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体负压反复暴露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长斌 姚永杰 +3 位作者 韦应波 吴燕红 孙喜庆 吴兴裕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下体负压暴露对人体下体负压(LBNP) 耐力的影响及其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方法10 名男性健康被试者进行负压值为- 50 m m Hg 、持续8 min 的下体负压锻炼,每天1 次、连续8 d ,记录心率及血压。锻炼... 目的探讨反复下体负压暴露对人体下体负压(LBNP) 耐力的影响及其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方法10 名男性健康被试者进行负压值为- 50 m m Hg 、持续8 min 的下体负压锻炼,每天1 次、连续8 d ,记录心率及血压。锻炼前后进行LBNP 耐力检查,并测量心脏泵血功能。结果锻炼前、后负压最大耐受时间(DNP) 及累积应激指数(CSI) 分别为:1058 ±216 s,1354 ±233 s;45833 ±12546 s·m m Hg 、63433±13458 s·m m Hg ,锻炼前后差异显著( P< 0 .05) ,心脏泵血功能呈增强趋势。结论下体负压反复暴露可提高人的下体负压耐力,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增强了心肌的收缩能力,降低外周血管的顺应性,心血管系统对低血压应激的代偿机制更加有效,从而提高了心水平动脉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持续性加速度 反复暴露 下体负压力
下载PDF
自制U型枕对眼科手术后面朝下体位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
作者 蒋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4138-414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U型枕对眼科手术后面朝下体位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眼科手术后面朝下体位患者90例为对象,简单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普通U型枕,试... 目的:探讨自制U型枕对眼科手术后面朝下体位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眼科手术后面朝下体位患者90例为对象,简单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普通U型枕,试验组患者给予自制U型枕,比较两组干预1d、3d及7d特殊时间段治疗体位持续时间、睡眠时间及干预7d患者舒适度自我感受、依从性、治疗体位所致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干预3d及7d特殊时段坚持治疗体位时间和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7d后舒适度自我感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7d后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胸闷、肢体麻木、烦躁及颈肩背部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U型枕用于眼科手术后面朝下体位患者中,能延长特殊时间段治疗体位持续时间和睡眠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自我感受和依从性,降低治疗体位所致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U型枕 眼科手术 面朝下体 依从性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治疗中应用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坦索罗辛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黄燕红 颜长发 李欢 《北方药学》 2024年第9期188-190,共3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结石治疗中联合应用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坦索罗辛的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6位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是否采取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均分为对照组(38例:单纯超声下体外冲击波... 目的:观察输尿管结石治疗中联合应用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坦索罗辛的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6位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是否采取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均分为对照组(38例:单纯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试验组(38例: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以及躯体疼痛感评分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排尿参数以及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7.37%)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中联合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坦索罗辛可有效提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并缓解躯体疼痛感,有利于减轻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排尿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超声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坦索罗辛
下载PDF
间断下体负压暴露方式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长斌 姚永杰 +1 位作者 孙喜庆 吴兴裕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反复下体负压锻炼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以期筛选最佳的负压锻炼方式。方法 :2 7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 3组 ,分别进行 - 5 .33kPa 8min(A组 )、6 6 7kPa 4min (B组 )、6 6 7kPa 8min (C组 )的下体负压锻炼 ,每...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反复下体负压锻炼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以期筛选最佳的负压锻炼方式。方法 :2 7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 3组 ,分别进行 - 5 .33kPa 8min(A组 )、6 6 7kPa 4min (B组 )、6 6 7kPa 8min (C组 )的下体负压锻炼 ,每天 1次、连续 8天 ,记录心率及血压。锻炼前后进行下体负压耐力检查。结果 :间断下体负压暴露后 ,C组锻炼后累积应激指数 (CSI)、总耐受时间 (DNP)较锻炼前显著提高 ,A、B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 ,下体负压暴露时的心率较平静状态显著升高 ,收缩压显著降低 ,舒张压无显著变化。结论 :经过 - 6 .6 7kPa/d 8min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下体负压 下体负压耐力 心血管 抗荷训练
