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伤寒论》“下厥上竭”证治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高灿
张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9-1061,共3页
《伤寒论》第294条中少阴病误汗造成的“下厥上竭”之危重证候,张仲景只说为难治,并未指出是何厥证,也未给出具体方药,历代医家对于此条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总结前贤之论述,分析各阶段的病机认为此证为少阴病强汗动血的变证,“厥”应...
《伤寒论》第294条中少阴病误汗造成的“下厥上竭”之危重证候,张仲景只说为难治,并未指出是何厥证,也未给出具体方药,历代医家对于此条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总结前贤之论述,分析各阶段的病机认为此证为少阴病强汗动血的变证,“厥”应从属于少阴寒化证。“下厥上竭”是由于元阳不足、阳不敛血,导致阳气衰于下、阴血出于上。针对此症状及病机,创新性地提出适合用张仲景黄土汤加龙骨牡蛎干姜治疗。全方以温阳止血为旨,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同时,通过加味增强温补元阳之力,突出敛阳止血之功,既救其竭阴又挽其危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厥上竭
黄土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294条辨析
2
作者
曹玉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2期41-42,共2页
《伤寒论》294条:“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多数医家认为:少阴病,但厥无汗者,阳气微也。夫汗虽血液,皆由阳气之熏蒸宣发而出也。今少阴生阳衰微。...
《伤寒论》294条:“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多数医家认为:少阴病,但厥无汗者,阳气微也。夫汗虽血液,皆由阳气之熏蒸宣发而出也。今少阴生阳衰微。不能蒸发,故无汗,强发之,不能作汗,反动其经隧之血,从空窍而出也。笔者不敢苟同,认为是少阴病,阴虚热炽,发汗动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少阴病
下厥上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评话 第40章 少阴虚寒多死证,经证寒热各不同——少阴死证及经证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95-498,共4页
1第294条的"厥"是寒邪侵袭,寒凝于足,使用火法迫汗不当,就成了火逆证,火邪入血,迫血妄行,血从口或鼻而出,寒邪凝于足而致的厥不仅没有解除,阴血又从上窍流失,所以称作"下厥上竭"。本条的"厥",既不是阳虚...
1第294条的"厥"是寒邪侵袭,寒凝于足,使用火法迫汗不当,就成了火逆证,火邪入血,迫血妄行,血从口或鼻而出,寒邪凝于足而致的厥不仅没有解除,阴血又从上窍流失,所以称作"下厥上竭"。本条的"厥",既不是阳虚失温的寒厥,也不是热邪深伏的热厥,而是外感寒邪,寒凝于足的"厥",因为是"凝于足者为厥",所以称作"下厥"。2客热咽痛和客寒咽痛虽然都是少阴经咽痛证,所谓客热客寒,即外来的风寒邪气和温热邪气。两种咽痛证是介于少阴经表证和少阴寒化证、热化证之间的病证,是邪气在由经传入脏的经传过程中产生的病证,虽然客寒或者客热仍旧稽留在少阴经,但其病变反映在少阴经循行的所过部位,而不是反映在经表,也不是反映在少阴经所连属的心肾,所以他既不是经表证,不能以辛温或者辛凉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也不是真正的寒化证或者热化证,所以也不能用苦寒清热泻下或者辛热温经扶阳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下厥上竭
”
少阴经咽痛证
少阴死证
少阴经证
张仲景
《伤寒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下厥上竭”证治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高灿
张业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9-1061,共3页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2130)
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板课程(方剂学)
+1 种基金
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JX50)
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YJSKCSZ-2020-07)。
文摘
《伤寒论》第294条中少阴病误汗造成的“下厥上竭”之危重证候,张仲景只说为难治,并未指出是何厥证,也未给出具体方药,历代医家对于此条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总结前贤之论述,分析各阶段的病机认为此证为少阴病强汗动血的变证,“厥”应从属于少阴寒化证。“下厥上竭”是由于元阳不足、阳不敛血,导致阳气衰于下、阴血出于上。针对此症状及病机,创新性地提出适合用张仲景黄土汤加龙骨牡蛎干姜治疗。全方以温阳止血为旨,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同时,通过加味增强温补元阳之力,突出敛阳止血之功,既救其竭阴又挽其危阳。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厥上竭
黄土汤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294条辨析
2
作者
曹玉笈
机构
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伤寒论》294条:“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多数医家认为:少阴病,但厥无汗者,阳气微也。夫汗虽血液,皆由阳气之熏蒸宣发而出也。今少阴生阳衰微。不能蒸发,故无汗,强发之,不能作汗,反动其经隧之血,从空窍而出也。笔者不敢苟同,认为是少阴病,阴虚热炽,发汗动血所致。
关键词
《伤寒论》
少阴病
下厥上竭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评话 第40章 少阴虚寒多死证,经证寒热各不同——少阴死证及经证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华龙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2009-0001)
河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496060303)
文摘
1第294条的"厥"是寒邪侵袭,寒凝于足,使用火法迫汗不当,就成了火逆证,火邪入血,迫血妄行,血从口或鼻而出,寒邪凝于足而致的厥不仅没有解除,阴血又从上窍流失,所以称作"下厥上竭"。本条的"厥",既不是阳虚失温的寒厥,也不是热邪深伏的热厥,而是外感寒邪,寒凝于足的"厥",因为是"凝于足者为厥",所以称作"下厥"。2客热咽痛和客寒咽痛虽然都是少阴经咽痛证,所谓客热客寒,即外来的风寒邪气和温热邪气。两种咽痛证是介于少阴经表证和少阴寒化证、热化证之间的病证,是邪气在由经传入脏的经传过程中产生的病证,虽然客寒或者客热仍旧稽留在少阴经,但其病变反映在少阴经循行的所过部位,而不是反映在经表,也不是反映在少阴经所连属的心肾,所以他既不是经表证,不能以辛温或者辛凉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也不是真正的寒化证或者热化证,所以也不能用苦寒清热泻下或者辛热温经扶阳来治疗。
关键词
“
下厥上竭
”
少阴经咽痛证
少阴死证
少阴经证
张仲景
《伤寒论》
Keywords
" lower is Jue and upper is exhaustion"
pharyngalgia of Shaoyin channel
dead" syndrome of Shaoyin
syndrome of Shaoyinchannel
Zhang Zhongjing
Shanghanlun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伤寒论》“下厥上竭”证治探讨
任高灿
张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伤寒论》294条辨析
曹玉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伤寒论评话 第40章 少阴虚寒多死证,经证寒热各不同——少阴死证及经证的辨证论治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