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对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邢高升 张基红 唐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1964-1968,共5页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对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上胸段顽固性PHN患者106例,...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对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上胸段顽固性PHN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PRP注射治疗。治疗后2、4、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分别评估所有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VAS评分为(2.60±0.09)分,低于对照组[(3.24±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周,观察组PSQI评分分别为(11.07±0.96)、(7.50±0.44)分,均低于对照组[(12.04±2.23)、(8.94±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观察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9.68±1.23)、(5.67±1.26)、(2.69±0.53)分,低于对照组[(12.74±3..02)、(7.08±0.24)、(3.69±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DLQL评分为(3.25±0.73)分,低于对照组[(4.5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联合PRP注射治疗可成功缓解上胸段顽固性PHN患者的症状,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 CT引导下椎间孔穿刺射频热凝 疼痛 抑郁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治疗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0
2
作者 仉建国 孙武 +3 位作者 邱贵兴 王升儒 赵玉娟 赵丽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段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半椎体所致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岁。3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均行后...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段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半椎体所致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岁。3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与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通过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50个月,平均22.8个月。手术时间150~420min,平均278min。术中出血量500~3500ml,平均1787ml。固定融合节段4~11节,平均8.5节。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5.5°矫正至术后1周的14.4°;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7.9°矫正至术后1周的21.6°;3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平均JOA评分由术前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分。1例连接器固定患者术后10个月随访时发现细棒断裂,翻修后随访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对于先天性脊柱上胸段畸形,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 脊柱畸形 半椎体切除 内固定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应用罗哌卡因3.75g·L^(-1)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绍洋 熊利泽 +4 位作者 王强 李树志 董辉 朱萧玲 曾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手术选用 3.75 g· L- 1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乳腺肿瘤根治术患者 35例 ,T2~ 3椎间隙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阻滞 ,给予 10 g· L- 1利多卡因 5 m L 作为试验量 ,随后... 目的 探讨乳腺手术选用 3.75 g· L- 1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乳腺肿瘤根治术患者 35例 ,T2~ 3椎间隙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阻滞 ,给予 10 g· L- 1利多卡因 5 m L 作为试验量 ,随后按应用局麻药不同随机分为 B组 (2 .5 g· L- 1 布比卡因 )和 R组(3.75 g· L- 1 罗哌卡因 ) ,观察吸空气或吸氧下循环、麻醉效果和动脉血气的变化 .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局麻药的容量和脊神经阻滞数相仿 ;HR,SBP,RR和 Sp O2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两组麻醉下吸空气的血气分析诸指标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 ,吸氧下 Pa O2 ,Sa O2 和 PAO2 均明显较基础值增高 (P<0 .0 5 ) .结论 清醒状态下 3.75 g·L- 1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可避免对肺通气功能影响 ,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罗哌卡因 肺通气功能 血气分析 乳腺手术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晓智 吴丽美 +4 位作者 陈国忠 刘韧 何焱 叶林杰 姚艳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HTEB组(H组)、尼莫地平组(N组)和HTEB复合尼莫地平组(HN组)。经颅多...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HTEB组(H组)、尼莫地平组(N组)和HTEB复合尼莫地平组(HN组)。经颅多普勒检测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内皮细胞Bcl-2、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基底动脉Vm均明显升高,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细胞凋亡指数(AI)、Bcl-2表达、Caspase-3表达升高(P<0.01)。与C、H和N组比较,HN组基底动脉Vm明显减慢,管壁增厚减轻、管腔增宽,Bcl-2表达升高,AI和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显著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且优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或尼莫地平的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尼莫地平 血管痉挛 Bcl-2 Caspase-3
下载PDF
颈及上胸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谭程 杨燕光 +2 位作者 杭达明 倪峰 蔡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CTV)外放1cm,处方剂量分别为2.15 Gy/f和2 Gy/f,28次,DT 60.2 Gy和56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PTV-G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I)和不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33、0.55、0.77、0.80和1.09、1.07、1.0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C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CI和HI分别为0.69、0.71、0.72、0.79和1.22、1.13、1.075、1.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7、9野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4511.27、4288.31、4224.60和4201.43 c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设野数目的增加,两肺的V5值增加,9野计划明显高于7野计划,分别为44.56%和32.36%(P<0.05);V20减小,9野计划与7野计划两者相似,分别为19.28%和19.65%(P>0.05)。结论 7野SIB-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适形度高,对肺等重要器官的保护最佳,是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中优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上胸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期加量 剂量学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冠心病心衰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凤岐 张华 +2 位作者 曲仁海 刘志襄 范志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55-555,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硬膜外麻醉 上胸段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凤岐 张卓琦 +3 位作者 傅世英 曲仁海 韩薇 刘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 心肌病 硬膜外麻醉 上胸段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军会 许明华 +1 位作者 孟凡霞 吴兆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32-1233,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心电描记术 顽固性心绞痛 疗效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潘菊萍 刘光辉 +1 位作者 吴先正 陈佳春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7-69,80,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horacic epidural blockade,TEB)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T... 