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奶仔猪圈舍环境上限温度临界值研究
1
作者 邢帅兵 陈帅 +1 位作者 刁慧 虞洁 《养猪》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高温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为热敏感指标对断奶仔猪的上限温度临界值进行探究。将32头平均体重为(7.25±0.08kg)的21日龄“杜×长×大”(DLY)去势公...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高温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为热敏感指标对断奶仔猪的上限温度临界值进行探究。将32头平均体重为(7.25±0.08kg)的21日龄“杜×长×大”(DLY)去势公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4组,即26℃组、29℃组、32℃组、3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圈舍温度分别控制在26±1℃、29±1℃、32±1℃、35±1℃,统一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d。结果表明:与26℃组相比,29℃组、32℃组、35℃组猪的ADFI、ADG显著下降(P<0.05),仅35℃组猪的F/G显著升高(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ADFI、ADG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02℃、30.63℃;35℃组猪显著降低了肝、脾、肺与胸腺的脏器指数(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脾、胸腺的脏器指数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5.12℃、34.83℃;29℃组、32℃组和35℃组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29℃组、32℃组和35℃组猪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VH发生显著变化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12℃、30.16℃、29.8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高温可诱导断奶仔猪发生热应激反应,导致生长性能下降,脏器发育受到抑制,小肠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受损,以ADFI和ADG为热敏感标识,断奶仔猪(7~14kg)的上限温度临界值为30.0~30.6℃;以脾和胸腺的发育为热敏感标识,上限温度临界值为34.8~35.2℃;以小肠形态为热敏感标识,上限温度临界值为29.9~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热应激 肠道健康 临界温度上限
下载PDF
热循环上限温度对蠕墨铸铁抗热疲劳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丹 吴素珍 +2 位作者 陈海军 冀佳彬 李明哲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研究了热循环时不同上限温度T_(max)(600℃、700℃、800℃)下蠕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及组织变化。随着上限温度升高,晶界对裂纹扩展的阻碍能力下降,龟裂和穿晶裂纹数量增加,珠光体退化加快,抗热疲劳性能下降。T_(max)为600℃、700℃时,... 研究了热循环时不同上限温度T_(max)(600℃、700℃、800℃)下蠕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及组织变化。随着上限温度升高,晶界对裂纹扩展的阻碍能力下降,龟裂和穿晶裂纹数量增加,珠光体退化加快,抗热疲劳性能下降。T_(max)为600℃、700℃时,条状裂纹是蠕铁的主要破坏形式;T_(max)为800℃时,龟裂网分布于整个试样表面,龟裂成为蠕铁的主要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上限温度 热疲劳
下载PDF
一种铸钢轮材料热疲劳破坏临界循环上限温度的估测
3
作者 宋志坤 谭福龙 +2 位作者 马小全 刘伟 张亚娟 《上海金属》 CAS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结合宏观裂纹和微观组织分析,通过试验来确定某铸钢轮材料的热疲劳破坏临界循环上限温度。实验发现,在循环上限温度为600℃时,试样开始出现开裂倾向;而循环上限温度为700℃时试样产生急剧破坏;低于600℃时,试样没有产生明显的热疲劳破... 结合宏观裂纹和微观组织分析,通过试验来确定某铸钢轮材料的热疲劳破坏临界循环上限温度。实验发现,在循环上限温度为600℃时,试样开始出现开裂倾向;而循环上限温度为700℃时试样产生急剧破坏;低于600℃时,试样没有产生明显的热疲劳破坏。由此可以确定,600℃可大致作为该铸钢轮材料开始产生热疲劳急剧破坏时的临界循环上限温度。试验还发现表面氧化腐蚀是该铸钢材料热疲劳破坏的一种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钢轮 热疲劳裂纹 氧化腐蚀 热循环上限温度
下载PDF
热疲劳上限温度对球墨铸铁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丹 吴素珍 +2 位作者 吴令宪 王朋坤 闫明辉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研究了热疲劳不同上限温度T_(max)(600℃、700℃、800℃)对球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以及组织的影响。随着上限温度升高,珠光体分解加快,石墨与基体剥离,且基体表面出现凹陷,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下降。上限温度增加对裂纹扩展方式影响不大... 研究了热疲劳不同上限温度T_(max)(600℃、700℃、800℃)对球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以及组织的影响。随着上限温度升高,珠光体分解加快,石墨与基体剥离,且基体表面出现凹陷,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下降。上限温度增加对裂纹扩展方式影响不大,主裂纹的扩展总是从人工缺口出发,穿过低强度的铁素体基体,联接沿线石墨或凹陷基体,向试样的另一端扩展。随着热循环次数增加,球铁硬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_(max)为800℃时,硬度的上升和下降速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上限温度 热疲劳
