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松 万峰 +6 位作者 张喆 刘迎龙 李志强 范祥明 赵鸿 崔仲奇 解基严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总结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36例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畸形患者均接受了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其中体外循环下... 目的:总结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36例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畸形患者均接受了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其中体外循环下8例,非体外循环下28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0.66±0.21)岁,体表面积(0.16±0.05)m2,经皮血氧饱和度(73±9)%,术前肺动脉压(12.19±3.68)mm Hg(1mm Hg=0.133k Pa)。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胸腔积液4例,乳糜胸1例)。术后肺动脉压(17.74±3.62)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84±16)%,手术时间(173.55±42.16)分钟。结论: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心病患儿,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式。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I期Fontan手术的发绀类肺血少复杂先心病患儿,此手术可缓解患儿的缺氧状况以及改善肺血管发育,为以后手术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下载PDF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宏伟 张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下载PDF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左心室发育不良的右心室双出口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刚 梅举 丁芳宝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 总结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合并左心室发育不良的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7例患者,均伴有肺动脉狭窄和左心室发育不良,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均〈30ml/m^2。5例在体外循环... 目的 总结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合并左心室发育不良的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7例患者,均伴有肺动脉狭窄和左心室发育不良,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均〈30ml/m^2。5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9.0±7.9h,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活动能力改善。随访6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对左心室发育不良的DORV患者,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右心室双出口 左心室发育不良
下载PDF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并发肺动静脉异常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惠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综述肺动静脉异常发生的病理机制。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并发肺动静脉异常是患者术后紫绀进行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肝因子或肝静脉缺乏和低氧等因素有关。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低... 综述肺动静脉异常发生的病理机制。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并发肺动静脉异常是患者术后紫绀进行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肝因子或肝静脉缺乏和低氧等因素有关。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低于正常值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可刺激一些血管生成因子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加 ;肝静脉血被排除在肺循环以外 ,其内在的抑血管形成因子缺乏使血管重塑 ,最终导致肺动静脉异常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肺动静脉异常 发病机制 并发症 BSCA
下载PDF
42例先天性心脏病成人患者行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曾丽若 陈丽芳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0期59-61,共3页
总结42例先天性心脏病成人患者行双向Glenn术后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予半坐卧位,增加肺血容量,观察血氧饱和度及血气血氧分压的变化;做好呼吸道的管理,预防肺部感染;严密监测上、下腔静脉压的改变,注意观察... 总结42例先天性心脏病成人患者行双向Glenn术后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予半坐卧位,增加肺血容量,观察血氧饱和度及血气血氧分压的变化;做好呼吸道的管理,预防肺部感染;严密监测上、下腔静脉压的改变,注意观察颜面浮肿、上半身肿胀及皮肤色差等上腔静脉梗阻情况;观察术后出血情况,监测早期胸液的量及性质。做好抗凝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关注成人先心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通过术后一系列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本组患者术后心功能(1.9±0.4)级,较术前(2.7±0.5)级有显著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的(78.8%±11.2%)提高至出院时的(89.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成人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双向GLENN术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会文 苏肇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bidirectional superior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BCPA)是应用于单心室纠治中的姑息术式 ,主要形式有双向 Glenn分流术和半 Fontan手术。适应证包括作为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的姑息形式 ,部分双心室修补...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bidirectional superior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BCPA)是应用于单心室纠治中的姑息术式 ,主要形式有双向 Glenn分流术和半 Fontan手术。适应证包括作为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的姑息形式 ,部分双心室修补或 11/2心室修补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辅助步骤。目前对年龄的选择、术后肺动脉的生长发育、额外肺血流是否保留、侧枝血管的形成及转换全腔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上腔静脉 肺动脉吻合术 BCPA 适应证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2例
7
