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许莹 高成城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电子上消化道内镜完成食管内镜检查及取样...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电子上消化道内镜完成食管内镜检查及取样,观察碘染色效果。统计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早期食管癌患者16例,慢性炎性反应患者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intraepithelialneoplasia,LGIN)患者1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GIN)患者5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5.83%,准确度为92.50%。碘染色诊断食管LGIN的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2.31%,准确度为92.50%。碘染色诊断食管HGIN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4.29%,准确度为92.50%。结论:内镜下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诊断效能较好,可有效发现病变,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碘染色 早期食管 病变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章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手术干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手术干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情况、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性切除率为84.31%,整块切除率为96.08%,完整切除率为92.16%,均高于对照组的62.75%、78.43%、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7.141、5.718,P均<0.05)。观察组的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能够提高切除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 病变 黏膜剥离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海燕 梁菲 张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93-0096,共4页
分析阴道超声诊断早期CCA及CIN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本院45例早期CCA患者,为A组,45例CIN患者,为B组,45例健康女性,为C组,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阴道超声检查早期CCA的准确率为95.56%,CIN准确率为8... 分析阴道超声诊断早期CCA及CIN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本院45例早期CCA患者,为A组,45例CIN患者,为B组,45例健康女性,为C组,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阴道超声检查早期CCA的准确率为95.56%,CIN准确率为84.44%;A、B和C组的超声声像和相关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阴道超声能有效检出早期CCA,识别CIN分级,诊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早期宫颈 病变 超声声像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陈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9-0102,共4页
探究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中,选择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定在2023年1月1日,将截止时间定在2024年1月31日,同时筛选此时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且被怀疑为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患... 探究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中,选择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定在2023年1月1日,将截止时间定在2024年1月31日,同时筛选此时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且被怀疑为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共计50例。并对其依次展开常规内镜检查以及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检测,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不同检测方式的结果展开比较,探讨。结果 与常规内镜相比,ME-NBI的诊断效能更佳,价值更高,(p<0.05)。结论 ME-NBI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与癌前病变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上消化道早期 病变
下载PDF
miR-421和miR-196b-3p在胃癌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怡 余静恬 甘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26-732,共7页
目的研究血浆miR-421和miR-196b-3p作为诊断胃癌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1)发现集:于201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采集早期胃癌患者(早期胃癌组)、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和健康志愿者(NC组)的血浆标本各3... 目的研究血浆miR-421和miR-196b-3p作为诊断胃癌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1)发现集:于201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采集早期胃癌患者(早期胃癌组)、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和健康志愿者(NC组)的血浆标本各3例,用作miRNA微阵列分析。借用TCGA数据证实候选miRNA在癌症组织中的表达。(2)验证集:于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共采集9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89例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NC组)的血浆标本。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候选miRNA水平。比较各组候选miRNA及常规肿瘤标志物[铁蛋白、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211、CA50、CA125、CA199、CA153、CA242、CA724]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候选miRNA与常规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1)发现集:通过miRNA微阵列筛选,与NC组相比,miR-421和miR-196b-3p水平在早期胃癌组和癌前病变组明显上调(P<0.05)。TCGA数据证实,与正常胃黏膜相比,miR-42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01)。(2)验证集:与NC组相比,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血浆miR-421、miR-196b-3p水平明显上调(P<0.05),且胃癌组血浆miR-421、miR-196b-3p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421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95%CI:0.889~0.972),高于CEA、CA125、CA199、CA724、CA211、CA50诊断胃癌的AUC(P<0.05);miR-196b-3p诊断胃癌的AUC[0.804(95%CI:0.733~0.875)]也高于CEA、CA125、CA199和CA724诊断胃癌的AUC(P<0.05);miR-421和miR-196b-3p也可用于早期胃癌诊断,AUC分别为0.942(95%CI:0.886~0.997)和0.809(95%CI:0.708~0.910);血浆miR-421和miR-196b-3p诊断癌前病变的AUC分别为0.788(95%CI:0.714~0.863)和0.648(0.556~0.741),miR-421诊断癌前病变的AUC均高于miR-196b-3p、铁蛋白、CA50诊断癌前病变的AUC(P<0.05)。血浆miR-421和miR-196b-3p在胃癌Ⅰ期病例中的水平与Ⅱ、Ⅲ/Ⅳ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胃癌发病早期(Ⅰ~Ⅱ期)的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癌前病变组(P<0.05)。结论血浆miR-421和miR-196b-3p在早期胃癌患者中过表达,有希望成为诊断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病变 miR-421 miR-196b-3p miRNA微阵列
下载PDF
放大内镜在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欣 张德强 +3 位作者 汪福群 刘恺怡 叶下藕 李淑琴 《广州医药》 2024年第2期137-140,156,共5页