下载PDF
上限温度对高SiMo蠕墨铸铁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丹 秦先锋 +2 位作者 闫明辉 李立琳 桑玮玮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高SiMo蠕铁在不同热疲劳试验上限温度T_(max)(600℃、700℃、800℃、900℃)下的微观组织以及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上限温度升高,珠光体以及(FeMo)3C加速消失,残留的(FeMo)3C会明显促进热...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高SiMo蠕铁在不同热疲劳试验上限温度T_(max)(600℃、700℃、800℃、900℃)下的微观组织以及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上限温度升高,珠光体以及(FeMo)3C加速消失,残留的(FeMo)3C会明显促进热疲劳裂纹的产生,并使裂纹扩展方式发生变化,导致蠕铁抗热疲劳性能下降。T_(max)为600~800℃时,主裂纹的扩展路径是优先沿着蠕虫状石墨长轴扩展,其次顺带连接沿线已萌生裂纹的球墨或者(FeMo)3C。T_(max)为900℃时,主裂纹的扩展路径是沿着蠕虫状石墨长轴方向扩展的同时,沿垂直方向以龟裂加宽,顺带连接球状石墨和孔洞,且裂纹带较宽,导致高SiMo蠕铁的抗热疲劳性能急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SiMo蠕铁 上限温度 热疲劳性能
下载PDF
燃烧炉的上限温度测控
6
《国外传感技术》 1997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燃烧炉 上限温度测控 检测
下载PDF
烯类单体的聚合-解聚平衡以及聚合上限温度
7
作者 郭霖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7-117,共11页
基于总反应讨论了烯类单体的聚合-解聚平衡以及聚合上限温度等2个重要的高分子化学热力学基本问题,指出了基于链增长反应的通行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聚合物溶解及单体单元浓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给出了新的聚合上限... 基于总反应讨论了烯类单体的聚合-解聚平衡以及聚合上限温度等2个重要的高分子化学热力学基本问题,指出了基于链增长反应的通行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聚合物溶解及单体单元浓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给出了新的聚合上限温度定义及典型应用例,并引入了随遇平衡与稳定平衡概念。预测结果与见诸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并可解释文献中未被合理解释的实验现象。本文处理方法及所得结论亦可用于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热力学 聚合-解聚平衡 聚合上限温度 混合熵 乙烯基单体 加聚 自由基聚合 相律 聚合反应自发性判据 基元反应
原文传递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上限工作温度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凤翻 张雯婷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讨论了表征树脂基复合材料上限工作温度的几种方法。认为根据固化温度或通过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确定上限工作温度,很难给出可靠、准确的结果,采用经过条件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能很好的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得出较测... 本文讨论了表征树脂基复合材料上限工作温度的几种方法。认为根据固化温度或通过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确定上限工作温度,很难给出可靠、准确的结果,采用经过条件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能很好的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得出较测定Tg更有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上限工作温度 力学性能 航空材料
下载PDF
电厂过热器用12Cr2MoWVTiB钢管使用温度上限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句光宇 王体 +4 位作者 宋利 袁红玉 刘文生 谢照增 王志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变孔洞,组织老化级别为3级,室温力学性能比未服役的略有下降,仍满足标准要求;该钢管在运行约14万h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其持久强度仅比标准指标低12.1 MPa;结合该电厂过热器受热面管的运行情况认为,12Cr2MoWVTiB钢受热面管可以在585℃下安全运行,这与DL/T 715-2015规定的575℃使用温度上限有所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上限
下载PDF