下载PDF
谁之天下?——对赵汀阳天下体系的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白彤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24,共10页
与百多年中国主流的从左翼或者右翼去以西化中的路径不同,赵汀阳的天下体系试图以中化西,利用中国传统资源对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全球体系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但是,虽然有诸多洞见,但是在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批评,对传统中国的理论和... 与百多年中国主流的从左翼或者右翼去以西化中的路径不同,赵汀阳的天下体系试图以中化西,利用中国传统资源对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全球体系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但是,虽然有诸多洞见,但是在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批评,对传统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的解读,对新的世界秩序的构建这三个方面,他对其具有先驱性的天下体系的论证,都有很大的问题。在介绍了其天下体系并指出其问题之后,笔者会指出,儒家的新天下体系可以更好地处理当代全球体系的疑难,并解决赵汀阳天下体系的问题,在过度排他的民族国家体系和过度无外的天下体系之间,给出一条中庸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汀阳 下体 新天下体系列 民族国家 世界主义
下载PDF
无缝内衣对男子下体静态压力舒适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金子敏 罗晓菊 +2 位作者 沈加加 阎玉秀 陶建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3,共5页
以相同款式与材料,不同筒径、组织结构和编织方法的12件男式无缝内衣为研究对象,由M号体型的青年男子在静态下穿着无缝内衣,测试其下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并进行主观舒适感评价,运用主客观评价、模糊数学和箱控图方法,对7个部位的客观压力... 以相同款式与材料,不同筒径、组织结构和编织方法的12件男式无缝内衣为研究对象,由M号体型的青年男子在静态下穿着无缝内衣,测试其下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并进行主观舒适感评价,运用主客观评价、模糊数学和箱控图方法,对7个部位的客观压力分布大小进行描述,并总结出服装压力与人体舒适性之间的关系:腹部、小腿部和腰部,压力大小与主观评价成反比关系;侧缝部、臀部和大腿部,压力大小与主观评价成正比关系。产生原因是不同部位承受服装压能力不同,并指出男式无缝内衣设计中应减小大腿部、小腿部和腰部服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内衣 舒适性 服装压力 静态 男子下体
下载PDF
下体负压对抗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永杰 吴兴裕 +3 位作者 孙喜庆 郝卫亚 乔宗林 姜世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LBNP对21dHDT-6°卧床模拟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方法12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21dHDT-6°卧床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体负压组,每组6人。与对照组不同,下体负压组在最后一... 目的观察LBNP对21dHDT-6°卧床模拟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方法12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21dHDT-6°卧床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体负压组,每组6人。与对照组不同,下体负压组在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结果卧床前,12名受试者顺利通过75°、20min立位耐力检查。卧床第10d立位耐力检查时,对照组有5人、LBNP组有4人出现晕厥前或晕厥症状,两组平均耐受时间均低于卧床前(P<0.05);第21d时,对照组有5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而LBNP组有1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能够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导致的立位耐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模拟失重 立位耐力 对抗效果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喜庆 姜世忠 +3 位作者 姚永杰 蒋昌林 郝卫亚 吴兴裕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6-240,共5页
总结了近年来本实验室有关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讨论了模拟失重致立位耐力不良的机理可能与心血管功能降低、脑血流降低及内分泌改变等有关 ,以及采用数学模型方法探讨失重致立位耐力降低机制的作用意义。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心血管功能 下体负压 对抗作用 失重模拟 卧床试验 数学模型
下载PDF