目的 研究与分析放大内镜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者为其一级亲属40岁以上经普通内镜发现食管异常病灶同时行放大内... 目的 研究与分析放大内镜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者为其一级亲属40岁以上经普通内镜发现食管异常病灶同时行放大内镜检查者。据疑病处食管黏膜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变化,判断病变性质估计侵犯深度。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者行ESD治疗,疑进展期食管癌者行外科手术治疗,送整体标本病理检查。结果 食管癌一级亲属40岁以上患者经普通内镜发现食管异常病灶同时行放大内镜检查者共128例,其中行ESD和外科手术取得整体病理标本102例。对比放大胃镜术前判断和术后整体病理标本,判断性质方面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病变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87.3%,诊断食管早期鳞癌的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15.4%,阳性预测值88.8%,阴性预测值50%。判断浸润层次方面,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鳞癌深度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69%,B1型血管对浸润深度正确诊断率为90.6%,灵敏度为70.6%,B2型血管对浸润深度正确诊断为32.2%,灵敏度为76.9%,B3型血管对浸润深度正确诊断为66.7%,灵敏度为33.3%。结论 放大内镜在ESD下治疗食管早期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可对食管病变性质准确判断,提升病变检出率,实践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期 病变 放大内镜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鲍丽静 蒋丰娟 +1 位作者 祁永军 刘克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2-46,53,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90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术后出血,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90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术后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森林图。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其中10例患者术后出血,无出血患者80例。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在年龄、性别、家族史、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阿司匹林服药史、二甲双胍服药史、浸润程度、病变部位、手术时间、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癌胚抗原(CEA)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史、病灶个数、病变大小、创面处理方式、白蛋白(Alb)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病变大小≥2 cm、未使用止血夹处理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高水平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采用R3.6.2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多因素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80,95%CI:0.748~1.000)。结论有高血压病史、病变大小≥2 cm、未使用止血夹处理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上因素的存在可能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应在治疗中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出血
下载PDF
内镜下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与单纯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情况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李仁春 马春雷 +5 位作者 李旭 王艳 王尔奇 张徐振 涂玉洁 肖健存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与单纯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行常规胃镜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共计16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与单纯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行常规胃镜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共计16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染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靛胭脂染色,联合染色组采用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观察2组的染色情况,比较2种染色方法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染色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观察2种染色方法对于病灶边缘和黏膜微结构形态显示的清晰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色组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和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26,P=0.311;χ^(2)=1.441,P=0.230)。单纯靛胭脂染色和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23和0.741,单纯靛胭脂染色和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7.50%(78/80)和98.75%(79/80),诊断癌前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5.00%(76/80)和98.75%(79/80)。在对病灶边缘和黏膜微结构形态的显示方面,联合染色组的胃镜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内镜下白醋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率均高于单纯靛胭脂染色,且对病灶边缘和黏膜微结构形态的显示更清晰,可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病变 胃镜 白醋 靛胭脂染色
下载PDF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不完全切除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洁 郭亚 +3 位作者 魏蕊蕊 雷霞 冯洁 黄晓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8期904-908,共5页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始终位居消化道肿瘤前列,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内镜下切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然而,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内镜下完全切除率并不能达到10...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始终位居消化道肿瘤前列,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内镜下切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然而,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内镜下完全切除率并不能达到100%,本文通过对结直肠病变不完全切除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从而对内镜下切除的临床结局进行预测,指导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 病变 内镜 不完全切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惠君 乔莉娜 金鲜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早期胃癌(GC)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GC病人90例(GC组)、癌前病变病人外周血样本89例(Pre组),同期纳入4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NC组),实时荧...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早期胃癌(GC)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GC病人90例(GC组)、癌前病变病人外周血样本89例(Pre组),同期纳入4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NC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的诊断价值。通过内镜检查随访Pre组病人疾病进展情况。基于circBase和RegRNA 2.0靶点预测软件获得hsa_circ_0008035潜在的microRNA(miRNA)靶点。结果 与NC组比较,GC组和Pre组病人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中GC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诊断GC及Pre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在区分早期GC和Pre病人时的AUC为0.68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6.35%和83.31%。Pre组病人中位随访5.3年,21例病人发生疾病进展,这部分病人诊断为疾病进展时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较基线值显著上调(P<0.001),基线时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也较未发生疾病进展的病人普遍上调(P=0.005)。对于GC组病人,中晚期GC(TNM分期Ⅲ~Ⅳ期)病人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高于早期GC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_circ_0008035靶通路预测结果显示,hsa_circ_0008035含有hsa-miR-599、hsa-miR-17-3p、hsa-miR-1256和hsa-miR-375种子序列及相关的常见下游靶点。结论 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在早期GC及癌前病变病人中普遍上调,对早期GC、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疾病进展的评估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 早期诊断 hsa_circ_0008035
下载PDF
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与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对比分析
11
