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上肢运动不良患者的意义探讨
- 1
-
-
作者
尚利利
牛慧珠
-
机构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200-20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上肢运动不良患者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意义。方法60例脑梗死上肢运动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病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或营养神经、防止脱水等内科药物治疗,试验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Fuga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MAS)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治疗第1天,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5天,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分别为(37.80±1.32)、(41.80±1.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21±1.43)、(33.2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两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5天,试验组患者MAS评分分别为(9.33±0.16)、(11.54±0.8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7±0.21)、(10.99±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两组MEP皮质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5天,试验组患者MEP皮质潜伏期分别为(22.80±0.32)、(19.80±0.02)ms,均短于对照组的(25.21±0.43)、(21.21±0.0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两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5天,试验组患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分别为(7.85±1.14)、(5.12±1.73)ms,短于对照组的(8.82±1.15)、(6.12±1.7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上肢运动不良患者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运动不良
强制性运动疗法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