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F联合Bio-Oss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云 王瑞春 关振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Bio-Oss材料在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5月-2021年12月口腔门诊采用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接受种植治疗...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Bio-Oss材料在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5月-2021年12月口腔门诊采用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接受种植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术中植入Bio-Oss骨填充材料;联合组:49例,患者术中植入CGF联合Bio-Oss的骨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新形成的骨密度,种植体植入前后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种植体的稳定性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牙槽骨密度HU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联合组的牙槽骨密度HU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联合组龈沟液出血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的牙周探诊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联合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联合组植入体的植入扭矩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联合组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行同期种植修复治疗中,植入CGF联合Bio-Oss的骨填充材料对于促进早期牙槽骨成骨能力形成及提高种植体植入稳定性较单纯Bio-Oss填充材料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Bio-Oss材料 牙槽嵴顶 上颌窦底提升术 种植
下载PDF
扩孔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刘颜彬 罗晨晨 +3 位作者 杨博 左晓云 高文莫 陈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扩孔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使用扩孔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同一术者的连续临床病例。纳入患者共109例,均为上颌后牙区单牙或多牙缺失,剩余垂直骨高度为4~9 mm... 目的探讨利用扩孔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使用扩孔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同一术者的连续临床病例。纳入患者共109例,均为上颌后牙区单牙或多牙缺失,剩余垂直骨高度为4~9 mm,完成种植体植入144枚。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拍摄CBCT,功能负载后半年、之后每年进行X线片检查,对种植体脱落率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中发生上颌窦底黏膜穿孔15例,黏膜穿孔率为10.4%(15/144)。术后上颌窦感染1例。愈合期内2枚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早期成功率为98.6%(142/144)。功能负载后随访3枚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余功能行使良好,功能负载后种植体存留率为97.8%(135/138)。结论采用扩孔钻法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临床操作简单,创伤小,短期内临床效果可靠,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的术式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 扩孔钻法 同期植入 并发症
下载PDF
伴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影像的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病例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左晓云 杨博 +1 位作者 罗晨晨 陈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 探讨伴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的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40例伴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且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未植骨)。术前、术后6个月内及修复后12个月影像学检... 目的 探讨伴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的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40例伴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且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未植骨)。术前、术后6个月内及修复后12个月影像学检查,记录上颌窦内情况,整个治疗过程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在40例伴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的病例中,根据影像学检查病变形态学特征分为3类,A类:窦底黏膜均匀增厚型14例,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B类:囊肿型7例,术中发生上颌窦黏膜穿孔1例。C类:混合型(慢性炎症结合囊肿)19例,术中发生上颌窦黏膜穿孔4例,术后种植体松动脱落2例。结论 尚不可证明上颌窦内软组织良性病变的存在是愈合期内种植体脱落的原因,且病变的存在对修复后1年的种植体无显著影响。通过术前完善的检查与风险预判,术中同期不植骨与术后的感染控制可有效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黏膜增厚 上颌窦囊肿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伴牙源性上颌窦炎患牙拔除后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朱韵莹 刘芸 +4 位作者 徐婷 刘珍珍 曹少萍 王张嵩 武东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且确诊为OMS,拔牙后6~8个月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纳入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但未诊断为OMS,拔牙后6~8个月因种植区域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部分上颌窦底骨质不连续及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13例,其余32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照组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8例,其余40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术后6~8个月行二期修复治疗。种植术后21 d、3个月、8个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修复后24个月比较2组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pical bone height,ABH)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情况。结果研究组45例种植术前上颌窦黏膜厚度均值(1.556±0.693)mm,大于对照组(1.229±0.4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上颌窦底提升术均无上颌窦黏膜穿孔。修复后24个月,研究组SBG、ABH和MBL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OMS的患牙拔除后,上颌窦炎症减退、缺牙区骨质高度和密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及种植修复,可以达到与非OMS患牙拔除后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上颌窦炎 拔牙术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 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种植修复 上颌窦黏膜厚度 上颌窦内成骨高度 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基于CBCT影像的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非植骨种植随访研究
5