作者 胡华 曹新广 +3 位作者 李德亮 王聪聪 黄俊杰 刘艳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分析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与碘染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023年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149例,进行胃镜检查,对发现的原位癌、高级别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进行NBI与... 目的分析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与碘染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023年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149例,进行胃镜检查,对发现的原位癌、高级别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进行NBI与碘染色,分析NBI和碘染色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149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病变150处,普通白光检出病变42处,其检出率为28.00%。NBI检出病变124处,检出率为82.67%。碘染色检出病变150处,检出率为100.00%。NBI与碘染色对食管黏膜内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普通白光检查(P<0.05),NBI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结果比较,P>0.05。NBI和碘染色分级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Ⅱ、Ⅲ级为主,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Ⅰ级为主。结论较之普通白光内镜,NB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轮廓,发现早期病变,且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与碘染色相当,在门诊应用内镜对食管早癌进行机会性筛查,可首选NBI观察,再对发现的病变进行碘染色,可在提高筛查效率的同时,减少早期食管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染色 病变 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 机会性筛查 食管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法鉴别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李珍艳 刘琳 潘月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法鉴别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胃黏膜具有可疑病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靛胭脂染色放大组(n=27)、肾上腺素染色放大组(n=27)及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组(n=26),以病理诊... 目的 观察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法鉴别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胃黏膜具有可疑病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靛胭脂染色放大组(n=27)、肾上腺素染色放大组(n=27)及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组(n=26),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法鉴别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42例为炎性反应,18例为肠化生,8例为低级上皮内瘤变,12例为早期胃癌或者高级上皮内瘤变;窄带成像加放大检查准确性90.00%,灵敏度95.59%,特异度58.33%,Kappa值0.58;单独放大检查准确性83.75%,灵敏度91.18%,特异度41.67%,Kappa值0.34;普通白光准确性80.00%,灵敏度88.24%,特异度33.33%,Kappa值0.22;肾上腺素加放大鉴定早期胃癌与癌前病变准确性88.89%,灵敏度95.65%,特异度50.00%,Kappa值0.51;靛胭脂加放大准确性88.89%,灵敏度90.91%,特异度80.00%,Kappa值0.66;靛胭脂冰醋酸加放大准确性100.00%,灵敏度100.00%,特异度100.00%,Kappa值1.00;靛胭脂冰醋酸加放大染色方法鉴定早期胃癌与癌前病变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白光与单独放大(P<0.05),靛胭脂冰醋酸加放大准确率稍高于窄带成像加放大(P>0.05);3种染色放大方法检查准确性与窄带成像加放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种染色放大方式均能明显提高鉴别早期胃癌与癌前病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放大内镜法 鉴别 早期 病变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肠动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蒋菁蕊 许琳 朱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2...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2例)与ESD组(33例),EMR组接受EMR治疗,ESD组接受ESD治疗,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7 d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因子(CEA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以及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ESD组标本厚度、创面直径大小、术中出血量高于EMR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7dMTL水平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ESD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及总体健康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MR、ESD治疗均能有效切除病灶,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切除效果相当,虽ESD手术损伤相对较高,但对胃肠动力损伤程度更小,并可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早期 病变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胃肠动力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回顾性分析
14
作者 王立玮 朱祖明 +1 位作者 张振玉 汪胜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55-85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病例,比较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提高内镜下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2月~2021年11月因上...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病例,比较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提高内镜下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2月~2021年11月因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行ESD治疗的患者共144例。收集144例ESD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活检病理及内镜下表现,术后病理情况。对术前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144例病灶中食管37例(25.7%),其中食管上段2例(1.4%)、食管中段32例(22.2%)、食管下段3例(2.1%);胃107例(74.3%),其中贲门20例(13.8%)、胃体19例(13.2%)、胃角26例(18.1%)、胃窦42例(29.2%)。术前活检87例为IGIN(60.4%)、53例为HGIN(36.8%)、4例为早期癌(2.8%)。4例早期癌分别为1例高分化腺癌、1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65例为IGIN(45.1%)、57例为HGIN(39.6%)、22例为早期癌(15.3%)。完整切除率99.3%(143/144),1例胃部病灶肿瘤浸润至胃黏膜肌层,ESD术后切缘阳性率0.7%(1/144)。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对照发现,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一致率为70.5%(105/149),其中LGIN诊断一致率65.2%(60/92),HGIN诊断一致率60.4%(32/53),早癌诊断一致率75%(3/4)。术后病理升级的有52例(36.1%),其中胃43例(29.9%)、食管9例(6.3%)。术后病理降级7例(4.7%),其中胃5例(2.7%)、食管2例(1.3%)。将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比较,将病例分为病理升级及无病理升级两组,其中病理升级组37例,无病理升级组107例。针对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等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病理差异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灶结节样改变、粘膜表面发红、病灶面积等相关(P<0.05)。结论:ESD可以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但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存在一定差异性。术前诊断需要结合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早期上消化道肿瘤 病变
下载PDF
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15