作者 王祖义 刘学刚 +1 位作者 唐震 史向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证、外科技巧和疗效。方法 :2例患儿分别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单心室与右室双出口 (法洛四联症型 )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11岁、4岁 ,体重 31kg与 1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证、外科技巧和疗效。方法 :2例患儿分别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单心室与右室双出口 (法洛四联症型 )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11岁、4岁 ,体重 31kg与 15 .5kg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建立上腔静脉 -右心房转流 ,完成上腔静脉 -肺动脉端侧吻合。 结果 :2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 ,SpO2 上升至 88%~ 96 %。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简便、微创、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血管外科手术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
作者 康颖 陈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0,共6页
目的: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方法:以“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 目的: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方法:以“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3.3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6和0.923,Kendall’s W值分别为0.194和0.256(P<0.001)。构建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既可为医院管理部门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又可为专科护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膀胱癌肺转移致上腔静脉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
9
作者 李建柯 谷亚男 +5 位作者 李俊昊 王良文 田宁子 陈伟 王小林 陈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79,284,共4页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S)属于肺或纵隔肿瘤的并发症之一。膀胱癌肺转移导致的SVCS合并PS极为罕见,目前尚...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S)属于肺或纵隔肿瘤的并发症之一。膀胱癌肺转移导致的SVCS合并PS极为罕见,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膀胱癌肺转移出现头颈部及双上肢浮肿,结合肺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患者存在SVCS合并PS,内科治疗无效后,采取支架植入治疗SVCS。术中测压提示PS尚未引起肺动脉高压,遂暂未处理P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浮肿症状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肺转移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 肺动脉狭窄(PS)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能谱CT在降低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上腔静脉硬化伪影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欧阳红 胡永梅 +3 位作者 阮玖根 刘国辉 谭秋萍 艾裕迪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能谱CT在降低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上腔静脉硬化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检查(单能量及混合能量)。对比单能量及混合能量CT检查情况... 目的探究能谱CT在降低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上腔静脉硬化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检查(单能量及混合能量)。对比单能量及混合能量CT检查情况、肺动脉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单能量CT图像的上腔静脉伪影CT值、肺动脉标准差(SD)值、伪影指数(AI)值及SD相对比值均低于混合能量CT图像,肺动脉CT值高于混合能量CT图像(P<0.05);单能量及混合能量CT图像上腔静脉伪影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能量肺动脉CTA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混合能量图像质量评分(P<0.05)。结论能谱CT可降低肺动脉CTA上腔静脉硬化伪影,有助于提升肺动脉CTA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双能量CT 上腔静脉硬化伪影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
11
作者 徐国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6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中重度组(n=30)与轻度组(n=3...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6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中重度组(n=30)与轻度组(n=33),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评价患者右心功能[心输出量(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且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且轻度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VP水平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VP水平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等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静脉塌陷指数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荃声 方慧玲 +2 位作者 冯素萍 兰敏 王珂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22-82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肺动脉 吻合术 护理
下载PDF
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石江 罗春生 +5 位作者 张利东 牛冬梅 张晓华 许飚 唐绍强 花春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门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门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失的右心房壁。将上腔静脉横断,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做端-侧吻合;上腔静脉近端与横断的主肺动脉远端做端-端吻合,主肺动脉近端缝闭。结果:2例术后血液动力学均很满意,胸腔积液在分别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1、2周后痊愈。术后3周下腔静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流通畅。患儿出院时紫绀均已消除,SataO2>90%。结论:这种新的手术方法由于心内无人工材料,因而具有避免心房形成血栓的危险;2个房室瓣引流左房血和新的心房管的收缩作用有利于术后的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静脉-肺动脉 吻合术
下载PDF
2例心房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秋 俞诗娃 +1 位作者 洪玉妹 周春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5-5,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手术配合 管道 心房 右室发育不良 三尖瓣闭锁 静脉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5