21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喜庆 姚永杰 +3 位作者 吴兴裕 郝卫亚 姜世忠 乔宗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观察 2 1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对抗的影响。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 ,每组 6人 ,进行头低位倾斜卧床 ( - 6°)。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 ,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 ,每... 目的观察 2 1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对抗的影响。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 ,每组 6人 ,进行头低位倾斜卧床 ( - 6°)。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 ,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 ,每天进行 1h、- 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利用KYENG Ⅰ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卧床前、卧床第 3、1 0及 2 1天的脑血流量。结果对照组的左侧大脑Ⅰ相面积及流入速度在卧床期间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 ,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在卧床第 3及 2 1天显著降低 ,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第 3及 2 1天显著升高 ;LBNP组的左侧大脑Ⅰ相面积在卧床第 3及 2 1天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 ,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期间均显著升高 ,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及流入速度在卧床第 3及 2 1天有降低趋势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 1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脑血管阻力增加 ,脑血流量减少 ;在 2 1d头低位卧床的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 ,不能有效地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脑血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失重模拟 脑血流 导纳 卧床实验
下载PDF
华东地区成年女性下体体型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英 崔志英 夏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随机抽取180名华东地区25~55岁成年女性为样本进行下体体型研究,通过TC2三维人体测量系统采集与女子下体体型相关的36项指标数据,用SPS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检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华东地区25~55岁成年女性的... 随机抽取180名华东地区25~55岁成年女性为样本进行下体体型研究,通过TC2三维人体测量系统采集与女子下体体型相关的36项指标数据,用SPS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检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华东地区25~55岁成年女性的下体体型特征,并以腰臀差作为体型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成4类体型,并得到各类体型中间体控制部位的参考值.所得结论推动了人体下体的体型研究工作,有助于女性下装的设计和下装人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体型 体型分类 成年女性 腰臀差
下载PDF
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永杰 赵梓刚 +3 位作者 刘挺松 石俊 侯豹可 杨长斌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的效果 ,观察推拉动作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8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旋转床上进行“直立位 (HUT ,+1Gz) -倒立位 -直立位 +下体负压 (LBNP ,- 5 0mmHg) 1 0min”的模拟推拉效应试验及单纯直立... 目的探讨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的效果 ,观察推拉动作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8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旋转床上进行“直立位 (HUT ,+1Gz) -倒立位 -直立位 +下体负压 (LBNP ,- 5 0mmHg) 1 0min”的模拟推拉效应试验及单纯直立位 +下体负压 (- 5 0mmHg) 1 0min的对照试验 ,用阻抗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心率 (HR)、血压 (BP)、基础阻抗 (Z0 )、每搏心输出量 (SV)、心输出量 (CO)及总外周阻力 (TPR)等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模拟推拉效应试验中 ,有 3名被试者没有完成直立位 +LB NP作用 1 0min的试验 ,出现晕厥前症状 ,8名被试者平均耐受时间为 8.99± 1 .47min。而对照试验时 ,被试者均完成了 1 0min的直立 +LBNP试验。模拟推拉效应试验时 ,在倒立位 ,被试者HR、Z0 较直立位对照值降低 ,SV和CO较直立位对照值升高 ,均有显著性意义 ;直立位 +LBNP过程中 ,HR、Z0 、TPR较对照和倒立位值显著增高 ,SV和CO较对照和倒立位值显著降低 ,SBP在HUT即刻较对照值显著性增高 ,在HUT +LBNP过程中显著性降低。在对照试验时 ,上述指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 ,但增高或降低的百分比 (% )低于模拟推拉效应试验 (HR除外 )。结论倒立位后 ,再直立 +LBNP作用 ,心血管功能下降程度大于单纯直立 +LBNP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旋转床 航空推拉效应 推拉动作 意识丧失 心血管功能 模拟
下载PDF
立位-下体负压时心血管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羡云 孟京瑞 +3 位作者 吴斌 李建军 董颀 向求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了解立位 -下体负压 (HUT +LBNP)期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确定心律变异和脉图两种方法在评价心血管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观察 1 6名被试者在 75°头高位倾斜加 - 4kPa下体负压 2 0min期间血压、脉图、心律变异和脑血氧饱和度... 目的了解立位 -下体负压 (HUT +LBNP)期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确定心律变异和脉图两种方法在评价心血管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观察 1 6名被试者在 75°头高位倾斜加 - 4kPa下体负压 2 0min期间血压、脉图、心律变异和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 1 )HUT +LBNP可引起被试者出现明显的心率、血压、规 -化低频峰功率 (LFn)、LFn/HFn增加 ,脑血氧饱和度、心电T波和规 -化高频峰功率(HFn)下降 ;( 2 )晕厥前出现明显的血压、心率和脑血氧饱和度下降 ;( 3)低耐力组在HUT +LBNP初期的心率明显高于高耐力组 ;( 4 )HUT +LBNP时脉搏波波形发生很大变化 ,无法进行分析。