作者 桑炜荣 包胜华 陈锐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通过CBCT影像观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中不置入骨替代材料同期种植的5年随访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因上颌后牙区缺失行种植手术的患者56例,采用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粘膜的术式,同期植入种植体,未置... 目的通过CBCT影像观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中不置入骨替代材料同期种植的5年随访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因上颌后牙区缺失行种植手术的患者56例,采用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粘膜的术式,同期植入种植体,未置入骨替代材料,6个月后行Ⅱ期手术、取模和上部冠修复,术后半年、1年、3年、5年随访观察种植体存留和使用情况,CBCT观测种植体周围和上颌窦内新生骨高度变化情况。结果56例患者完成上颌窦粘膜提升,在未置入骨替代材料情况下同期植入56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完成Ⅱ期手术和后期修复,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随访,56枚种植体均良好行使功能,通过CBCT测量显示种植体进入上颌窦周围有显著的骨量生成,且新生骨量保持稳定。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在没有置入骨替代材料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也可以取得良好且长期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非植骨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骨填充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刘燕 原辉婷 +1 位作者 谷艳景 刘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骨填充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骨填充材...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骨填充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骨填充材料植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植入。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新生骨高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种植体存留率。结果: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IS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近中、远中新生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1/55),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联合骨填充材料应用于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ISQ值和新生骨高度,效果优于单用骨填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填充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疼痛 种植体稳定系数 新生骨高度
下载PDF
Schneiderian膜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毕哲慧 李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61-164,共4页
上颌窦过度气化导致上颌后牙缺失后剩余牙槽嵴高度严重不足,给种植修复带来困难。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是临床常用的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有学者提出无植骨上颌窦内提升术后窦内新骨形成与Schneiderian膜有直接关系。Schn... 上颌窦过度气化导致上颌后牙缺失后剩余牙槽嵴高度严重不足,给种植修复带来困难。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是临床常用的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有学者提出无植骨上颌窦内提升术后窦内新骨形成与Schneiderian膜有直接关系。Schneiderian膜中可分离出上颌窦黏膜干细胞,其具有成骨分化功能。本文就上颌窦黏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展开综述研究,探讨上颌窦黏膜在骨再生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neiderian膜 上颌窦黏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下载PDF
高度严重不足时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底骨块内嵌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滨 方学奇 马江敏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高度严重不足时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底骨块内嵌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28例(188颗)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底骨块... 目的:观察高度严重不足时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底骨块内嵌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28例(188颗)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底骨块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组(上颌窦外提升组,n=64,94颗)和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底骨块内嵌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组(上颌窦内提升组,n=64,94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种植位点骨高度、骨宽度、剩余牙槽骨高度(RBH)、种植体稳定系数(ISQ)、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窦内提升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93.75%(60/64)显著高于上颌窦外提升组71.88%(4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内提升组患者的种植位点骨高度、骨宽度、剩余牙槽骨高度(RBH)、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均显著高于上颌窦外提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内提升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4/64)显著低于上颌窦外提升组15.63%(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严重不足时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底骨块内嵌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较上颌窦外提升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种植位点骨高度、骨宽度、剩余牙槽骨高度、种植体稳定性,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 上颌窦底提升术 同期种植 种植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于后牙区严重骨高度不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冬雷 郝丹 +2 位作者 葛维燕 孔琴 郭海波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717-722,共6页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区严重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不足,即RBH在4 mm左右时应用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9年期间于南通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进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区严重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不足,即RBH在4 mm左右时应用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9年期间于南通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进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46例(51枚种植),分为不植骨组(21枚)、植骨组(15枚)、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组(15枚),对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1年、2年的骨增量变化、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种植体机械及生物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并进行了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术后、6个月的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骨增量方面,三组和术前相比,骨增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和CGF组增量大于不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问卷中,患者对于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颌后牙区RBH约4 mm左右时,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更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 剩余骨高度 植骨 短种植体
下载PDF
应用SCA工具经牙槽嵴顶微创法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圣运 刘光萍 +2 位作者 左书玉 韩晓辉 张东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I0001-I0002,共2页