中温厌氧工艺合理温度上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晨岚 郭晋玲 《江苏环境科技》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介绍了用UASB对厌氧中温工艺的最高适宜温度进行的试验研究。试验用配制的酒精废水为处理基质 ,厌氧颗粒污泥作为菌种 ,进水CODcr为 5 0 0 0mg/L ,水力停留时间为 2 4h ,有效容积负荷为 5kgCODcr/m3 ·d。实验结果表明 ,中温厌氧工... 介绍了用UASB对厌氧中温工艺的最高适宜温度进行的试验研究。试验用配制的酒精废水为处理基质 ,厌氧颗粒污泥作为菌种 ,进水CODcr为 5 0 0 0mg/L ,水力停留时间为 2 4h ,有效容积负荷为 5kgCODcr/m3 ·d。实验结果表明 ,中温厌氧工艺能稳定运行的最高运行温度上限为 4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温度上限 实验研究 中温厌氧工艺 颗粒污泥 运行温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FKM和FFKM交联方法及其对密封件使用温度上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永康(编译) 《有机氟工业》 CAS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0 前言为满足航空航天工业的性能需求,氟弹性体(FKM)于50多年前被首次推向市场,相对于烃类橡胶材料,它们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更高,而力学性能则与之相当,这就赋予了其明显的性能优势。FKM胶料很快便被广泛用于汽车、石油和天然气、半... 0 前言为满足航空航天工业的性能需求,氟弹性体(FKM)于50多年前被首次推向市场,相对于烃类橡胶材料,它们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更高,而力学性能则与之相当,这就赋予了其明显的性能优势。FKM胶料很快便被广泛用于汽车、石油和天然气、半导体及制药/食品加工行业的密封件和垫圈,其长期耐用性和可靠性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化学性 氟弹性体 密封件 食品加工行业 FKM 力学性能 温度上限 耐用性
下载PDF
低碳钢在A_(e3)温度之上的形变诱导铁素体(一种马氏体)的相变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朝霞 李殿中 乔桂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27-1135,共9页
通过对低碳钢Q235的单向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高于奥氏体铁素体平衡转变温度Ae3)对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热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 通过对低碳钢Q235的单向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高于奥氏体铁素体平衡转变温度Ae3)对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热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形变诱导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可以在Ae3 温度之上发生且应变速率和应变越大,相变越容易.在名义应变ε=80%,应变速率ε=20s-1的条件下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上限温度为945℃(Ae3+98℃).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870-920℃区间内变形时,随变形温度下降,应力上升;而在830-870℃区间变形时,随变形温度的下降,整体应力反而下降.与先共析铁素体X射线衍射峰比较,形变诱导铁素体X射线衍射峰明显向小角度方向漂移,形变诱导铁素体的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亦明显大于先共析铁素体. 实验表明,这种形变诱导铁素体本质上是一种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 低碳钢 上限温度 纳米压痕
下载PDF
冷脆性
13
作者 薄鑫涛 《热处理》 CAS 2024年第1期16-16,共1页
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多数钢材的强度有所增加,而韧性下降。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现的脆性称为冷脆性。材料由延性破坏转变到脆性破坏的上限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为防止发生低温脆性破坏,钢材的最低允许工作温度应高于韧脆转变温度的上限... 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多数钢材的强度有所增加,而韧性下降。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现的脆性称为冷脆性。材料由延性破坏转变到脆性破坏的上限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为防止发生低温脆性破坏,钢材的最低允许工作温度应高于韧脆转变温度的上限。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奥氏体不会发生低温脆性,而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素体会发生低温脆性。钢材中磷含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钢材的冷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转变温度 体心立方晶格 冷脆性 上限温度 金属材料 面心立方晶格 低温脆性 脆性破坏
下载PDF
精煤破碎机轴承温度监测与报警装置——K型热电偶变换器MAX6675在选煤厂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嘉勇 董德胜 《煤》 2006年第B06期52-53,共2页
齿辊式精煤破碎机(2PGL-400×1000)的8盘轴承因受力大,不均匀和粉尘较大,给润滑带来很大困难;另外,轴承位置较隐蔽,温度不好监测,易造成轴承或轴承室损坏,更换困难,对矿井生产时间影响也较长。
关键词 温度监测 热电偶 齿辊式破碎机 温度上限
下载PDF
几种淡水鱼类致死温度上、下限的研究
15
作者 李凤筠 《水资源保护》 CAS 1994年第2期13-20,共8页
本文研究电厂热排水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热影响中鱼类致死温度的上、下限值(TL50)。这是制订水体温度标准的基础,目前在火电厂和核电站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扩大的情况下,该项研究为控制热排水量提供科学参数,对保护水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起始致死温度上限(TL50) 起始致死温度下限(TL50) 安全温度
下载PDF
冷脆性
16
作者 薄鑫涛 《热处理》 CAS 2023年第6期35-35,共1页
