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铁路有砟轨道用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尤瑞林 范佳 杜香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在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区段铺设弹性轨枕可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缓桥隧区段道砟粉化,从而延长轨道结构养护维修周期。有砟轨道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值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弹性轨枕的应用效果。我国早期制定的标准中弹性... 在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区段铺设弹性轨枕可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缓桥隧区段道砟粉化,从而延长轨道结构养护维修周期。有砟轨道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值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弹性轨枕的应用效果。我国早期制定的标准中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不尽合理。本文在总结对比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从枕下垫层静刚度大小的评估方法、试件的制作及支承状态、静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范围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可为我国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弹性轨枕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有砟轨道 弹性轨枕 下垫层 静刚度 试验方法
下载PDF
城市下垫层对建筑外物理环境的影响
2
作者 甄志强 曹锋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1期203-204,共2页
阐述了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城市风、空气温度和降水等因素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就不同下垫层同一时刻所产生的不同物理环境和人的感受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内应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硬化面积,从而满足节能的要求,同... 阐述了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城市风、空气温度和降水等因素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就不同下垫层同一时刻所产生的不同物理环境和人的感受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内应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硬化面积,从而满足节能的要求,同时符合了人的居住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温度 城市风 下垫层 物理环境
下载PDF
不同结构对垫层力学及车轨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赵峰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基于结构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传统横向沟槽型和新型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为研究载体,对比研究两种垫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所形成减振型轨道结构的车轨动力学响应。研究表明,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可以在降低刚度值的同时... 基于结构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传统横向沟槽型和新型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为研究载体,对比研究两种垫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所形成减振型轨道结构的车轨动力学响应。研究表明,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可以在降低刚度值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最大应力值增大、应力集中、应力分布不均等情况的发生;与沟槽结构相比,凸台阵列网孔式垫层的对数衰减率及阻尼比相对较大,表明该结构对瞬态冲击有较强的吸能作用,可极大地缓解列车对轨道系统的冲击损伤;两种结构的减振型轨道系统都能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采用凸台阵列网孔式结构的减振型轨道系统可以增大钢轨和轨枕的垂向位移量,减小车轨系统的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有效地保护轨道结构部件,减少相关部门的维护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层 凸台阵列网孔式结构 力学性能 车轨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透水混凝土路面消减城市热岛效应计算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从锋 刘德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110,共3页
基于城市下垫层的性能对城市温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城市几种典型下垫层的温度场计算分析,得出高透水混凝土路面各时段的表面温度优于普通混凝土,稍高于土壤温度。大面积使用高透水混凝土,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
关键词 高透水混凝土 城市热岛效应 下垫层
下载PDF
弃渣场复杂工况下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宾 王昱 +1 位作者 方舒 李明阳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2年第5期23-29,共7页
针对目前弃渣场在水电站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弃渣场失稳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弃渣场,以弃渣场基本稳定复核为基础,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了修坡和碾压... 针对目前弃渣场在水电站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弃渣场失稳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弃渣场,以弃渣场基本稳定复核为基础,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了修坡和碾压、极端暴雨工况(排水失效)、渣体下垫面软化、边坡加固对渣体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当堆高不超30m时,堆高降低对渣体稳定性影响较小;应重视弃渣场渣底植被和表层软土的清理工作,地下水位监测及排水盲沟的布置;混凝土格构—插筋框格体系能有效提高弃渣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场 渣体稳定性 修坡 下垫层
下载PDF
Effect of cushion and cover on moisture distribution in clay embankments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7
6
作者 ZHANG Jun-hui LI Feng +3 位作者 ZENG Ling ZHENG Jian-long ZHANG An-shun ZHANG Yu-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893-1906,共14页
To achieve dur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in southern China,a method to control the change of moisture content with the cushion and cover was proposed.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ushion and cover considering different ma... To achieve dur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in southern China,a method to control the change of moisture content with the cushion and cover was proposed.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ushion and cover considering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icknesses for a typical embankment was built,and 20 numerical analyses of transient seepage in the embankment were sim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 cushion effectively blocks 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capillary rise and the minimum thickness of the sand cushion is 75 cm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and cushion and clay cover,as the thickness of the clay cover increases,the duration time of the moisture content from the initial to relative equilibrium state increases,but the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embankment.Besides,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and cushion and sand cover,the moisture content inside the embankment remains the same,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construction.The combination of 75 cm sand cushion and 30 cm sand cover is a very effective method to block groundwater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nd achieve the control of the humidity st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in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CUSHION COVER GROUNDWATER atmosphere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