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下半身”诗歌流派的产生及理论主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义杰
李全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教育杂志社<启蒙>编辑部
-
出处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
文摘
下半身诗歌流派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泛学院化的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存在着天然的敌对状态,以盘峰论争为契机,下半身诗歌写作正式走上文坛,并引起了文坛上下的高度关注。诗人们主张去掉遮蔽,关注肉身,关注感官最直接的、最真实的感受的观点更是遭到了一致抨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这个流派,才能真正评价其文学价值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中的意义所在。
-
关键词
下半身诗歌
文学评论
文学价值
中国
价值取向
-
Keywords
poetic school of “fleshy and sensual concern”
folk writing
closeness to flesh
life experience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虚拟的自由或夸张的表演——回望“下半身”诗歌运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士强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8,共5页
-
文摘
“下半身”诗歌主张以“肉体的在场”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冲击现存诗歌秩序,但却自相矛盾陷入“肉体乌托邦”的牢笼中。其作品又多性话语泛滥,流于粗鄙和俗陋。“下半身”诗歌既是当代诗歌中“民间写作”的延续,同时也有着文化、思想、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下半身”诗歌的出场方式或许是一种“有意为之”的矫枉过正,是为了争夺话语权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但它无意中却昭示和开启了世纪初诗歌的“身体转向”,凸显了当今时代身体观念的变革。
-
关键词
“下半身”诗歌
肉体乌托邦
身体观念
-
Keywords
poems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Body Utopia
concept concerning body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反讽的编码与解码:“下半身”诗歌写作的价值重估
- 3
-
-
作者
刘小波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三峡论坛》
201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下半身"诗歌被视为一种极端的"身体欲望"写作,自诞生之日起就为一般研究者所诟病。本文试图还原当时的诗歌现场,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对"下半身"诗歌写作如何编码、解码进行重新辨析,以此探究"下半身"这一符号化诗歌写作现象的多种所指意义,并对其精神指向,价值意义进行重新评述。
-
关键词
“下半身”诗歌
语境
编码
解码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代汉语的口语属性与中国新诗的肉身化品格
- 4
-
-
作者
向天渊
周梦瑜
-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
出处
《江汉学术》
2023年第4期65-74,共10页
-
基金
西南大学2035先导计划项目“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研究”(SWUPilotPlan016)。
-
文摘
作为现代汉语书面语,“白话”是加工过的口语,甚至有欧化倾向,但由于新文学家“言文合一”的强烈意愿及创作实践,使得白话仍具有鲜明的口语特征。而“语音”与肉身及心智有直接、内在的关联性,比“文字”更切近艺术本质。语言口语化,除了生动、形象之外,还能增强现场感、亲在性。从胡适“放脚鞋样”到戴望舒的“语吻美”,从非非主义“打开肉体之门”到于坚的“诗言体”,再到“下半身写作”,新诗在白话、口语的道路上,与“肉身”产生隐秘纠葛。现代汉语的口语属性,容易发展成自由体新诗,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注定更加艰难。诗语口语化,看似与诗学之道反向而行,实则体现破旧立新的艺术规律,颇具“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精神。
-
关键词
现代汉语
中国新诗
口语性
口语诗
下半身诗歌
身体写作
肉身化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下半身”诗歌的肉体化写作倾向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祚强
张田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6年第6期119-120,共2页
-
文摘
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下半身”诗歌的产生有其可信性与可取性,是当代文学自我调整的一次突破。它以客观的世俗化描写显示了较高成就,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学身体学的认识。
-
关键词
“下半身”诗歌
肉体化
文学身体学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1999~2002中国新诗状况述评
被引量:2
- 6
-
-
作者
谭五昌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2-30,共9页
-
文摘
1999至2002年的中国新诗在写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领域表现出极其活跃的态势,并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发展成型的“多元化”格局。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诗歌界,出现了“书面语写作”、“口语写作”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复合型写作”这三种诗歌写作风格与倾向,并呈现出相对立疏离又互补互渗的复杂情状;与之相对应,在诗歌批评领域,也出现了“学院化批评”、“本土化批评”,“个人化批评”等不同的批评路向与多元化的批评格局。作为近三四年来值得关注的诗歌事件,“盘峰论争”、“龙脉诗会”、“衡山诗会”、“沈韩之争”、“70后”诗歌运动、“下半身”诗歌运动、“中间代”诗歌运动等在诗界引起争议与反响的“诗歌现象”,直接对当下的诗学建设与诗歌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一些负面效应,并在一种复杂的“合力”作用下,有效地促成了世纪之交中国新诗整体上良好态势与局面的出现与形成。
-
关键词
新诗
“70后”诗歌运动
“下半身”诗歌运动
“中间代”诗歌运动
“智性抒情”
-
Keywords
new verse
'the post-1970s'verse movemen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verse movement
'the mid-generation' verse movement
'intelligent lyricness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