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多数钢材的强度有所增加,而韧性下降。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现的脆性称为冷脆性。材料由延性破坏转变到脆性破坏的上限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为防止发生低温脆性破坏,钢材的最低允许工作温度应高于韧脆转变温度的上限... 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多数钢材的强度有所增加,而韧性下降。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现的脆性称为冷脆性。材料由延性破坏转变到脆性破坏的上限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为防止发生低温脆性破坏,钢材的最低允许工作温度应高于韧脆转变温度的上限。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奥氏体不会发生低温脆性,而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素体会发生低温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转变温度 体心立方晶格 冷脆性 上限温度 金属材料 面心立方晶格 低温脆性 脆性破坏
下载PDF
水稻高温热害的防控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少波 陈运祺 《湖南农业》 2023年第7期17-17,共1页
水稻高温热害一般是指在水稻抽穗结实期气温超过水稻生育温度上限,影响其开花结实,造成空癌粒率上升而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抽穗结实期 水稻生育 水稻高温热害 温度上限 开花结实 减产 绝收
下载PDF
基于ULCIZ和SIT的罗非鱼耐寒性能测定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雪松 宾石玉 +5 位作者 林勇 唐章生 张永德 曾兰 杨慧赞 陈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39,共6页
本文针对单一Logistic模型的不足之处,分析冷伤害上限温度(ULCIZ)、伤害低温总和(SIT)和双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在罗非鱼低温耐寒性能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和优点,并根据罗非鱼低温胁迫试验的本身特点对其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冷伤害上限温度(ULCIZ) 伤害低温总和(SIT) 双变量Logistic回归 罗非鱼 耐寒性能 UPPER limit of CHILL injuryzone (ULCIZ) SUM of injurious temperature (SIT)
下载PDF
La_2O_3对SiO_2-Al_2O_3-CaO-MgO系统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建军 尹鹏 +3 位作者 谢俊 王静 周学东 赵修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_2-Al_2O_3-CaO-MgO系统玻璃,研究添加La_2O_3对SiO_2-Al_2O_3-Ca O-Mg O系统玻璃密度、耐碱性、弹性模量以及析晶上限温度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玻璃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a_2O_3含量从0升高至5wt%...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_2-Al_2O_3-CaO-MgO系统玻璃,研究添加La_2O_3对SiO_2-Al_2O_3-Ca O-Mg O系统玻璃密度、耐碱性、弹性模量以及析晶上限温度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玻璃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a_2O_3含量从0升高至5wt%,玻璃的网络结构发生改变;玻璃的密度和摩尔体积均增大;玻璃的耐碱性能降低;弹性模量从90.5 GPa增加至93.6 GPa后降低,最大值对应的La_2O_3含量为3wt%;析晶上限温度从1224℃降低至1209℃后增加至1212℃,最后趋于不变,在La_2O_3添加含量为2wt%时达到最低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O3 耐碱性能 弹性模量 析晶上限温度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热稳定性测量及工质优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怀信 刘建宇 任黎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92,共8页
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为避免工质热分解对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造成影响,循环温度的取值上限不应高于工质的热稳定上限温度(t_(stable)).循环最高温度的取值对循环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烟气初温和质量流量分别为510... 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为避免工质热分解对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造成影响,循环温度的取值上限不应高于工质的热稳定上限温度(t_(stable)).循环最高温度的取值对循环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烟气初温和质量流量分别为510℃和15.8 kg/s的热源条件下,开展了回热ORC系统的循环参数优化和工质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若不考虑工质热分解问题,乙醇和丙酮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继而对乙醇和丙酮两种工质开展了热稳定性实验测量研究,结合系统允许的工质分解速率上限(年分解量不超过1%),确定了两者的t_(stable)分别为172℃和159℃;限制循环温度不超过t_(stable),乙醇和丙酮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明显降低,此时回热ORC系统的最优工质为环戊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热源 有机工质动力循环 上限温度 热稳定性 系统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