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及对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和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孔祥艳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5期100-101,共2页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及对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卒中后遗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口服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及对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卒中后遗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口服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6、8周,观察组MAs评分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的增加幅度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遗症 针灸 补阳还五汤 上肢痉挛程度 手功能
下载PDF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上肢痉挛程度、手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泾翔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上肢痉挛程度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研究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上肢痉挛程度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研究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肢痉挛程度及手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M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肯定,有利于上肢痉挛程度改善及手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 上肢痉挛程度 手功能
下载PDF
温通刮痧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小燕 朱小丹 +1 位作者 傅娟 范旭莉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治疗。2...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肌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86%,对照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2组MAS评分、RMS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3项指标值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2组FMA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2项指标值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结论:温通刮痧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肢肌张力,缓解肢体痉挛,提高上肢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疼痛感,从而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痉挛 温通刮痧疗法 康复训练 上肢痉挛程度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玲华 万洪梅 +1 位作者 刘摩 余明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7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同时采用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疗法。统计分析两组上肢痉挛程度、肘关节活动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MAS分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MAS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MA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MA评分、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痉挛 常规康复训练 智能反馈训练 冲击波 上肢痉挛程度 肘关节活动度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