目的评价应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horacic epidural blockade,TEB)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TEB,治疗2周后比较心功能分级、心脏指数、LVEF、BNP、心率及血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心功能,TEB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TEB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缺血性心肌病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0·2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乳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宪湖 谭冠先 王凌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0.2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乳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0.25%布比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34例.T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 目的探讨0.2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乳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0.25%布比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34例.T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分别注入0.25%布比卡因和0.25%罗哌卡因,观察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测量麻醉前、硬膜外腔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及40 min RR、VT和MV的变化.结果两组硬膜外阻滞效果均满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局麻药后两组RR增加(P<0.05),VT和MV均降低(P<0.05或<0.01),而B组RR增加和VT、MV下降幅度大于R组(P<0.05或<0.01),硬膜外阻滞后B组出现轻度呼吸困难3例,R组SpO2维持在96%~97%,无呼吸困难发生.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施行乳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满意,对通气功能的抑制比0.25%布比卡因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上胸段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下载PDF
布比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萧玲 陈绍洋 +4 位作者 熊利泽 张英民 王强 曾毅 胡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选用 3.75 g· L- 1布比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肺通气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  14例女性患者 ,经 T2~ 3椎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阻滞 ,给予 10 g· L- 1 利多卡因 5 m L 作为试验量 ,首...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选用 3.75 g· L- 1布比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肺通气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  14例女性患者 ,经 T2~ 3椎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阻滞 ,给予 10 g· L- 1 利多卡因 5 m L 作为试验量 ,首次注入 3.75 g· L- 1 布比卡因 10 m L,以后根据麻醉效果追加药量 ,观察在吸空气或吸氧条件下 ,术中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在吸空气条件下 ,HR,SBP和DBP略降低 ,RR,Sp O2 ,Sa O2 ,Hb O2 ,Pa O2 ,PAO2 ,Pa CO2 ,p H和 BE等指标在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 .吸氧后 Pa O2 和 PAO2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P<0 .0 1) .结论 在清醒状态下 ,布比卡因 (3.75 g·L- 1 )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对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肿瘤患者的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剑清 陈国忠 +3 位作者 刘韧 吴晓智 江鹤群 吴坛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建立兔的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模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HTEB对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方法用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组、对照组(单纯SAH)和实验组(HTEB+SAH)。采用枕... 目的建立兔的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模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HTEB对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方法用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组、对照组(单纯SAH)和实验组(HTEB+SAH)。采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0.5ml/kg)制成兔SAH模型。1d后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兔基底动脉血流速度(Vm)。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基底动脉Vm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实验组的基底动脉Vm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光镜下,对照组基底动脉管壁收缩、管腔变窄,实验组变化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HTEB可以减轻兔SAH后急性CVS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脑血管痉挛 基底动脉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32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德军 刘碧纯 +1 位作者 胡荣君 周华顶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442-442,共1页
关键词 上胸段硬外阻滞 顽固性心绞痛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脑血管痉挛兔脑组织GR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秀艺 陈国忠 +2 位作者 吴晓智 王银模 陈志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兔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模型,将45只硬膜外阻滞成功的动物按随...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兔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模型,将45只硬膜外阻滞成功的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15):对照组、假手术组和HTEB组;然后各组再分为注血后l、7、14 d三个亚组(n=5)。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注射前和注射后1、7、14 d动物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测量并比较各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GR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6]含量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基底动脉Vm、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量最高,HTEB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三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脑组织中GR表达水平假手术组最高,HTEB组次之,对照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HTEB可增加SAH后CVS的兔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GR的表达,并抑制TNF-α、IL-1、IL-6过度分泌,从而减轻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糖皮质激素受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难复性心脏复苏3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彦松 曲仁海 +3 位作者 董英伟 姚宏娟 玉璐 康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0,共1页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心脏复苏 难复性 外心脏按压 性心动过速 心跳骤停 心脏停跳 CPR 电活动 无脉 出现
下载PDF
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侧凸畸形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后面部再塑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洋 史本龙 +4 位作者 朱泽章 毛赛虎 刘臻 孙旭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3,共7页