15
作者 楚军民 吴清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价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TCPA)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7月 ,2 6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心外管道 TCPA,包括单心室伴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16例 ,三尖瓣下移畸... 目的 评价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TCPA)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7月 ,2 6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心外管道 TCPA,包括单心室伴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16例 ,三尖瓣下移畸形 2例 ,右心室双出口伴大动脉转位 3例 ,三尖瓣闭锁伴右心室发育不良 5例。 19例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 结果 无手术死亡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 1~ 4 7个月 ,无晚期死亡。所有患者症状消失 ,无静脉压明显升高现象 ,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外管道血流通畅 ,无血栓形成 ,心电图检查示无严重的心律失常 ,血氧饱和度 0 .93~ 0 .96 ,心功能均达 ~ 级。 结论 心外管道 TCPA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式 ,易于掌握 ;术后疗效满意 ,优于其他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管道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手术治疗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患儿的监护 被引量:3
16
作者 昌艳军 杨满青 何振爱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
笔者总结67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又称双向Glenn手术)后儿童的监护经验,提出术后监护注意保持上身抬高30°利上腔静脉的回流;恰当设置呼吸机参数,注意呼吸情况的监测;注意镇静;对于术后上腔静脉压力偏高的患儿予以吸入一... 笔者总结67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又称双向Glenn手术)后儿童的监护经验,提出术后监护注意保持上身抬高30°利上腔静脉的回流;恰当设置呼吸机参数,注意呼吸情况的监测;注意镇静;对于术后上腔静脉压力偏高的患儿予以吸入一氧化氮;注意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上腔静脉压力监测;保证引流管通畅;注意神经系统监护和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重症监护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
17
作者 姚建民 贾清仁 +4 位作者 卢宁 赵向东 肖志斌 王明岩 陆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376-2378,共3页
目的介绍非体外循环的微创技术在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初步应用体会。方法自1999年1月~2004年7月,在胸部正中切口,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115例,其中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行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12例... 目的介绍非体外循环的微创技术在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初步应用体会。方法自1999年1月~2004年7月,在胸部正中切口,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115例,其中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行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12例,通过上腔静脉—右心房插管临时旁路分流维持循环;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03例,通过牵引线、心包内纱垫和CTS固定器显露并降低靶血管的活动度,冠状动脉腔内分流塞防止靶血管出血,减轻局部心肌损伤。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1例中转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辅助(6.6±4.3)h,住监护病房(26.7±9.3)h,95例不需输血,一过性心房纤颤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肺部感染2次气管插管1例,无其它并发症和手术死亡。随访1~60个月,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冠心病患者症状消失。结论非体外循环下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微创技术
下载PDF
双向腔肺动脉吻合术后上腔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静 周燕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CT 双向肺动脉吻合术 上腔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患儿的早期监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岚 何振爱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6期30-31,共2页
总结18例行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患儿的早期监护经验。其中维持体静脉和肺动脉连接管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体循环心室功能是术后监护的重点。患儿术后持续心电、动脉血压、上下腔静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采取上身抬高30°... 总结18例行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患儿的早期监护经验。其中维持体静脉和肺动脉连接管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体循环心室功能是术后监护的重点。患儿术后持续心电、动脉血压、上下腔静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采取上身抬高30°,下肢抬高15°体位;清醒后给予持续镇静镇痛;采用P-SIMV辅助呼吸模式;术后早期即开始使用小剂量肝素维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适当的强心药物维持心功能。本组18例患儿术后早期存活16例,死亡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术后监护
下载PDF
应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
20
作者 李志刚 梅举 +2 位作者 邹良建 王尔松 王连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BCPS)治疗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3例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包括2例Ebstein畸形和1例特发性右室发育不良),年龄18~40岁,年龄(32±12)岁,平均体质量(50±8)kg,在... 目的:探讨应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BCPS)治疗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3例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包括2例Ebstein畸形和1例特发性右室发育不良),年龄18~40岁,年龄(32±12)岁,平均体质量(50±8)kg,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了BCPS。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量和右房、右室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长期随访6个月至2年不等,患者心功能保持在Ⅰ~Ⅱ级。结论:BCPS可以给非功能性单心室的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 双向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