结论HUT +LBNP是一种负荷量较高的立位耐力检查方法 ,可充分暴露被检者在立位中的心血管调节功能 ;脉图检测方法不能作为评价被试者HUT +LBNP耐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立位倾斜 下体负压 心率变异性 脉图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下体负压暴露时心血管系统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郝卫亚 吴兴裕 +3 位作者 张立藩 冯林华 孙喜庆 姚永杰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仿真研究心血管系统对下体负压(LBNP)的反应。方法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包括7部分:血液重分配控制、左室灌注、左室、外周循环、心率调节控制、外周阻力调节控制、静脉紧张程度控制。其中,心率和静脉紧张度受动脉压力... 目的仿真研究心血管系统对下体负压(LBNP)的反应。方法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包括7部分:血液重分配控制、左室灌注、左室、外周循环、心率调节控制、外周阻力调节控制、静脉紧张程度控制。其中,心率和静脉紧张度受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控制,而外周阻力则同时受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心肺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控制。结果利用所建模型,模拟了0~-10.64kPa(-80mmHg)范围内LBNP暴露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模拟LBNP暴露时收缩压、平均压、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变化以及血压反应过程,仿真结果均与人体实验结果吻合。结论所建模型是有效的,可以模拟LBNP下血液动力学的短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心血管系统 下体负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下体负压对男女飞行学员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丹兵 耿喜臣 +2 位作者 陆霞 王红 肖华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56-657,共2页
观察男女飞行学员在下体负压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男女两组受试者分别着下体负压裤 ,在 - 5 0mmHg负压下持续暴露 8min。在下体负压 (LBNP)作用时 ,同步记录心电图、心率、血压、脑血流量、负压暴露时间。结果显示 ,在LBNP作... 观察男女飞行学员在下体负压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男女两组受试者分别着下体负压裤 ,在 - 5 0mmHg负压下持续暴露 8min。在下体负压 (LBNP)作用时 ,同步记录心电图、心率、血压、脑血流量、负压暴露时间。结果显示 ,在LBNP作用下 ,随着负压暴露时间的增加 ,所有受试者均出现心率增快、收缩压降低、脑血流量下降。研究表明 ,下体负压所产生的生理学效应在男女飞行学员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下体负压 生理变化 心血管功能 加速度 +GZ耐力
下载PDF
下体负压作用下脑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志红 赵国璇 +2 位作者 杨静生 仲崇发 陈学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64-368,共5页
为探讨下体负压作用下脑血流量的变化,11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两次同样的下体负压实验.下体负压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7kPa,2min;-4.0kPa,3min;-5.3kPa,5min;-6.7kPa,... 为探讨下体负压作用下脑血流量的变化,11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两次同样的下体负压实验.下体负压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7kPa,2min;-4.0kPa,3min;-5.3kPa,5min;-6.7kPa,10min.实验中采用彩色超声显像仪对被试者安静平卧位和负压作用过程中主动脉血流频谱、颈总动脉血流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采用第二次下体负压的实验数据.11名被试者中除1人出现晕厥前症状被迫中止外,其余被试者顺利完成了整个实验过程,结果表明,随着下体负压强度的增加,每搏量和每分心输出量明显降低,而心率和外周阻力显著升高.在负压强度(-5.3kPa时,由颈总动脉推算出来的脑血流量有下降的趋势.但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比值比平卧住对照值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脑血循环 心输出量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两种新型抗荷服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毅 杨长斌 +5 位作者 高原 杜挺媛 吴萍 吴斌 谷志明 孙喜庆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确定绳索拉紧式和充气式2套不同类型抗荷服提高下体负压耐力的有效压力制度。方法2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穿着绳索拉紧式和充气式抗荷服测定各自选定的高、低2种压力制度时的下体负压耐力,同时观察血压、心率、心脏泵... 目的确定绳索拉紧式和充气式2套不同类型抗荷服提高下体负压耐力的有效压力制度。方法2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穿着绳索拉紧式和充气式抗荷服测定各自选定的高、低2种压力制度时的下体负压耐力,同时观察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绳索拉紧式抗荷服选定20~30 mmHg和30~40 mmHg两种压力制度,充气式抗荷服选定30~40 mmHg和40~50mmHg两种压力制度。结果穿着绳索拉紧式抗荷服时高、低2种压力制度下志愿者下体负压耐受时间和累计应激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平均动脉压和每搏量呈升高趋势,心率呈降低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穿着充气式抗荷服时高、低2种压力制度下志愿者下体负压耐受时间和累计应激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平均动脉压和每搏量呈升高趋势,心率在高压力制度组呈降低趋势。结论两种抗荷服在各自的高、低压力制度下均可显著提高下体负压耐力,改善心血管功能,且高压力制度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荷服 下体负压 立位耐力 头高位倾斜
下载PDF
