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言语链中下句意义取向的控制──兼论段落的定向组织 被引量:2
1
作者 易匠翘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87-92,共6页
要使上下语句连贯,从言语链的组织过程看,关键在下句阵述内容的确立。但是,依据上句某一义丛设疑答问的关系,也可生成多个下句。根据这一关系生成的语句,具有多元性和定向性,从而使下句的语义控制在我们需要的意义取向上。了解了... 要使上下语句连贯,从言语链的组织过程看,关键在下句阵述内容的确立。但是,依据上句某一义丛设疑答问的关系,也可生成多个下句。根据这一关系生成的语句,具有多元性和定向性,从而使下句的语义控制在我们需要的意义取向上。了解了言语链中下句意义取向的控制原理,对我们定向组织段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链 下句 意义 取向 控制 段落 定向 组织
下载PDF
请你说下句
2
作者 孙民立 《教育科学论坛》 1997年第1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下句 路遥 愚者 马力 平时 磨成 不足 答案 人心 东风
下载PDF
同义句转换练习
3
作者 仲俊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02年第4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同义 江苏省 练习 转换 中学 下句 海安县 完成 根据
下载PDF
《天问》的疑问词和疑问句 被引量:5
4
作者 廖序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66-73,共8页
壹前言《天问》是屈原写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奇特的长诗。它系统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它全由一句一句的问话构成。诗人在这首长诗里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六个问题,“从天地开辟以前问到天体的构造,地上的布置,从神话传说时代问到有史时代,从... 壹前言《天问》是屈原写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奇特的长诗。它系统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它全由一句一句的问话构成。诗人在这首长诗里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六个问题,“从天地开辟以前问到天体的构造,地上的布置,从神话传说时代问到有史时代,从身外的一切问到作者自己。”(《屈原赋今译》,第5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 疑问词 天问 下句 屈原赋 姜亮夫 宾语 读楚辞 注家 洪兴祖
下载PDF
言语链中上下句语义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易匠翘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0-256,共7页
进入言语链的语句,都处于一定的语言序列中,而其中作为下句的语句,则必须与其上句连贯,即具有语义上的关联。这意味着,进入言语链充当某一语句下句的的语句是有条件的。目前,论者们通常把上下句具有逻辑关系看成是连贯的条件,但如果我... 进入言语链的语句,都处于一定的语言序列中,而其中作为下句的语句,则必须与其上句连贯,即具有语义上的关联。这意味着,进入言语链充当某一语句下句的的语句是有条件的。目前,论者们通常把上下句具有逻辑关系看成是连贯的条件,但如果我们深究一下的话,却可以提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获得这一条件,生成与上句具有逻辑关系的下句,在这种逻辑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起规定作用的规律是什么。现在,对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人分成说明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及并列关系等七种。本文拟从这七种逻辑关系的形成着手,探讨一下言语链中下句与上句构成某种逻辑关系的一般规律。我们先考察一些言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关系 言语链 逻辑关系 连贯关系 转折关系 义丛 下句 因果关系 毛泽东思想
原文传递
一处值得斟酌的断句
6
作者 刘晓峰 《语文知识》 1998年第3期59-60,共2页
《左忠毅公逸事》中有句云:“……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这节文字极为浅易,却很难断句。华中工学院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将其断为:“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出”与“微行”两个动词连用,表达的意思很不明白,令人费解。人教... 《左忠毅公逸事》中有句云:“……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这节文字极为浅易,却很难断句。华中工学院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将其断为:“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出”与“微行”两个动词连用,表达的意思很不明白,令人费解。人教社版“必修”中语教材将其断为:“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也值得怀疑。因为将“微行”归于下句,作“入”的状语,便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即左氏这次外出开始并未改换衣装,隐藏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行 古寺 华中工学院 文言文 节文 下句 动词 评点 教材
全文增补中
唐诗中的名词重读句
7
作者 朱承平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6期35-35,共1页