作者 胡维 刘九洋 +2 位作者 陈玺 邓琴 李国珍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究放大智能电子分光染色技术(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在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胃癌患者,使用ME-FICE区分阳性和(或)阴性,再使用高频超声小... 目的:探究放大智能电子分光染色技术(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在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胃癌患者,使用ME-FICE区分阳性和(或)阴性,再使用高频超声小探头对病灶进行浸润深度探查。检查结束后在ME-FICE模式下对病灶明显处进行活检,其病检阳性者根据患者意愿对病灶行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切除,以术后病检结果为诊断“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与病检结果对良恶性诊断、内窥镜下浸润深度评估以及术后浸润深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63%、79.17%和83.75%,均处于较高水平,Kappa值为0.887,与病例活检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检查浸润程度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90.00%和81.25%,灵敏度较差,其余处于较高水平,Kappa值为0.803,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ME-FICE联合超声小探头适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并能在术前进行较为准确的浸润程度评估,为后续手术选择和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窥镜 放大智能电子分光染色技术(ME-FICE) 超声小探头 早期 病变诊断
下载PDF
ME-NBI检查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分析
16
作者 黄美芳 江晓梦 +1 位作者 徐孝龙 单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9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放大内镜技术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检查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早期胃癌患者和47例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E-NBI检查及常规内镜检... 目的:研究放大内镜技术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检查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早期胃癌患者和47例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E-NBI检查及常规内镜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案的图像质量,分析ME-NBI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ME-NBI检查病灶、胃黏膜表层、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BI检查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案诊断早期胃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NBI图像结果中,早期胃癌患者中存在边界线、微血管不规则、微腺管不规则占比均高于癌前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NBI检查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时能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质量,同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早期 病变 图像质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不同亚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贺 范学科 +5 位作者 唐进亮 王鹏帅 孟丽英 梁素花 刘维国 张爱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亚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28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Siew... 目的探索不同亚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28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Siewert分型将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分为Ⅱ型和Ⅲ型两个亚型,分析不同亚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5.68岁,男女性别比例为5.1∶1。萎缩/肠化(OR=8.89,95%CI 4.85~16.29)和肿瘤家族史(OR=5.07,95%CI 1.70~15.15)是早期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萎缩/肠化和肿瘤家族史是Ⅱ型和Ⅲ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发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男性、存在萎缩/肠化以及肿瘤家族史的个体更容易患早期AEG和癌前病变;Ⅱ型和Ⅲ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无差异;早期AEG患者与癌前病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 病变 Siewert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杨亮 冯志华 +4 位作者 马为灵 马伟凤 陈帅 张立霞 吴吉海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目的 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20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E-NB... 目的 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20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E-NBI、醋酸-靛胭脂染色和多层螺旋CT检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胃癌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分析ME-NBI、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和三者联合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两者联合检查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各自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特征中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NBI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准确度为85.64%,敏感度为88.37%,特异度为83.62%,醋酸-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14,准确度为81.68%,敏感度为83.72%,特异度为80.17%,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04,准确度为80.69%,敏感度为82.56%,特异度为79.31%,三者联合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93,准确度为89.60%,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87.07%。结论 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 醋酸-靛胭脂染色 多层螺旋CT 早期 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19
作者 张敏 徐慧超 孙运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E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体位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 目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E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体位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4,P=0.035),护理后HAMA、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疗效肯定;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体位护理临床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病变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普通肠镜联合色素内镜对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检出效果观察及检出率评价
20
作者 欧兵 叶颖 +3 位作者 香杰明 黄爱婵 香瑞霞 江堤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普通肠镜联合色素内镜对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效果并评价检出率。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4年1月接受肠镜检查的192例大肠癌高危患者,根据检查方式分为普通肠镜组(n=96)、联合检查组(n=96),普通肠镜组行普通白光肠镜检... 目的观察普通肠镜联合色素内镜对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效果并评价检出率。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4年1月接受肠镜检查的192例大肠癌高危患者,根据检查方式分为普通肠镜组(n=96)、联合检查组(n=96),普通肠镜组行普通白光肠镜检查,联合检查组行普通白光肠镜及色素内镜检查。以细胞活检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检查效果。结果联合检查组肠道组织和病灶轮廓清晰度评分明显优于普通肠镜组(P<0.05)。联合检查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肠镜组(P<0.05)。联合检查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普通肠镜组(P<0.05)。结论普通肠镜联合色素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大肠癌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错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肠镜 色素内镜 大肠早期 病变 检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