坐位下体负压下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文强 刘惠芬 +3 位作者 赵芳婷 马瑞山 程宏伟 倪鹤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15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坐位下体负压 - 4.0 0kPa、 - 6.67kPa条件下 ,分别测试负压前、下体负压暴露 0 .5、1、2、3、4、5min和卸压后 1、3、5min的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15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坐位下体负压 - 4.0 0kPa、 - 6.67kPa条件下 ,分别测试负压前、下体负压暴露 0 .5、1、2、3、4、5min和卸压后 1、3、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在 - 4.0kPa下体负压作用 4、5min时 ,脑血流速度减慢 (P <0 .0 5 ) ;负压作用 3、4、5min时心率增快 (P <0 .0 5 ) ;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在 - 6.67kPa下体负压作用 2、3min时 ,脑血流速度减慢 (P <0 .0 5 ) ,在 4min和 5min时显著减慢 (P <0 .0 1) ,卸压后 1min尚未恢复 (P <0 .0 5 ) ,随后恢复至对照水平 ;负压作用后各时间点心率均显著增快 (P <0 .0 1) ;血氧饱和度在负压暴露 5min时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坐位下体负压造成血液在下肢淤积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引起大脑血供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 下体负压 大脑中动脉 血流速度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试论南岭钨矿“上脉下体”成矿模式 被引量:48
18
作者 华仁民 韦星林 +3 位作者 王定生 郭家松 黄小娥 李光来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3,共8页
南岭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而且类型齐全,以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开采历史最久、工业意义最大。经过长期的矿山开发和科学研究,中国地矿工作者总结出了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五层楼"模式,近年来随着深部找矿的开展,又提出了... 南岭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而且类型齐全,以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开采历史最久、工业意义最大。经过长期的矿山开发和科学研究,中国地矿工作者总结出了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五层楼"模式,近年来随着深部找矿的开展,又提出了"五层楼+地下室模式"。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五层楼"和"五层楼+地下室"这两个找矿模式及其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以赣南茅坪钨矿含矿石英脉与浸染状蚀变花岗岩型钨矿体共存的"上脉下体"为典型实例,论述了"上脉"和"下体"之间的成因关系,明确指出"上脉下体"是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钨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模式;提出了"上脉下体"成矿模式在南岭钨矿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深入研究"上脉下体"成矿模式的科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钨矿 “五层楼+地下室” “上脉下体 找矿模型 成矿模式
下载PDF
下体负压联合体育锻炼对运动耐力及体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燕红 徐莉 +7 位作者 杨长斌 周林甫 张伟 崔青山 张帅 卢东源 王雷 孙喜庆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制定适合疗养期间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专项下体负压和体能训练方案。方法:24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体育锻炼组连续2周进行力量锻炼;下体负压锻炼组利用倾斜床进行下体负压锻炼。联合锻炼组每天以上述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 目的:研究制定适合疗养期间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专项下体负压和体能训练方案。方法:24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体育锻炼组连续2周进行力量锻炼;下体负压锻炼组利用倾斜床进行下体负压锻炼。联合锻炼组每天以上述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进行复合锻炼。锻炼前后进行运动耐力及体能测试。结果:体育锻炼联合下体负压锻炼组锻炼10 d后PWC170/kg、最大耗氧量显著提高,肌肉爆发力及静肌力指标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单纯体育锻炼组平板卧推、负重蹲起、30 m冲刺跑、15 m蛙跳成绩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单纯下体负压组仅平板卧推及15 m蛙跳成绩较锻炼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体育锻炼联合下体负压锻炼10 d后可明显提高受试者运动耐力及下肢、腰腹肌肉爆发力及静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学 运动耐力 体育锻炼 下体负压 肌力
下载PDF
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长斌 孙喜庆 +2 位作者 王永春 姚永杰 吴宝民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方法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由若干环形钢圈及涂胶布材料构成的密闭完整的空腔壳体 ,可上下随意伸缩。上表面安装有单向排气阀门、可调进气阀门、把手及肩带。沿筒体纵轴进行屈 伸膝关节运动 ,使之被动扩... 目的研制一种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方法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由若干环形钢圈及涂胶布材料构成的密闭完整的空腔壳体 ,可上下随意伸缩。上表面安装有单向排气阀门、可调进气阀门、把手及肩带。沿筒体纵轴进行屈 伸膝关节运动 ,使之被动扩张产生负压。结果进气阀门完全关闭、打开 1 4、1 2至完全打开时 ,训练器负压峰值逐渐降低 ,分别为 - 5 8、- 46、- 38和 - 2 6mmHg。结论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集体育锻炼和下体负压于一体 ,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航空航天医学 装置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