唐诗中有一种名词重读句。这类句子都是复合句,其特点是句中有一个名词既作上一分句的宾语,同时又兼作下一分句的主语。在这种句子中,只有把这个两兼的名词重读,分别为义,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全部含意。如杜甫《奉酬李》:“红入桃... 唐诗中有一种名词重读句。这类句子都是复合句,其特点是句中有一个名词既作上一分句的宾语,同时又兼作下一分句的主语。在这种句子中,只有把这个两兼的名词重读,分别为义,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全部含意。如杜甫《奉酬李》:“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上句“桃花”、下句“柳叶”重读,句意为:“红入桃花,桃花嫩;青归柳叶,柳叶新。”可见,名词重读句,实际上是用单句的形式表现复句的内容,以简洁的文字表现更为复杂的意思,在变化诗歌句法,扩大句子容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修辞意义。下面都是这样的一些用例,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应该重读为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唐诗 下句 杜甫 角钩 全部含意 用例 主语
下载PDF
《经典释文》句读训释略论
8
作者 任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3-58,共6页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30卷,是一部解释经典音义的专著。由于音义与句读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释文》也作了大量的句读训释工作,从这方面看,《释文》也是一部解释句读的著作。解释句读是当时时代的要求。句读问题,自汉代以下,就成为一个十...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30卷,是一部解释经典音义的专著。由于音义与句读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释文》也作了大量的句读训释工作,从这方面看,《释文》也是一部解释句读的著作。解释句读是当时时代的要求。句读问题,自汉代以下,就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释文·叙录》说:“汉魏迄今,遗文可见,或专出己意,或祖述旧音,各师成心,制作如面,加以楚夏声异,是非信其所闻,轻重因其所习,后学钻仰,罕逢指要。”这段话是说音读分歧的问题。由于音读与句读密切相关音读不同,那么词性也不同,词性不同则词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训释 如字 音义 异读 音读 下句 词性 孔传
下载PDF
试论现代汉语一些句式的选择原则
9
作者 易匠翘 《东疆学刊》 1991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文讨论的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仅限于在现代汉语中处于下旬位置,并且其施动者或受动者又与上句中某一词语指称的是同一对象的语句.例如:土兵还要离开,却被蒙太尼里突然一声喝住了;他们返回来,见他们还弯着身子在审视那些皮带.
关键词 下句 受动者 施动者 主动 受事主语 被动 线性链 意义联系 选择原则 意义
下载PDF
名句赏析四则
10
作者 张孟麟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12期8-9,共2页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诗人标新立异把湖光山姿与神话传说天衣无缝地融合起来,刻画湖中君山倒影,使秀丽的湖光山影,突然幻化成美丽的仙境。君山,原名湘山,亦称洞庭山。舜妃湘君姊妹曾在此处居住,故湘山更名君山。这首晚唐...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诗人标新立异把湖光山姿与神话传说天衣无缝地融合起来,刻画湖中君山倒影,使秀丽的湖光山影,突然幻化成美丽的仙境。君山,原名湘山,亦称洞庭山。舜妃湘君姊妹曾在此处居住,故湘山更名君山。这首晚唐雍陶的《题君山》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山 神话传说 湘君 比喻 重彩 发髻 景物 下句 张先 赏析
下载PDF
同义句转换专练(英文)
11
作者 陈万芳 《中学英语园地(八年级)》 2006年第5期40-41,58,共3页
关键词 同义 转换 下句 完成 根据 基本
下载PDF
“同义句转换”专练(英文)
12
作者 胡应余 《中学英语园地(八九年级适用)》 2007年第4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同义 转换 下句 完成 根据 基本
下载PDF
同义句转换专练
13
作者 杨开成 《中学英语园地(八九年级适用)》 2008年第Z1期74-82,共9页
根据上句,完成下句,使两句意思相同或相近。每空填一词。
关键词 同义 下句 转换 练习 中学英语 完成 根据 园地
下载PDF
近体诗中疑问句的运用探析
14
作者 韩晓光 《景德镇高专学报》 1996年第3期51-56,共6页
句子按语气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类型,在近体诗中由于受到格律的限制,疑问句的运用不象在散文或古体诗中那样随意自如,但却自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与表达功能。历代近体诗中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都与疑问句的巧妙运用有关。如... 句子按语气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类型,在近体诗中由于受到格律的限制,疑问句的运用不象在散文或古体诗中那样随意自如,但却自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与表达功能。历代近体诗中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都与疑问句的巧妙运用有关。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等。如果离开了疑问句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体诗 疑问 语气 探析 格律 下句 杜甫 审美功能 杨花 疑问
下载PDF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名句二联赏析
15
