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照萌
赵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点状影。将上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两组患者均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观察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病理检查,实验组曲霉菌感染率(83.33%),毛霉菌感染率(10.00%),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与对照组曲霉菌感染率(90.00%),毛霉菌感染率(3.33%),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无显著手术后遗症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开放
非侵袭性真菌性
上颌
窦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杰
刘婷婷
张念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37-6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鼻腔和上颌窦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寻找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方法,为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提供指导。方法:以30例(60侧)经4%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男21例,女9例)为研究对象,去除鼻腔外侧壁的黏膜,保留各个重要骨性结...
目的:通过对鼻腔和上颌窦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寻找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方法,为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提供指导。方法:以30例(60侧)经4%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男21例,女9例)为研究对象,去除鼻腔外侧壁的黏膜,保留各个重要骨性结构的完整性,以骨性鼻泪管和下鼻甲骨附着缘为标志,观察测量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以及与周围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通过解剖学观测,寻找影响鼻内镜下扩大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因素。结果:骨性鼻泪管前界上、中、下端到上颌窦前壁与内侧壁交界的水平距离分别为0、(1.90±1.03)、(3.29±1.04)mm;骨性鼻泪管前下端到下鼻甲前缘的水平距离为(5.13±0.62)mm,到鼻底的垂直距离为(16.89±0.97)mm,左右侧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除的骨质范围:下鼻甲附着缘以上部分上下径为(9.43±1.72)mm,前后径由上往下为(9.76±0.83)、(11.39±0.50)、(12.85±0.66)mm,下鼻甲附着缘以下部分上下径为(13.52±0.83)mm,前后径由上往下为(19.89±1.37)、(16.59±0.77)、(12.48±0.91)mm。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入路的上颌窦手术视野,受上颌窦口前方的骨性鼻泪管、上颌骨额突及下方的下鼻道外侧壁骨质的影响而无法充分显露,同过去除窦口周边无用的骨质而保留重要结构,可以扩大内镜下中鼻道入路上颌窦手术的视野,利于彻底清除上颌窦内底壁、前壁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中鼻道入路
上颌窦开放
视野盲区
解剖测量
原文传递
题名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照萌
赵鹏
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92-194,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点状影。将上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两组患者均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观察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病理检查,实验组曲霉菌感染率(83.33%),毛霉菌感染率(10.00%),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与对照组曲霉菌感染率(90.00%),毛霉菌感染率(3.33%),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无显著手术后遗症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开放
非侵袭性真菌性
上颌
窦炎
Keywords
Nasal endoscope
Approach of frontal recess of tears
Patency of maxillary sinus
Non-invasive 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杰
刘婷婷
张念凯
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37-639,共3页
基金
山东省青岛市基金项目(NO:2008059)
文摘
目的:通过对鼻腔和上颌窦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寻找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方法,为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提供指导。方法:以30例(60侧)经4%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男21例,女9例)为研究对象,去除鼻腔外侧壁的黏膜,保留各个重要骨性结构的完整性,以骨性鼻泪管和下鼻甲骨附着缘为标志,观察测量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以及与周围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通过解剖学观测,寻找影响鼻内镜下扩大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因素。结果:骨性鼻泪管前界上、中、下端到上颌窦前壁与内侧壁交界的水平距离分别为0、(1.90±1.03)、(3.29±1.04)mm;骨性鼻泪管前下端到下鼻甲前缘的水平距离为(5.13±0.62)mm,到鼻底的垂直距离为(16.89±0.97)mm,左右侧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除的骨质范围:下鼻甲附着缘以上部分上下径为(9.43±1.72)mm,前后径由上往下为(9.76±0.83)、(11.39±0.50)、(12.85±0.66)mm,下鼻甲附着缘以下部分上下径为(13.52±0.83)mm,前后径由上往下为(19.89±1.37)、(16.59±0.77)、(12.48±0.91)mm。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入路的上颌窦手术视野,受上颌窦口前方的骨性鼻泪管、上颌骨额突及下方的下鼻道外侧壁骨质的影响而无法充分显露,同过去除窦口周边无用的骨质而保留重要结构,可以扩大内镜下中鼻道入路上颌窦手术的视野,利于彻底清除上颌窦内底壁、前壁的病变。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中鼻道入路
上颌窦开放
视野盲区
解剖测量
Keywords
endoscope surgery
middle meatus path
maxillary sinus expanding
visual fields and blind zone
anatomy measure
分类号
R765.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郭照萌
赵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扩大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的解剖学研究
刘杰
刘婷婷
张念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