1技术要点 口腔种植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由于上颌后牙区与上颌窦距离很近,牙齿缺失后易出现继发性的牙槽骨吸收,加之上颌窦本身过度汽化等原因,常导致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过低,剩余牙槽嵴高度... 1技术要点 口腔种植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由于上颌后牙区与上颌窦距离很近,牙齿缺失后易出现继发性的牙槽骨吸收,加之上颌窦本身过度汽化等原因,常导致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过低,剩余牙槽嵴高度不足,无法常规植入长度10mm以上的种植体,使得在上颌后牙区的种植受到很大限制。开放式上颌窦外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传统方法,该方法对外科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由于上颌窦解剖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术中上颌窦黏膜撕裂或穿孔、出血及术后肿胀反应严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 牙槽嵴顶 种植体 微创法 SCA 上颌后牙区 工具 应用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俞丹 王宇 +1 位作者 毛英杰 何福明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上颌后牙区常因骨量不足而成为种植的难点区域,常用的解决办法为上颌窦侧壁开窗窦底提升术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因为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时间短、术后不适感少等优点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 上颌后牙区常因骨量不足而成为种植的难点区域,常用的解决办法为上颌窦侧壁开窗窦底提升术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因为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时间短、术后不适感少等优点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早期应用常伴有同期植骨,但由于骨替代材料存在感染、低吸收率及引发上颌窦再气化等风险,近些年来临床上开始主张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时不再植骨。目前对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愈合状况和临床疗效等方面都有较多的研究报道。本文就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否需要同期植骨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种植体 植骨材料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不同剩余骨高度行经牙槽嵴顶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菊忠 许琛 徐青峰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004-1010,共7页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不同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ight,RBH)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以及术中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颌后牙区牙槽...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不同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ight,RBH)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以及术中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剩余骨高度不足患者38例,根据不同的RBH以及术中是否应用CGF将38例患者分为四组。A组:3 mm≤RBH<5 mm,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7例。B组:3 mm≤RBH<5 mm,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CGF后同期植入种植体9例。C组:5 mm≤RBH<8 mm,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12例。D组:5 mm≤RBH<8 mm,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CGF后同期植入种植体10例。种植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复查CBCT检查种植体颈缘骨水平变化,窦底提升后骨高度变化,种植体骨结合及新骨形成的情况,有无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及修复体的稳定性,种植义齿的并发症。结果38例病例无上颌窦炎症反应及上颌窦黏膜穿孔,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永久修复后种植体及修复体稳定,术后一年种植体颈缘骨水平稳定。A、B组间,C、D组间种植体稳定系数(ISQ)的平均值在术后4个月和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C、D组间在术后以及随访的24个月内的上颌窦底骨提升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应用CGF组窦底骨提升量分别高于A组、C组。结论在3 mm≤RBH<8 mm时,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后可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在术中应用CGF可促进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后新骨形成,加快骨结合,有效增加窦底骨高度,增强种植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浓缩生长因子 种植
下载PDF
单独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在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香娜 何添荣 +1 位作者 陈希楠 林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观察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G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37例患者(47个种植位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植入位... 目的观察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G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37例患者(47个种植位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植入位点分为试验组(20例,23个种植位点)和对照组(17例,24个种植位点),在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入47枚种植体,试验组在上颌窦内植入CGF,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于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结果仅有1例患者因咬硬物致种植体松动,存留率为97.9%(46/47)。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的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按提升高度分为三组:1组(<3 mm),2组(3~4 mm),3组(>4 mm)。术后6、12个月不同窦底提升高度组间的窦内骨增量比较,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组窦内骨增量高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F单独应用于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在观察期内能获得与植入骨替代料材料相似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浓缩生长因子 植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机制与临床术式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舒宇 范震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63-70,共8页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所需余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不足时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对于上颌窦内的成骨机制、上颌窦底提升术术式的选择、同期种植的时机、年龄或性别的影响、是否需要置入骨替代材料等问...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所需余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不足时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对于上颌窦内的成骨机制、上颌窦底提升术术式的选择、同期种植的时机、年龄或性别的影响、是否需要置入骨替代材料等问题众说纷纭。本文根据种植科团队有关上颌窦内成骨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本院种植科10余年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操作的方法与技巧,以期达到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最终指导临床的转化医学模式,提出了更加优化的、简单易行的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方案与理念,即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同期植入种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浓缩生长因子 骨增量
下载PDF