作者 张孟麟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3期8-8,共1页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中唐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诗中的妙句。它的意思是,捧起水,一轮明月宛然在手;拨弄鲜花,袭人的芳香沾满衣衫。此联诗在描写春山幽静美丽的夜景方面,有如下独特的艺术妙处: (一)...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中唐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诗中的妙句。它的意思是,捧起水,一轮明月宛然在手;拨弄鲜花,袭人的芳香沾满衣衫。此联诗在描写春山幽静美丽的夜景方面,有如下独特的艺术妙处: (一)从诗句布局来看:“掬水月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诗人 良史 衣衫 鲜花 下句 赏析 梁元帝萧绎 风送 虚实结合
下载PDF
豫剧《朝阳沟》唱腔的创新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国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1-84,共4页
为了表现新人物,增加唱腔的抒情性,豫剧《朝阳沟》在旋律和结构方面都有突破,其主要手法是扩充唱腔的句式和段式. 一、句式结构的扩充:在上句或下旬中用拖腔、垛句和重复词组等手法扩充唱腔. 1、用拖腔扩充唱腔:拖腔是每个词组后边加长... 为了表现新人物,增加唱腔的抒情性,豫剧《朝阳沟》在旋律和结构方面都有突破,其主要手法是扩充唱腔的句式和段式. 一、句式结构的扩充:在上句或下旬中用拖腔、垛句和重复词组等手法扩充唱腔. 1、用拖腔扩充唱腔:拖腔是每个词组后边加长甩腔.一般A型句在第一词组或第三词组后用拖腔.而B型句在第二词组或第三词组后用拖腔.如第二场银环与女声伴唱“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腔 朝阳沟 词组 拖腔 新人物 抒情性 豫剧 下句 扩充 段式
下载PDF
杜诗管窥(卷十九)
17
作者 郑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竖子至欹枕一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杜臆》云:“‘欹枕’,作‘欲寄’者是,寄人则‘提拪’久,‘山风’、‘野露’不俱往矣。”修远则谓:“诸本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谓欲寄远客,恐其道路之长,徒费时日也。考旧本,乃‘欲寄江... 竖子至欹枕一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杜臆》云:“‘欹枕’,作‘欲寄’者是,寄人则‘提拪’久,‘山风’、‘野露’不俱往矣。”修远则谓:“诸本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谓欲寄远客,恐其道路之长,徒费时日也。考旧本,乃‘欲寄江湖客’,良是。公此时,方伏枕。‘江湖客’、公自谓也。‘提拪’、指竖子言。见其年年从幽园提拪而归,奖其勤,亦悯其劳也。因(木奈)以写己久客之怀。‘日月长’三字,含悽无限。”上若以为:“‘欹枕’句,公自言多病客居,而竖子年年久从园摘柰提拪而归,一‘长’字,奖其勤,亦自伤久客也。”沧注言:“‘提拪’,谓竖子勤于供事。黄生谓:‘公素提拪此子,故能善会人意。’与前说不同。”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使君 日月 下句 江湖 太阴 赵次公 名词 夔州 说文
下载PDF
从语言结构谈近体诗的理解和欣赏
18
作者 文炼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19-123,共5页
近体诗的一些特点,早已为许多评论家所发现,但很少从语言结构方面加以解释,本文从语言结构方面谈近体诗的一些特点,不无启发。
关键词 语言结构 近体诗 静夜思 关联词语 特殊 因果关系 下句 意合法
下载PDF
《“利屣”臆解》质疑
19
作者 陈延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2期8-9,7,共3页
罗继祖先生在《“利屣”臆解》(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5期)中说:“《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1987年,吉林文史版)竟把它译成‘翘起红... 罗继祖先生在《“利屣”臆解》(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5期)中说:“《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1987年,吉林文史版)竟把它译成‘翘起红色的鞋履在盘中旋舞,挥动长长的衣袖上下翻飞’,舞妓竟把自己的鞋子弄到席上的盘樽里面,这成什么样子.其实这两句的重点在下句,下句是解释上句的,今译者不明白,随文敷译,闹了笑话,它是说由于舞袖的奋迅翻飞引来一阵狂飙,让人眼光缭乱仿佛见舞妓的朱屣竟上触到席上的盘樽,这只能是迷离想像中的错觉而不能是写实.因此使我联想到《货殖传》中的‘利履’来,悬想这位舞妓所穿的鞋子正是一双红色的‘利屣’,一定是尖头的,并且很可能是高跟,因为不这样,不能和她的舞姿起到配合和谐的作用.”这段话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利屣”是什么样子;二是能否在盘中跳舞.对这两个问题,我与罗先生的看法不同,提出来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妓 《西京赋》 上跳 张衡 舞蹈 《舞赋》 昭明文选 脚后跟 下句 配合和谐
下载PDF
“利屣”臆解
20
作者 罗继祖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0年第5期34-34,共1页
《史记·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屣……”,《集解》:“屣,舞屣也”.知屣指歌舞妓所穿的鞋子,为便利于跳和舞,故特尖其头,故称“利屣”,利屣两字似他书不常见.而从来歌舞妓的形象见于古代石刻和绘画的都习惯地拖着长裙掩其双足,... 《史记·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屣……”,《集解》:“屣,舞屣也”.知屣指歌舞妓所穿的鞋子,为便利于跳和舞,故特尖其头,故称“利屣”,利屣两字似他书不常见.而从来歌舞妓的形象见于古代石刻和绘画的都习惯地拖着长裙掩其双足,穿什么样的鞋子是见不到的.惟《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妓 盘槽 歌舞 昭明文选 高跟鞋 《文选》 译注 译本 下句 配合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