目的:评估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小儿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脊柱侧凸畸形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患儿术后面部不对称的自然转归。方法:2010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的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先天... 目的:评估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小儿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脊柱侧凸畸形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患儿术后面部不对称的自然转归。方法:2010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的伴有面部不对称的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侧凸畸形患者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5~14岁(8.1±3.2岁)。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局部冠状面侧凸角、局部后凸角、锁骨角、T1倾斜角、颈部倾斜、头部偏斜等参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颅骨正位X线片标记眶外侧点、颧弓点、上颌点、下颌点、颏结节,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面部正面像照片标记眼裂外眦点、软组织颧弓点、软组织鼻尖点、软组织下颌角点、软组织颏结节点,分别测量两侧以上各标志点距离面中线的距离,计算非对称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非对称率。结果:16例患者固定节段为5~10个(7.8±1.2个),术后随访24~49个月(33.3±8.7个月)。术后患者局部侧凸角、局部后凸角、T1倾斜角、锁骨角、颈部倾斜以及头部偏斜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头颅正位X线片上上颌点、下颌点、颏结节术前非对称率分别为(6.12±1.13)%、(8.73±5.53)%、(25.80±10.41)%,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30±0.66)%、(1.32±0.35)%、(5.52±1.38)%,均得到了显著性改善(P<0.05);眶外侧点和颧弓点非对称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均<5%,位于正常范围内。面部正面像照片上颧弓点、下颌角点、颏结节点术前非对称率分别为(10.41±4.38)%、(16.63±5.32)%、(46.82±13.30)%,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8±0.91)%、(4.38±3.83)%、(8.72±4.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眼裂外眦点非对称率为(3.83±0.96)%,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26±0.38)%,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小儿先天性颈胸段/上胸段侧凸畸形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手术可改善局部侧凸畸形、恢复头-颈-肩平衡,进而在患儿随访过程中其面部不对称性可获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上胸段侧凸 半椎体切除 面部不对称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ST-T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雅兰 王小平 +2 位作者 杨桐伟 彭雪梅 胡冬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 :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胸腔手术并冠心病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复合 0 2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Ⅰ组 ,n =2 0 )和静脉... 目的 :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胸腔手术并冠心病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复合 0 2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Ⅰ组 ,n =2 0 )和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 (Ⅱ组 ,n =2 0 )。于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分别描记心电图 ;并记录术前 (T1)、硬膜外平面固定后 (T2 )、气管插管后 2min(T3 )、切皮时 (T4)、进胸探查 (T5)、进胸后 3 0min(T6)、进胸后 60min(T7)、关胸后 2 0min(T8)记录监测指标SBP、DBP、MAP、HR、ECG、SpO2 、ETCO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ST T段的改变。结果 :两组心电图ST T段 :组Ⅰ完全改善 10例 ,轻度改善 7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17例 ,总有效率(85 % ) ,无效率 (15 % ) ;组Ⅱ完全改善 1例 ,轻度改善 6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7例 ,总有效率 (3 5 % ) ,无效率(65 % )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流动力学指标 :Ⅰ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低于Ⅱ组 (P <0 0 5或P <0 0 1) ,Ⅱ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高于麻醉前 (P <0 0 5 )。Ⅰ组在麻醉平面固定后 (T2 )与T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在T4、T5、T6、T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降低 (P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 心电图
下载PDF
经左胸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茂勇 赵雍凡 +1 位作者 解晨浩 严正伟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 :评价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治疗的益处及可行性。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经左胸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2 8例 ,与同期经右胸腹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2 5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肿瘤长度 ,TN... 目的 :评价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治疗的益处及可行性。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经左胸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2 8例 ,与同期经右胸腹左颈手术治疗食管上胸段癌 2 5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肿瘤长度 ,TNM分期及肿瘤部位无差异 (P >0 0 5 ) ,肿瘤移动度左胸组大于右胸组 (P <0 0 5 ) ,除 3例肿瘤残留外 ,两组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左胸组 (2 4 5± 4 4分钟 )少于右胸组 (2 94± 38分钟 ) (P <0 0 5 ) ,总并发症发生率左胸组 (14 % )小于右胸组 (5 0 2 % ) (P <0 0 5 )。结论 :食管上胸段癌经左胸左颈手术可行并有益 ,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病例选择以食管移动度为主要判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左左颈 治疗 食管上胸段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与截骨治疗上胸段后凸畸形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达 李祖昌 +1 位作者 赵经纬 田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59-1863,共5页
背景:上胸椎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特点较为独特,减压和内固定相对困难,既往相关的研究及病例报道较少,并且缺少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上胸段后凸畸形矫正的相关研究。目的:探究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与截骨治疗上胸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背景:上胸椎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特点较为独特,减压和内固定相对困难,既往相关的研究及病例报道较少,并且缺少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上胸段后凸畸形矫正的相关研究。目的:探究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与截骨治疗上胸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T1-T4后凸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2-59岁,均进行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与PSO截骨治疗,术后随访检测后凸节段局部Cobb角,评估颈背部目测类比评分、颈椎脊髓功能Nurick评分、欧洲脊髓病EMS评分与患者手术整体满意度。试验通过北京积水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积伦科审字第201709-23号。结果与结论:①18例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90个月,平均(33.73±35.33)个月;②18例患者末次随访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47.32±9.92)°,(24.01±7.64)°,P<0.001],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3.64±2.16,0.73±1.01,P<0.001),末次随访的Nurick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2.91±0.94,0.82±1.47,P<0.001),末次随访的EM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14.45±0.93,17.09±1.45,P<0.001);③患者手术满意度为优(16例)或良(2例);④至末次随访时,18例患者均未发生与植入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螺钉松动等问题;⑤结果表明,使用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与截骨定位进行合理的截骨矫形,可以使上胸段后凸畸形获得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 后凸畸形 PSO截骨矫形 计算机导航辅助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功能 满意度 COBB角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爱红 马静 王新红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46-247,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外科心脏移植手术价格昂贵,开展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应用上胸段T1-5硬膜外阻滞心脏交感神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21例,收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疗效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心电图 抗心力衰竭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