结果 69例患者中,PICC-UEDVT组7例,非PICC-UEDVT组62例,PICC-UEDVT发生率为10.14%.置入4 Fr导管者43例,5 Fr者23例,6 Fr者3例,导管/静脉比20%~67%.PICC-UEDVT组既往DVT发生率 〔42.9%(3/7)比6.5%(4/62)〕、升压药物应用率〔57.14%(4/7)比17.74%(11/62)〕、D-二聚体水平〔mg/L:9.0(3.0,12.3)比1.8(1.0,3.6)〕、5Fr导管使用率〔71.4%(5/7)比29.0%(18/62)〕及45%~67%导管/静脉比患者比例〔57.14%(4/7)比17.74%(11/62)〕均明显高于非PICC-UE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4%的导管/静脉比是最佳临界点,该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5,95%可信区间(95%CI)=0.554~0.955,敏感度=71.4%,特异度=79.0%.使用45%~67%导管/静脉比的患者发生PICC-UEDVT的危险性为20%~44%者的6.182倍〔优势比(OR)=6.182,95%CI=1.208~31.634,P=0.036〕;而0%~32%的PICC-UEDVT发生率与33%~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44%的导管/静脉比是减少PICC-UEDVT的最佳临界点,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导管/静脉比〈44%可以降低ICU患者发生PICC-UEDVT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导管/静脉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宁 郭振江 +2 位作者 张媛媛 郭伟 崔朝勃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心静脉置入设备(CVAD)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CVAD相关性UEDVT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42例和利伐沙班组42例。2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心静脉置入设备(CVAD)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CVAD相关性UEDVT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42例和利伐沙班组42例。2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比较随访90 d内2组导管功能失用率、静脉血栓复发率、D-二聚体水平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期间2组导管功能失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vs.4.8%,χ^(2)=0.623,P>0.05);Kaplan-Meier分析提示2组间累积静脉血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vs.2.9%,Logrankχ^(2)=0.249,P>0.05),2组间D-二聚体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12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累积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vs.12.1%,Log-rankχ^(2)=0.574,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肿瘤合并CVAD相关性UE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依从性差,利伐沙班口服方便,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栓塞 肝素 低分子量 利伐沙班
下载PDF
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许璐 常鑫 +4 位作者 覃丽珍 李灿炎 陆凤妮 王石娟 劳永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PICC化疗的3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PICC化疗的3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有症状PICC-UEDVT、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症状PICC-UEDVT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UEDV和静脉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 PICC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王新娟 郭杰 田素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thrombosis,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住院的...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thrombosis,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住院的经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185例为试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的经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17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置管时间和症状PICCUEDVT发生率。结果 2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PICC-UE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可以降低患者PICC-UEDVT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上肢深静脉血栓 精细化护理
下载PDF
特制背心配合早期活动方案预防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爱琴 王轶 +1 位作者 朱菊华 陆怡雯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特制背心配合早期活动方案预防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的效果及对电极安全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 目的探讨特制背心配合早期活动方案预防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的效果及对电极安全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1组术后穿特制背心,遵循早期活动方案活动;实验2组采用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增加穿特制背心,72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不穿背心,72h后下床活动。评价并比较3组患者UEDVT及电极脱位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UEDVT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1组的发生率最低;3组患者均未发生电极脱位。结论特制背心配合早期活动方案能有效降低UEDVT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电极脱位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特制背心 早期活动方案 上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上腔静脉滤器在肿瘤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述刚 曹健鹏 +2 位作者 黄梅 张秀军 李俊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上腔静脉滤器对肿瘤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防肺栓塞发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资料。20例患者中肺癌6例,胃癌4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胰腺癌、鼻咽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目的:探讨应用上腔静脉滤器对肿瘤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防肺栓塞发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资料。20例患者中肺癌6例,胃癌4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胰腺癌、鼻咽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食管癌、贲门癌、胸腺瘤术后左颈部转移各1例。其中9例患者行PICC(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化疗,2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置入上腔静脉滤器,保留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术后成功拔除深静脉导管,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术后无症状性肺栓塞、上腔静脉穿孔、滤器移位及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生。结论:恶性肿瘤及深静脉置管是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原因,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预防肿瘤合并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滤器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继发异位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仇晓霞 李春梅 +1 位作者 孙晓光 郭艳 《上海护理》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发生继发性导管异位与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2013年资料完整的PICC置管记录及临床资料共5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继发性异位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510患者中,发现继发性异...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发生继发性导管异位与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2013年资料完整的PICC置管记录及临床资料共5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继发性异位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510患者中,发现继发性异位21例,占4.12%;发生上肢DVT21例,占4.12%,其中,继发性导管异位者9例,占42.86%。结论肿瘤患者实施PICC后发生继发性异位易导致上肢DVT的发生,临床上要加强PICC置管后的观察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继发性异位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起搏器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的临床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峻 王双 董碧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9期652-656,共5页
少有文献报道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 (deepvenousthrombosis ,DVT) ,但DVT会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并可导致更为致命的肺动脉栓塞。DVT的危险因素、治疗策略和二级预防 ,各研究不尽相同。我们检索了CochraneLib... 少有文献报道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 (deepvenousthrombosis ,DVT) ,但DVT会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并可导致更为致命的肺动脉栓塞。DVT的危险因素、治疗策略和二级预防 ,各研究不尽相同。我们检索了CochraneLibrary ,PubMed和Guideline网站上有关DVT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显示 ,既往有DVT史、年龄 >4 0岁和有手术史是DVT的重要危险因素。肝素初始化治疗和华法令在维持期的治疗是必须和有效的 ,可改善病人的预后。对于发生过DVT的病人 ,在未来的高危状态下 ,可用肝素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下载PDF
继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礼明 熊国祚 +5 位作者 颜亚平 戴先鹏 申昕 胡兵兵 毕国善 陈洁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3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11例患者行抗凝、溶栓治疗,2例通过腔内技术行置管溶栓及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球囊扩张成行术后植入支架。结... 目的探讨继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3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11例患者行抗凝、溶栓治疗,2例通过腔内技术行置管溶栓及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球囊扩张成行术后植入支架。结果全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无加重或复发,上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均明显缓解。9例(69.2%)患者获得随访10个月以上,2例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其余患者症状未复发。结论继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好,腔内支架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