影响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效果的解剖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柏均 吕鸣樾 袁泉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3-199,共7页
上颌窦底提升手术是上颌后牙骨量不足时常采用的骨增量方式,根据手术进入上颌窦的路径分为经侧壁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相比经侧壁上颌窦底提升有创口小、治疗时间短及患者更易接受等优势,... 上颌窦底提升手术是上颌后牙骨量不足时常采用的骨增量方式,根据手术进入上颌窦的路径分为经侧壁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相比经侧壁上颌窦底提升有创口小、治疗时间短及患者更易接受等优势,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骨增量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解剖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该文对剩余牙槽骨、施耐德膜及其病理状态、上颌窦宽度及上颌窦形态等主要解剖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中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 解剖因素 成骨
下载PDF
成人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玙 张旭东 陈瑞雪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 :探索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CBCT)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涉及上颌窦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结果 :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 目的 :探索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CBCT)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涉及上颌窦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结果 :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5.80%、53.4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凹面型,分别占84.80%、61.30%;右侧上颌第一、二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74.90%、69.8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61.40%、64.30%;左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2.60%、53.6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凹面型,分别占71.90%、50.30%;左侧上颌第一、二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77.20%、67.5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58.70%、64.90%。骨嵴出现率为33.44%。结论 :本研究测量了各个牙位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情况,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窦底 形态 高度 骨嵴
下载PDF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窦底黏膜提升高度及成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浩德(综述) 李德华(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已被公认为是一项安全、可靠并具有良好远期预后的手术方式。本文对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成骨效果及评价做一综述。
关键词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 成骨效果 上颌窦底黏膜
下载PDF
剩余骨高度<3 mm时联合CGF与Bio-Oss骨粉行液压法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种植一例
18
作者 解孟佳 周志霖 +4 位作者 张雅彤 姬瑞 张强 李松南 常财旺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3008-3011,共4页
上颌后牙区域牙列缺损实施种植修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上颌窦气化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的剩余骨高度(RBH)不足。本文报告一例RBH<3 mm时上颌窦底内提升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与Bio-Oss骨粉同期种植的病例,并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锥形束... 上颌后牙区域牙列缺损实施种植修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上颌窦气化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的剩余骨高度(RBH)不足。本文报告一例RBH<3 mm时上颌窦底内提升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与Bio-Oss骨粉同期种植的病例,并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均观察到明显的影像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增量 剩余骨高度 浓缩生长因子 上颌窦底内提升
下载PDF
上颌窦宽度及角度预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挺 周武 +3 位作者 庄桂婧 康铖 裘实 罗善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上颌窦宽度及角度,评估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取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种植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均行CBCT检查,测量上颌窦宽度、角... 目的:探讨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上颌窦宽度及角度,评估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取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种植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均行CBCT检查,测量上颌窦宽度、角度及根端骨吸收量。分析影响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因素,评估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预测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价值。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种植体根端骨平均吸收量为(1.81±0.26)mm,其中,49例≤1.81 mm,29例>1.81mm。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是影响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独立因素(OR:3.873、4.518,95%CI:1.594~9.412、1.859~10.97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及两者联合预测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AUC分别为0.764、0.742和0.908。结论:上颌窦宽度和角度是影响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稳定性的指标,两者联合预测术后骨移植稳定性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宽度 上颌窦角度 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骨移植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液压提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金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992-994,共3页
目的:评价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黏膜液压提升术应用于上颌后牙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上颌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共243例,共植入种植体329颗。术后随访6~71个月,平均37... 目的:评价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黏膜液压提升术应用于上颌后牙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上颌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共243例,共植入种植体329颗。术后随访6~71个月,平均37.14个月。结果:共植入329颗种植体,提升高度介于0~8mm,平均(2.85±1.66)mm。随访期间,种植体骨结合失败8颗,种植体折断1颗,留存率为97.26%。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黏膜水压提升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技术敏感性低。在不植骨病例中,可以获得可靠的临床效果;植骨病例中,由于骨替代材料分布的不可控性导致种植体周围成骨效果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顶 上颌窦底 液压提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