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52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煜 齐富存 +1 位作者 王丽华 崔朝勃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影像学表现 细菌培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58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德萍 沈丽 +1 位作者 娄乐山 陈琼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本院 5 8例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时间长、老年、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院内使用抗生素等...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本院 5 8例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时间长、老年、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院内使用抗生素等与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有关。感染真菌多为白色念球菌 ,占 77.7%。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的加重 ,占91.4%。结论 :在正规抗痨和加强支持下 ,强调护理 ,尤口腔护理 ,严禁滥用抗生素 ,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医院内感染 真菌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下载PDF
应用抗生素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艳平 刘沿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抗生素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费广鹤 何源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菌种分布、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跟踪调查,对相应资料进行统... 目的:分析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菌种分布、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跟踪调查,对相应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年内共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205例,其感染发生率按年份统计分别为0.28%、0.34%和0.39%,居医院内同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占58.53%,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皆表明,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常见易感因素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侵袭性操作等。结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早诊、早治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医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敏 张莉 陈树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选用25mg两性霉素B溶于2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每次取1...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选用25mg两性霉素B溶于2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每次取10~12.5mg雾化吸入,氧流量8~10L·min^-1,持续15~20min,每天2次,疗程10—14d。对照组予25mg两性霉素B加于500mL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分钟20~30滴,疗程10~14d。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6%和73.6%,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和80.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雾化吸入 老年糖尿病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祎捷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9期738-73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下载PDF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390-390,共1页
血液恶性肿瘤是以造血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其容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我科于2008年6月-2012年9月采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 血液恶性肿瘤是以造血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一组肿瘤性疾病,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其容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我科于2008年6月-2012年9月采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78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血液恶性肿瘤 雾化吸入治疗 两性霉素B 恶性血液病 疗效观察 并发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伏立康唑静滴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君华 刘德稳 +1 位作者 杨召富 李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伏立康唑静滴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选用25mg两性霉素B溶于20ml0.9%氯化钠注...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伏立康唑静滴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选用25mg两性霉素B溶于2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次取10~12.5mg雾化吸入,氧流量8~10L/min,持续15~20min,2次/d,疗程30d,同时给予伏立康唑针首剂0.4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250ml中静滴,续以0.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12h,疗程30d。对照组予伏立康唑针首剂0.4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续以0.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12h,疗程30d。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0%、5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6.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伏立康唑静滴治疗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雾化吸入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下载PDF
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宏波 杨敬平 孙德俊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COPD患者机构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确诊,共培... 目的探讨COPD患者机构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确诊,共培养出真菌32株,包括白色念珠菌20株,热带念珠菌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4株,对抗真菌药物均敏感,氟康唑治疗有效率89%。结论COPD患者长期机械通气治疗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率高,念珠菌属是主要致病菌,氟康唑治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COPD患者 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分泌物培养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假丝酵母菌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风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娟 张华根 温雅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73-878,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46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4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ECOPD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重采样1000次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使用校准曲线中的平均绝对误差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模型的区分度,并依据列线图评分对纳入的AECOPD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结果48例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AECOPD患者共检出30株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8株。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明显较长,近1年内AECOPD发作≥1次、COPD病情3~4级、肺源性心脏病、低白蛋白血症、辅助通气时间≥14d、气管插管、应用抗生素种类≥3种、住院时间≥21d、抗生素应用时间≥14d、入院时血糖≥11.10mmol/L、近1年内因病情加重住院、确诊真菌感染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5ng/ml、入院前3个月内应用抗生素的比例均明显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源性心脏病、抗生素应用时间≥14d、入院前3个月内应用抗生素、气管插管、入院时血糖≥11.10mmol/L、确诊真菌感染时PCT≥0.5ng/ml、低白蛋白血症是AECOPD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进行Bootstrap法内部验证,验证前后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95%CI 0.825~0.933)和0.870(95%CI0.812~0.925),敏感度分别为89.59%和89.67%,特异度分别为91.80%和91.78%。通过列线图评分可将受试者分为低危(<112分)、中危(≥112分且<165分)和高危(≥165分)患者。结论肺源性心脏病、低白蛋白血症、入院前3个月内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时间≥14d、气管插管、入院时血糖≥11.10mmol/L、确诊真菌感染时PCT≥0.5ng/ml是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对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情况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风险模型
下载PDF
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燕 余开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4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86例和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和其它资料进行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86例和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和其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慢性基础病及高龄等均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于抗生素、激素使用时间长、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慢性病等相关高危因素患者,应高度警惕合并真菌感染,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1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燕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154-156,共3页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原菌感染,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由于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病、广谱抗生素不合理的应用、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因素,易引起患者病原菌感染,进而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加重期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临床诊治
下载PDF
晚期肺癌伴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秀春 郑百成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2005年7月126例晚期肺癌患者合并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与肺癌影响,长...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2005年7月126例晚期肺癌患者合并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与肺癌影响,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应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提高免疫力及支持治疗,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78例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艳萍 李晓琼 +2 位作者 刘晓莉 赵志军 李桂玲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4期70-71,共2页
近年来真菌感染病例显著增加,深部真菌病正日益威胁人们的健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但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仍有不少问题,患者病情多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对我院呼吸内科近年收治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78例病例资... 近年来真菌感染病例显著增加,深部真菌病正日益威胁人们的健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但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仍有不少问题,患者病情多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对我院呼吸内科近年收治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临床资料 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 感染病例 临床诊断 病例资料 呼吸内科
下载PDF
不同检测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效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娟 张华根 温雅 《大医生》 2022年第2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1,3-β-D葡聚糖(G)试验及真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有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276...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1,3-β-D葡聚糖(G)试验及真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有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2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入院后均行GM、G试验,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M、G试验及二者联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效能。结果2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真菌培养确诊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68例,确诊率为60.87%。GM试验检查确诊146例,检查准确度为84.06%;G试验检查确诊156例,检查准确度为89.86%;GM联合G试验检查确诊164例,检查准确度为95.65%;GM联合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中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试验(均P<0.05)。结论GM、G试验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能获得较高检出率,且二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能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3-β-D葡聚糖 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下载PDF
老年晚期肺癌化疗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秀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肺癌化疗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5-03-2016-03收治的88例老年晚期肺癌需进行化疗出现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1个月前检测患者化疗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情况,1个月后给予有针对...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肺癌化疗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5-03-2016-03收治的88例老年晚期肺癌需进行化疗出现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1个月前检测患者化疗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情况,1个月后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1个月后待患者化疗结束后进行痰菌检测,统计吸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种类、真菌感染的数量以及临床治疗护理结果,分析导致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原因。结果对于老年晚期肺癌化疗后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种类中白色念珠菌数量最高,其次是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高。结论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化疗后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密切关注患者肺部变化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肺癌 肺癌化疗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5-205,共1页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中华医学会 征文通知 会议 学术 危重症患者 临床特征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8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85,共1页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定于2010年7月23—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呼吸病学专家、临床放射学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中华医学会 征文通知 会议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学术 呼吸病学 危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9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6-426,共1页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定于2010年7月23—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中华医学会 征文通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会议 学术 危重症患者 编辑委员会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0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2-272,共1页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近年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熟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掌握相关的病原学基础知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定于2010年7月23—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呼吸病学专家、临床放射学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中华医学会 征文通知 会议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学术 呼吸病学 危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