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PCR技术检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和不典型病原体的价值
1
作者 李艳艳 张国宁 +2 位作者 王海岩 邱盟轩 汪朝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导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探讨多重PCR技术在检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和不典型病原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单位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集的616例住院患儿咽拭子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直接免疫荧光检...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导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探讨多重PCR技术在检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和不典型病原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单位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集的616例住院患儿咽拭子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直接免疫荧光检测,之后提取样本核酸,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下呼吸道感染病毒、不典型病原体的测定。结果:分别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多重PCR技术经过检测发现,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84.09%;Kappa=0.677;P<0.001)。但是多重PCR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及不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著更高(47.08%vs.37.66%)。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发现,616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样本中,有290例患儿呈现为病原阳性,其中68例患儿感染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病原,检测结果显示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结论:采用多重PCR技术进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和不典型病原体检测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优势,病原体的检出率高。可以辅助临床全方面掌握儿童的病情,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病毒 不典型病原体 多重PCR技术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杰 胡剑 赵凯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0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特征,探讨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门诊就诊的≤14岁的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1025例,经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咽拭子病毒检测,将病... 目的分析儿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特征,探讨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门诊就诊的≤14岁的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1025例,经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咽拭子病毒检测,将病毒检测为阳性的298例患儿,按是否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分为发生组(35例)和未发生组(263例)。分析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025例LRTI患儿中,下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为29.07%,其中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比最高(67.79%);不同年龄段、发病季节、入院诊断类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562、18.583、16.254,P<0.001)。在298例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11.74%;发生组年龄为29天~<1岁、过敏史、特异性皮炎史、哮喘家族史、血清总IgE>120IU/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73、12.734、24.990、15.524、17.98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敏史(OR=3.271,95%CI:1.210~5.955)、特异性皮炎史(OR=4.730,95%CI:1.641~8.236)、哮喘家族史(OR=3.615,95%CI:1.345~6.475)、血清总IgE>120IU/L(OR=4.059,95%CI:1.530~6.765)均是影响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病毒是LRTI患儿重要的病原,临床流行特征以1岁以下儿童、冬季发病为主,且有一定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的风险,过敏史、特异性皮炎史等均是影响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并发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下呼吸道病毒感染 流行特征 急性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南阳地区PICU患儿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征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珊 李朝 魏万昆 《哈尔滨医药》 2020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探讨南阳地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PICU收治的1587例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儿,观察其病原体分布。结果1587例患儿检出阳性病毒514例,检出率为32.4%,其中单种病毒感染442例,占比86.0%... 目的探讨南阳地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PICU收治的1587例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儿,观察其病原体分布。结果1587例患儿检出阳性病毒514例,检出率为32.4%,其中单种病毒感染442例,占比86.0%,混合感染72例,占比14.0%。单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为52.9%,其次为副流感病毒1、2、3(PIV1、PIV2、PIV3)、流感病毒B(FluB)、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A),检出率分别为10.6%、9.3%、8.4%、7.0%、6.1%、5.7%。结论南阳地区PICU患儿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主要流行病原体为RSV及PIV1、PIV2、PIV3,早期诊断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控制感染,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病毒感染
下载PDF
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贝静民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7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鱼金注射液 雾化吸入 治疗 小儿 下呼吸道病毒感染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NK、LAK细胞免疫活性的变化
5
作者 蒋汉明 方凤 《南京部队医药》 1999年第1期22-23,共2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疾病。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为多活性、多功能的特殊免疫细胞。为了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中上述免疫细胞活性的变化情况,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疾病。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为多活性、多功能的特殊免疫细胞。为了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中上述免疫细胞活性的变化情况,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自1996-03~05来住院的52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24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11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3例,支气管炎16例,支气管肺炎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LAK细胞 免疫活性 感染 外周血 康复期 免疫细胞 下呼吸道病毒感染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加标记
全文增补中
儿童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陈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30-0033,共4页
对儿童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症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到202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患儿共100例,其中,危重症患儿共20例,非危重症80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危重症... 对儿童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症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到202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患儿共100例,其中,危重症患儿共20例,非危重症80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危重症患儿年龄明显高于非危重症患儿,并且在发热、咳嗽等方面也明显比非危重症患儿严重(P<0.05)。其他方面对比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当中,危重症和非危重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通过进行早期诊断加上积极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 危重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悬浮阵列技术在儿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郑跃杰 邓继岿 +1 位作者 孙平 高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8-459,共2页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对病毒性感染进行分子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研究采用Tem-PCR技术结合多功能悬浮阵列检测平台,检测了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7种RNA病毒,探讨其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诊...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对病毒性感染进行分子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研究采用Tem-PCR技术结合多功能悬浮阵列检测平台,检测了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7种RNA病毒,探讨其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病毒感染 儿童急性 感染诊断 悬浮 基因芯片技术 下呼吸道感染 检测平台 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